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服药用水的研究与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1.38 KB
- 文档页数:1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液体制剂研究与应用药物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液体形式制剂的药品,常见的有口服液、注射液、溶液等。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液体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药物液体制剂的优势、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究药物液体制剂在药物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一、药物液体制剂的优势药物液体制剂相比于其他药物剂型具有以下优势:1. 可调整剂型:药物液体制剂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剂量,更加灵活。
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药物液体制剂的便利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2. 快速吸收:液体制剂通常具有更快的溶解速度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能够更快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从而能够更迅速地发挥治疗作用。
3. 便于携带和使用:与固体剂型相比,液体制剂更容易携带和使用。
患者只需准备好量杯或滴管等简单辅助工具,即可按照医嘱准确测量剂量,方便实施。
4. 适用范围广:液体制剂适合各种给药途径,比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可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进行选择。
这使得药物液体制剂适应性更强,可应用于许多不同的疾病治疗中。
二、药物液体制剂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药物液体制剂,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研究:药物液体制剂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分解、氧化、光解等反应,研究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制剂在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可评估其稳定性并优化制剂。
2. 生物利用度研究:了解药物液体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参数,对于确定适合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体内外实验、动物试验等方式,对药物液体制剂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
3. 成分分析:药物液体制剂的成分分析对于了解制剂的药物组成、纯度和杂质含量等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常用于成分分析的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 制剂工艺优化:药物液体制剂的工艺优化旨在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可及性等,以及改善剂型的外观和口感等。
群众合理用药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群众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群众合理用药情况,我对某市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进行了一些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我对群众合理用药情况的汇报。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药物的认识普遍存在一些误区。
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此外,一些群众在患病时盲目购买药物,没有经过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导致用药不当,甚至加重了病情。
其次,观察发现,一些群众在用药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
有的群众在患病时购买了大量药物,但由于病情好转或者其他原因,未能按时完成用药,导致药物过期浪费。
另外,一些群众在用药过程中未能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导致药物的浪费。
再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些群众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滥用的情况。
由于一些群众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者未能按照医嘱规定进行用药,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一些群众在患病时过度依赖药物,忽视了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导致了药物的滥用现象。
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群众的药物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意识。
其次,建议医生在开药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避免药物的浪费和不当使用。
另外,建议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注重健康管理,减少药物的滥用现象。
综上所述,群众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引起大家对群众合理用药的重视,共同为提高群众用药水平而努力。
感谢大家的聆听。
以上就是我对群众合理用药情况的汇报,谢谢。
中国居民用药行为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居民用药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居民用药行为的现状、需求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详细分析此次调查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发起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居民用药行为的特点、变化和挑战。
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经济状况的居民群体,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了个别深入访谈。
