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加氢站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51
汽车加油加氢站技术标准汽车加油加氢站是为汽车提供燃料和氢气充电服务的设施。
为了确保安全、高效和环保,汽车加油加氢站需要遵循一系列技术标准。
以下是对汽车加油加氢站技术标准的详细介绍。
1.设计标准-建筑设计:汽车加油加氢站的建筑设计应满足消防安全、结构稳定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材料和构造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
-设备布局:加油加氢站内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以确保顺畅的流程和安全操作。
不同类型的燃料或氢气应有独立的存储和供应系统,以防止交叉污染。
-安全设施:加油加氢站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泄漏检测系统、紧急停止装置等,以及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应急处理措施。
2.燃料加注技术标准-燃料选择:根据加油加氢站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燃料类型,例如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
同时,应确保所供应的燃料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质量标准。
-安全控制:加油站应配备自动关闭阀、漏油检测装置、防爆设施等安全控制装置,以确保加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流量计量:加油站应使用精准可靠的流量计量设备,确保对车辆加注的燃料量准确计量,并提供准确的结算依据。
3.氢气充电技术标准-设备要求:氢气充电站应使用高效、可靠的氢气充电设备,包括压缩机、储氢罐、氢气输送管道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国际或地区的相关标准。
-安全措施:氢气充电站应配备氢气泄漏检测系统、紧急停止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以及消防器材和应急处理措施。
-充电效率:氢气充电站应具备高效的充电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氢气充入汽车氢气储存装置,以提高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4.环境保护标准-废弃物处理:加油加氢站应建立合适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燃料残余、废弃液体和固体等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污水排放:加油加氢站应具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以防止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排放标准。
-空气质量控制:加油加氢站应采取措施减少尾气排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以降低空气污染的风险。
《加氢站技术规范》GB50516—2010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注:1 地上油罐与储氢罐等具有可燃气体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按表中埋地油罐的防火间距增加5m,其间距应从地上油罐的防火堤基脚线计。
2括号内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之间的距离。
3加氢机、加油机、加气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
4撬装工艺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制氢间或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
5站房、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
其他建筑物、构筑注:1 地上油罐与压力容器等具有可燃气体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按表中埋地油罐的防火间距增加5m,其间距应从地上油罐的防火堤基脚线计。
2括号内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之间的距离。
3加氢机、加油机、加气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hydrogen fuelling stationGB 50516—20XX条文说明2.0.1 本条补充说明了加氢站中的氢燃料包括气态氢和液态氢燃料。
全文统一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表述。
2.0.3根据2.0.1的修改做相应修改。
2.0.4 本条明确了加氢加气合建站中的天然气既可以是CNG也可以是LNG。
根据上下文做相应修改。
2.0.10术语修改为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包括储存氢气的储氢气瓶、储氢罐等。
2.0.11根据2.0.10做相应修改。
2.0.11A增加了液氢储存容器的术语和定义。
2.0.11B增加了液氢增压泵的术语和定义。
2.0.12根据上下文做相应修改。
2.0.13使表述更准确。
2.0.18因上下文修改而相应修改。
2.0.19增加了液氢罐车的术语和定义。
2.0.20增加了加注率的术语和定义。
2.0.21增加了临氢材料的术语和定义。
3.0.1补充了采用液氢罐车运输氢气的方式。
3.0.2本条加大了加氢站各等级的总容量规定,主要是根据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状况以商用车为主,加氢量大,并依据已运行的加氢站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
总则1.0.1 本条是本规范的宗旨。
鉴于氢气是可燃气体,且着火、爆炸范围宽,下限低,氢气站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各种制氢方法均需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有的制氢方法需消耗比较多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如水电解制氢需消耗较多的电能,因此,应十分注意降低能量消耗,节约能源。
氢气目前主要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电力、轻工、玻璃等行业,用作保护气体、还原气体、原料气体等,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氢气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应充分满足生产对氢气质量的要求。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的应用将会逐步得到推广。
因此,氢气站、供氢站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切实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分析比较,采用先进、合理的氢气生产流程和设备;认真执行本规范的各项规定,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生产要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
1 近年来,国内工业氢气制取方法主要有:水电解制氢、含氢气体为原料的变压吸附法提纯氢气、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以及各种副产氢气的回收利用等。
各种制氢方法因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单体设备的不同,各具特色和不同的优势,各地区、行业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氢气制取方法。
如上海××钢铁公司,在一期工程时,采用水电解制氢方法,装设2台氢气产量为200Nm3/h的水电解制氢装置,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氢气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该公司在扩建工程中采用于利用公司内焦化厂的副产焦炉煤气(含氢气50%~60%)为原料气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氢气产量为2000Nm3/h、氢气纯度大于99.99%。
变压吸附提纯氢气技不及装置已在我国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
