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葡萄酒公司营销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2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张裕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浅析系部财经管理系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xx级市场营销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5 年 4 月目录摘要 (3)1研究背景 (4)1.1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4)1.1.1国内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4)1.1.2国外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4)1.2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4)2张裕葡萄酒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5)2.1产品价格方面 (5)2.2产品促销方面 (6)2.3企业竞争分析 (6)2.3.1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6)2.3.2竞争对手状况分析 (7)3张裕葡萄酒企业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8)3.1 提升产品结构 (8)3.1.1保证高端葡萄酒原料充足 (8)3.1.2产品研发 (9)3.1.3产品结构调整 (9)3.2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10)3.2.1价格竞争策略 (10)3.2.2价格策略的定制 (11)4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相对竞争激烈的增长时期。
进口葡萄酒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不断加大市场投入,致使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处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主导地位的张裕公司,将要应对这种发展机遇与强有力挑战的市场格局。
所以营销策略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
市场营销的好坏也就必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盛衰成败。
本文通过对葡萄酒行业及张裕公司的分析得出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对张裕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在营销策略的改进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葡萄酒;营销策略;张裕葡萄酒1研究背景1.1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现状1.1.1国内营销理论研究现状1994年我国台湾经济学家罗文坤首次提出4V营销理论,即产品多样性、价格价值性、通路复合性3以及推广互动性。
四个要素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必须要考虑的最基本的要素,其具有复合性、动态性、整体性、可控性的特点。
张裕解百纳案例解百纳商标案例的营销带来的启示一、案由张裕公司号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组织了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为公司新研制的一款“酒品质量最好的葡萄酒”研究定名,他们最后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
1937年,张裕获得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商标注册申请的批准,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取得了注册证书。
从那时开始,“解百纳干红”就成了张裕的核心子品牌。
张裕公司提出“解百纳”的商标注册申请。
2002年4月,工商总局商标局给张裕公司下发了“解百纳”的商标注册证书。
事实上,“解百纳”是法文“Cabernet”的中文译名,作为国际公认的葡萄酒品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原产于法国。
“Cabernet”属于葡萄酒中的高端产品,解百纳市场容量大、利润高,张裕成功注册“解百纳”商标无疑将给使用其称呼的葡萄酒品牌提升附加值,但是“抢注”行为立刻遭到了其他葡萄酒企业的反对。
于是,就产生了“葡萄酒知识产权第一案”——“解百纳”的商标注册案。
迫于众多葡萄酒企业的压力,时隔3个月,国家商标局即撤销了该注册商标。
张裕不服,此案进入了漫长的行政复审。
2008年5月,国家商评委裁定“解百纳”是张裕公司的商标。
长城、王朝、威龙等葡萄酒企业对国家商评委的裁定不服,于是,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法院撤销有关商评委判“解百纳”商标属张裕集团的决定。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30日做出判决:一、撤销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做出的商评字[2008]第05115号《关于第1748888号“解百纳”商标争议裁定书》;二、商评委就第1748888号“解百纳”商标争议请求重新做出裁定。
据判决书,法院认定:商评委做出的第05115号裁定程序并无不当,但由于双方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交了大量有可能影响商评委裁定结果的证据,因此,商评委应在考虑当事人提交的新证据的基础上,重新做出裁定。
张裕STP分析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但是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这就需要对顾客需求分门别类进行分析,而后采取适当的细分标准对产品市场进行细分,然后在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行开发。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它要赢利、要成长壮大、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取得胜利,就需要生产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即葡萄酒,就需要对其产品市场进行细分、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并且坚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专注于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直到企业的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影响到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
下面就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未来的五年内应该选择怎样的营销战略。
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企业战略营销的起点,其是对拟进入或希望通过评估来决策是否进入的单一体市场,从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影响购买决策的外在行为和内在考虑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和论证,运用数理统计、实验等方法将单一的市场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特性(从表象的二维变量到层级性的多维变量)划分成多个具有某一或几种相似特质性的子市场(各子市场之间有时会有交叉)。