我们随机选择了10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问卷涵盖了居民的基本信息、用药习惯、药品购买途径、药品信息来源等内容。
调查结果一、用药行为特点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用药行为呈现出以下特点:1. 依赖西药: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居民倾向于使用西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这可能与西药的疗效较快、副作用较小等因素有关。
2. 自我用药:许多居民在生病时倾向于进行自我用药。
他们借助互联网、药店和亲友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然而,这种自我用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用药和过度用药等问题。
3. 医生建议的重要性:在选择用药方案时,居民普遍认为医生的建议至关重要。
他们倾向于听从医生的处方和建议,尤其是在面对严重疾病时。
二、用药需求与挑战基于调查结果,我们识别出中国居民用药行为的一些需求和挑战:1. 用药知识缺乏:部分居民缺乏关于药物的正确知识,容易对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产生误解。
因此,提升居民的用药知识水平,加强用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药品信息不透明:居民购买药品时往往面临药品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很难判断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价格。
建立药品信息公开透明的平台,加强监管力度,提供准确可靠的药品信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药物滥用问题:自我用药和过度用药现象较为普遍,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和药物抗性的产生。
因此,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用药指导和宣传,以避免药物滥用问题的发生。
社区居民用药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补偿比是在满足疾病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合作医疗基金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补偿比低于20%对参合人群没有刺激作用,补偿比高于80%会造成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所以合理的补偿比一般在20%80%之间】.20个试点县总有效补偿比平均为34.87%,崂山,五莲,平阴较高,都在6o%左右;招远,曲阜,寿光较低,平均17%左右,基本都在合理区域.20个试点县住院实际补偿比平均为28.95%,安丘,蓬莱,昌乐较高,平均在45%左右;县及县以上住院实际补偿比平均为25.86%,这一指标是由不同费用段累计计算出来的,准确性相对差一些,因为有的试点县无法统计不同费用段的住院总费用.乡卫生院住院实际补偿比平均为30.08%;参合者总门诊实际补偿比,乡卫生院门诊实际补偿比,村卫生室实际补偿比基本一致,平均为16.64%.三,小结结合20个试点县的反馈情况,总的来看,13个指标从筹资,补偿,受益,费用负担等方面基本能代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方面.但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为单位统筹,乡镇之间门诊补偿比,住院补偿比,总有效补偿比,人均筹资标准是相同的,只是筹资到位率,参合率存在差别,因此若将13个指标用于评价不同乡镇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意义不是太大,而适合于县,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参考文献:[1】张拓红,等.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3):16—20. [2】李颖炎,等.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卫生经济,2004, (3):21—24.[3】陈智明,等.医疗保险学概论[M】.海天出版社.1995.186—188.[4】杨金侠,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几个隐性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5,(6):28—29.[5】李良军.保险因子的测算[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4,(6):55—56.作者简介:李林贵(1968一),男,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与评价.收稿日期:2007—02—08(责任编辑叶向明)卫生经济研究一线调研社区居民用药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荆丽梅(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07)07—0025—02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其中药品费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整顿医药市场价格秩序,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问题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顿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药价虚高"问题仍很突出.建立药品价格监督和报告制度,实现药品价格透明化,使药品价格对比变得容易,以便病人选择,这是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在济南市5个社区随机选择117名社区居民进行用药常识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药品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希望政府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政府干预措施,为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及控制药品费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一,结果与分析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在117名社区居民中,男性46名,占39.3%,女性71名,占60.7%;20—39岁者49人,占41.9%,40—59岁者32人,占27.4%,60岁及以上者36人,占30.8%;有65人家中有14岁以下的孩子一起居住,占55.6%;有5O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C,脏病或颈椎病,胃病,腰腿疼等慢性疾病,占42.7%.2.居民的药品需求和利用情况(1)居民是否需要天天服药在50名患有慢性病的居民中,35人需要天天服药,占70%;其余15人仅在疾病发作或不能忍受时服药. (2)居民买药最常去的机构居民买药最常去的机构为零售药店,占46.2%,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48人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药,占41.0%.