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策略分析与研究 徐晓寅
- 格式:docx
- 大小:28.64 KB
- 文档页数: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智能化的运维防误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判断故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调试,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延迟。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网内、网间继电保护技术。
随着电力网络的发展和扩展,传统的单一继电保护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能够实现网内、网间继电保护的精确定位,减少事件的传播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辅助决策技术。
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是简单地检测和判断故障,缺乏对故障的深入分析和诊断。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系统应该能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潜在的故障风险,提供故障诊断和辅助决策的依据,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准确地处理故障,降低故障的影响和损失。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已经与互联网和其他系统进行了联接,面临着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的威胁。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监测,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机密性。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检测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加强网内、网间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识别潜在的故障风险,减少故障的传播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论文关于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进而对电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大。
而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是电网最关键的基础运行参量采集点和管控执行点。
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分析与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进而不断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的保障变电站的信息安全,进而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本文就针对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国家电网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进而不断的研究智能变电站建设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
而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要求其占地面积少、检修维护成本低,而且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数字化特点,进而能够实时的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而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有效的促进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完成。
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通过对智能变电站概念和系统分析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进而不断的降低变电站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用电资源。
下面,就针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架构分析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其就逐渐发展成为了智能变电站。
因此,智能变电站主要就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进而再结合相应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以此来有效的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进而有效的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功能。
其中,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高速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一定的信息传输基础,进而自行的完成相应的信息采集、测量以及控制和保护等功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用电量的控制和调节功能,进而不断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电能资源。
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策略分析与研究发表时间:2017-12-15T14:39:51.4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姜锦峰[导读] 摘要: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电网运行数据以及变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等任务。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节能环保分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电网运行数据以及变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等任务。
其作为各种控制行为的最终执行者,提供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可靠的数据来源。
必须切实保障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安全,第三方一旦有任何系统侵入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和各种开关装置对变电站实时篡改或伪造,得到数据进行拦截,因此都有可能造成的误动、拒动,智能变电站系统而严重威胁安全稳定运行,进甚至导致发生多重故障或连锁性故障所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分析早期智能变电站主要为数字化变电站,是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各层子系统是一个信息的孤岛,相互之间并没有充分的联系。
随着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迅速发展及IEC61850统一规约的应用,各种应用以统一的规约通信方式交互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智能变电站在近年来迅速兴起,并且已在220kV及以下变电站得到普及。
然而,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自2009年提出到现在仅仅只有几年时间,智能变电站仍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尤其在超高压、特高压领域未得到大范围普及,并且智能变电站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研究、产品研制、标准制定、工程建设、检测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1 智能变电站存在的安全风险智能变电站(smartsub station)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与安全性分析邓萧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随着智能电网迅速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智能变电站功能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于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为智能变电站的基础,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因此,设计高效、可靠、安全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系统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探讨如何提升其性能和防护能力,以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
通过研究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为智能电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信息安全time and Security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Intelligent SubstationDENG Xiaoxun(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angsh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power grid, smart subs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可靠,而且使电力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随着智能变电站相关工作的开展,智能变电站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保证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等,使得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漏洞。
