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计量论文.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6.17 KB
- 文档页数:6
案例一: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函数(序列相关性)一、研究目的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建立总量消费函数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总量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从总量上考察居民总消费与居民收入间的关系,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为此,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研究对象: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模型变量:影响中国居民消费总支出有多种不同的因素,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
因此这些其他因素可以不列入模型,可归入随即扰动项中。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将“实际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
关于变量的符号与涵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模型数据:我们选择了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表2中给出了中国名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居民总消费CONS以及表示宏观税收税收总额TAX、表示价格变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00),并由这些数据整理出实际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C =GDP/CPI、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Y=CONS/CPI,以及实际可支配收入X=(GDP-TAX)/CPI。
这些数据观测值是连续不同中的数据。
表2 中国居民总量消费支出与收入数据资料中国居民总量消费支出与收入资料单位:亿元2005 188692.1 71217.5 214.42 28778.54 88002.1 74580.4 33214.4 2006221170.580120.5217.6534809.72101616.385623.136811.2图1:变量X 与Y的趋势图图2:X与Y的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实际消费总支出(Y)和实际可支配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如下线性模型:12i i i Y X u ββ=++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i u 满足古典假定,可以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
金融计量学论文(共5则)第一篇:金融计量学论文基于GARCH模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股票价格波动研究摘要:创业板市场,又称为二板市场,是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的证券交易市场。
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大多从事高新科技业务,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偏小,但具有高成长性。
中国创业板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不仅资本的存量比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小得多,而且股票的波动性也大许多,市场波动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
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波动的特征,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创业板市场价格行为,探讨股票市场波动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基于GARCH模型,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股价波动行为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GARCH模型拟合后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其次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给出解释,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股票价格GARCH模型波动分析一、引言创业板创立以来,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集中在市场制度建设、IPO条件、信息披露、市场监督及股权分置改革等方面,较少涉及定量分析。
作为中小企业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创业板在创立之初就与主板市场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而通过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运行模式及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相对于美国的早已成熟的纳斯达克市场而言,我国的创业板更接近于韩国柯斯达克市场及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因而可以借鉴韩国柯斯达克市场的分析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创业板市场。
二、文献综述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是近年来金融理论研究较为活跃的一个课题。
波动性也称易变性,是对股票市场风险程度的估计。
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对股票价格走势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股票收益波动性是表示股票价格变化在某一时期的变异程度。
在股票市场波动性分析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模型是GARCH类模型。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对GARCH类模型的研究逐渐增多。
例如刘国旗重点研究了两种非线性GARCH模型和标准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波动的预测能力以及它们与随机游动模型在预测波动之间的比较。
金融计量学论文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分析成绩中文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words:一、背景介绍2010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
很明显,汇率首先受到一国外汇储备的制约。
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率关系,而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拥有的非本国货币的金额。
2009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1万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量也在增加,央行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来兑换贸易或投资中得到的外汇。
利率方面,起飞过程中汇率升值的问题是肯定会出现的,汇率和人均GDP之间的影响非常之大。
2010年中,欧元贬值了20%,导致人民币的被动升值;而在未来12个月里人民币可能会主动升值1%-3%。
据此,市场对汇率会影响中国出口表示担忧。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强,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这不仅仅是国内关注的焦点,更是国际关心的问题。
因为一国的汇率不可能只是自己的问题,它必然也会影响其贸易伙伴国,对于中国这种大型经济体尤为如此。
因此,不管中国喜欢与否,其严格管理的汇率机制都是贸易伙伴的一项合理担忧。
中国的出口规模已超过其它任何一个国家。
但人民币汇率因其复杂性不能单单只用几种变量来说明,本文只是提出几个先关的变量来进行一般性的分析。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一)变量的选取人民币汇率(Exchange Rate):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
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及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预测和检验。
另外,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经济变量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面板数据分析则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个体特征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选择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等问题。
通过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将通过一个实证分析来展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我选择了一个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于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优秀论文论文关键词:IFRS9,IAS39,金融工具分类,公允价值损益一、引言始发于美国次级贷款的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再次敲响了警钟:当金融工具潜藏的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坍塌的不仅是个别公司的金融资产,还会殃及到全球财务金融系统。
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金融论文,因此,如何加强金融工具的管理,不仅是当前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需要,更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课题。
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金融工具的创新影响着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条件,而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是建立在对其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对金融工具进行合理的确认与计量,才能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
事实上,IASB一直致力于简化和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使之能够被广大会计工作者所理解,规范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促使金融工具准则的修改迅速提上日程。
