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群落经典案例分析-53页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53
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和配置设计一.园林植物群落调查评价-------解放公园群落群落一:悬铃木+日本晚樱+桂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位于较平坦的地势上,远处有建筑物,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樱花作为主景树,成行状种植于群落中,从而与周围的桂树相互映衬,因此群落的季相丰富,但远处的高大建筑却给整个群落带来不和谐感,所以最好种植高大乔木将外围的建筑与群落隔绝开来,而且也可作为晚樱的背景树,丰富空间层次感。
底层的狗牙根与上层搭配协调,整个群落景观效果较好。
群落二:池杉+水杉+乌桕+樟树+柳树——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沿岸线种植于河边,种植面积很大,阳光充足,水分充足。
评价与分析:池杉和水杉作为主景树,相互间植于河边,颜色既有变化又很协调,蓝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面加强了这种视觉冲击,下层点缀少许的乌桕、樟树和柳树,丰富了群落的季相和层次感,底层的狗牙根更加烘托出了上层景色,整个群落搭配合理,景观效果强烈。
群落三:悬铃木+棕榈——狗牙根环境特征:该群落种植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分析与评价:悬铃木在较温暖地点叶子在秋冬季也不会凋落,而且叶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此群落将悬铃木片植,不仅将群落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而且其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壮观景象,令人叹服。
下层的棕榈种植密度恰当,与悬铃木既形成了对比要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使得整个群落层次清楚,变化丰富。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合适,也丰富了群落的变化感。
整个群落景观效果很好。
群落四:雪松+银杏+桂树+侧柏+水杉——狗牙根环境特征:此群落位于公园边缘,地势平坦,种植面积较大,光照充裕。
分析与评价:桂树、侧柏和雪松等常绿树种不仅作为背景树,更将周边环境与群落隔绝开来,最外围的银杏和水杉进一步隔绝了外面高大的建筑也增加了群落的季相变化,丰富了群落的层次感,但由于外围环境过大,因此公园外的建筑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群落的整体的景观效果。
底层的狗牙根选用较为合理,与上层搭配协调,但缺乏人工管理,有部分积水,中间草坪空旷,很适合游人休憩。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是美学和文化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在规律,为未来的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详细分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包括各类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它们对园林景观的贡献。
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将选择西湖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配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精髓和特色。
我们将总结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杭州西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研究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景区的视觉效果,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植物群落作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功能显著。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植物群落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植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园林植物群落分析园林二班 叶兰2010141926222植物名称 生态习性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大气 红檵木 喜光、稍耐阴 喜温暖、耐寒冷 耐旱、湿润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 伏地柏喜光耐热但也相当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 对大气要求不严橘树 喜阳光充足不耐寒,稍能耐荫喜温湿 培养土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杜鹃喜光、稍耐阴喜凉爽 阴湿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 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吸收挥发性化学物质龙柏喜充足的阳光,耐旱温暖 忌潮湿渍水适宜种植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它对多种有害气体有吸收功能和除尘效果这个群落由红機木,伏地柏,橘树,杜鹃,组成,群落层次结构好,植物品种不多,却包含有观花观果观叶植物,红機木的红色叶与四季常青的伏地柏搭配,色彩冲击力很强,且橘树的叶和花都有芳香,十分吸引人,结果时更可以观果。
缺点则是植物太单一,无特色,杜鹃花色艳丽却种植在外围,搭配得不是很好。
我的建议是可以再中间增加一种开花植物,能让硬邦邦的灌木增添一丝活力。
植物名称生态习性光照 温度水分土壤 大气 夹竹桃喜充足的光照温暖、不耐寒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夹竹桃的叶片能吸附空气中的固体粉尘香樟喜光、稍耐荫 温暖、耐寒性不强湿润深厚、肥厚、湿润的微酸性粘质土吸毒、抗毒能力强海桐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耐寒冷,暑热稍耐干旱,颇耐水湿 喜肥沃湿润土壤,干旱贫瘠地生长不良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抗海潮这个植物群落和岩石相搭配,使这群落显得没有那么单调。
