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中介语石化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多个研究角度、针对石化现象提出的策略及建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四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石化现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石化研究、预测容易发生石化现象的语言点、选取恰当的研究对象进行历时研究等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与启发。

标签:中介语石化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中介語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正式提出,它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Selinker提出中介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石化。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石化现象一直都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虽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来说,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研究在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领域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中介语石化”字样进行检索,发现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文章共有435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1999年至今。其中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①上的文章共有12篇,发表在核心类综合性社科期刊以及核心类高校综合性学报上的文章共有18篇,以上30篇文章均来源于核心期刊,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基本上能够反映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总体情况。本文以这30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进行综述与分析。通过梳理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学者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2010年以前,2010年以后,虽然也有许多学者对石化现象进行了探索,但总体来说,研究势头呈递减之势(如表1、表2所示)。

本文主要针对表1、表2中涉及的文章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反思,力求概括出国内石化现象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促进未来国内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角度

(一)概念界定

在我国对外汉语学界,鲁健骥于1984年首次引进了中介语理论,之后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不同的学者对石化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这方面的文章共有7篇。

陈慧媛认为,存在于学习者的中介语中,持续时间很长而又难以改变的语言现象就是语言僵化现象[1]。李炯英采用Selinker所下的定义,认为“语言石化现

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分析总结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本文探讨了减少石化现象出现采取的策略,旨在帮助学习者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二语言学习 一、中介语及其特点 1.中介语的定义。S. Pit Corder和Larry Selinker在1972将中介语定义为: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戴炜栋在2002年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的语料,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看作是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连续体。 2.中介语的特点:系统性与可变性。系统性指的是,中介语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遵循一定的顺序。就像学习母语一样,第二语言学习者也是利用习得的语言系统进行交流。可变性是指,像其他语言一样,中介语也是不断变化的。导致中介语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语言本身、语言学习环境、母语的干扰、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能力、动机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促使中介语处于不断的变换之中。 二、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的第三个特点,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石化现象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会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说或写一门语言的方式的一个不变的部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不正确的发音、词汇选择以及语法都有可能固定下来被石化。戴炜栋指出,有时候石化现象会暂时消失,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又会再次出现,这被称为“倒退”。在仔细分析石化现象本质的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把石化现象分为两种: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和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从根本上讲,暂时石化其实是一种“稳定化”,它是石化现象的先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暂时石化就有可能变成永久石化,从而导致学习者学习的停滞或倒退。 三、产生石化的原因 1.内因 ①学习动机。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动机积极、良好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内心长久稳定的一种学习态度。Gardner和Lambert指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分为:综合性动机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 一、引言 2009 年8 月中国石化集团敲定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 最大笔交易。2009年8 月18 日中石化宣布以82.7 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11 亿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 此次并购的过程如何、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阻碍及对于中石化公司将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 二、相关背景介绍 (一)公司背景 Addax 石油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独立石油公司,在多伦多和伦敦上市。其普通股股数为1.576亿股,现有员工860多人。其主要资产位于非洲和中东地区。除了在伊拉克有2 个区块总计为138200 英亩的石油资源之外,该公司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喀麦隆,其中在尼日利亚有独资和合资项目共计11 个,在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合作开发区(下称”JDZ”)就有4 个合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JDZ 的合资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24500 英亩的石油区块,是与中国石化直接合作的,Addax 持股14.33%,中国石化负责项目运营。Addax 石油公司油气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25个勘探开发区块,其中勘探区块15 个,开发区块10 个;17个位于海上,其余8个在陆上。Addax 石油公司拥有权益2P石油可采储量5.37亿桶,权益3P石油可采储量7.38亿桶。另外,尚有111 个待钻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2009 年二季度的数据显示,Addax石油公司平均原油日产量为14.3万桶,约合每年700万吨。其中尼日利亚产量占72.2%,加蓬占19.5%,库尔德占8.3%。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近期产量将达每年1000万吨以上。2008 年Addax 的总收入为37.62 亿美元,净利润7.84 亿美元,目前负债总额为28.65 亿美元。由于石油价格一季度下跌,因此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率只有1.01%,而去年全年净利润率高达20.84%。去年年底该公司曾决定今年继续投入16 亿美元用于提高产量,公司现有产量为682 万吨/年,相比2007 年增加8.4%。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家公司陷入资金紧张的境地,因此给予其他企业收购的机会。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 )在《财富》2008 年度全球500 强企业中排名第16 位,是1998 年7 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

