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技术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8.63 MB
- 文档页数:53
示踪技术在疾病发生机理中的应用示踪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可以在生物系统中追踪物质的转化和运移。
通过标记物质,我们可以了解生物机制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疾病发生机理等。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介绍示踪技术在疾病发生机理中的应用。
一、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踪技术是一种利用标记分子对生物过程进行追踪的方法。
分子标记可以是同位素、荧光染料、化学反应物或生物分子等。
示踪物质不会对生物系统造成损伤,但可以在生物过程中与其他分子结合或转化,并提供相关信息。
根据示踪物质与生物体之间的作用方式,示踪技术可以分为三类:1. 放射性示踪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是将同位素标记在分子中,通过放射性衰变来追踪分子的运动和代谢过程。
此类技术原理简单、标记灵敏度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辐射危险。
2. 荧光示踪技术荧光示踪技术是将荧光染料标记在分子中,通过荧光信号来追踪分子的运动和代谢过程。
此类技术不需要使用辐射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标记灵敏度较低。
3. 化学示踪技术化学示踪技术是利用不同生物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标记示踪物质的方法。
此类技术可以将同位素、荧光染料或化学反应物标记在生物分子中,追踪生物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
二、示踪技术在疾病发生机理中的应用示踪技术在疾病发生机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以几个具体示例,介绍示踪技术在疾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 肝癌研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机理复杂。
近年来,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肝癌病理生理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标记同位素在体内追踪分子在代谢中的位置和变化,可以了解肝癌生长发育的机制。
例如,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追踪肿瘤细胞摄取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和丙酮酸等成分的路径和代谢是否异常,揭示肝癌生长和耗能机制,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中风研究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破裂或缺血引起的脑部功能障碍。
应用荧光示踪技术可以追踪血小板在中风过程中的活动。
铅、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中的应
用:综述与展望
高春亮;文进心;成艾颖;闵秀云;魏海成
【期刊名称】《盐湖研究》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铅、锌、镉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
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锌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可作为有力补充。
本文系统概述了Pb-Zn-Cd同位素的示踪机理、组成特征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提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采用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沉积物形态中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示踪污染源。
【总页数】11页(P128-138)
【作者】高春亮;文进心;成艾颖;闵秀云;魏海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2
【相关文献】
1.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2.湘江长潭株段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3.关于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4.铅同位素示踪在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注水开发后期油田特征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油藏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以及油水粘度的差别及注采井组内部的不平衡,势必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向生产井方向的舌进现象和在纵向上向高渗透层的突进现象。
特别是在注水开发后期,油井含水高达90%以上,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注水井和油井之间有可能产生特高的渗透率薄层,流动孔道变大,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
为了提高水驱油效率,目前提出了各种治理措施,如注水井调剖,油井堵水,打调整井和用水动力学方法改变液流方向等。
而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关键是对油藏的认识程度,从而提出要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井间示踪剂测试便是为这一目的而提出来的。
(2) 示踪剂类型及特征示踪剂是指那些能随注入流体一起流动,指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存在、流动方向和渗流速度的物质。
示踪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化学示踪剂和放射性示踪剂;按其溶解性质可分为分配性示踪剂和非分配性示踪剂。
化学示踪剂常见的有:离子型,如SCN-、NO3-、Br-、I-等;有机类,如甲醛、乙醇、异丙醇等;染料类和惰性气体;放射性示踪剂常见的有:氚水、氚化正丁醇、氚化乙醇等。
非分配性示踪剂只溶于水;而分配性示踪剂既溶于水,又溶于油,但在油、水中的分配比例不同。
一种好的示踪剂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油层中背景浓度低;②油层中滞留量少;③化学稳定、生物稳定、与地层流体配伍;④分析操作简单,灵敏度高;⑤无毒、安全;⑥来源广、成本低;(3) 井间示踪剂监测。
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从周围生产井中检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
通过对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分析来确定井间地层参数,并求出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
井间示踪剂测试时,如果同时注入一种分配性示踪剂和一种水溶性示踪剂,由于这两种示踪剂的油溶性差别较大,水溶性示踪剂只溶于水,产出早;而分配性示踪剂既溶于水又溶于油,产出晚。
示例剂解释报告概述示踪剂是一种用于追踪物质在特定环境中的运动和分布的化学物质。
它通过在目标物质中添加具有独特特征的示踪剂,然后通过监测示踪剂的浓度变化或位置移动,可以获取有关目标物质运动和分布的信息。
示踪剂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地质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工程学等。
示例剂的类型示踪剂可以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示踪剂类型:水相示踪剂水相示踪剂是一类被用于追踪水体的示踪剂。
它们可以分为两类:溶解的示踪剂和非溶解的示踪剂。
溶解的示踪剂通常是水溶性化合物,如荧光染料、稳定同位素或人工标记的有机物。
非溶解的示踪剂则是通过将颗粒物或微粒添加到水体中来实现示踪的。
土壤示踪剂土壤示踪剂用于追踪土壤中的物质的分布和运动。
