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商品面分类法
- 格式:pptx
- 大小:253.05 KB
- 文档页数:22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
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
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
查询机入库处理标准返货分类处理标准1、正常销售品:返货检验未开箱整件或散货直接入成品库,做二次出库。
2、打折处理品:打折处理分3类A类:1、小家电整机新机,包装有瑕疵,但无功能故障。
2、小家电整机新机,表面有轻微划伤,但无坑包现象。
3、品类细分电磁炉、水壶类新机,附件齐全,但无说明书,保修卡及包装袋或彩箱。
4、品类细分电饭煲、炖锅或压力锅类新机,主要附件电源线、内锅全,但无勺子说明书。
5、其它品类小家电根据情况另行商定。
B类:1、产品新机但表面划伤很多,外壳有伤未换新,但平整处理过。
2、产品新机但附件不全或有划伤,但不缺使用功能的主要附件(如内锅、压力阀、电源线)3、产品有轻微使用过,食物接触类产品有异味(如电饭锅、压力锅或水壶的使用食物味道)4、分类过程中介于A和C之间不好界定的,划入B类产品,根据销售处理情况,本着从高到低原则,转入B类。
C类:1、使用过产品,无包装,无非主要附件(必须有电源线,内锅等),表面变色。
2、电磁炉类只有主机,无赠品锅具。
3、各种类型产品裸机,外伤有坑,不影响功能的外伤。
D类:1、产品无处理价值,只能拆件处理,按铁、朔料、铝、无价格材料拆分,并注明配件拆用去处表,废品处理照片,同时有拆件人,配件管理员,查询管理员,废品处理员,客服经理,分公司经理等相关负责人签字,公司定期清帐处理。
售后服务部经理岗位职责直接上级:销售公司总经理直接下属:售后服务管理科科长、维修零配件供应科科长□职务1、组织主持部门日常全面工作,编制本部门年、季、月工作计划。
2、建立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制订售后服务管理制度,搞好售后服务管理工作。
3、负责车辆的集中、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4、负责维修网点的建立和管理。
5、负责搜集客户需求和意见,•竞争对手的售后服务策略,定期向上级汇报。
6、负责质量信息的搜集、汇总、分析,定期向销售总经理汇报。
7、负责零配件的采购和管理。
8、对维修站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家电商品面分类法讲解家电商品面分类法是从功能和用途的角度对家电产品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家电商品可划分为各类大型家电和小型家电。
其中,大型家电包括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而小型家电则包括电风扇、电热水器、电吹风等。
下面我们会对这些家电商品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1. 冰箱冰箱是家庭中最为常见的家电,常常被分为两种类型:直冷式和全自动式。
直冷式冰箱在使用时需要定期自行进行除霜清洁;而全自动式冰箱则具有自动化除霜功能,方便使用,且保持食品储存环境的温湿度均匀。
2. 洗衣机洗衣机是在家庭中非常必要的家电。
它们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单缸洗衣机、双缸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
滚筒洗衣机通常是最常见的,它们在水中进行洗涤和漂洗,并在最后的脱水环节中通过高速旋转去除水分。
3. 空调空调是通过调节房间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和净化来使人们感到舒适的家电。
它们可以分为中央空调和单独空调。
中央空调通常被安装在整个建筑物内,而单独空调则用于单个房间。
4. 电视电视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时经常使用的设备。
它们可以分为普通电视和高清电视。
普通电视主要用于接收广播电视信号,而高清电视则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播放电影和电视节目,同时拥有更好的色彩、对比度和画面质量。
5. 微波炉微波炉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波对食材进行加热的小型家电。
它们通常用来快速加热食物,除此之外还能进行化学烹饪、解冻、加热罐装食品等各种功能。
6. 烤箱烤箱是一种用于烘烤和烘烤的小型家电。
它们分为家庭烤箱和商业烤箱两类。
家庭烤箱用于在家制作面包、蛋糕、饼干等,而商业烤箱则常用于烘烤肉类和烤面包。
7. 热水器热水器是一种小型家电,用于加热水并提供热水供应。
它们分为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两类。
电热水器的使用较为简单,只需要插上电源即可;而燃气热水器则需要更多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8. 电吹风电吹风是一种小型家电,用于快速干燥头发。
它们可以分为直流电吹风和交流电吹风。
交流电吹风通常使用于专业发型师,而直流电吹风则主要面向家庭用户。
1、怎样确保商品分类的科学性?(1)明确目的(2)确定范围(3)统一名称(4)选准标志2、什么是线分类法、面分类法?简述其基本的原则并举例。
(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类目,并编排成一个有层级地,逐次展开的分类体系。
(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地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分类标志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
(3)举例看ppt。
3、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有哪些?试分析比较它们的适用范围。
(1)生产部门。
(2)用途。
适用于商品大类的划分和对商品类别、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3)原材料。
适用于原料性商品和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
(4)加工方法。
对可以选用多种加工方法生产且性能和品种特征受其影响较大的商品适用。
(5)化学成分。
对化学成分已知且对商品特性影响较大的商品适用。
(6)外观形态。
4、厂家条码与商店条码有何区别?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区别:ppt表格三项(编码场所、代码内容、编码对象)。
注意问题:(1)厂家条码不包含商品的价格信息,用于定量消费单元。
商品条码则用于变量消费单元。
(2)规定商店应使用商品上的原印生产条码,即厂家条码。
只有在无条码或者商品条码不能识读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商店条码。
5、中国EAN-13厂家条码的代码结构,并说明各代码所表示的意义。
6、试分析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最重要。
还包括责任感、事业心、文化修养等。
(2)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包括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和成品检验和包装。
(3)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有运输装卸、仓库储存和销售服务。
(4)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有使用范围和条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以及废弃处理。
7、如何理解商品质量是客观的,人们对商品好坏的评价是主观的?(1)商品质量是客观的,是受到社会生产和经济水平制约的。
商品学复习资料10级市营本科二班郭进宝1.德国约翰.贝壳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2.商品学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技术论商品学,代表是维次纳的《商品学鉴定》;一个是经济论商品学。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应该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6.商品分类的方法:一.线分类法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有便于计算机处理。