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石化现象

————————————————————————————————作者:————————————————————————————————日期:

浅谈中介语石化现象 1.引言 外语学习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稳步提高,而是处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很难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的终点。1972年Selinker把这个现象定义为中介语的石化 (fossilization),此后相关研究、论著相继问世,中介语石化也成为目前二语和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2.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 中介语的石化概念是Selinker(1972)首先提出的:“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词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语言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状态,中介语是一种介于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个逐渐积累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体(continuum) 。其理论假设是,中介语的始点是学习者的母语,然后随着目的语、知识的不断摄人,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拢。外语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以目的语为标准的不断调整和重组的连续体,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语言。中介语是第二语言认知中的必经之路。理论上,随着语言习得的逐步发展,中介语会渐渐接近直到达到目的语水平。然而大量实验表明,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后,中介语的某些特征就会趋于停滞状态,很难甚至无法消除,从而形成语言石化。 后来,Selinker (1992) 对石化现象进一步阐释:“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Selinker 认为所有外语学习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是我国石化企业的老大,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从全球范围看也是领先的。从上游油田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加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从生产装置、油罐、原料和油品的检测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再到总部的管理和分析、决策,无论是信息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石化的信息化工作已经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因特网、从分散的单个企业到整个中石化的系统集成、从生产到经营、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中石化;信息化水平;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1) (三)技术解决方案 (2) 二、研究综述 (2) 三、调查工具与实施 (3) (一)研究对象 (3) (二)调查工具 (3) (三)调查步骤 (3) (四)数据统计 (3) 四、结果与讨论 (5) (一)统计结果 (5) (二)分析与讨论 (5) (三)研究结论 (5) 五、对策与建议 (5) (一)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跟上国际信息化水平。 (5)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 (4) (三)重视流程重组,规范并优化业务流程。 (6) (四)优化资源配置 (6) (五)节能减排 (6) (六)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企业创新 (6) 参考文献 (7)

