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试讲用)
- 格式:ppt
- 大小:683.00 KB
- 文档页数:13
ip地址说课稿范文ip地址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我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第一册,本册共分三个单元,分别介绍“构建小型网络”、“构建中型网络”和“接入Internet”,本课的学习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
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IP地址的格式及其分类,知道IP地址的管理办法。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网络技术和具有判断简单的网络故障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
难点:IP地址的分类。
二、学生现状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其服务,了解局域网中数据的传输及简单的网络设置。
学生热衷于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知识较为感兴趣。
所以在讲一些原理性比较强的内容时,学生也能积极配合。
通过调查发现:有了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及学校、社会、家庭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学生的信息技术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教材中本节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单纯的讲授会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学生提出了很多和本节相关的问题,不通过实验操作可能无法轻松作答。
比如学生可能会问:既然IP地址那么重要,那我的电脑的IP地址是多少啊?教材处理: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学生现状,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增补,增加了本机IP地址查看和分组讨论IP地址异同等上机实验操作环节: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扩充内容能够接收理解增补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又贴近学生爱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够解决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碰到的.许多问题,提高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教法:教具:网络机房、“级域”电子教室软件:教师可以通过“广播教学”、“学生演示”、“个别辅导”等方式和学生一对一、一对多的沟通。
教法:教师占用教学时间比传统理论教学少,采用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以提问和讨论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IP地址的面试知识1. 什么是IP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是用于在互联网上唯一标识并定位设备的一组数字。
它是Internet协议的一部分,用于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
IP地址可以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表示为4个十进制数(0-255)的形式,用点分隔开。
而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表示为8个四位十六进制数的形式,用冒号分隔开。
2. 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规模和用途,IPv4地址被分为五个主要的类别:A类、B类、C 类、D类和E类。
•A类地址:以0开头,范围从1.0.0.0到126.0.0.0。
A类地址用于大规模网络,可以分配约1600多万个主机地址。
•B类地址:以10开头,范围从128.0.0.0到191.255.0.0。
B类地址用于中等规模网络,可以分配约65000个主机地址。
•C类地址:以110开头,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0。
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可以分配约250个主机地址。
•D类地址:以1110开头,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D 类地址用于组播(多播)通信。
•E类地址:以1111开头,范围从240.0.0.0到255.255.255.255。
E 类地址保留用于研究和实验。
3. IP地址的特点•IP地址是全球唯一的,每个设备在互联网上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IP地址是分层次的,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分配合适的地址类别。
•IP地址可以动态分配和静态配置。
动态IP地址由DHCP服务器分配,而静态IP地址需要手动进行配置。
•IP地址可以显示设备的地理位置或网络归属地,但并不完全准确。
4. IP地址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中的主机地址和网络地址。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按位与运算,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范围。
《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教案朱笑雷教学课题:计算机网络中的IP地址授课对象: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授课教材:《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陈旗李立勇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 1、IP地址的作用;2、IP地址的表示;3、IP地址的分类;4、特殊IP地址;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作用,掌握IP地址的表示和分类,以及特殊IP地址的作用。
教学重点:IP地址的表示和分类教学难点:IP地址的表示、IP地址分类课的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课题引入:我们知道,TCP/IP协议是目前互联网络协议的事实标准,其层次结构可分为应用层、传输层(TCP)、网际层(IP,也可称为互联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
其中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特定的网络应用,而TCP和IP层主要提供网络中主机间连接的建立和数据的传送服务。
IP层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屏蔽不同网络的物理细节,在网际层建立和刷新路由,把IP数据报从源主机经过互联网传送到目的主机。
在IP层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不同主机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起着重要作用,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IP地址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IP地址的作用与特点1、作用: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讲解要点: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每一台主机都必须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对于使用TCP/IP 协议进行通讯的主机就以IP地址作为其唯一标识。