常见的土壤示踪剂包括镉、锰、放射性同位素等。
通过将示踪剂添加到土壤中并测量其浓度变化,可以获得土壤中物质的扩散和迁移信息。
气相示踪剂气相示踪剂是一类用于追踪气体传输和分布的示踪剂。
它们通常是挥发性的有机物,如气体标准品、氨和硫化物等。
通过向气体中添加示踪剂,并监测其浓度变化,可以研究气体的扩散和迁移过程。
生物示踪剂生物示踪剂是一类用于追踪生物体运动和迁移的示踪剂。
它们可以是DNA、蛋白质或其他特定的生物标记物。
通过将生物示踪剂标记到生物体中,可以追踪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和交换过程。
示例剂的应用示踪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是一些示踪剂的常见应用示例:地质学示踪剂在地质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可以追踪地下水的来源和流动路径。
此外,示踪剂还可以用于追踪岩石形成和沉积过程,以及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
环境科学示踪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溶解的示踪剂可以追踪水体中的污染物扩散,从而帮助评估环境风险和制定污染控制措施。
土壤示踪剂可以用于研究土壤侵蚀和污染的传播途径。
此外,气相示踪剂可以用于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转化过程。
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作者:何金宝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1期[摘要]示踪剂监测技术是用以描述油藏、监测油层有无高渗透层或大孔道存在,跟踪注水流向及贡献率,分析油水井注采状况和判断断层密封性的一种特殊的动态监测技术。
某区块于2008年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同时该区断层较多,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油水井的连通状况,了解断层区的注采关系,在该区选取十个井组同时注入不同种示踪剂,并对监测结果绘出的示踪剂产出曲线加以分析,从而明确了井间及断层区注采关系,为今后动态方案调整提供了准确依据。
[关键词]示踪剂试验断层动态调整回采率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390-011、示踪剂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示踪剂技术的原理是在注入井中注入不同的多种示踪剂,经过一段时间的驱替,在相关受效生产井中取得的产出液样品中,分析多种示踪剂的产出浓度,绘制出生产井的示踪剂采出曲线,即示踪剂随时间采出的变化曲线。
建立测试井组的地质模型,将测试井组的示踪剂采出曲线和动静态资料等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软件,通过拟合计算和分析,得到注入流体的运动方向、推进速度、波及情况、储层非均质性。
这项技术主要将示踪实测资料与模拟技术相结合,获得注入流体地下运动规律。
该技术与常规的示踪剂测试相比,具有无放射性、无生物毒性、对人体无危害、在油藏岩石表面吸附量小、分析方法更加准确的优点。
2、示踪剂的选择示踪剂的选择应满足下列条件:1)示踪剂在注入流体和储层流体中没有本底,或含量很低且量值稳定;2)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易于分析的特性;3)示踪剂同它所跟踪的注入流体应具有较好的相溶性,其流动特性应与注入流体的流动特性相似;4)示踪剂不被储层岩石吸附,示踪剂与储层流体和储层物质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或交换;5)具有长期化学稳定性、抗生物降解能力;6)无毒或低毒、安全、对环境及测井无影响;3、示踪剂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及应用3.1明确井间连通关系,指导水井调整从55#断层区域井位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原55#断层将采油井北2-21-427和注入井隔开,油井北2-21-427属于有采无注的状况。
元素周期表中的放射性元素和其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一张整合了所有已知化学元素的图表,这些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性质进行排列。
周期表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元素,其中一类重要的元素是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具有特殊的放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放射性元素和它们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放射性元素的定义和分类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能量和颗粒。
根据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类型,放射性元素可以进一步分类为α(阿尔法)放射性、β(贝塔)放射性和γ(伽马)放射性。
α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元素,如氡(Rn)和铀(U)。
α粒子能够被物质很快吸收,因此其穿透能力较弱。
β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β粒子(正电子或电子)放射的元素,如锝(Tc)和碘(I)。
β粒子穿透能力较强,但可以通过适当屏蔽进行控制。
γ放射性元素是指具有γ射线(高能电磁波)放射的元素,如钴(Co)和铯(Cs)。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用于穿透物质并进行成像。
二、放射性元素在医学中的应用1.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衰变特性,通过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如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代谢情况。
常用的核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
例如,利用铊(Tl)同位素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评估心脏血液供应情况。
2. 放射治疗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能够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因此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
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源(如钴-60)或加速器,将高能辐射照射到肿瘤组织,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治疗癌症。
3. 放射免疫学放射免疫学结合了放射性同位素和抗体技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可以靶向特定的抗原或疾病标志物,从而实现对疾病过程的监测和干预。
三、放射性元素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放射性示踪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是一种用于追踪、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或生物过程中的运动和分布的方法。
2016年第12期勘探开发示踪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朱锦艳王伟龙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摘要: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说明了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示踪剂的必要性,介绍了示踪技术的原理、示踪剂的分类及解释模型,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T h e A p p lic a tio n o f T r a c e r in O il F ie ld D e v e lo p m e n tZ h u J in y a n,W a n g W e ilo n gX i’an ShiyouUniversity,Shanxi X i’an, 710065A b s tr a c t:Based on studying various docum ents,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 f the application o f tracer in o il fie ld developm ent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 f tracer technology,class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 odel o f trac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o f future research.我国大部分油气田都属于低渗透油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储层非均质。