一、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的支柱企业,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在2000年制定了全公司的erp规划,指导着今后中国石化的信息化建设。各个部门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购买信息,用于指导本部门制定计划、分析预测和科学决策,但信息一般存在于各部门内部,没有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手段,造成重复劳动和已有信息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影响中国石化整体效益的提高,无法满足国际竞争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因此,建设中国石化信息平台以及进行企业信息整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随着门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应用集成技术、信息整合解决方案与相关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国际先进企业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通过建设企业信息平台,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石化总部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整合项目,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化经营的数字化企业,提高中国石化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需求决定信息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公司外部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市场方面的信息,采集渠道多种多样,如通过各种信息终端下载信息、通过搜索引擎从互联网采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有关信息、手工上网查询,以及根据这些原始信息分类、汇总、分析所得到的加工信息,等等。 在公司内部产生的信息。每天,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都会生成大量的报表、分析结果;各部门根据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分析形成的各类分析、预测报告;各下属企业每日上报的各类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内部和各种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等。目前,所有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在沟通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处理,如部门网站发布、文件拷贝、纸质文件等等。各部门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进度不一,有的已经实现少数应用系统之间的协作处理,有的还完全处于手工交互阶段。技术实现方式上,也存在着多种文件格式和信息传输机制。但是要想进行综合的经营管理,更需要综合各类信息,在统一信息格式、统一信息服务渠道的基础上,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各方面信息,实现有效的经营决策。具体分析,在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信息资源的来源各异,信息交流不畅,已经在中国石化内部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如何消除这些信息孤岛,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使用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渠道、以点对点为主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总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多层次的信息需求,有必要简化信息交互关系,重新明确有关信息处室的职责,制定信息规范和管理章程,统一设计总部的信息交互系统,建立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纵览与分析 中介语石化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多个研究角度、针对石化现象提出的策略及建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四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石化现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石化研究、预测容易发生石化现象的语言点、选取恰当的研究对象进行历时研究等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与启发。 标签:中介语石化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中介語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正式提出,它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Selinker提出中介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石化。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石化现象一直都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虽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来说,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研究在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领域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中介语石化”字样进行检索,发现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文章共有435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1999年至今。其中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①上的文章共有12篇,发表在核心类综合性社科期刊以及核心类高校综合性学报上的文章共有18篇,以上30篇文章均来源于核心期刊,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基本上能够反映国内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的总体情况。本文以这30篇文章为研究对象进行综述与分析。通过梳理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学者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2010年以前,2010年以后,虽然也有许多学者对石化现象进行了探索,但总体来说,研究势头呈递减之势(如表1、表2所示)。 本文主要针对表1、表2中涉及的文章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反思,力求概括出国内石化现象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促进未来国内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角度 (一)概念界定 在我国对外汉语学界,鲁健骥于1984年首次引进了中介语理论,之后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不同的学者对石化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这方面的文章共有7篇。 陈慧媛认为,存在于学习者的中介语中,持续时间很长而又难以改变的语言现象就是语言僵化现象[1]。李炯英采用Selinker所下的定义,认为“语言石化现

中介语石化的研究综述

中介语石化的研究综述-英语论文 中介语石化的研究综述 陶虹 (1、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石化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石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石化不再是最初所假定的一个庞大的概念,而是二语学习中不同形式的停滞,所以对石化现象任何单一的解释都是不合适的。对石化概念的定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及更新。本文拟从不同时期对石化的定义及石化中的三个重要问题作些探讨,以求对石化现象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石化;石化概念;最终习得;稳定化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4-0076-03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现今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二语和外语学习者中。石化是语言学家Selinker 在1972年中介语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石化被不断的定义、扩展、诠释。二语习得中的很多基本问题都用石化这一概念中的不同方式分析、研究。 一、石化定义的发展 (一)Selinker对石化定义的阐释 Selinker在研究中观察到绝大多数二语学习者不能到达本族语者的能力,并结合Weinreich(1953)的永久性语法影响(permanent grammatical influence)以及Nemser1971)的永久性中间系统及次系统(permanent intermediate systems and subsystems)的基础上于1972年在他发表的论文《中介语》中

首次提出了石化这一概念。但是Selinker本人对石化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所以自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Selinker 就不断对石化现象的定义进行修正。1972年Selinker指出石化是一种在表层的语言材料之下的机制,学习者有意识地保存在中介语产出行为中,不受学习者的年龄和所接受的目的语教育量的影响。他对石化的定义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词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他强调石化现象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学习量无关,以及石化现象发生的不可避免性。石化是个双重概念:(1)石化的认知机制是一个潜在的语言心理结构成分;(2)石化意味着一个与语言运用相关的结构概念。因此,石化既具有现象学概念(phenomenological)又具有认知论概念(epistemological)。 1978年Selinker Lamendella 把石化定义为:二语学习者所习得的目的语结构中所有层面规则和语篇规则之前的中介语学习的永久性停止(permanent cessation),不管学习者有多棒的语言能力,多好的学习机会,多大的学习动机和多强的目的语文化适应能力。石化现象总是会出现在学习者学习目的语语者的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以及语篇领域。在此定义中强调了石化的永久性,扩大了石化的影响范围,不只是中介语次系统的停止发展,而是中介语整个系统都停止发展,最终会导致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石化,并且减弱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语言运用和动机因素对石化的改变,而且还强调了石化的不可避免和固有性。 1992年Selinker指出中介语石化结构一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有时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清除了以后,还是会在中介语的使用中出现。Selinker Lamendella 在1992年认为石化现象的发生是以非目标语结构的长期持续出现为特征的。由

