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1.48 KB
- 文档页数:1
九上历史《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最详细笔记以下是对九上历史《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的最详细笔记: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1. 背景:随着18世纪晚期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看到工业化的可能性。
在英国,煤炭和铁矿石的丰富资源为工业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市场需求驱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尤其是纺织业。
2.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机械化制造取代了手工劳动。
3.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和石油的广泛使用成为主导,进入了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时代。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大增加。
这改变了经济的结构,使制造业成为经济的支柱。
2. 工人生活:虽然工业革命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但工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工人们长时间工作,工资却很低。
这也导致了工人们的不满和抗议。
3. 社会结构: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社会所取代,城市开始崛起。
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大。
4. 环境和健康: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厂的废气、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工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5. 全球影响:工业革命不仅影响了英国,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
许多国家开始效仿英国的工业化模式,这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
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1. 工人运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们开始组织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最早的工人运动发生在英国,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
2. 社会主义思想: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出社会主义的思想。
他们主张通过公有制、计划经济等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平和正义。
3. 马克思主义:卡尔·马克思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认为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然选择。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01知识管理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
兴起行业:棉纺织业。
主要发明:发明时间发明者影响飞梭1733年凯伊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改良蒸汽机1782年瓦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技术成就蒸汽机先后被应用于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
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知识点2交通运输的巨变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技师斯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1825年,他亲自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成功。
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铁路交通: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很快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
影响: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知识点3工厂制度的出现出现: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方选址建厂,雇用更多工人。
现代工厂制度出现了。
工厂区也逐渐发展成新的城市。
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
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国的对外扩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的有力冲击,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A.交通运输业B.冶金采矿业C.棉纺织业D.电话通讯业2.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O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工业生产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它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的雏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影响和特点。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
在经济方面,农业生产的改革和农村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劳动力的过剩状况,农民纷纷迁往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政治上,英国的国内稳定和殖民地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社会上,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革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观念,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
新兴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商品生产的规模扩大和市场的扩展。
同时,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大和工人阶级的形成。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工人阶级的兴起引发了社会阶级的激烈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加剧。
工厂制度的出现使工人被迫从事单一的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剥夺了工人的人身自由和尊严。
3. 技术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蒸汽机、纺织机械和铁路交通等发明和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也为后续的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工业革命的特点1. 科技革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革新。
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如蒸汽机、内燃机、纺织机械等,这些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2. 工业化生产工业革命标志着从手工业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转变。
工厂制度的出现使得生产逐渐规模化,劳动分工更加细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3. 市场经济工业革命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商品和货币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笔记,包括重要的时间、人物、事件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地点:首先在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主要人物: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理查德·阿克莱特、塞缪尔·克朗普顿、詹姆斯·瓦特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标志着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向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它首先在英国开始,然后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重要事件:1. 纺织技术的革新: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织布机(1764);理查德·阿克莱特改进了水力纺纱机,并建立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771);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1779)。
2. 蒸汽机的改进: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其效率大大提高。
3. 铁路和公路的发展: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商用铁路在英国开通。
4. 工厂制度的兴起: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
影响:1.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2.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3. 贫富差距的扩大: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积累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4. 国际贸易的扩大:新的生产方式使得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量大幅增加。
5. 对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空气和水的污染。
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改变了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九年级历史15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疏理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1)政治前提:英国的建立,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2)资本:(殖民、掠夺扩大了海外市场,增加了资本积累)(3)劳动力:推行,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
(4)理论:英国科学家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理论依据。
(5)根本原因:已经无法满足的需要。
2、时间:(1)开始:世纪年代。
从英国的部门开始。
(2)结束;英国年前后。
其他国家19世纪60----80年代。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发明。
(18世纪60年代国工人发明了)。
4、重要标志:5、发明成果及发明人;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英国人改进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人类从此进入时代)。
1807美国人发明蒸汽机轮船(克莱蒙特号)1825英国人发明了火车(旅行者号)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取代了。
7、影响:对世界:(1)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快速发展。
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2)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逐渐强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影响力越来越大的阶级力量。
(4)工业革命催生了工厂制度的建立。
以工厂为核心的城市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个集中了先进生产和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中心。
(5)工业革命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工业革命也使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
(生产过剩危机)(7)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对各国的自称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中国:(1)工业革命完成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列强发动了两次,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逐渐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被迫开放。
九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历史上一段重要且具有巨大影响的时期。
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为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九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一、背景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场社会经济变革。
在此之前,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手工劳动,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改善,工业革命迅速兴起,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二、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导。
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
比如,新的农业机具的使用、三轮轮作制度的推广和肥料的改良,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农业革命为后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三、纺织业和蒸汽机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在之前,纺织业主要以手工织造为主,生产效率低下。
但是,随着纺织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如约翰·凯伊发明的水力纺车和詹姆斯·哈格雷夫斯发明的纺纱机,纺织业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转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而蒸汽机的发明更是工业革命的关键。
蒸汽机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纺纱机械的运转,也可以应用于煤矿、铁矿等行业的提升。
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将这项发明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并成立了瓦特蒸汽机公司。
四、交通运输的改变交通运输的改变也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蒸汽机的推动下,铁路交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造船业的进步也加快了海洋贸易的速度。
蒸汽机车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同时也推动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五、社会阶级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显著的社会阶级变动。
工业化的推进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吸引了农民和手工业者去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忍受着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待遇,而富有的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取得了巨大利益。
这使得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并催生了无产阶级运动和工会组织。
六、工业革命的传播工业革命最初在英国兴起,但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中考历史专题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总体结构综述】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基础知识识记】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它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进程工业革命是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发展于瓦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确立了大工厂生产制度,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铁路运输业的出现,工业革命得到扩展,此前美国人发明轮船。
法美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不断研制成功,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制成飞机,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能力情感价值】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出现后,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
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8年中考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最早国家英国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序幕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重要发明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其它发明汽船:富尔顿(美国)火车机车:史蒂芬孙(英国)
新生产组织工厂制(从手工工场过渡到工厂)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完成标志)
影响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2、逐步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鸦片战争为例)
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