对储层非均质性认识越深人,越有利于油田的开发。
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下降,采收率逐渐降低,为了提髙采收率,补充地层能量,对油田进行注水、气或聚合物开发。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注人水的长期冲刷,可能存在髙渗透带、裂缝及大孔道等,非均质性更加严重,不利于驱油,影响水驱效率。
示踪剂是指能随流体流动,指示流体的存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化学药剂[1]。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示踪技术主要有单井示踪技术和井间示踪技术,这两种技术能有效地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层间连通状况,评价堵水、调剖效果,监测剩余油分布等。
生物学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一、同位素标记法:1、概念:(《必修1》102页)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的过程。
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
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
2、应用: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3、常用的示踪元素:如3H、14C、15N、18O、32P、(蛋白质的特征元素)等。
4、教材中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地方有——①《必修1》48页“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整个过程。
问题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以此经过的细胞器有哪些?整个过程蛋白质穿过了几层膜?问题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不仅体现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更体现了它们在上的联系。
问题3:常见的分泌蛋白有哪些?②《必修1》102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939年美国科学家和利用同位素分别标记和,然后通过(对比?对照?)实验,证明了。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标记的,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为,这一途径称为。
③《必修2》45页“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和分别用同位素和标记的噬菌体,通过实验证明了。
问题1:要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问题2:如何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问题3:能说某种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吗?④《必修2》52页“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958年,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的(生物)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实验证实了DNA复制的方式是。
⑤《选修3》14页“DNA分子杂交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
5、在生物学中,和同位素标记法类似的另一种方法是——荧光标记法。
医用同位素示踪的基本知识一概念1放射性示踪(radioactive trace):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在生物体内外研究各种物质或现象的运动规律。
应用辐射检测仪器进行物质动态变化规律的追踪、定位或定量分析。
2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指可自发地发生核衰变并可发射一定类型和能谱的射线,由一种核衰变成另一种核的核素。
例如:61147Pm →β62147Sm 。
核衰变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速度进行,不受任何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影响。
3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如11H,12H,13H。
(分为稳定性同位素stability isotope和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
4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处于亚稳态或激发态的原子与其相应的基态原子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如99m Tc具有的能量高于99Tc。
5放射性示踪剂(radioactive tracer):是以放射性为其鉴别特性的示踪剂,它是化合物分子中,同一位置上的稳定同位素的原子被同一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所取代,在分子的性质和结构上没有任何变化。
二核衰变类型(type of radioactive disintegration):1.α衰变:原子核放射α粒子的放射性衰变。
α粒子即氦原子核(24He)。
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带2个正电荷,质量较大。
如88226Ra→86222Rn + α + 4.785MeV(衰变能)2MeV a粒子,空气射程0.01m,软组织中0.01m,体内电离密度6000/mm,行经末端形成Bragg peak。
2.β衰变:原子核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放射性衰变。
分为β-衰变和β+衰变。
(1)β-衰变:是母体原子核一个中子放出一个负电子(e-)而转变为质子。
故子体原子序数增加1,但质量数不变。
如:1532P →1632S +β- + v(反中微子)+1.71MeV(衰变能)β-粒子是从零到全部衰变能的连续能谱组成的粒子流,质量很小。
细胞谱系示踪技术
细胞谱系示踪技术是一种对单个细胞及其所有后代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活动进行追踪和观察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在发育和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和规律,从而有助于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和机理。
在细胞谱系示踪技术中,通常采用荧光遗传示踪技术来实现。
这种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物对细胞进行标记,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荧光遗传示踪技术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实时观察细胞的动态变化。
除了荧光遗传示踪技术,还有其他形式的细胞谱系示踪技术。
例如,基于条形码的单细胞谱系示踪技术,利用条形码作为遗传示踪信息的元件,可以捕获更多的细胞分裂信息,提高识别细胞谱系联系的精确度。
此外,还有基于基因打靶技术的细胞谱系示踪方法,通过基因打靶标记从根本上解决了物理标记过程造成的细胞损伤以及随着传代标记会被稀释的问题。
总之,细胞谱系示踪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为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