影响居民选择机构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和价格便宜, 分别占31.6%和27.4%;同时因为定点机构而去相应医院和药店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此类居民比例高达22.2%,尤其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8人中,有19人是因为定点机构,占39.6%.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用药仍然优先选择零售药店,自我药疗明显存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不足.(3)给孩子买药最常去的机构给孩子买药最常去的机构也是药店,占53.8%,但与之前不同的是,选择省市医院的比例明显增加,尤其选择市级医院的比例从8.5%增加到15.5%.可以看出,给孩子买药更倾向于选择高一级的医疗机构.(4)买药频率及次均费用在接受调查的居民中,有30.8%的居民三个月以上买一次药,23.1%的居民10—15天购一次药.另外,53.9%的居民次均购药费用在5O元以下,23.9%的居民次均购药费用在100元以上.(5)对药品的关注内容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居民买药更关注的是疗效和质量,其中有51人25一线调研卫生经济研究2007.7认为药品的疗效最重要,占43.6%;有47人认为药品的质量最重要,占40.2%.另外,最关注药品价格的有18人,占15.4%,而最关注副反应的只有1人.3.药品知识的获得途径在本次调查中,有34名居民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获得药品知识的,占29.1%;有33名居民是通过就医或买药时医生告知的,占28.2%;有21名居民是久病成医,占17.9%; 有16名居民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自己家人搞医而知道一些药品知识的,占13.7%;有6名居民是通过发放的宣传册子获得药品知识的,占5.1%;有5名居民是通过网络,书籍及药品说明书知道一些药品知识的;有2名居民回答根本不知道药品知识,占1.7%.4.希望政府干预的内容及方式在本次调查中,居民最希望政府公布的药品信息是价格,质量和疗效,分别占82.1%,77.8%和65.0%(见表1).表1居民希望政府公布的药品相关信息居民最希望政府对药品相关信息的公布方式是定期到社区发放宣传册子,电视和报纸,分别占59.8%,57.3%和51.3%.还有部分居民选择互联网或在药店,医院张贴的形式公布;另外,有6人选择通过政府文件,函寄,讲座,医生告诉等其他形式公布(见表2).同时,在被调查的117名居民中,仅有7人选择一种公布方式,其余110人(94.0%)均希望公布方式能够多样化.表2居民希望政府公布药品相关信息的方式二,讨论随着人们自我药疗意识的提高和健康知识水平的增强,社区居民对药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让社区居民科学合理地使用价格,质量和疗效都放心的药物,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政府干预26在药品价格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政府除了需要采取措施监督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之外,价格的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建立药品价格监督和报告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药品价格透明化,使零售价格在不同医院之间,零售药店之间,医院与零售药店之间,原创药品和仿制药品之间的对比变得容易,给药厂和销售商造成竞争和压力,让病人参与到降低药品价格的活动中.在制度确立以后,可以要求医疗机构和药店自行定期上报药品相关信息,最终实现网络直报.通过上述调查也显示出,以免费发放宣传册子的形式告知药品在医院和药店的价格,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2.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配置要满足两个标准:一是要能够满足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需求,二是要把不合理用药控制到最低限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要在布局上多下工夫,网点的选择应该力求方便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方便程度,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用药和基本健康需求. 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积极与社区居民沟通和交流,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和认同,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3.规范药品零售商药品零售业的发展确实为居民购药提供了方便,并且药品零售商的药品价格总体较低,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尚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作为居民用药的主要选择,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必须要规模化,集约化,发挥规模优势,互补优势,集中配送优势,供应链优势,才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和配送成本,形成价格,服务,品牌优势.4.提高居民自身意识虽然对一些常见病采取到药店买药或者其他替代疗法是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风险.部分居民在患病时,仅凭自己过去就诊的经验进行自我医疗,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行为,甚至延误疾病治疗.因此,要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意识,发展负责任的自我医疗.在负责任的自我医疗中,居民必须有能力正确识别症状,选择药品,决定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到个人合并的疾病,现有的治疗和禁忌症,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参考文献:【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基本药物【J].医学与哲学,1998,19(10):526—530.收稿日期:2007一O1—10 (责任编辑叶向明)。
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医药用水是指在医药生产中所需要的用水,其纯度和质量要求极高。
在医药用水制备过程中采用EDI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从而增加水的纯度和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包括EDI技术原理、EDI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优点和局限性等。