因此,要想提高智能变电站工作的质量和效现阶段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通信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变电站中各智能电子设备之间信息共享、数据交。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张文发布时间:2021-10-28T07:01:05.289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6期作者:张文1 郭文坤2 [导读] 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1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2河南工学院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摘要: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新特点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了110kV~220kV智能变电站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设备功能和配置,重点说明了网络安全监测这项新技术的功能,分析指出目前二次安全防护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就如何提高变电站的信息安全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字: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监测;防火墙;加密认证;入侵检测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Smart Substation)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智能生产辅助控制系统接入站控层网络,同时故障录播装置和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等设备也与站控层网络有数据交换,这为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需要重新审视110kV和220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安全防护策略,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对安全防护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防护水平。
1 网络安全监测1.1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主要应用于变电站和发电厂的二次安防领域,可实现对部署于变电站和发电厂内的所有监控主机、工作站、网关机及综合应用服务器等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和防火墙、纵向加密及横向隔离等安全防护设备网络行为安全风险的实时监视,对所有设备进行资产管理,并可根据当前网络运行状态动态展示网络拓扑结构,对安全事件进行集中展现、实时告警、量化分析、审计管理和现场溯源,具备检测并抵御各种常见网络攻击的能力及抵御渗透攻击的能力,支持的时钟同步功能能够和厂站内监控系统严格同步,以保证数据采集、安全分析和告警等处理顺利进行,并可以将站端信息通过调度数据网向内网安全监管平台主站上传,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审计评估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有效的分析手段,对变电站监控网络的组网结构和行为安全分析具有积极效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运维中存在误操作误判的风险。
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概述、运维问题分析、防误技术研究、应用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误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
重点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实际运行中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应用案例分析、未来发展、重要性、研究方向、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将传统的人工继电保护转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运维防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背景是指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在运维中存在的误操作、误判、误报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运维防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本篇文章将重点关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分析其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阐述。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已难以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灵活性和精确性,有效防止误动作和漏动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与研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变电站逐渐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运维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其面临着各种误操作、误差导致的故障,如何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已成为当今电力系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维护、巡检、故障处理等内容。
其中继电保护是电网运行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准确地切除故障,保护设备不受损害,同时尽可能减小停电范围,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涉及大量的设备和人员,误操作及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经之路。
防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运维人员技术培训、设备自动化监控、故障预测及处理等方面。
2. 设备自动化监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具有自动化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故障信息等。
可以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 故障预测及处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故障预测能力,通过预测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展望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未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有效降低误操作率。
一种远动装置数字/音频通道的自动切换
潘举民
【期刊名称】《吉林电力技术》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辽源地区9个二次变电所已实现无人值守,其中有7个二次变电所的综合远动装置采用LY—SCK—Ⅲ型远动装置,它可以实现3遥:遥测、遥信、遥控。
它的信息收发电路只支持一路全双工数字或音频通道,选用哪种方式要靠插针人工设置。
而无人值守变电所的综合远动装置应具备双通道,即主通道与备用通道,而且能自动
切换;为此我们利用现有设备,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稍加改进,实现了数字/音频通道的
自动切换。
改造之后没有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潘举民
【作者单位】辽源电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3
【相关文献】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装置的自动切换 [J], 王素杰
2.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远动通道测试装置 [J], 李伟;苑超;徐晓寅;亓建新
3.远动数字通道测试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J], 孙振华
4.一种基于智能远动机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变电站远动通道迁改方案研究 [J], 欧阳
军
5.一种电力远动通道远端自环装置 [J], 郭德孺;江飞达;罗慈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与研究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变电站以其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监测、控制和保护,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是起到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动作的情况,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防误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作可能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通道故障、通讯故障、软件故障等。
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设备和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准确、可靠、快速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道故障、通讯故障等问题,容易导致继电保护系统误动作,从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维防误具有重要意义。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的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1)故障检测技术针对继电保护系统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通道故障、通讯故障等问题,可以开发故障检测技术,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定期的故障检测和诊断,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故障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监测,并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算法,实现对问题的准确、快速的诊断。
(2)通讯技术通讯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稳定可靠的通讯技术可以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智能变电站中,需要采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包括网络通讯、无线通讯等,确保系统的通讯畅通,从而减小误动作的发生。
(3)智能识别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自适应、智能化识别,减小误动作的发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徐晓彤摘要:智能变电站不仅涵盖的范围较广,而且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技术,其综合性较强,技术要求较高,能够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管理等带来全新的技术。
而在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管理中,继电保护对于可靠性、安全性及速动性有着至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引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得其技术在不断的创新,对继电保护的信息等方面带来一定的优势,很好地推动继电保护的目标实现,在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中实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够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以能够有效的进行继电保护使得在国家电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可靠性是在一定时间、环境因素下,元件系统没有故障的、顺利的完成规定功率。
