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2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内容和动作要领;2.掌握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正确动作和呼吸方法;3.通过学习体操,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要领;2.正确运用呼吸方法;3.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教学视频。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身准备1.播放适合热身的音乐,让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筋骨。
2.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的呼吸训练,教授正常的吸气和呼气方法。
步骤二: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1.通过播放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教学视频,向学生介绍体操的基本内容和动作要领。
2.解释每个动作的目的和效果,让学生了解到体操对身体的益处。
步骤三:学习具体动作1.根据教学视频,向学生逐个介绍并教授体操的动作要领。
2.反复展示和示范,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运动路径。
步骤四:练习整套体操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体操的练习。
2.注意指导学生运动时的呼吸方法,确保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3.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步骤五:总结讲解1.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问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体操的理解。
2.强调体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视频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可能不够深入,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
第八套体操教学设计引言:体操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
它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第八套体操是中国国家级体操竞技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
本文将给出一篇关于第八套体操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学生掌握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操水平。
一、教学目标:1.理解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掌握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第八套体操的要求和难度;3.第八套体操的规则和评分标准;4.体操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三、教学重点:1.掌握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和模仿正确的动作和技巧;2.引导探究法: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促进学生对体操运动的理解和掌握;3.小组合作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比赛形式: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第八套体操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解:详细介绍第八套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练习: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和个人练习,加深对第八套体操的理解和掌握;4.对照:观看视频和图片资料对比,检查学生练习中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指导和纠正;5.巩固: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巩固学生对第八套体操的掌握程度;6.反思: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任务完成情况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和表演情况,评价学生对第八套体操的掌握程度;2.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教学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
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设计张程 2011212348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验、观察、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合作与交流方式,学会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二节。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广播体操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校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状态,合作式的练习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广播体操的乏味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每节操的手臂和脚步动作。
难点:每节动作的节奏性解决办法是学生多练,教师纠正为主。
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一的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好动,精力旺盛,又处于力量、灵敏、速度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从本班学生的了解情况看,他们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创新能力还需大力培养。
五、教学目标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内容,我将本课的目标分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对明确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二节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内容教学,使80%以上的学生能完整的做完第二节的动作,70%以上同学能准确连贯的做完第二节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1.模仿尝试法:运用模仿尝试练习,引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规范示范与讲解,使学生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
3.纠正错误法:通过教师与优生示范、正误对比示范等进行集体或个别纠正常见错误和易犯错误,从而解决了学生易犯错误。
4.完整与分解练习法: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较快掌握动作。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1. 引言广播体操是一种结合音乐和动作的健身操,在我国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之一。
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其中的一套,充满活力和节奏感。
本文将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准确学习和理解这套体操。
以下是详细的教学步骤:2. 步骤一:准备动作在开始第八套广播体操之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动作,以准备身体和放松肌肉。
以下是准备动作的步骤:1.站直,双臂自然下垂,双脚并拢。
2.缓慢深呼吸,放松全身。
3.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感受身体的重量和位置。
4.轻轻晃动头部,放松颈部肌肉。
3. 步骤二:学习基本动作第八套广播体操包含一系列基本动作,需要逐个学习和掌握。
以下是每个基本动作的详细步骤:3.1 动作一:开合跳1.站直,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并拢。
2.同时跳起,双手向两侧伸展开,双脚同时向两边分开。
3.落地时,双手和双脚回到原位。
3.2 动作二:摆手1.站直,双脚并拢。
2.将双手伸直,同时向两侧摆动。
3.摆动幅度适中,速度均匀。
3.3 动作三:扭腰1.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左手置于腰侧,右手置于右腰侧。
3.以腰部为轴心,同时向左转动上半身,右手随之移动至左腰侧。
4.回到原位后再向右转动上半身,左手随之移动至右腰侧。
3.4 动作四:前后弯腰1.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双手自然放松,身体保持直立。
3.慢慢弯腰向前,同时双手向前伸展。
4.弯腰到最低点后,再慢慢恢复站立,并将双手放松回到身体两侧。
4. 步骤三:学习完整动作在学习和掌握了基本动作之后,可以开始学习并组合完整的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
以下是整个体操的步骤:1.从准备动作开始,进行身体的放松和准备。
2.依次进行基本动作一至四,注意控制节奏和动作精确度。
3.根据音乐的节拍,按照指导音乐的频率进行动作切换。
4.保持舒适的呼吸和身体的放松,不要过度用力。
5.结束时,放松双臂,进行身体的拉伸和放松。
5. 结论第八套广播体操是一套活力四溢的健身操,通过准备动作、基本动作和完整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来聊聊这超有趣的第八套广播体操。
想象一下哈,一群人站得整整齐齐,准备开始做这广播体操啦。
那场面,就像一群小企鹅准备集体摇摆一样可爱。
首先呢,得让大家排好队,可别像小鸭子似的乱跑乱撞哟。
然后,音乐响起,“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大家就跟着节奏动起来。
伸展运动的时候,就像是在和天空打招呼,“嘿,天空你好呀!”扩胸运动呢,感觉自己的胸怀都变宽广啦,能装下整个世界呢。
踢腿运动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一不小心踢到旁边小伙伴的屁股啦,那可就闹笑话咯。
还有体侧运动,哎呀呀,感觉自己像个小弹簧一样,左扭扭右扭扭。
做这广播体操呀,大家的表情也是各种各样,有的一本正经,像是在参加奥运会;有的笑嘻嘻的,估计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儿。
中间休息的时候,小伙伴们还可以互相逗逗乐,开开玩笑。
“嘿,你刚才那个动作好像机器人哟!”“哈哈,你才像呢!”
