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10.58 MB
- 文档页数:38
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课文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春夏秋冬》课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原文学习,通过学习描绘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感知四季的特点和美好。
教材章节为第一单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描述春夏秋冬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描述春夏秋冬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四季变化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四季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感受四季的变化。
(2)逐段分析课文,讲解生词和长句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四季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件上的题目,进行描述四季变化的练习。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四季名称:春夏秋冬2. 描述四季的词语: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白雪皑皑3. 课文重点句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夏天到了,骄阳似火;秋天来了,硕果累累;冬天到了,白雪皑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子,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
(2)观察生活中四季的变化,和家长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件和课文原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描述四季变化的词语和句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课文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春夏秋冬》。
本课主要包括了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介绍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以及与四季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四季的景象。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季特点的描述,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四季的顺序,词语的认读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感受四季的变化。
(2)结合课件,讲解春夏秋冬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四季景象。
(3)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认读、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词语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结合课件,讲解四季相关的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四季名称:春夏秋冬2. 四季特点:春暖花开、夏雨雨人、秋高气爽、冬雪雪人3. 生字词:春风、夏雨、秋叶、冬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词语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
(2)画一幅四季变化的画,并标注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2. 答案:(1)例: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风拂面,鸟语花香。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四季的变化,学会了用词语描述四季的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季节变化,记录下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一至三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季的识别、特点以及与四季相关的自然现象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与四季相关的自然现象和活动。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季的特点及与四季相关的自然现象和活动的掌握。
教学重点:四季的识别以及四季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图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四季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四季的特点、变化规律以及与四季相关的自然现象和活动。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四季观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通过四季变化规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季的交替。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四季特点进行连线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四季诗歌朗诵,增强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2. 内容:春季: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夏季: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秋季: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冰天雪地3. 变化规律:春→夏→秋→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内容,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季节的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画面能体现所画季节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四季变化。
鼓励学生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诗歌、故事,进行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开展四季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2. 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和表达方式;4.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和引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导语】《四季》是⼀⾸富有童趣的⼉歌。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穗和冬天的雪⼈这⼏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原⽂ chūn xià qiū dōng 春夏秋冬 chūn fēng 春风 xià yǔ 夏⾬ qiū shuāng 秋霜 dōng xuě 冬雪 chūn fēng chuī xià yǔ lu qiū shuāng jiàng dōng xuě piāo 春风吹夏⾬落秋霜降冬雪飘 qīng cǎo hóng huā yóu yú fēi niǎo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chí cǎo qīng shān huā hóng yú chū shuǐ niǎo rù lín 池草青⼭花红鱼出⽔鸟⼊林⼩学⼀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教案 设计说明: 这篇课⽂是⼀年级下册的第⼀篇识字课⽂。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年不同的四季画⾯。
全⽂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组、第三组,揭⽰了四季的代表性天⽓以及四季的景物,第⼆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童的⽣活出发,因此学⽣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
《语⽂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独⽴识字的能⼒。
因此,本识字课建⽴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多种⽅式,引导学⽣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让学⽣多读,反复接触⽂本语⾔,感受⽂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字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春夏秋冬》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春夏秋冬》原⽂ chūn xià qiū dōng 春夏秋冬 chūnfēng 春 风 xiàyǔ qiū shuāng 夏 ⾬ 秋 霜 dōngxuě 冬 雪 chūn ēng chuī xià yǔ luò qiū shuāng jiàng dōng xuě piāo 春风吹 夏⾬落 秋霜降 冬雪飘 qīng cǎo hóng huā yóu yú fēi niǎo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chí cǎo qīng shān huā hóng yú chū shuǐ niǎo rù lín 池草青 ⼭花红 鱼出⽔ 鸟⼊林【篇⼆】⼩学⼀年级语⽂《春夏秋冬》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第⼀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歌》《⼩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编排充满传统⽂化⾊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化。
⼆、本单元教学⽬标: 1、认识44个⽣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已有的⽣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
背诵《姓⽒歌》。
5、感受⼤⾃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化,激发对中华传统⽂化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