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效果将对智能变电站的故障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是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其中涉及很多智能化的电子设备,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运行环境、数据信息等变化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会出现问题,需要结合故障出现的时间、地点,利用其隔离功能,避免电力系统受到电压、电流等危害,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所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是极为重要和必须要的。
2继电保护相关技术分析2.1变压器相关技术在继电保护中中,变压器保护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而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便包括了变压器保护,其配置主要以分布式形式为主,可以达到差动保护效果。
对于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后备设备,可采用集中式形式予以安装,以提升变压器稳定性、安全性。
同时,在继电保护当中,变压器的工作状况,与非电量保护模块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其安装形式主要采用独立式安装,且采用电缆形式予以连接,可通过电缆,将断路器有效连接到变压器上。
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策略分析与研究徐晓寅
摘要:智能变电站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决定了站内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
护装置、测控装置、自动化系统等各设备之间信息流的传输质量,会对变电站的
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从技术
和管理方面提出了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的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策略分析
1 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智能变电站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内部威胁为网络
交换机硬件问题对站内网络造成的风险;网络风暴造成站内网络瘫痪;外部人为
专业攻击造成的破坏。
1.1 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是人为专业攻击,在智能变电站网络条件下,人为专业攻击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1.1 主动破坏
非法专业用户接入网络后,通过监听、拦截对站内信息及设备进行监视和控
制操作,再伪造信息向网络发送大量无用报文,使站内网络设备异常、死机甚至
无法重启,最后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1.1.2 无意识破坏
专业用户正常接入网络后,由于误操作导致大量组播报文在网络内传播,对
网络造成破坏和损失。
1.2 智能变电站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来源于内部通信的脆弱性。
智能变电站改变了原有的点对点的通信模式,取消了原有的硬接线模式,不同部件之间的通信,采用了对等的通信模式,所有变电站的智能部件之间的通信均在局域网上实现,
并且不同智能部件的关联度更加紧密。
一旦某个智能部件遭到恶意攻击,就会影
响整个变电站内的通信,危及站内业务的正常运行。
其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网络交换机硬件风险
变电站在正常和异常运行时,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如高压电气设
备的倒闸操作、短路故障等电磁暂态过程及高压电气设备周围产生的静电场和磁场、雷电、电磁波辐射、人体与物体的静电放电等。
这些电磁干扰会对交换机的
通信传输产生一定影响,导致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出错,甚至丢失整帧报文,影响
智能变电站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在强电磁干扰的情况下,交换机必须满
足零丢帧的要求,以满足过程层数字化的需求。
而在实际生产现场,智能变电站
的交换机选型配置及验收都无明确的负责机构及硬件把关负责人员,导致交换机
管理处于无序甚至空白状态。
1.2.2 网络风暴
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通信设备,如果自身的报文转发机制异常,会导致网络
风暴,给智能变电站网络运维留下极大的隐患。
网络风暴的基本表现为:大量重
复报文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大量信息排队等待,直至占满带宽或耗尽交换机 CPU
资源,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产生网络风暴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是
网络环路问题,主要指:对过程层网络来说,虽然工程应用上通过静态VLAN划
分或 GMRP组播技术来实现网络隔离,但如果网络环路发生在同一VLAN内,仍
会产生网络风暴;对站控层网络来讲,由于没有采用任何组播报文隔离技术,GOOSE 报文组播范围为站控层全网;一旦网络内形成重复链路,GOOSE 报文就会
形成网络风暴。
2 智能变电站网络安全策略
2.1 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构建
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规范条例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安全机制在信息系统中的建设和完善并且设置严格的信息审核系统。
对于有可能涉及到信息外泄的存储设备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限制与其他公共网络连接并且设置禁止访问权限。
其次还要定期对管理制度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安全性、规范性。
工作机制构建方面首先要对内部的管理系统定期进行演练,不断的更新应急预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将应急预案进行公开审核。
然后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并且根据专业数据库制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
2.2 实施威胁监控手段
建立起基于行为的业务审计模式,发现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流量,并且对流量进行区分和筛选,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异常行为,再对异常行为进行多维元素的综合解析。
比如发生对变电站开关、刀闸进行操作行为时,可以及时告警,使管理员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2.3 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此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高效性。
因此,我们就应设置相应的防盗监控报警系统或安排专人进行值守,以此来有效的控制电网运行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有效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此外,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信息安全性,我们还应采取部署防火墙的措施,来加强对病毒的防范,进而不断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可不断的深化信息内外网边界的安全防护,进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的隔离性能和效率。
网络及边界安全措施需要严格实施以下措施防范恶意代码的广泛传播、非法访问以及恶意系统攻击,例如可以施行对流量、访问进行控制,设置入侵检测与防护等措施。
同时还要对现行的安全隔离功能进行完善,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主机的安全措施首先要对在数据库中进行操作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然后针对匿名用户要在信息系统中设置严格的权限使其无法访问;最后对信息网络进行安全接入平台以及进入权限,通过公司的统一数字证书进行后期的维护。
2.4 交换机硬件选型及管理
为阻止智能变电站发生网络风暴,要求过程层网络拥有较高的应对突发数据的能力。
由于过程层交换机的级联端口转发压力最大,因此24端口交换机级联端口可采用1000Mbit/s的速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要求,当MV采用组网或与GOOSE共网的方式传输时,用于母线差动保护或主变差动保护的过程层交换机应支持在任1000M网口出现持续0.25ms(为80点采样速率时的1个采样周期) 的2000M突发流量时不丢包。
针对网络环路问题,除了加强管理,保证工程实施时避免环路接线外,在交换机选型时要选择可以生成树协议的交换机。
当交换机设备生成树协议后,能使交换机在环路处形成虚断,避免网络风暴的产生。
2.5 在线监测技术
电力在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变化中,在线监测技术使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保护。
在线监测技术使利用利用传感器来进行工作的,使电网设备实现自动化、可观测和可控制性,这是智能设备的的工作核心。
在对断路器进行在线监测的过程中,随着信号处理和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使断路器在线监测的盲区减少。
再有就是利用光缆连接媒解决了以往因电缆引起
的干扰问题。
最后将断路器在线监测的变化结果传送出来,保证了设备的健康运行。
利用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还可以对断路器的运行工况进行监测,实时传送断路器记录的数据分析结果,保证断路器工作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智能监测技术的实现加快了变电站二次系统全数字化进程,使智能变电站更具可靠性、安全性。
变压器的在通过传感器收集信息时,要符合IEC61850的技术标准。
为电网的更好更快地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结束语
未来应搭建控制网络运行特性的网络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大电网内网络系统设计方法、网络安全指标和评价工具,最终达到抵御外界侵袭并抑制内部网络风险的目的,保证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传输研究[D].郭琳.成都理工大学,2014.
[2]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和高级应用研究[D].习强勇.华北电力大学,2015.
[3]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及其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张立辉.华北电力大
学,2015.
[2]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刘婷.华北电力大学,2013.
[5]智能变电站中的通信安全技术[J].王向群,黄治.电力系统通信.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