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836.17 KB
- 文档页数:9
(典型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观察下边的物体,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A. B. C.2.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3.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4.这两幅凳子图中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 )A. B.5.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6.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7.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A. B. C.8.看图回答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A. 从正面看B. 从侧面看C. 从上面看9.哪幅图是在飞机上看到的这座楼房的形状? ()A. B. C.10.从左、右4幅图中找出与熊妈妈眼前看到的景象一致的图是()A. AB. BC. CD. D11.哪一张照片是在房间前面拍摄的?选一选()A. B.12.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二、填空题13.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请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这个飞机纪念玩具真好玩。
丁丁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小虹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宋平看到的是玩具的________面。
16.下面的图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用“右面”“正面”“左面”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① 从________面看② 从________面看③ 从________面看18.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C. D .19.看图回答下边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看图回答。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看到的茶杯是什么样子?A. B.2.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3.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 B. C.4.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5.哪一个是小红从正上方看到的小轿车的形状?( )A. B. C. 6.这两幅茶杯图哪一幅是从“侧面“观察得到的?( )A. B.7.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8.某冷饮厅推出新款圣代,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为()A. B. C. D.9.哪一幅图是方方看到的()A. B. C.10.下图小梅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
A. B. C.11.哪一张照片是在房间前面拍摄的?选一选()A. B.12.小刚和小丽都在看同一个茶壶,请你选出小刚看到的是哪一个?()A. B. C.二、填空题13.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请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夜晚,人与路灯之间的距离越近,人的影子越________,人与路灯的距离越远,人的影子越________.(填“长”或“短”)15.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一幅图?填序号________.16.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17.观察下面的货架,分别从后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形状?从上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后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侧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从正边看,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A. B. C. D.18.这是谁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看图回答。
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从________面看20.小狗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猴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猫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鸟看到的是图________。
第五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分层作业1.看图连一连。
小强琳琳小刚募捐箱2.看图连一连。
小明小花小军3.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壶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四名小朋友在观察同一个茶壶。
他们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4.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面()面()面()面5.这些图片都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6.下面右边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名字)看到图①的是(),看到图②的是(),看到图③的是(),看到图④的是()。
7.下面右边的几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下面四张照片是四个小朋友从不同的位置拍到的,根据照片,把他们的名字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9.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有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如图,这个正方体上每个数字的对面是什么数?10.骰子相对的两个数字之和是7,他们分别看到的是数字几?林林看到的是();红红看到的是()。
【夯实基础】1.2.3.【进阶提升】4.正,左,后,右5.小明,小红,小东6.小丽,小飞,小华,小莹7.③④②①8.上面的括号填小力,下面的填小玉,左面的填小红,右面的填小芳。
【拓展应用】9.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析和排除法解答小正方体数字相对的面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按照相邻的面上的数字和所给图形得到相对面的数字。
由图一和图二可看出看出1的相对面是5,再由图二和图三可看出看出3的相对面是6,从而2的相对面是4。
解答:数字1面对数字5面,数字3对6,数字2对4。
10.2 ,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按照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以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2.淘气晚上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时发现自己的影子()A. 变长B. 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3.一堆积木从左面看是,则这堆积木不可能是下列()。
A. 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4.通过下图能画出的图形是()。
A. B. C.5.下图中,看到的是()号。
A. B. C. D. 6.李霞给奶奶买的一个生日蛋糕,从上面看它的形状是()A. B. C.7.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8.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A. 从正面看B. 从侧面看C. 从上面看9.下面是小明站在车的不同方向拍照的汽车图片,请找出与图相对应的方位词。
(1)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2)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3)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4)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5)A.后面B.前面C.右侧面D.左侧面10.看看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A. B.11.从左、右4幅图中找出与熊妈妈眼前看到的景象一致的图是()A. AB. BC. CD. D 12.小辉看到的是哪张图片?()A. B.二、填空题13.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三个小伙伴在台灯旁边玩,找出他们各自看见的图。
(在横线上填上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一幅图?填序号________.16.是________号看到的; 是________号看到的; 是________号看到的; 是________号看到的。
17.我的学校下面这些图,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个图形。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五、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
(1)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2)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3)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4)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1。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小猴看到的是图(),小鹿看到的是图(),小兔看到的是图()。
2.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3.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4.如图:从上面看是()形。
5.如图: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看都是()形。
考查目的: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异同,熟悉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形状的特点。
答案:1.③①② 2.梅梅、小明、小娟 3.③④①②4.圆 5.正方解析:第1题三个小动物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汽车的形状,这三个面的形状特征比较明显,学生较容易辨认。
第2题后两幅图较难辨认,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根据壶嘴的朝向区分。
第3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想象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抓住各个角度的主要特征加以辨别。
第4题圆柱的上、下底是圆形,所以立着的圆柱从上面看是圆形。
第5题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从上述几个面观察都是正方形。
二、选择1.如图:小红看到的是()。
A B C2.如图:A B C3.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圆4.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立体图形,看到形状都一样的是()。
A B C5.如图: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体验看到的形状的异同,从而学会辨别。
答案:1.C 2.B 3.C 4.B 5.A解析:第1题在三个不同角度观察恐龙,小红正对的是恐龙的尾部,所以选择C。
第2题要选择的是冰箱的正面图,所以选择B。
第3题从不同方向看长方体,看到的形状通常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所以选择C。
第4题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球体,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所以选择B。
第5题是观察三个正方体的组合图形,可以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看一看。
三、解答1.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2.从不同方向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有哪些?3.谁看到的形状是?4.5.一个物体,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都是,这个物体最多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动手摆一摆。
第五单元知识点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正方体和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完全一样。
例:仔细观察下面各图,认一认,从上面观察它们,分别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呢?连一连。
答案: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
(教材第68、第70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熊猫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二、自主探究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第五单元知识点
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
的形状一般不同。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正方体和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完全一样。
例:仔细观察下面各图,认一认,从上面观察它们,分别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呢?连一连。
答案:
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
(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熊猫玩
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
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
二、自主探究
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
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
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熊猫的左面还是右面?
生: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左耳上系一个蝴蝶结,这样在左面的同学就能看到蝴蝶结,而右面的同学是看不到蝴蝶结的。
师:说得真棒!拿出你准备的玩具在小组里观察,看看你们的观察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这幅图中的图片是谁看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做一做”图
片)
学生观察后,交流明确:长头发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右边的第三幅图;
梳小辫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左边的第一幅图; 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
到的是车头正面的第四幅图;
没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到的是车尾部的第二幅图。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观察的好孩子。
大家能做到吗?
同步练习
一、填一填。
(3分/空,共36分)
1、
2、仔细思考,下面这些立体图形依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分别是什么形状,请把相应序号填到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看到的是圆的
有();
(2)从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看到的是圆的有();
(3)从上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的有(),看到的是正方形的有(),看到的是圆的
有()。
二、连一连。
(画对一条线2分,共10分)
三、按要求填空。
(3分/空,共24分)
1、下面每堆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填入正确的序号:
(1) 从正面看,是图 (A)的有(). (2)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3)从侧面看,是图(B)的有().
(4)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四、猜一猜。
(5分/题,共10分)1、看到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
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下、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都完全相同,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至少说出两种)
五、思考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