因为这个小景是在草坪的一角,而且后面是整齐的绿篱,所以这个植物群落比较突出,夹竹桃开花是红色,花很鲜艳很漂亮,加上绿叶和旁边香樟的衬托,会更加突出。
缺点则是季相不明显,如果夹竹桃不开花则会变得毫无特色。
我的建议是应增加一些冬季开花植物,如梅,造型也很美。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引言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杭州的西湖一直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作为西湖园林的核心组成部分,植物群落在园林的美化和生态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西湖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更好地保护和优化西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湖园林植物群落的功能1. 美化功能西湖周围的植物群落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
形态各异的树木、花草以及水中的莲花等都为西湖增添了生机和色彩,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美丽宜人。
2. 调节气候功能西湖周围的植物群落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蒸汽,使周围的空气湿润,形成了湿润的气候环境。
同时,植物也可以起到抵挡风沙、净化空气等作用,改善园林的微气候环境。
3. 保护生态功能西湖周围的植物群落对于保护湖泊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根系可以稳固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植物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等。
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水域生态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
二、西湖园林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群落种类丰富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植物:1. 水生植物西湖的水域中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莲花、荷花、睡莲等。
这些植物具有独特的适生环境要求,能够在水域中生长繁衍,并提供栖息地给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
2. 林木植物西湖周围的林木植物主要有柳树、松树、槐树等。
这些树木在园林中起到了遮荫、净化空气和保护水土的作用,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3. 花卉植物西湖的花卉植物丰富多样,有桃花、樱花、月季等等。
这些花卉植物在园林中增添了色彩和美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三、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案例分析1. 杭州宋城景区杭州宋城景区是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一个游览区,也是杭州市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北京林业大学群落植物分析报告入口草坪设计班级:风园****班学号:***姓名:***通过对紫竹院东门大草坪,海淀公园东门入口,北京林业大学正门主楼环岛三处入口处分析公园绿地一、 园林入口景观设计园林入口景观是整个空间的开端,是园林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对景观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对空间的界定与导入,其形象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呢对整个空间环境的感受和把握。
人们往往通过它的造型风格与气势就可以预先感知即将进入的空间个性。
二、 紫竹院公园东门草坪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
因园内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
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大型公园,始建于1953年。
全园占地近4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6公顷,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长河与紫竹渠)的基本格局。
是一座幽篁百品,翠竿累万;为一座以水景为主,以竹造景,以竹取胜,深富江南园林特色的自然园林公园。
紫竹院东门入口处有个大草坪,没有大的地形起伏,边缘自然曲线式,草坪上植物散点栽植。
整个草地边缘有三处树比较高大茂密的地方,供游人休息。
由于这个草坪比较大,并且植物相对集中地栽植,为方便分析,我们将它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东南侧,西侧和北侧。
草坪东南侧东南侧平面图草坪西侧栽植数棵茂密的古树,底部以箬竹为地被,由于地处东门入口,箬竹也起到了点题作用。
靠近西面的地方有栽植牡丹。
虽然从东向西看不见,但是游览到此处的游人在牡丹盛开的季节可以观赏,此处也特地留出了一定空旷的场地供游人逗留。
草坪西侧西侧平面图草坪西侧为更深入公园内部的地区, 从东门入口几乎已经看不到此处的风景了。
草坪北侧北侧平面图作为通向公园内部的一条路,草坪北侧并未栽植过多的植物,而是在距边界一定距离处散植数棵高大灌木。
路上不明显吸引眼球的风景也暗示游人此处快走进入到公园内部。
根据游人从东向西的行走视线,从东向西看,只能看到最东处的几棵雪松,后面的毛白杨,水杉长势良好,树姿很不错,但是被挡住了有些可惜。
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营造优秀案例要说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的优秀案例,那苏州园林必须拥有姓名啊。
咱一走进苏州园林,就像走进了一个植物的小世界。
你看那拙政园,那植物的搭配简直绝了。
门口那儿,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到了秋天,金黄的叶子一落,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那画面,就像是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盒。