【关键词】EDI技术;医药用水;纯度;质量;优点;局限性【引言】医药用水在医药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纯度和质量对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影响非常大。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医药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医药用水具有极高的纯度和质量。
因此,在医药生产中,如何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医药用水一直是一个难题。
EDI技术是一种去离子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从而增加水的纯度和质量。
在医药用水制备中,采用EDI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医药用水。
因此,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主要研究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应用。
【主体部分】1.EDI技术原理EDI技术是一种电渗析技术,利用电荷相反的树脂吸附离子,并通过电场排除吸附在树脂上的离子,从而实现去离子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EDI技术原理EDI技术由一个阳离子树脂层、一个阴离子树脂层、一层离膜和两个电极组成。
水通过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层,吸附并排出有机物和离子。
然后进入离膜,通过离膜筛选除去残留的离子和微生物,最后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水。
2.EDI技术的工艺流程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EDI技术工艺流程EDI技术制备医药用水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软化、反渗透等步骤。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水送入EDI设备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最终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医药用水。
3.EDI技术在医药用水制备中的优点和局限性3.1 优点(1)可以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水。
居家药学服务研究新进展分析摘要:药学服务质量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居家药学服务的应用,可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安全性的使用药物,继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患者居家中,如何有效降低用药风险,促进患者能够安全合理用药,是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此,本文对于当下居家药学服务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居家药物服务;研究进展;综述引言药学服务主要是指药师直接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服务,而药学服务将会涉及到门诊、住院以及居家三个场所,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居家服药治疗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传统药物服务模式一无法满足患者的居家药物治疗需求,加之居民本身存在自我管理知识掌握不充足的情况,开展居家药物服务活动是解决患者居家服药质量需求的重要路径。
由此可见,对于患者开展居家药物服务极为重要。
1居家药学服务居家药学服务主要是指要是提供的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化应用为中心的先关服务。
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期间,药物治疗前、过程中以及康复进程中的任意环节,均需要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既定目标。
居家药学服务是立足于居民家庭,围绕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服务。
[1]2患者药学服务需求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药师交代用药知识后患者的未知晓率为,患者对于药师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患者对于药学服务医院需求中,有的患者不愿意将用药情况反馈至药师,有的患者需要药师开展用药管理活动,有的患者愿意配合药师填写药物反馈单。
针对上述了解到,巨大部分患者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认识到药品隶属于特殊商品,需要专业人员为自身的健康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但部分患者并不愿意接受药学服务,其主要原因在于,认为药物治疗是阶段性存在的,对于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认为反馈用药信息的行为相对繁琐。
[2]3居家药学服务研究新进展3.1国外居家药学服务研究进展通过文献总结了解到,巴西、加拿大、荷兰、美国以及德国等九个国家的中社区药师,不仅需要承担药品零售职责,也在不断扩展社区药师职能,深度挖掘社区药师的服务情况。
水饮剂临床应用研究水饮剂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中药制剂,具有调节人体水分代谢、改善新陈代谢、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围绕水饮剂的临床应用研究展开,主要涉及以下方面:药理作用水饮剂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调节人体水分代谢、改善新陈代谢、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其中,调节人体水分代谢是最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水饮剂中的中药成分可以通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促进体内水分的代谢,缓解水肿、湿气等症状。