目前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有葡萄酒、白兰地、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粮食白酒、矿泉水和玻璃制瓶八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30 万余吨,其中葡萄酒产品在15 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张裕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葡萄酒。
根据不同的细分标准可以将张裕公司的葡萄酒市场划分成几类不同的细分市场,具体如下:1、根据地理要素细分市场根据地理要素细分市场,张裕的葡萄酒市场可划分为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对葡萄酒的需求和动机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进行地理细分,主要是区分各地域的差异。
如法国它是一个注重浪漫情怀的国家,一提到红酒,就会联想到浪漫的烛光晚餐,他们在吃大餐时,最喜欢用红酒助兴,因为那样更有法国葡萄庄园的感觉,由此可见法国人是很喜爱喝葡萄酒的。
营销渠道张裕葡萄酒张裕葡萄酒——终端制胜张裕是国内葡萄酒市场的第一品牌,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在其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张裕公司总结了许多关于营销渠道策略的经验和教训,对渠道创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宜昌市场的终端渠道策略调整便是其中一例。
(一)背景介绍1998年底,张裕宜昌经销处的全年销售额只有13万元,在张裕公司的所有经销处中排名倒数第一。
当时在宜昌的干红葡萄酒市场上,王朝、长城、威龙、青岛、约翰雷丝、野力等中外竞争品牌分别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这与张裕干红全国第一品牌的身份大不相符。
究其原因,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宜昌市场过分依赖代理商,忽视了市场终端渠道的开发。
在当时的两大代理商中,一个因为代理品牌太多,根本不能顾及张裕产品的市场操作要求,致使其1998年全年只售出张裕干红37箱;而另一个代理商虽然有直销干红的经验,市场开拓意识强,但资金有限,代理业绩亦不理想。
种种原因致使张裕干红的销售渠道出现断层,根本没有激发终端渠道的销售积极性。
而葡萄酒这种产品在中国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销售业绩对渠道终端的依赖性相对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宜昌市场上终端渠道的建设,扭转现有局面。
(二)寻求领导渠道经过市场调查,宜昌葡萄酒市场的终端渠道主要有四种:零售店、超市、商场和酒店(包括宾馆、饭店及各类餐饮店)。
其中,零售店出售的商品多为中低档次,并不是消费潮流的领导者,而是跟进者;超市和商场虽然占据最大的销售份额,但购酒者多数是家庭,往往受家庭直接消费者的偏好影响而指定购买某一品牌,这些渠道都不适合目前张裕面临的状况。
而调查中张裕发现,宜昌人对生日、婚礼等喜事特别重视,逢此必定将家人、朋友请进酒店,喝红酒十分时尚,再加上宜昌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社交性聚会很多,这类社会群体的特定社交场所——酒店的酒类销售,在宜昌异常火爆。
同时在酒店点酒,食客们往往会相互影响,酒店之间也相互影响,当酒店里的某个酒类品牌占有相当份额时,这个品牌在宜昌市场的终端领导作用也就形成了。
张裕葡萄酒营销案例分析小组成员:B09110411陈玮B09110413金净花B09110414施海丹B09110417郭丽雯B09110420王刚B09110424任余龙B09110434韩爱驰B09110530郑荣祥一、张裕葡萄酒公司简介(一)张裕简介张裕酿酒公司是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于1892年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
是我国首家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大型酿酒企业。
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至今张裕酒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
张裕集团由一个单一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发展成为了以葡萄酒酿造为主,集保健酒与中成药研制开发、粮食白酒与酒精加工、进出口贸易、包装装潢、机械加工、交通运输、玻璃制瓶、矿泉水生产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一个控股上市公司、一个控股子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和一个分公司。
拥有职工4000余人,总资产21亿元,净资产14.8亿元。
经营范围:葡萄酒、蒸馏酒、药酒、果露酒、非酒精饮料、果酱、包装材料、酿酒机械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备案范围进出口贸易。
2001—2010年期间,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条件下,张裕加快与国际接轨,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使张裕集团一直保持着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领先地位。
力争发展成为国际葡萄酒行业的知名企业。
(二)张裕发展史1892年,张裕集团的前身“张裕酿酒公司在烟台成立。
1993年获得外贸出口权,要销往港澳台、东南亚、荷兰、美国、比利时、日本、南韩、巴拿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组建成立了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同时发行A、B两种股票的上市公司。
经过110多年的发展,至2004年末,张裕集团的总资产为23.7亿元,净资产为16.6亿元。
案例1 张裕用心良苦做市场一.企业简介: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百年张裕历经坎坷创辉煌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著名华侨巨商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
张裕之命名,前袭张姓,后借“昌裕兴隆”之吉。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裕终于酿出了高品质的产品。
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张裕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办于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历史。
她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
主要产品有白兰地、葡萄酒、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酒和粮食白酒六大系列数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营销模式:市场化1915年,在世界产品盛会——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味美思)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奖章和优等奖状,中国葡萄酒从此为世界所公认。
然而,名牌不等于市场。
金字招牌对于张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却不足以使张裕在市场上所向披靡。
在改向市场经济的头两年中,由于市场观念差,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盲目生产,等客上门,受到了市场的惩罚:1989年,张裕的产值较上一年下降了2.5%,产量下降了26.2%,6 条生9 线停了4条,1/4 的职工没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积压在仓库里,累计亏损400多万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时刻,张裕人并没有躺在历史上顾影自怜。
在积极反思失败原因,努力摸索市场规律,下功夫钻研营销后,公司树出了“市场第一”的经营观念和“营销兴企”的发展战略,实现了2个根本性转变:(1)是企业由“销售我生产的产品”转变为“生产我销售的产品”,一切围绕市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