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检测和换油标准参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200mg/L;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
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
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
Array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
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
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
但有的电厂使用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
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
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
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电力汽轮机、水轮机和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
在运行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引用标准GB 24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GB 267 石油产吕闪点测定法(开口怀法)GB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 2537 汽轮机油GB 7599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5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SY 1230 防锈汽轮机油YS-21—1 液相锈蚀测定法YS—25—1 运行油开口怀老化测定法YS-27—1 油泥析出测定法2 技术要求2。
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2537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司公标准SY 1230的质量规定进行。
2.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必须与表1的规定相符.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注:一般情况下外观目视;在必要时,按GB 511测定其含量。
3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3.1 对于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劣化技术措施。
3.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
表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注:①“检验项目”栏内的1、2……为表1中的技术指标项目序号。
②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汽轮机油中混入水分(或水轮机用油浑浊)时,应培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
3。
3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1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检验.4 关于补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4.1不同牌号油非不得已不要混合使用。
4.2 混合使用的油,混合前其质量均必须检验合格。
4。
3新的或相当于新油质的不同牌号汽轮机油,如须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样的油的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可用.4。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主要有:
一、外观检验:检查油质,色泽,无异物悬浮在油中,以及有无异常气味。
二、密度和折光率检查:检查油的密度和折光率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三、粘度检查:检查油的粘度值,是否符合要求。
四、污染度检查:使用微粒检查仪检查油的污染度,限定油中的大型颗粒
最多不能超过2个。
五、氧含量检查:使用氧含量测定仪检查油的氧含量,确保油中氧含量不
超标。
六、pH值检查:使用pH仪检查油的pH值,确保油环境接近中性。
七、硫含量检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查油的硫含量,确保油中硫含量不超标。
八、水分检查: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查油的水分,确保油中水分小于0.2%。
九、酸值检查:使用酸度测定仪检查油的酸值,确保油中酸值不超过规定
的上限标准。
十、杂质含量检查:使用离心分离仪检查油的杂质含量,确保油中杂质含
量小于规定的上限标准。
汽轮机组为炼油化工生产的大型关键设备,运行周期长,采用循环系统润滑,用油数量大。
为此,运行中的汽轮机油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掌握性能变化情况。
有关汽轮机油的换油标准和报废指标如下: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表2-3-6-9 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137—1992)。
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测试方法1外观透明目测2运动粘度/mm2.s-1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值≤20%GB/T2653闪点/℃a.不比新油标准低8℃b.不比前次测定值低8℃GB/T2674机械杂质/%无目测5酸值/mgKOH.g-1未加防锈剂的油加防锈剂的油≤0.2≤0.3GB/T7589或GB/T2646液相锈蚀无锈GB/T111437破乳化度/min≤60GB/T73058水分/%无目测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粘度等级(按GB3141)32466810040℃运动粘度变化率/%超过±10本标准3.2条酸值增加值/mgKOH.g-1 大于0.1GB/T264氧化安定性/min 低于60SH/T0193闪点(开口)/℃ 低于170185GB/T3536破乳化值,4060GB/T7305 (40-37-3)mL,54℃1)/min大于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 低轻锈GB/T11143于注:1)当使用100号油时,测试温度为82℃表2-3-6-9 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 0137—1992)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运动粘度(40℃)变化率/%超过±10GB/T265酸值/mgKOH.g-1 大于0.2GB/T264闪点(开口)/C 比新油标准低8GB/T267水分/%大于0.1GB/T260破乳时间/min 大于80GB/T7305液相锈蚀试验(15号钢棒,24h) 蒸馏水锈GB/T11143氧化安定性/min 小于60SH/T0193抗氨性能试验不合格SH/T0302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测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电力汽轮机、水轮机和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在运行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 引用标准GB 24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GB 267 石油产吕闪点测定法(开口怀法)GB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 2537 汽轮机油GB 7599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5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SY 1230 防锈汽轮机油YS-21—1 液相锈蚀测定法YS—25—1 运行油开口怀老化测定法YS-27—1 油泥析出测定法2 技术要求2。
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2537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司公标准SY 1230的质量规定进行。
2。
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必须与表1的规定相符。
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注:一般情况下外观目视;在必要时,按GB 511测定其含量.3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3.1 对于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劣化技术措施。
3.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
表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注:①“检验项目”栏内的1、2……为表1中的技术指标项目序号。
②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汽轮机油中混入水分(或水轮机用油浑浊)时,应培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
3.3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1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检验。
4 关于补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4。
1不同牌号油非不得已不要混合使用。
4。
2 混合使用的油,混合前其质量均必须检验合格。
4.3新的或相当于新油质的不同牌号汽轮机油,如须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样的油的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可用。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国际标准制定组织规定,以确保润滑油在使用中能够满足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见质量标准:
1.API规格: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了一系列润滑油的标准,