2008年以来,G20和FSB一再呼吁IASB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进金融工具准则、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以提高复杂金融产品市场和交易的透明度;2009年4月2日,G20伦敦峰会明确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2009年底之前在降低金融工具准则复杂性方面采取行动;2009年7月,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其目标是建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的原则金融论文,为财务报表使用者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提供相关和决策有用的信息。
2009年11月12日,IASB颁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以取代IAS 39中的相应部分,该准则最晚将于2013年开始执行。
二、IFRS 9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概述IFRS 9将金融工具按计量属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期刊网。
金融计量学论文金融计量学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对价格和市场假设放宽的最优投资和定价问题展开,目前超高频数据分析正逐渐成为一个最新的进展方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计量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金融计量学论文篇1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摘要: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指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但作为会计界不能因此而置身于危机之外,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市场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美国金融形势骤然恶化,世界各大银行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
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寻找危机爆发的主因,以便更好地化解金融危机成为当务之急。
一、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会计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事实在前、反映在后这是无法颠倒的,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活动具有防范于未然的能力,而最多只有亡羊补牢的本领。
公允价值决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从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发表的声明中得到证实,[1]声明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追逐高收益、缺乏适度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缺失;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负债;决策者、机构监管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
可见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中并没有提及公允价值,这是对以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肯定。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有:1. 公允价值计量更支持决策有用观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有些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与最初确认时发生了很大改变, 如果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提供的信息对决策者是没有用的。
金融计量的论文参考范文金融计量以其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已成为现代金融学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计量的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金融计量的论文参考范文篇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评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渐激烈并趋去白热化,尤其金融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竞争更加剧烈。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对金融创新的呼吁越来越高,而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传统的金融工具已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新的金融工具以降低金融风险和资金成本。
对此,我国自2006年起试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它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重新分类,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以及金融资产减值做了相应规定,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公允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行业内甚至是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发展创新以在国际竞争之林占有一席之地是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其健康合理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近些年来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发展带给金融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发展前景,传统金融工具已然不能满足现在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如何不断创新以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是金融业和谐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进行探讨分析,在这之前应先了解一下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包括传统的金融工具以及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传统的金融工具包括权益证券、贷款以及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等,而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即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变发展出来的创新性金融工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开始研究并制定金融工具准则,这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标准。
我国2006年起试行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做了相关规定,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拓宽道路。
金融计量经济学论文2200字_金融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金融计量经济学论文2200字(一):金融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摘要:通过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金融数学专业剖析了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不紧密问题。
针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相应的引入金融学和投资学的案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金融实践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姜丽丽(2011)站在经济学科的立场讨论了计量经济学和相应的计量软件(主要是Eviews)的结合;李劫(2014)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认为应该将原理验证性实验与研究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张卫东,黎实(2016)讨论了博士阶段的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但是,由于金融数学是新兴专业的原因,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尚缺乏针对金融数学专业的探讨。
本文重点针对金融数学专业剖析计量经济学中金融理论及实践结合不紧密问题,并给出相关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与金融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不紧密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在编写时,为了满足较少学时的需要,保留了数学抽象,减少了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特别是与金融学、投资学理论的结合更是几乎没有。
这使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清计量经济学课程与金融理论、金融问题间的关系,而且学习完成后也难以应用该课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我们以如下两个例子为例。
第一,以消费—收入案例作为经典一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案例。
当前众多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在介绍完经典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理论后,为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往往引入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由于当前教材大多以经济学或金融学学生为授课对象,所以其在教材中引入的案例往往都是经济学的案例。
例如,分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关系。
如此导致金融数学的学生误认为计量经济学仅仅只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在金融上应用很少。
金融研究论文论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方法运用会计计量是指针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衡量、计算和确定,用货币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
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也即完成确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中有关财务报表要素的货币金额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对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一般而言,计量对象、计量单位较易确定,重点是计量属性的选择。