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也在国内外得到积极应用,据了解国内有多家制造单位已商品化生产,仅北京、天津就有多套500Nm3/h左右的甲醇蒸气转化制氢系统正在运行中。
加氢站氢气取样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加氢站氢气取样的安全要求、样品容器、取样准备、取样步骤、样品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加氢站外供氢气进行检验前的间接取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TSG 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间接取样indirect sampling在取样介质与分析单元没有直接相连的情况下进行的取样。
取样口sample point能够从其中采集到有代表性样品的接口。
样品容器sample container当需要间接取样时,用来收集气体样品的容器。
4 取样安全要求通则加氢站氢气取样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保证样品代表性。
质量控制应建立详细的加氢站氢气取样操作规程,指导规范加氢站氢气取样操作。
人员安全取样人员应严格遵守加氢站氢气取样操作规程,并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掌握氢气主要性质及危害因素、取样装置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熟知取样操作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取样人员进入加氢站,应严格遵守加氢站的安全管理规定。
取样操作应由2名以上(含2名)人员同时参加,并安排1名安全监护人员(安全员)值守。
个人安全防护取样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阻燃服装,配备听力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眼镜。
设备安全取样涉及的装置设备应处于合格使用状态,如压力表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样品容器应检验合格等。
在每次取样操作前,应检查取样装置、样品容器功能是否正常。
应检查取样装置中所有密封件的使用情况,有异常时及时更换。
取样装置应设置防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10Ω,并在首次连接取样口时进行测试。
宜配备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等。
应配备应急、消防器具。
操作安全在取样前,操作人员应消除人体静电。
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3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氢气站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氢气站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77-2005,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 3.0.3、 3.0.4、 4.0.3(1)、 4.0.8、4.0.10、 4.0.11、 4.0.13、 4.0.15、 6.0.2、 6.0.3、 6.0.5、 6.0.10、7.0.3、 7.0.6、 7.0.10、 8. 0.2、 8.0.3、 8.0.5、 8.0.6、 8.0.7(4)、9.0.2、 9.0.4、9. 0.5、 9.0.6、 9.0.7、 11.0.1、 11.0.5、 11.0.7、12. 0.9、12.0.10(2)(5)、12. 0.12(4)(5)、12.0.1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氢氧站设计规范》GB 50177-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1 总则1.0.1 为在氢气站、供氢站的设计中正确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确保安全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生产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氢气站、供氢站及厂区和车间的氢气管道设计。
1.0.3 氢气站、供氢站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甲”类。
氢气站、供氢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或区域的爆炸危险等级应划分为1区或2区,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1.0.4 氢气站、供氢站和氢气管道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氢气站 hydrogen station采用相关的工艺(如水电解,天然气转化气、甲醇转化气、焦炉煤气、水煤气等为原料气的变压吸附等)制取氢气所需的工艺设施、灌充设施、压缩和储存设施、辅助设施及其建筑物、构筑物或场所的统称。
2.0.2 供氢站 hydrogen supply station不含氢气发生设备,以瓶装或/和管道供应氢气的建筑物、构筑物、氢气罐或场所的统称。
加氢站技术规范加氢站技术规范一、设备选型1. 根据投资成本和加氢站规模确定设备选型,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分离器、储氢容器等设备。
2. 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设备安装1. 加氢站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安全可靠。
2. 设备安装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要求,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定位和管道布置等。
三、设备调试1. 完成加氢站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设备调试应包括压力测试、泄露检测和容器充装试验等。
四、设备运营1. 加氢站设备运营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2. 设备运营期间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和异常情况。
3. 加氢站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五、安全管理1. 加氢站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各项安全措施。
2. 加氢站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泄漏报警系统和紧急停机装置等。
六、环保要求1. 加氢站设备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控制排放物的种类和浓度。
2. 加氢站设备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处理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和处置。
七、应急预案1. 加氢站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进行应对措施。
2. 应急预案应包括人员疏散、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八、监测与数据记录1. 加氢站设备应配备监测系统,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氢气质量和氢气泄漏等情况。
2.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备份,以便日后分析和参考。
九、人员培训1. 加氢站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的知识和技能。
2. 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氢站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加氢站安全运营的基础。
加氢站经营者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和运营管理,确保加氢站的安全可靠和环保性能,提高加氢站的经营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Il””''III!III!,.Ill'Ill,Il,Ill,,In”Ill,lit(•科技信息•>NFPA2《氢技术规范》)NFPA2(氢技术规范》是为应对氢行业快速;(发展,从美国消防协会的标准规范中选取相关内( )容,专门形成针对氢技术的规范。
规范对气态氢){和低溫液态氢所涉及的制备、安装、储存、管道、使{)用和运行等提供了基本要求。