一套操做下来,大家都出了点小汗,感觉身体都舒畅了呢。
就好像给身体来了一次小小的狂欢派对。
最后呀,大家再整整齐齐地站好,结束这次有趣的广播体操之旅。
哎呀呀,这就是第八套广播体操,简单又好玩,还能让我们的身体棒棒哒。
就像生活中的一个小乐趣,虽然平凡,但却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健康。
下次我们再一起摇摆起来吧,哈哈!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欢乐的广播体操时光呀?这就是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魅力哟,让人回味无穷呀!。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标题: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顺序。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姿和协调性。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顺序。
2. 学生的体姿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2. 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录像或音频素材。
2. 教学场地和音响设备。
3. 学生的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背景和意义。
2. 播放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录像或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和顺序。
主体活动:1. 分解动作:逐个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各个动作,重点讲解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示范演练: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动作进行练习。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和纠正动作,鼓励合作和互助。
4. 整体练习: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第八套广播体操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巩固活动:1. 进行小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比赛,评选最佳表现的小组。
2. 学生自主练习: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第八套广播体操的练习,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拓展活动:1. 学生创编:鼓励学生根据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创编自己的动作组合,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学生讲解:让学生轮流担任教练角色,向其他同学讲解和指导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动作。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过度运动或不当动作造成伤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正面的激励和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受益。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八套广播体操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得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得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在游戏中掌握锻炼方法,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得乐趣,在竞赛中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得运动热情,主动参与到练习与游戏中来2.通过教学,使100﹪以上学生明确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使90﹪以上学生初步学会正确得技术动作,使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
3.发展协调、灵敏、速度、力量等多项身体素质。
4.发展自信坚强、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广播体操就是体育与健康课得重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就是学校坚持“健康第一”,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得最基本形式,就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得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得疲劳状态,结合游戏得练习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广播体操得乏味感,提高她们对体育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得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以及提高学生得兴趣,同时发展学生得灵敏,柔韧性以及速度等身体素质,为学生得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好动,精力旺盛,又处于力量、灵敏、速度等素质发展得敏感期。
从本班学生得了解情况瞧,她们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具有较好得身体素质,但创新能力还需大力培养。
五、重难点:重点——各节体操得动作要领难点——上下肢、头得协调配合六、教学原则:本课全面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培养体育能力得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尝试,自学自练自控与相互帮助,互学互练并结合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比赛法、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得注意力,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指导设计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八套广播体操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在游戏中掌握锻炼方法,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竞赛中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主动参与到练习和游戏中来2.通过教学,使100﹪以上学生明确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使90﹪以上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技术动作,使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
3.发展协调、灵敏、速度、力量等多项身体素质。
4.发展自信坚强、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广播体操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广播体操是学校坚持“健康第一”,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状态,结合游戏的练习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广播体操的乏味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广播体操动作要领,以及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性以及速度等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好动,精力旺盛,又处于力量、灵敏、速度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从本班学生的了解情况看,他们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创新能力还需大力培养。
五、重难点:重点——各节体操的动作要领难点——上下肢、头的协调配合六、教学原则:本课全面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尝试,自学自练自控和相互帮助,互学互练并结合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和比赛法、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要领;2.掌握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要领;3.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4.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八套广播体操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动作:1.开合跳2.侧弯3.交叉跳4.侧踢5.前踢6.后踢7.侧跳8.前弓步9.后弓步10.转体跳11.跳跃12.踏步三、教学步骤1. 热身在开始教学前,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好身体。
2. 教学动作1.开合跳•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两腿同时向两侧跳开,跳跃时双臂向上挥起,两腿同时收回,双臂向下放松。
•注意事项:跳跃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着地时要用脚掌着地。
2.侧弯•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左侧弯身,左手向上伸直,右手向下伸直,保持5秒钟,然后向右侧弯身,右手向上伸直,左手向下伸直,保持5秒钟。
•注意事项:弯身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过度弯曲。
3.交叉跳•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前跳跃,同时交叉双臂,再向后跳跃,双臂放松。
•注意事项:跳跃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着地时要用脚掌着地。
4.侧踢•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左侧踢出右腿,右手向上伸直,左手向下伸直,保持5秒钟,然后向右侧踢出左腿,左手向上伸直,右手向下伸直,保持5秒钟。
•注意事项:踢腿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过度用力。
5.前踢•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前踢出右腿,右手向前伸直,左手向后伸直,保持5秒钟,然后向前踢出左腿,左手向前伸直,右手向后伸直,保持5秒钟。
•注意事项:踢腿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过度用力。
6.后踢•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后踢出右腿,右手向后伸直,左手向前伸直,保持5秒钟,然后向后踢出左腿,左手向后伸直,右手向前伸直,保持5秒钟。
•注意事项:踢腿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要过度用力。
7.侧跳•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向左侧跳跃,同时双臂向上挥起,再向右侧跳跃,双臂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