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的探讨,主要是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1.衍生金融工具的最佳选择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财务会计在计量理论与方法上的一个主要发展,是开展计量属性的系统研究。
1984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5)《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首次提出了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现值五种计量属性。
这和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列举的五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相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没有采用现行市价这一计量属性,而是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突出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独立和重要地位。
根据20xx年1月26日财政部最新公布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许多衍生金融工具,如权证及其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债券远期交易、资产支持票据(ABCP)等。
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短期内可能价格变化较大,而且本身成本较低甚至成本为零,应用历史成本计量该类资产似乎毫无意义。
而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能较好地反映其市场价值。
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使其在金融企业内会计计量相关问题研究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
衍生金融工具计量论文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建议摘要:对衍生金融工具如何加以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大难题。
文章对美国FASB和IASC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准则的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现状,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会计理论的每次重大变革,都是由于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金融创新活动中产生的,它已给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很大冲击和挑战,其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是最具争议、且分歧较大的核心问题。
中国已加入WTO,金融市场必将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很快会带着先进而又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尚未建立,因此,尽快研究和建立中国特色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迫在眉睫。
本文拟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发布的最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上衍生金融工具(商品)已达1200多种。
目前美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最发达,美国FASB和IASC制定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代表着当今世界上这一领域最高水平。
为了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对其种类和特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趋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通常按照其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分类,一般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类。
基本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现金、应收(付)款项、应收(付)票据、普通股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很复杂,比较典型的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等。
对于基本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已基本解决,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极其困难,至今仍未取到十分满意的成果。
本科生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目录一摘要···················································二、回归模型的选择········································三、模型检验··············································(1)T检验··················································(2)F检验··················································四、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五、序列相关性检验··········································六、异方差检验·············································七、模型分析···············································一、摘要凯恩斯认为,短期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
但是大家都知道,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
尤其在短期内,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负数,即收入增加时消费反而减少,收入减少时消费反而增加;有时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1,即消费增加额大于收入增加额。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
本文利用1993年—2012的二十年数据,选取了居民可支配收入、CPI、税率、GDP四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旨在说明其中的相互关系,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 CPI 税率 GDP表1:1993年—2012的三十年数据二、回归模型的选择1.我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 =?1+?2X 1+?3X 2+?4X 3+?5X 4,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1,CPI 作为解释变量X2,税收作为解释变量X3,GDP 作为解释变量X4。
运行统计分析软件E views ,将表1中相应变量数据输入界面,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如表2:根据表2,可以得出模型Y=774.45+0.29X 1-6.57X 2-0.03X 3+0.01X 4 (2.22) (4.61) (-2.29) (-1.62) (1.87)R 2 =0.999509 D.W=0.74 F=7640 T=202.建立对数回归模型lny =b1+b2lnX1+b3lnX2+b4lnX3+b5lnX4,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得出模型Lny=-0.274013+0.70lnx 1-0.30lnx 2-0.15lnx 3+0.42lnx 4 (-0.99) (3.91) (-4.34) (-3.53) (2.27) R 2 =0.999715 D.W=1.16 F=13155.71 T=20通过比较R 2,决定选择对数模型,因为这个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得更好三、模型检验与修正对对数模型进行检验(1)T 检验分别针对H :i β=0(i=2,3,4,5),给定显着性水平?=0.2,查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T-k-1=15临界值 2t α(T-k-1)=1.753。
由表3中数据可得,?2、?3、?4、?5与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3.91、-4.34、-3.53、2.27,其绝对值均大于 2t α(n-k )=1.735,这说明分别都应当拒绝H :i β=0(i=2,3,4,5),也就是说,当在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X)、“CPI”(2X)、“税收”(3X)、“GDP”(4X)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Y都有显着的影响。
(2)F检验给定显着性水平?=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16的临界值αF (3,16)=3.24,由表3中得到F=13155.71,由于F=13155.71>αF(3,16)=3.24,说明回归方程显着,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CPI”、“税收”、“GDP”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着影响。
四、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1)相关系数法由于模型涉及到的参数较多考虑进行一次多重共线性检验,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所示。
表4:相关系数矩阵表由表4可看出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尤其是lnx3、lnx4,推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逐步回归法运用OLS方法分别求对各解释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再结合表5的逐步回归结果选出最好的模型如表5所示。
表5:逐步回归结果表c lnx1 lnx2 lnx3 lnx4 D·Wlnx1-1.11 1.02 0.999177 0.74t -17.64 147.80lnx1,lnx2-0.24 1.02 -0.18 0.999376 0.85 t -0.62 147.89 2.33lnx1,lnx3-1.31 1.10 -0.05 0.999352 1.02t -12.17 30.42 -2.14lnx1,lnx4-1.06 1.29 -0.22 0.999332 1.21 t -16.47 9.56 -1.99lnx1,lnx2,lnx3-0.32 1.11 -0.20 -0.06 0.999617 1.46 t -1.04 38.52 -3.33 -3.17lnx1,lnx3,lnx4-0.31 1.24 -0.15 -0.18 0.999478 1.32 t -0.85 9.85 -2.12 -1.76表6:修正后的模型五、序列相关性检验(1)D·W检验当k=3、n=20时,查表得l d=1.10,u d=1.54,D·W=1.20,显然l d<D·W<u d,属于不能确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