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 格式:ppt
- 大小:724.50 KB
- 文档页数:32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导学案仲恺中学:罗镇定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部分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在“资料分析”中,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课时: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四)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八、随堂练习:多媒体显示九、教后反思:学案(学生上课用)一、阅读“问题探讨”中的素材,思考:1.什么是信息?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信息是怎么传递的?3.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可以进行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4.观看多媒体显示的例子,判断这些例子属于什么信息类型。
这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意义呢?二、限时阅读教材中的四则资料,分析:1.课本第107页的讨论题1—5;2.用草稿纸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3.回答讨论题1—5,并归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而且,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4.思考后回答: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吗?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是否也有重要的应用呢?三、观看多媒体显示的例子,归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呢?四、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练习题,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第4节生态系统运行离不开信息传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节的内容在整个生态与环境的知识体系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前面咱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部分功能,而信息传递这个功能就像是把生态系统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无形胶水”。
它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是如何稳定运行的,也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不同类型的信息,每种类型都有它独特的产生、传递和接收方式。
然后讲解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比如在生物的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而且教材里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实例,像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这是行为信息)、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这是化学信息)等,这些实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不过,教材里有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比如化学信息中的一些特殊物质的传递过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二、说学情1. 知识基础高中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像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他们对于生态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概念,这就为学习信息传递这个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
但是,他们对于生态系统内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传递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对于信息传递如何具体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行也不是很清楚。
2. 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也能尝试去理解一些简单的概念。
但是,当遇到比较复杂的概念或者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时,可能就会遇到困难。
比如说在分析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时,需要他们综合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标要求] 1.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及作用。
2.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建立进化与适应观。
2.社会责任:利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信息的概念: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种类项目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概念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举例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来源无机环境、生物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生物的行为特征(1)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3)花香引蝶和老马识途都属于物理信息()(4)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也可来源于无机环境()答案(1)×(2)×(3)×(4)√下面展示了10种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花椒树上的刺②昆虫的性外激素③孔雀开屏④鸟类鸣叫声所发出的信息⑤猎豹和猫科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⑥蜜蜂的舞蹈行为⑦某些植物花朵的颜色、形状等给传粉昆虫的信息⑧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如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等⑨萤火虫的闪光⑩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1)属于物理信息的有哪些?提示①④⑦⑨。
(2)属于化学信息的有哪些?提示②⑤⑧⑩。
(3)属于行为信息的有哪些?提示③⑥。
关键点拨(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 掌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3. 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的传递。
2. 教学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态系统相结合,理解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
2. 准备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准备一些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和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现象引入课题,例如动物的领地行为、植物的传粉机制等。
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2. 新课教学:(1)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和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如动物的叫声、植物的香气、光线的明暗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信息及其功能。
(2) 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3) 信息传递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实际应用:介绍一些生态信息传递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管理、动物行为学研究等。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过程。
例如,让学生观察植物的香气如何吸引昆虫传粉,或者观察动物的声音如何传递领地信息。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