中石化跨国并购addax案例

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 油公司案例分析

2009年8月18日,中国石化集团宣布已通过旗下中石化国际勘探公司(SIPC)与瑞士石油公司Addax公司达成购买决定性协议。中国石化表示,已同意以每股52.8加元,总价82.7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11亿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 Petroleum Corp.全部股份。该交易是中石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中石化不仅可以藉此控制在伊拉克大型油田的业务,还可以涉足勘探前景较好的尼日利亚和加蓬海上油田。 一,并购背景。 20 世纪4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主要的能源,并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行业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基本都是上下游一体化、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因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大石油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回报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石油公司要加速全球化脚步和跨国并购行动。 对于中国而言,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10 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占6%,现在已经提高到1/3,到2020 年预期将有60% 的石油都必须来自进口,因此,石油的供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1999 年起开始上涨的石油价格也使得世界石油市场出现新的局面。世界石油工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包括国家石油公司的重组和国际石油公司的兼并收购浪潮;同时,随着WTO 的加入,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尤其是2006 年12 月12日的入世5 周年纪念日后,中国石油企业将面临外国石油企业的更多挑战和竞争。 2009年是中国石油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各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各行各业,而在资源领域,中石油、中石化双雄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风潮,也给世界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并购。 中国石油行业的海外并购与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密不可分。国内需求的快速扩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1)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能源需求巨大,特别是在中国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变革中,能源需求日益增大。(2)在国际产业加速转移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3)汽车行业近几年爆发式的增长也是推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石化抓住机会及时地把触角伸向了瑞士Addax 石油公司。(一)并购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在《财富》2008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位,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直接参与此次收购的是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SIPC)。它成立于2001年1月,总部在北京,注册资本63.1亿元人民币。SIPC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行使上下游对外投资合作和对海外项目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是中国石化集团从事上下游海外投资与经营的唯一专业化公司。SIPC下设16个职能部门和2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共有海内外员工1700人左右。 目前,SIPC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遍布非洲、中亚、中东、俄罗斯、美洲、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预计负债会计案例分析

一、相关背景 摘要: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现实义务。文章主要论述预计负债的含义、特征和确认计量,总结了预计负债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概况,并分析了预计负债的确认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关键词:或有事项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根据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里的“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 制度背景: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四条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预计负债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涉及预计负债的会计准则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涉及的预计负债;另一部分是散见于其它具体准则中的预计负债,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涉及的预计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涉及的预计负债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除了上述几项外,还包括承诺、环境污染治理、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等形成的预计负债。 二、案例介绍 案例目的:或有资产是作为一种潜在资产,其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某些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证实其是否会形成企业真正的资产。就其特点而言:1、或有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2、或有资产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下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案例简单对或有资产做一个总结: 三、问题思考 1、预计负债的确认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 企业因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因素要进行预计负债计提。 预计负债的确认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①企业由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重组义务产生的预计负债,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由产品质量保证产生的预计负债,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石化现象