同时,水饮剂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临床疗效水饮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例如,对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水饮剂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方式,有效缓解症状;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水饮剂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清热燥湿等方式,改善病情;对于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水饮剂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温经散寒等方式,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水饮剂在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也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安全性水饮剂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虽然水饮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例如,有些人会对水饮剂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还有一些人可能不适宜使用水饮剂,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
因此,在使用水饮剂时,需要遵从医嘱,确保安全有效。
配方优化为了提高水饮剂的疗效和安全性,配方优化是必要的。
通过对水饮剂的配方进行优化,可以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例如,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材进行筛选和提纯,提高药效;还可以通过添加辅助成分,增强水饮剂的治疗效果和口感。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水饮剂的生产工艺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技术可以保证水饮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时,采用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在制剂过程中,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无菌操作等技术可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居民服药用水的研究与进展摘要】服药用水除了白开水可以送服药物外,其它的茶水,果汁,饮料不宜送服药物可以说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为了图方便省事,随手端起正饮用着的茶水送服药物,也是我们常看到的事情。
因此,喝水是否恰当对药效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其实不论治疗什么病,服药用水都是有禁忌的。
下面就口服药用水选择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口服药;用水;宜忌【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61-02吃药时难免要喝水,用什么样的水?用多少水来送服药物更科学呢?如果饮水不科学,还会影响药效。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
殊不知,部分药品与热后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
已成为影响人们服药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尤其是慢性病长期需要药物控制的患者甚为重要。
药大多都很苦,所以很多人愿意选择用甜甜的饮料送服药物,可是你知道吗?饮料里含有的某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化学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威胁到你的生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白开水送服药物。
如一般果汁含维生素C等维生素及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
若用果汁饮服阿司匹林,保泰松,土霉素,红霉素等,就可使药性因水解而受破坏。
四环素与奶品饮料也不宜同时服,因奶品中的钙与四环素生成不溶性络合物,影响药物吸收。
带有苦味的药,中医认为具有清热,作用,同时可健胃,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更好的消化食物。
有的人吃药不用水,有些人随便拿些饮料,茶水之类一送了之,这些做法都不正确。
服药时最好保持站立或坐位。
不要躺着吃,服药后也不要立即躺下,至少坐几分钟。
喝水越多,接触面越大,对药物的吸收利用效果越好。
因为牛奶中的钙会与药物结合,影响吸收,利用,茶水中的鞣酸会使药物沉淀,分解,破坏,影响疗效。
浓茶可使乙醇片,康彼身片等酶制剂失去活性。
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时,饮酒或其他乙醇制品,可增强降糖作用而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室内养鱼需要有专门的制氧器,源源不断地向鱼缸中输送氧气,只有获得足够的氧,鱼儿才能活蹦乱跳。
否则,鱼就会因缺氧而死。
既然鱼需要氧气,那为何室外鱼塘不需要送氧呢?因为,室外鱼塘是“活体水”。
——温家宝
是水
医
药
远比死水的含氧量高。
因为河水正是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将水体中的细菌和杂质净化了。
文/春 迎
世界著名的五个长寿村:俄罗斯的高加索
广西的巴马县、新疆的吐鲁番,当地居民的平均年龄都在100岁以上。
而且,这些地区的居民从未发现一例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患者,百岁老人照样娶妻生子,并能下地干活。
经勘测发现,这些地区的老人之所以长寿,得益于特殊的地质结构,以及特殊的水质资源。
这里的水没有被污染,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分子团非常小,可以自由穿透细胞,输送营养。
正是这种水质造就了他们百岁老人娶妻生子的奇迹。
人体的水每5—13天更新一次。
如果占人体比重的70%的水分是洁净的,那么,人体内的
报道称,内地尚无一个城市实现直饮水,全国县以上的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有
经远远超出了水体自净的能力。
反渗透直饮机通过对水体施加压力,使水分子透过五层反渗透膜,从而把水中细微杂质、重金属离子、多余的无机盐、细菌、病菌、农药、三氯甲烷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全部率达99.99%,对无机盐离子的去除率达90%以上。
反渗透直饮机制出的水分子团非常小,可以自由穿越细胞,为细胞输送营养和带走细胞内的废弃物质。
口服水化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对比剂肾病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6-02-26T15:02:39.44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李秋月黄天熠常芸[导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国内口服水化治疗方法建议为术后24小时饮水量的建议从800~3000ml不等。