其中包括用于汽轮机油的规格。
例如,API规范中的一些级别包
括API SJ、API SL、API SM等。
2.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的润滑油标
准,包括用于工业应用的ISO VG标准和其他性能规范。
ISO
6743-6 标准涵盖了工业用润滑油的分类,包括R(涡轮及轴承
油)和T(齿轮油)类别。
3.OEM规格:一些汽轮机制造商可能会规定其设备使用特定品
牌或规格的润滑油。
因此,用户应当参考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规
格和建议,以确保选用的润滑油符合要求。
4.ASTM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了一系列标
准,用于测试和分类润滑油的性能。
ASTM D4304 标准涉及涡
轮和其他轴承润滑油的分类。
5.GB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也包括一些有关润滑油的标准。
例如,GB/T 11120 标准涵盖了涡轮油的分类和技术规定。
请注意,具体适用的标准取决于润滑油的类型(例如,涡轮油、齿轮油等)以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在选择和使用运行中汽轮机油时,建议参考相关的标准和制造商的建议,以确保选用的油品符合设
备的要求,并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是指对汽轮机工作油进行化验时所需符合的标准和要求。
汽轮机油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润滑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对汽轮机油进行化验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化验的结果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首先,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应包括对油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杂质等方面的要求。
在物理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的密度、黏度、凝固点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的物理性能符合标准。
在化学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的酸值、碱值、氧化安定性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的化学性能符合标准。
在机械杂质方面,应包括油品的悬浮物、水分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不含有机械杂质。
其次,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还应包括对油品的金属元素含量、抗磨性能、抗乳化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金属元素含量方面,应包括油品中铁、铜、铅等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符合标准。
在抗磨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的四球摩擦系数、载荷承受能力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在抗乳化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在水中的乳化情况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最后,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还应包括对油品的清洁性能、泡沫性能、氧化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清洁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的清洁度、沉淀物含量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
在泡沫性能方面,应包括油品的泡沫高度、持久时间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
在氧化稳定性方面,应包括油品的氧化产物含量、酸值增加量等指标的化验要求,以确保油品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总之,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对于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化验标准对汽轮机油进行化验,并确保化验结果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稳定的工作。
因此,对汽轮机油的化验标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以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2007-01-22 ]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表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T 7596-2000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200mg/L;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
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
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
表2—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上表中,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
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
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
但有的电厂使用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
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
汽轮机组为炼油化工生产的大型关键设备,运行周期长,采用循环系统润滑,用油数量大。
为此,运行中的汽轮机油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掌握性能变化情况。
有关汽轮机油的换油标准和报废指标如下:
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
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
表2-3-6-9 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137—1992)。
表2-3-6-7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2596-87)
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测试方法
1外观透明目测
2运动粘度/mm2.s-1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值
≤20%
GB/T265
3闪点/℃
a.不比新油标准低8℃
b.不比前次测定值低8℃
GB/T267
4机械杂质/%无目测
5酸值/mgKOH.g-1
未加防锈剂的油
加防锈剂的油
≤0.2
≤0.3
GB/T7589或GB/T264
6液相锈蚀无锈GB/T11143
7破乳化度/min≤60GB/T7305
8水分/%无目测
表2-3-6-8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
项目换油指标
试验方法粘度等级(按GB3141)324668100
40℃运动粘度变化率/%超
过
±10本标准3.2条
酸值增加值/mgKOH.g-1 大
于
0.1GB/T264
氧化安定性/min 低
于
60SH/T0193
闪点(开口)/℃ 低
于
170185GB/T3536
破乳化值,
4060GB/T7305 (40-37-3)mL,54℃1)/min
大于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 低
轻锈GB/T11143于
注:1)当使用100号油时,测试温度为82℃
表2-3-6-9 抗氨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 0137—1992)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运动粘度(40℃)变化率/%超过±10GB/T265
酸值/mgKOH.g-1 大于0.2GB/T264
闪点(开口)/C 比新油标准低8GB/T267
水分/%大于0.1GB/T260
破乳时间/min 大于80GB/T7305
液相锈蚀试验(15号钢棒,24h) 蒸馏水锈GB/T11143
氧化安定性/min 小于60SH/T0193
抗氨性能试验不合格SH/T0302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所(简称广研检测),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测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检测机构,是国内最早从事油品检验评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主营业务有:液压油检测,齿轮油检测,汽轮机油检测,变压器油检测,空压机油检测,润滑脂检测,燃料油检测,柴油检测,重油检测等。
经营范围有:钢铁、石化、港口、电力、制气、汽车制造、交通运输行业以及海上转井平台等。
服务热线:苏智彬(053)
传真:006
QQ:49
E-mail:
主要服务内容如下:
1、润滑油的质量评定:通过对各种工业润滑油理化指标的分析检测,根据润滑油的国家和企业质量标准,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评定,指导企业选择优质、合理的润滑油产品。
2、燃料油的质量评定:通过对柴油、重油等燃料油的理化指标的分析检测,根据燃料油品的国家和国际质量标准,对燃料油品的质量进行评定,并能分析燃料油质量对机械设备故障的影响。
3、设备润滑状态评价:通过对设备在用润滑油的定期跟踪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用油的劣化程度及污染原因,评价设备的润滑状态,指导企业采用合理的润滑方
式和换油周期。
4、设备磨损故障诊断:通过对设备在用油中磨损金属颗粒的分析检测,诊断设备主要摩擦副的磨损状态及原因,指导企业及时采取视情维修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5、设备润滑技术咨询:为客户提供有关设备用油选型、油品代用、润滑系统配置等技术咨询,还为客户提供现场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建立设备润滑与视情维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