从he和she误用探汉英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 郑娟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摘要: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出错不可避免。本文结合偏误分析相关理论,对120名受试对象作文中出现的介词偏误进行确定, 归类和分析,从而探究偏误产生的根源,并揭示其对英语教学 的意义。 关键词中介语,偏误分析,介词 An Analysis of Preposition Errors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terlanguages ZHENG 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61, Anhui) Abstract: Errors are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for all learners. Based on the error analysis theory, 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errors in the use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in 120 college students’compositions so as to shed light on the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interlanguage, error analysis, prepositions 中介语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它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如图一所示, 图一 对于绝大部分学习者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到达目的语这个理想的终点。相反,当他们的外语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语言能力不是继续向前发展,而是表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Selinker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阐释:“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很复杂,Selinker&Lashmanan认为中介语石化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中。错误石化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所有的导致石化的因素中,母语迁移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是诸因素中的首选因素(弱式理论),也可以是诸因素中的必要因素(强式理论)。Schumann试图从社会文化因素中找寻形成第二语言石化的原因,他的文化移入模式认为,如果学习者原有的社会文化与所学语言的文化差别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的距离。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受到限制,学习者不得不以自己的母语和中介语为基础来处理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是一种不完善的语言,长期使用它来处理语言将导致语言石化的产生。K1ein、Peter Skehan等试图从学习者的心理角度解释石化,他们指出,当学习者认为用第二语言交际能达到一定的

国内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分析材料

附件 国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 分析材料 一、“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分析点评 (一)事故的基本情况。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二)事故的直接原因。 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油气爆炸。 (三)事故的间接原因。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中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和站对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管道保护工作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存在死角、盲区,未能

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事发后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处置措施不当。 2.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 (1)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督促指导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彻底,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黄岛街道办事处对长期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失察,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2)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省油区工作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开发区安监局、石化区安监分局)履行职责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督促企业落实应急预案不到位,安全生产大检查走过场。 (3)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市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对相关项目规划方案审批把关不严,导致市政排水设施划入厂区规划;事发区域危化企业、油气管道与居民区、学校等交叉布置,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开发区行政执法局违规同意对排水明渠设置盖板使之变为暗渠,道路整治工程未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未发现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 (4)市及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和应急办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导致应急响应不力,还存在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和谎报问题。 (四)事故的性质。 经调查认定,省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有关责任

浅析语言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析语言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Causes of Fossilization and Rules to Avoid Fossilization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姓名:吴忠通 学号:310045108027

浅析语言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Causes of Fossilization and Rules to Avoid Fossilization 摘要:语言石化现象是中介语最主要的特征,而在第二语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言是一个普遍且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语言石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最后根据语言石化现象出现的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避免石化现象的应对策略。希望通过该研究,可以使广大的语言学习者能更好地学好第二语言。 关键词:石化;中介语;成因;应对策略 Abstract: Fossil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s among interlanguage, and interlanguag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refore, it’s very necessary to make a research into the phenomenon of fossilization. This thesis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fossilization, then analyze the causes of fossiliza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avoid foss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ose causes. The author expect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can help lots of language learners better learn the second language. Key words: fossilization; interlanguage; causes; strategies 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了十几年的外语了,怎么现在想要提高但却总感觉到自己的外语水平仍然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仍然停滞不前?怎么自己的外语越学水平越低呢?以上所描述的现象就是人们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些现象就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语言石化现象反映出了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种的不足之处,并很大程度地牵制其目的语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语言石化现象,提高学习者目的语水平,是值得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介语和语言石化现象概念 在1969年的剑桥国际会议上,著名语言学Larry Selinker最早提出了中介语的概念,并在1972年的他所发表的论文中第一次正式使用“interlanguage”来指称中介语这个术语。从此,中介语作为语言学及语言教学中的术语而诞生了。中介语又称过渡语、语际语,它是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不同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但同时又具备母语和目标语的特征,是介于两者之间、尚存在一定缺陷或还不是很地道的语言,是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连续体或临界体(《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5)。通过上述定义可以得出中介语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标语靠近具有系统性、过渡性、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每个外语学习者都要不可避免地经历中介语阶段,才可能达到如本族语者般熟练使用目的语的水平依据。Selinker经研究发现,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的外语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稳步地提高,而是处在一种原地不前的徘徊状态,且可能伴有逐渐退步的趋势。Selinker在1972年将该现象命名为石化现象,又称之为语言僵化(fossilization),并在1996年将其定义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过渡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共6页文档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遇到一些难于突破的语言问题。这些问题使学习者语言能力仿佛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像初学者那样稳步提高,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一、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指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某一特定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语言体系具有独立性。这种语言体系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而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并具有母语和目标语的双重特征。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习得二语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无限接近于目标语言,但完全意义上的到达目的语是不可能的。中介语具有系统性、过渡性、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其中系统性和过渡性是中介语的重要特点,而石化性是最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特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迷惑的特点。 二、石化现象的涵义