李秋月黄天熠常芸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6通讯作者:黄天熠(1975-),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作者简介:李秋月(1985-),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护士南京市卫生局一般性课题:课题编号YKK13109【摘要】水化治疗是目前唯一普遍接受的预防CIN 的措施,多采用静脉补液或口服水化的方法,但是对于口服水化最佳的剂量、持续的时间等仍没有确切的答案,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的口服水化方法及护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 口服水化; 护理【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5-01近年来对比剂不断改良,但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却逐年增加[1-3].水化治疗是目前唯一被普遍接受的预防CIN 的有效方法[4].国内口服水化治疗方法建议为术后24小时饮水量的建议从800~3000ml不等[5-8].现将近年来有关口服水化预防CIN 的方法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CIN 概述1.1CIN 的定义CIN 是指应用碘造影剂后48h内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0.5mg/dl(44.2u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的肾损害[9-10].1.2CIN 的作用机制肾髓质缺血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主要原因是肾内血管活性物质比例失调导致肾髓质血流减少.对比剂的渗透压与黏度效应、对比剂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肾小管阻塞在CIN 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1]. 1.3CIN 的危险因素与危险分层1.3.1主要危险因素①慢性肾功能不全:其CIN 发生率与造影前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②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广泛的心脑血管疾病.③急性高血糖:高血糖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增加局部细胞因子激活、使氧化应激增加而损害局部微循环,最终损伤肾功能.④心功能不全:导致肾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加,导致肾髓质缺血,诱发CIN.⑤高龄:>75岁者生理性肾功能下降,CIN 发病率高[12].1.3.2危险分层根据累积评分估算患者发生CIN 的风险[12].以Mehran 评分系统[13]为例(表1),≤5分为低危,CIN 的发生率为7.5%;中危6~10分,CIN 发生率为14.o%;高危11~16分,CIN 发生率为26.1%;>16分为极高危,cIN 发生率为57.3%[14].2口服水化治疗现状水化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加快小管内尿酸、排泄物清除,发挥各种神经激素作用,以减少CIN 发生[15].水化治疗的补液方式主要有3种:静脉输注、口服、口服和静脉输注相结合.娄明等亦报道静脉水化较口服水化在CIN 中未见优势[9],证实口服水化的效果与静脉水化相当,且具有经济便捷、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3口服水化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3.1自由饮水法术前患者不禁食、禁水,术后告知患者饮水目的,嘱其在无不适的前提下尽量多饮水,24h总饮水量不少于2000ml.3.2短期强化饮水法要求术前护士协助患者晾好白开水,术后接台时指导家属用吸管帮助患者饮温开水100~200ml,以后每小时巡视时检查患者饮水情况,有无胃部胀满、恶心甚至呕吐.3.3根据造影剂用量术前术后饮水法目前关于如何定时定量水化尚缺乏规范的研究[4].宋静报道PCI术后3h 内根据术中造影剂用量指导饮水,结果定时定量指导饮水减轻PCI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伤优于自由饮水[6].3.4术前术后饮水法患者术后如盲目大量饮水,容易出现腹胀等不适,甚至恶心、呕吐.陈健红等报道术前2h增加饮水900-1000ml,术后连续3h每小时饮温开水400-500ml,其水化效果优于不作要求的常规水化组.PCI术前术后同时口服补液能有减少腹部不适等负性反应的发生[4]. 3.5口服水化液的选择静脉水化采用氯化钠溶液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水化液.但李梅等研究显示对于肾功能并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口服补液盐水化与静脉水化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勇琴歌等认为将N-乙酰半胱氨酸术前1d口服,术日晨起床后加服1000ml液体,应用口服改良水化治疗可有效预防老年介入治疗患者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并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6口服水化时间及速度现普遍认为口服水化应从术前2h持续到术后第2日.杨晨等研究不仅对静脉和口服水化方式进行比较,还对水化速度进行比较后发现有效水化治疗不仅要量足,还要慢速.4小结水化治疗是使用最早、临床被广泛接受且被循证医学证实的预防CIN 发生的有效方法.但在水化治疗的选择和应用方式上仍存在争议,合理水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虽然多项研究表明静脉水化可有效预防CIN 的发生,但口服水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如经济便捷,不良反应少,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舒适度,门诊复查可实施应用等,正逐渐成为临床常用水化治疗方法.此外,水化治疗的护理还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规范,如定时定量饮水指导缺乏统一的标准等.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口服水化治疗的护理方案及流程将逐步规范,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专科内涵.参考文献[1] 刘文娟,沈莹,夏勇.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0):2470-2473.[2] NashK,HafeezA,HouS.Hospital—acquiredrenalinsufficiency.AmJKidneyDis,2002,39(5):930-936.[3] Solomon RJ,Natarajall MK,DoucetS,etal.Cardiac AngiographyinRenallyImpairedPatients(CARE)study:arandomizeddouble- ??blindtrial of 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inpatientswith chronickidneydisease.Circulation,2007,115(25):3189-3196.[4] 冯亚新,侯岩芳,王玲玲,等.PCI术前术后口服水化补液预防CIN 效果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21.[5] 骆金铠,于桂香.