二.面分类法。
7.商品代码,《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主要产品分类》(CPC),《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8.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9.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简明性,层次性,可扩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10.《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可运输产品》(GB/7635.2-2002)。
11.见课本27页表2-5。
12.长城葡萄酒EAN/UCC-13代码是6901009904747,6901009是厂商识别代码,690是前缀码,90474商品项目代码,最后7是校验码。
13.店内条码,(GB/T18283-2008)将其定义为:前缀码为20~24的商品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
14.见课本表2-19.15.中国标准书号的构成。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16.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格式:ISSN XXXX-XXXX。
17.见课本图2-20.18.国际上通行的商品目录。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主要产品分类》(CPC)。
19.酒和茶的知识点。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色毛峰,庐山云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超市的商品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所有商品的特性又不尽相同,保存条件、贩卖方式、运输方法、处理技术、陈列要领也各有不同。
对品种繁多的商品进行分类,是超市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它有助于将商品分门别类进行采购、配送、销售、库存、核算,并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超市公司可以在商品分类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选择并形成有特色的商品组合,体现自身的个性化经营。
超市的商品分类一般来讲,超市的商品划分成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和单品四个层次。
1.大分类是超市最粗线条的分类。
通常按商品的特性来划分,如水产品、畜产品、果蔬、日配加工食品、一般食品、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等。
大分类的划分最好不要超过10种,这样比较容易管理。
2.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分类标准有三种:(1)按照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
在日配品这个大分类下,就可以分出牛奶、豆制品、冷冻食品等中分类;(2)按照制造方法划分,如在畜产品这个大分类下,可以细分熟肉制品的中分类,包括香肠、火腿、熏肉、腊肉等,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不尽相同,但在制造方法上却很近似。
(3)按照商品的产地来划分,如家用电器这个大分类下,可以分成进口家电与国产家电的中分类。
广告如果不想穷一辈子:读懂三不卖七不买是关键,可惜无人知晓3.小分类是中分类中进一步细分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的标准有:(1)按照功能用途划分,如在畜产品大分类中,猪肉中分类下,可进一步细分出排骨、里脊肉、肉馅、棒骨等小分类。
(2)按照规格包装划分,如在一般食品大分类中,饮料中分类下,可以进一步细分出瓶装饮料、听装饮料、盒装饮料等小分类。
(3)按照商品的成分划分,如在日用百货大分类中,水杯中分类下,可以进一步细分出不锈钢水杯、瓷水杯、木水杯、玻璃水杯等小分类。
(4)按照商品口味划分,如在糖果饼干大分类中,饼干中分类下,可以进一步细分出咸味饼干、甜味饼干、果味饼干等小分类。
4.单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
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零售业态分类的国家标准,以便于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统一的业态划分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超市类业态1.超市:指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以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综合性零售店铺。
2.大型超市:指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商品种类较丰富,服务设施较完备的超市。
3.中型超市:指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商品种类较多,服务设施较完善的超市。
4.小型超市:指面积在200-500平方米,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服务设施相对简单的超市。
二、便利店类业态1.便利店:指面积在50-200平方米之间,以方便、快捷为主导的小型零售店铺,主要销售饮料、糖果、零食等日常消费品。
2.加油站便利店:指便利店与加油站相结合的业态,为车辆加油的同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销售。
三、百货商场类业态1.百货商场:指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以各类商品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综合性商场。
2.中型百货:指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商品种类较多,服务设施较完善的商场。
3.小型百货:指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之间,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服务设施相对简单的商场。
四、专业店类业态1.服装店:指以销售服装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款式、风格等细分为休闲服装店、女装店、男装店等。
2.鞋店:指以销售鞋子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种类、用途等细分为运动鞋店、时尚鞋店、皮鞋店等。
3.化妆品店:指以销售化妆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品牌、功能等细分为护肤品店、彩妆店、香水店等。
4.电器店:指以销售家用电器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产品类型细分为大家电店、小家电店等。
五、特色店类业态1.文化创意店:指以售卖文化创意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如手工艺品店、艺术品店、文具店等。
2.咖啡店:指以销售咖啡及相关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零售店铺,可根据定位细分为咖啡连锁店、特色咖啡店等。
商品学复习讲义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面分类法(1)面分类体系:平行分类法按面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即为面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