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学习的停滞现象。自从Selinker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语言研究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对它做出了解释。Selinker和 Lamendella(1978)把它看作是控制中介语表面运用的潜在机制,学习者的中介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的时候就永久停止了,而且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和语境,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受到的指导无关。根据中介语理论的理想状态,语言习得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学习者的中介语应该逐步接近、最后达到本族语水平。但大量的实验证明无论什么年龄的学习者,无论其得到多少指导,学习多么刻苦,外语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无法消除的语言错误,使其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达到本族语水平,从而形成语言的僵化。这种现象出现在外语学习的任何阶段,具有普遍性。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 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原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Selinker(1972)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过程:(1)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2)培训转移(transfer of training);(3)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4)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5)目的语笼统化(overgeneralization of TL linguistic material)。在 Selinker 的研究的基础上,Ellis(1999)把中介语石化的起因归纳为学习者的内因和外因。 1、石化内因说

中国石化资本预算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石化资本预算案例分析 一、资本预算概述 (一)资本预算的含义: 资本预算是指关于企业资本支出的预算,是企业规划与控制资本支出的通称。所谓资本支出,是指运用于资本资产的支出,以协助获得未来的营业收入,或减少未来的成本。资本支出包括用于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或购置的支出以及长期投资的支出。资本预算中所用“资本”一词,系指企业现有用于被称为资本资产的长期资产,并对于其长期性以及数量具有永久性的承诺。(二)资本预算的内容和步骤 . 1寻找投资机会,设定决策目标 2.提出各种可能的投资方案 3.估算各种投资方案预期的现金流量 4.估计风险程度 5.根据项目决策方法方案比较并选优 6.后期评估控制 (三)资本预算的编制过程包括 (1)资本预算编制决策方法的研究与选择,这些方法有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法、投资报酬率法等 (2)现金流量的估算分析,编制资金流量计划; (3)讨论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 (4)投资限额分配

(四)资本预算的特点及其坚持的原则 ?资本预算的特点是资金量大、周期长、风险大、时效性强。通过投资预算,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投资方案更加 科学和可行。二是运用预算控制投资支出,检查投资方案实施 后的收入和投资报酬的实现情况。 ?在编制资本预算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量力而行是资本预算的首要要求。由于资本预算通常都针对企业资本扩增项目进行,所以首先需要确保公司拥有足够的生产或营运能力,可以用来应付销售及服务计划的需要。 第二,资本预算具有专项导向。 第三,资本预算应与企业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第四,资本预算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资本预算管理过程 从过程管理角度,它主要解决资本预算主体的定位及其相应的责权利对等关系。这一点是与公司治理、公司管理相结合的。从操作上,与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相关的资本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投资项目的提出 应该把公司总体战略作为出发点对公司的投资战略进行规划。依据公司的投资战略对各投资机会从所投资行业的行业成长性、竞争情况加以初步分析。 2.投资项目的论证 投资项目的论证主要涉及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把提出的投资项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4333978.html,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作者:朱瑶瑶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7期 【摘要】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提出缓解石化的教学措施策略,主要是,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减少母语干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合理的语言反馈对待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等,以促进外语教学的效果和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成因;教学启示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遇到一些难于突破的语言问题。这些问题使学习者语言能力仿佛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像初学者那样稳步提高,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一、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指 学习者在二语习得某一特定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的语言体系具有独立性。这种语言体系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而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并具有母语和目标语的双重特征。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习得二语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无限接近于目标语言,但完全意义上的到达目的语是不可能的。中介语具有系统性、过渡性、 可变性、创造性、渗透性、反复性及石化性等特点。其中系统性和过渡性是中介语的重要特点,而石化性是最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特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迷惑的特点。 二、石化现象的涵义 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语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语言石化”的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学习 的停滞现象。自从Selinker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语言研究者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对它做出了解释。Selinker和Lamendella(1978)把它看作是控制中介语表面运用的潜在机制,学习者的中介 语在还没有达到目的语的模式的时候就永久停止了,而且这一现象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