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46—548.[6] 宋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定时定量饮水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9):22-24[7] 宋静,张楠.一例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47—648.[8] 李明子,高瑞雪.47例强化口服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效果探讨.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975-977.[9] 黄素英,张婷.冠脉对比剂肾病水化干预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98-700[10] NationalKidneyFoundation.K/DOQI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chronickidney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andstratification.AmJKidneyDis,2002,39:S1-266.[11] 王振花,陈军.对比剂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医学综述,2014,20(2):265-268.[12]林德胜,杨成明.对比剂肾病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58-660.[13] MehranR,AymongED,NikolskyE,etal.AsimpleriskscoreforpredicGtionof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after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Gvention:Developmentandinitialvalidation.JAm CollCardiol,2004,44(7):1393—1399.[14] 张功霖,赵卫.对比剂肾病的预防及危险分层的研究进展.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12):889-892.[15] 周芳芳,罗群造影剂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9):837-840.。
济南市部分医疗机构制剂用水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摘要】本文立足于对济南市35 家具备制剂批准文号的医院进行了医疗机构制剂用水质量情况调查,了解了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的质量现状,并就发现的问题,为医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的总体质量,保证制剂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医院制剂;制剂用水;微生物限度检验【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072-01医疗机构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置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医疗机构制剂按照药品管理,但与药品相比有品种多、规格多、剂型多、批量小、批次多等特点,各医疗机构制剂室软、硬件条件与制药企业有很大差距[1]。
从2010 年至2013 年的抽验情况来看,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微生物不合格率高于药品。
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绝大多数为非灭菌制剂,除原料外,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制剂用水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制剂质量影响较大。
制剂用水的质量控制在制剂质量控制中不容忽视。
本文就济南市35 家具有制剂批准文号的医疗机构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围绕各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的质量情况,了解了从制剂用水种类到制剂用水微生物限度检验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
据统计,共回收到反馈调查表32 份,回收率达91.4%,其中共25 家医疗机构正常生产制剂,7 家医疗机构处于制剂停产阶段。
本文就生产医疗机构制剂的25 份调查结果行了整理汇总和比较分析,将就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现状、医疗机构制剂用水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提高制剂用水质量的建议三部分展开重点论述。
一、济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现状1.制剂用水来源情况济南市25 家在生产制剂医疗机构根据制剂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选用的制药用水种类不同,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具体情况如下表1:表1 济南市25 家在生产医疗机构制剂用水种类统计表3.制水系统维护情况在本次调研中,反馈的信息显示有64%的医疗机构表示能定期检测其制水系统的各项指标,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制水系统维护;有2 家医疗机构反映由于成本考虑其机构对制水系统的维护不及时;有1 家医疗机构反映其定期检测中发现制水系统微生物限度超标现象,而系统维护后依然存在所制纯化水中微生物限度超标的现象;有2 家反映其制水系统所在的环境存在污染隐患。
居民服药用水的研究与进展
发表时间:2018-04-26T15:53:03.9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常宁徐立勤[导读] 最好用白开水服用药物。
白开水对药片,药水有溶解,稀释作用,既能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又便于对药物吸收。
(湖北省襄阳市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襄阳 441003)【摘要】服药用水除了白开水可以送服药物外,其它的茶水,果汁,饮料不宜送服药物可以说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为了图方便省事,随手端起正饮用着的茶水送服药物,也是我们常看到的事情。
因此,喝水是否恰当对药效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其实不论治疗什么病,服药用水都是有禁忌的。
下面就口服药用水选择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口服药;用水;宜忌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61-02 吃药时难免要喝水,用什么样的水?用多少水来送服药物更科学呢?如果饮水不科学,还会影响药效。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以上的热水服药。