园子里呢,有大片的荷花池。
夏天的时候,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欲滴,白色的、粉色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就像一群娇羞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荷花池边呢,又搭配着垂柳,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就像给荷花池围上了一道绿色的纱帘。
这荷花和垂柳的组合,一个娇艳一个柔美,就像是一对好姐妹,互相映衬着。
再往里走,有一片竹林。
那些竹子又高又直,密密麻麻的。
走进竹林,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小天地,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就像有星星点点的碎金。
而且啊,竹林里还夹杂着一些兰花,兰花那淡雅的香气在竹林里若有若无,就像一个低调的小仙子,在竹子的庇护下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还有沧浪亭,它的植物布局也特别巧妙。
在亭子周围,种满了梅花树。
冬天的时候,梅花盛开,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坐在亭子里,赏着梅花,闻着那清幽的香气,感觉整个人都被这美景陶醉了。
而且梅花树下还种着一些苔藓,那些苔藓绿油油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毛茸茸的绿毯。
梅花的高洁和苔藓的质朴放在一起,一高一低,一艳一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要说国外的优秀案例,英国邱园那也是相当厉害。
邱园里有一个大温室,就像一个植物的大城堡。
走进温室,那里面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让人眼花缭乱。
高大的棕榈树,直插屋顶,那叶子就像一把把巨大的扇子,扇动着热带的气息。
棕榈树下面呢,种着各种各样的兰花,五颜六色的兰花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选美比赛。
有的兰花形状像蝴蝶,好像马上就要飞起来似的;有的兰花像小喇叭,仿佛在吹奏着热带的乐曲。
邱园里还有一片草地,这片草地可不是普通的草地。
草地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各种野花,像雏菊啊,紫花地丁啊。
植物景观经典案例
植物景观经典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的植物景观非常美丽,有柳树、桃树、杏树等,春季时分,柳绿桃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北京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园内的植物景观非常有特色,有松柏、槐树、杨柳等,营造出一种庄重、神秘的气氛。
3.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经典,有竹子、梅花、桂花等,展现出清新、雅致的江南园林风格。
4. 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山植物园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美丽,有各种花卉、树木等,展现出一种自然、生态的美感。
5. 成都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园内的植物景观也非常有特色,有竹子、松柏、梅花等,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氛。
这些植物景观经典案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园林植物与植物造景院别: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设计姓名:学号:前言: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效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美的环境。
以自然美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景观创作.节点一:1:黑松2:女贞球3红叶石楠4沿阶草节点一植物艺术配置的原则:多样统一的原则:在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对比与调和原则: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有的体量上的很大差别。
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
运用色彩的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
红叶石楠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来创造点景。
韵律与调和原则:植物种类并不多,按高矮错落做不规则的重复.其中高矮、色彩、景象交叉变化之中,如同一曲交响乐的演奏,韵律无穷。
植物群落由疏变密,由高到低,都是取渐变形式,由此获得调和的整体效果。
主体与从成的原则:乔木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植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
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型,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各方面能体现出量的感觉,要从各方面权衡,以求景观效果的均衡。
在立面上看,这处节点上部量大而下部量小,被认为是稳定的。
分割空间原则:乔木、灌木球使得空间分割开来,成为一个半封闭性空间。
使得空间层次分明。
节点二:1:石楠2女贞球3沿阶草4月季节点二的植物配置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这些视角需要软化,这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即采用了月季)成为“万绿从中一点红”.同时也是景观布局过渡需要.在这处节点,可观型、观花.旁边是休憩坐椅,在休憩时可闻到花香,看到植物的曲线美,也为一处美丽的植物景观节点。
在这处植物配置中,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
对比变化,在长长的路上,乔木与灌木配合,灌木与灌木配合,使得空间多变,而不产生乏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