关于中介语石化的概念理论问题研究

关于中介语石化的概念理论问题 杨鹏鹏 摘要: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复杂性,中介语石化在概念理论上始终存在模糊性。在中介语石化研究中,研究者对石化概念理论不断修补,总结起来涉及几个重要问题:(1)石化影响着整个中介语系统,还是只影响次系统?(2)二语最终习得状态与石化等同吗?(3)石化是结果还是过程?(4)稳定化与石化同义吗?(5)石化是否该以目的语为标准?不断清晰中介语概念理论问题,能够更好地促进实证研究,从而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及二语教学。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石化定义石化概念中的问题 1. 引言 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最早是由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发展不完善的而又独立的语言系统,石化现象是中介语最明显的特征[23]。几十年后,现代观点仍然认为石化始终是中介语的一个核心特点[3],并且是检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一块试金石。用Larsen-Freeman(2006)的话说就是,“石化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议题的展现提供了平台……为了阐释第二语言习得,我们不仅要能说出习得是什么,而且还要明确何时、何种因素下不能习得”[20]。从中可知,中介语石化问题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过去40年里,国内外的石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Selinker 1972,1992,2001;Ellis 1985;Larsen-Freeman 2006;Han 1998,2004,2011;戴炜栋1999,2004;陈淑芳2004等)然而,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否存在,至今颇有争议[35]。Long(2003)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其提出质疑,指出石化研究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模糊性[21]。以往的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石化现象,由此也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是,鉴于中介语石化研究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石化的概念理论作出一个清晰的诠释。 2. 关于石化的定义 2.1 Selinker 对石化定义的不断阐释 语言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又称僵化、化石作用)。著名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石化”的概念,他强调石化现象与学习者的年龄和学习量无关,以及石化现象发生的不可避免性。石化是个双重概念:(1)石化的认知机制是一个潜在的语言心理结构成分。(2)石化意味着一个与语言运用相关的结构概念[23]。因此,石化既具有现象学概念(phenomenological)又具有认知论概念(epistemological) [13]。 自1972年提出石化的概念以来,Selinker就不断对石化现象的定义进行修正。Selinker & Lamendella 在1978年定义中强调石化的永久性,石化不只是中介语次系统的停止发展,而是中介语整个系统都停止发展,最终会导致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石化,而且还强调了石化的不可避免和固有性,即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语言运用和动机因素的变化不会起到作用[25]。Selinker在1992年指出石化结构一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甚至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清除了以后,还是会在中介语的使用中出现[24]。Selinker&Lamendella 在1992年认为石化现象的发生是以非目标语结构的长期持续出现为特征的[26]。据此,成人二语的最终习得状态是具有石化现象的中介语;石化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成人二语学习者能够在所有语境中达到母语为目的语的使用者水平[11]。Selinker 多年来在石化现象研究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石化的参照范围扩大:从“语言回潮(backsliding)”到“发展停滞(cession of learning)”;(b) 对于最终习得状态(ultimate attainment),他最初认为只有5%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与母语使用者相同的心理语法,后来指出没有成人二语学习者能够在所有的语言领域获得与本族语使用者一样的语言能力;(c) 石化现象的语言学范围被扩大:从语言次系统的石化到中介语整个系统石化;(d) 石化的双重概念,即石化被看作是一个认知机制和一种结构-行为现象,在早期假定中表述明确,而后来的定义却不再那么清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