殊不知,部分药品与热后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
已成为影响人们服药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尤其是慢性病长期需要药物控制的患者甚为重要。
药大多都很苦,所以很多人愿意选择用甜甜的饮料送服药物,可是你知道吗?饮料里含有的某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化学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威胁到你的生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白开水送服药物。
如一般果汁含维生素C等维生素及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
若用果汁饮服阿司匹林,保泰松,土霉素,红霉素等,就可使药性因水解而受破坏。
四环素与奶品饮料也不宜同时服,因奶品中的钙与四环素生成不溶性络合物,影响药物吸收。
带有苦味的药,中医认为具有清热,作用,同时可健胃,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更好的消化食物。
有的人吃药不用水,有些人随便拿些饮料,茶水之类一送了之,这些做法都不正确。
服药时最好保持站立或坐位。
不要躺着吃,服药后也不要立即躺下,至少坐几分钟。
喝水越多,接触面越大,对药物的吸收利用效果越好。
因为牛奶中的钙会与药物结合,影响吸收,利用,茶水中的鞣酸会使药物沉淀,分解,破坏,影响疗效。
浓茶可使乙醇片,康彼身片等酶制剂失去活性。
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时,饮酒或其他乙醇制品,可增强降糖作用而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对于患者恢复期的食欲不振,常需借助于某些药物的苦味以发挥其特殊的效用。
有些人患了病习惯用碳酸饮料,茶水、饮料、牛奶,绿豆汤来送服药物?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美年达等,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与胃酸综合后,增加弱碱性药物(如红霉素等)的吸收,可能间接导致过量,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碳酸饮料会增加布洛芬等药物的胃肠刺激。
此外,碳酸饮料还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
茶饮料,中药和西药都不应该用茶水送服。
茶含有较多的鞣质,鞣质可降低酶制剂(胃蛋白酶,乳酶生,胰酶,多酶片)的生物利用度。
还可使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磺胺类药物)失去抗菌活性,毒副反应增加。
鞣酸可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铁锌制剂产生沉淀,不仅阻碍了药物的吸收,对胃粘膜的刺激也特别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胃部不适等不良症状。
鞣制与洋地黄类,麻黄碱,奎宁等生物碱生成沉淀,变性,失活,使其疗效降低。
鞣酸能对抗潘生丁的扩冠作用。
茶叶里含有2%-4%咖啡碱和微量的茶碱,可可碱,具有兴奋高级神经中枢,强心,利尿,刺激胃酸分泌等作用。
口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镇咳药咳必清,以及中药知母,贝母,酸枣仁等,也不宜饮茶,因为茶与这些药物起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含乳饮料,牛奶,含乳饮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总体来讲能够明显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药效。
用含乳饮料服药,很容易令胃肠出现钙化物,导致药力失效,严重者更会生成胆结石,肾结石。
含乳饮料内丰富的钙离子,可与四环素族,异烟肼生成络合物,使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减弱抗菌作用。
钙离子还可导致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时易产生中毒反应。
此外,牛奶,奶酪等乳制品含有组胺,不应与抗过敏药同服(扑尔敏,氯雷他定),以免造成体内组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另外服用止泻药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其含有的乳糖可能加重腹泻。
因此,在服药前后1~2小时内最好也不要喝含乳饮料。
绿豆汤,服中药时,绿豆汤是人们喜爱的消暑饮品,能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功效卓著。
绿豆本身是一味中药,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如果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表现),便秘等热症,实证时,在服用治疗这些疾病的中药(黄连,黄芩,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等清热类中药)同时饮用绿豆汤,不会影响药效,两者还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但如果有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表现,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麻木,活动不利,腹痛,腹泻,痛经等虚寒之证,正在服用治疗这些疾病的温补类药物(如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及温经散寒类中药(如桂枝,干姜,细辛)时,则应避免服用,否则,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所以服中药时能否喝绿豆汤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及所服中药性味而定。
服西药时虽然关于绿豆影响药效的传闻很多,但目前为止还未有确切证据表明绿豆能让某种药物失效。
现代研究发现:绿豆含有蛋白质,脂肪,淡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盐酸,叶酸,矿物质钙,磷,铁等。
此外,绿豆中还含有牡荆素,鞣质,黄铜,香豆素,生物碱,植物,皂苷等生活活性物质。
这些成分决定了它具有调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等作用。
绿豆中的蛋白质,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因此,在误服农药导致中毒或重金属(如,铅,铁,镉,汞等)中毒时,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来解毒。
从而保证了疗效及减少了不良反应。
因此,最好用白开水服用药物。
白开水对药片,药水有溶解,稀释作用,既能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又便于对药物吸收。
又有利于加速排出体外,所以,一般来说,服药时用白开水送服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童卫杭.服药用水讲究多[N].现代护理报.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