类比讲解:邮政通信地址的例子,个人身份证的例子。
2、特点:唯一性、硬件无关性。
讲解要点:首先,IP地址的作用是用来区分加入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所以必须具有唯一性,否则就无法完成相应的功能;另外,IP地址位于TCP/IP协议的IP层,与具体的底层实现技术无关,所以具有硬件无关性,也正因为如此,可以通过TCP/IP实现不同类型物理网络的互联。
二、IP地址的表示与组成引入:现实生活中能够用来唯一标识一个事物的标志,最为常见的就是人的身份证号码,计算机的物理地址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这些标识都有自己的表示方法和一定的逻辑结构,同样IP地址也有其自己的表示方式和结构。
一、教学内容:IP地址和域名二、教学目标:1、理解IP地址概念、格式及其分类2、了解IP地址管理,具有IP地址紧缺意识。
3、理解域名的含义以及与IP地址的关系三、教学重点:1、IP地址概念、格式及其分类2、域名的含义及与IP地址的关系四、教学难点:1、IP地址格式及其分类2、域名的含义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六、课时安排:45分钟(1个课时)七、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我们之前学习过计算机的网络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其中数据通信和我们这节课讲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数据通信就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进行相互访问,在访问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对方的地址才可以进行访问。
那么这个地址在因特网中是怎样定义的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讲授:1、什么是IP地址(2分钟)IP地址就像是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如果你要写信给一个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把信送到。
计算机发送信息是就好比是邮递员,它必须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于把信送错人家。
只不过我们的地址使用文字来表示的,计算机的地址用十进制数字表示。
IP地址也像我们的手机号码和QQ号,只不过是表示的形式不一样。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全局唯一的号码。
2、IP地址格式:(具有固定、规范的格式,由TCP/IP协议规定)当前的IP地址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IPv4标准。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四段,每段8位,段与段之间用“.”隔开。
为了方便表达和识别,每段均0~255间的十进制表示。
如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1001010 01110010 00100001 00001001,按照上述点分十进制方式转换得202.114.33.9。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修3第二章第2-3课《IP 地址的管理(通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
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理解IP地址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了解IP的分配方式,了解IPV6。
2、通过观察、练习、讨论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但对深层的网络知识IP地址了解不是很多。
3重点难点
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1.课堂引入
师:台湾有个绑架团伙的头目叫张锡铭,这个人作案多端,非常狡猾,中国抗日用了几年?(8年)美国抓本拉登用了几年?(9年多)这些都没抓他长,警察抓了十年多也没能抓住他,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犯终究被抓到了,那么警察是怎么抓住他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生:观看视频
师:公安部门是依据什么线索抓住他的?
生:IP地址
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了它就知道罪犯在哪里了?有同学知道吗?
师:这个问题需要要等到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才能回答
师:那么什么是IP地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IP地址及其管理”
2【讲授】2.IP地址的概念
师:什么是IP地址,有同学知道吗?
生:……。
ip地址的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关于IP地址的知识。
IP地址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个设备提供了唯一的标识。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IP地址的定义、分类、分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IP地址的定义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唯一标识和定位设备的数字地址。
它由32位(IPv4)或128位(IPv6)的二进制数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三、IP地址的分类1. IPv4地址IPv4地址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0.1。
IPv4地址分为A、B、C、D、E五类,每个类别有不同的地址范围和用途。
2. IPv6地址IPv6地址是IPv4地址的升级版,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八个四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IPv6地址的数量比IPv4地址更多,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四、IP地址的分配1. IPv4地址分配IPv4地址由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负责分配给五大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IR),再由RIR分配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最后由ISP分配给用户。
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
2. IPv6地址分配IPv6地址的分配相对灵活,由IANA直接分配给RIR,再由RIR分配给ISP和用户。
IPv6地址的数量足够多,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的扩展需求。
五、IP地址的作用1. 设备标识和定位IP地址为互联网上的每个设备提供了唯一的标识,通过IP地址可以准确地定位设备的位置和网络连接。
2. 数据传输在互联网上,数据通过IP地址进行传输。
发送方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包,并附上目标设备的IP地址,路由器根据IP地址将数据包传递给目标设备。
3. 网络管理和安全IP地址可以用于网络管理和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