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7章
- 格式:ppt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53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原创)2012—7-23 20:22阅读(365)赞(6)转载(26)分享(15)评论(13)复制地址举报更多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此章不是重点内容,能够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即可,课后题可以不用做。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本章是微观的基础性知识,要求理解记忆,掌握供求变动的基本原理,其中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这个知识点高鸿业的教材上貌似没有,要特别注意.课后复习题:重点做4、5、8、11课后练习题:重点做5、9、10第三章消费者行为本章属于重点知识,其中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生活成本指数都是重要的概念,要求能够理解掌握。
课后复习题:重点做2、3、5、6、12课后练习题:没有特别重要的题目第四章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除第6部分需求的经验估计之外,其余都是重要知识点。
课后复习题:重点做12课后练习题:重点做7,其余没有特别重要的第四章附录需求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本章的重点在于根据效用函数求需求函数,掌握此知识点即可。
第五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除第4部分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之外,其余都是重要知识点。
课后复习题:做10题,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捐赠效应”,即“禀赋效应"。
课后练习题:第6题第六章生产都是重要知识点,其中生产函数,等产量线,规模报酬等是重要的概念.课后练习题:重点做1、3、7、12课后练习题:重点做8、9第七章生产成本都是重要内容,可能会出计算题。
其中经济成本、沉没成本、等成本线、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曲线可能会出名词解释。
课后复习题:重点做11、12、13、14课后练习题:重点做8、9、11、12、13第七章附录生产和成本理论——一个数学的处理课后题1、2、3可以做做,不难。
第八章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是重点章节,完全竞争市场可能会出计算,生产者剩余、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可能会出名词解释.课后复习题:1、2、3、4、5、10课后练习题:4、5、10、11第九章竞争性市场分析本章是核心知识点,几种模型的福利变化分析,包括图形、原理等必须理解、熟记.很可能会出大题或者是计算题,要能够计算福利变化。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2小时高清视频】目录第一部分开篇导读[0.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二部分辅导讲义[27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章绪论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2.1 本章框架结构图2.2 重难点解读第3章消费者行为3.1 本章框架结构图3.2 重难点解读第4章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4.1 本章框架结构图4.2 重难点解读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5.1 本章框架结构图5.2 重难点解读第6章生产6.1 本章框架结构图6.2 重难点解读第7章成产成本7.1 本章框架结构图7.2 重难点解读第8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8.1 本章框架结构图8.2 重难点解读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9.1 本章框架结构图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10.1 本章框架结构图10.2 重难点解读第11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11.1 本章框架结构图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12.1 本章框架结构图12.2 重难点解读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13.1 本章框架结构图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14.1 本章框架结构图14.2 重难点解读第15章投资、时间及资本市场15.1 本章框架结构图15.2 重难点解读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16.1 本章框架结构图16.2 重难点解读第17章信息不对称市场17.1 本章框架结构图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外部性和公共品18.1 本章框架结构图18.2 重难点解读第三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4.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四、论述题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平狄克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7章信息不对称市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质量不确定性和“柠檬”市场(1)旧车市场:柠檬问题阿克洛夫在1970年提出的分析旧车市场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模型,拉开了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场上应用的序幕,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在旧车市场上,只有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而在一辆旧车的任一价格上,那些最差的次品车的主人最急于将他们的车出手;当买主把这些次品买回家后,才会逐渐发现它的缺陷;一段时间后,买主能够接受的旧车的平均价格会下降,那些持有缺陷最少的车的车主这时会认为还是将车留着自己用更为合算;这意味着,那些还留在市场上出售的汽车的平均质量又进一步降低了。
因此说,随着价格的下降,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才会进入市场。
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可能出现,使低质量商品驱逐高质量商品。
(2)不对称信息的含义不对称信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包括两种情况:有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有这种情况;有些市场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保险与信用市场上有这种情况。
当购买者或者出售者交易时没有充分的信息来确定产品的真实质量,从而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同一价格出售时,逆向选择就出现了。
结果,市场上就有太多的低质量产品和太少的高质量产品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