NFPA2《氢技术规) j范》现行版本为2016年版,规范共18章,13丁附j )录。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2016年版修订了第7章) J“紧急隔离要求”、第10章“气体车辆加注设施”,{)增加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停车库和修车库等章节,j J新增了氢设备附件的相关规定。
iI李国辉供稿i "””'i n...1..................."I,.....in............风管内壁面处的环形热边界层区不断扩大,并呈现沿流向不断增厚的分布趋势。
温度较为恒定的主流区面积不断缩小,直至被面积更大温度更高的新主流区替代。
(2)有风速工况下,空气在风管内呈受迫对流状态。
相较无风速工况,大部分热量被送风快速携带出管道,仅在贴近风管内壁面处形成一层很薄的环形热边界层,而占据主要空间的主流区的温度变化不大。
(3)对于温度场达到稳态的各工况,当送风速度一定时,随着风管横截面边长的增大,横截面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呈下降趋势,当横截面边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横截面最高温度趋于稳定。
(4)对于温度场达到稳态的各工况,当风管横截面边长一定时,无风速各工况处于热边界层内的最高温度低于各有风速工况,但风管横截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各有风速工况。
有风速各工况的风管横截面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随送风速度的增大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并随风速的进一步增大逐步趋于稳定。
(5)各考察切面最高温度的最大值为155.8乜,仅位于靠近管壁的一层很薄的环形热边界层内,各考察切面平均温度的最大值仅为40.41,不会对人员疏散产生不利影响。
加氢站安全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氢能车辆加氢站的氢气输送、站内制氢、氢气存储、压缩、加注以及安全与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供氢方法的氢能车辆加氢站,也适用于加氢加油、加氢加气、加氢充电合建站等两站合建或多站合建的加氢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T .1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1部分:总则GB/T .2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2部分:资料GB/T .3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3部分:设计GB/T .4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4部分:制造GB/T .5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GB/T .6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第6部分:安全防护GB/T 变压吸附提纯氢系统技术要求GB/T 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请求GB/T 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GB/T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GB/T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 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氢气站设计标准GB 加氢站技术规范GB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TSG 21固定式压力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界说GB/T 和GB 中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界说适用于本文件。
3.1加氢站XXX为氢能车辆,包括氢燃料电池车辆或氢气内燃机车辆或氢气混合燃料车辆等的车用储氢瓶充装氢燃料的固定的专门场所。
3.2加氢XXX XXX加氢站与汽车加油、加气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设施两站合建或多站合建的场合的统称。
4基本请求4.1加氢站可采用氢气长管拖车运输、液氢运输、管道运输或自备制氢系统等方式供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氢气加氢站技术规范GBXXXX-XXXX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条是本规范的宗旨。
鉴于氢气是可燃气体,着火、爆炸范围宽,下限低,但氢气密度小、扩散迅速;加氢站的安全可靠运营至关重要。
所以加氢站的设计、施工、建造必须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应切实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加氢站建设时,应认真分析比较,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认真执行本规范的各项规定,确保氢气加氢站的设计、施工均能做到安全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1.0.2本条是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氢气加氢站的建设是发展环境友好的氢能汽车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城镇现有的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站的功能条件,根据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已建的数十个氢气加氢站的建造、运营经验,本条考虑可在已建的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站内增建氢气加氢站的可能性或在新建氢气加氢站时同时规划合建加油站或加气站或加油加气站。
这样建设的“合建站”既可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建造费用,也可方便运行管理和使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适应液化天然气的发展、应用,这里所指的天然气加气站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液化天然气加气站。
1.0.3目前国内外氢能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氢气内燃发动机汽车和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汽车均处于开发应用的起步阶段,为了方便地取得氢源,在一些加氢站的建设中,在加氢站内同时设有制取氢气的设施,为此本条规定制氢站的设计还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的相关规定。
1.0.4由于在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站加气站的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中已对汽车加油、加气站的设计、施工作了相关规定,本规范不再重复,所以本条规定“合建站”的设计、施工除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站加气站的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相关规定。
1.0.5制定本条的依据是:1、氢气的主要性能:气态氢的密度为0.0898kg/m3(101。
关于氢气加氢站消防安全的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介绍在国家标准《氢气加氢站技术规范》编写过程中对加氢站等级划分、安全距离、通风和防爆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
以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为主编单位的国家标准《氢气加氢站技术规范》已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报报批稿,不久将会发布实施,编制组在编写过程中对氢气加氢站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视。
在进行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多次进行研讨分析,本文是对这些研讨分析的综合论述,供大家参考。
1.关于氢气加氢站的等级划分对加氢站进行等级划分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站址的选择及其相关安全距离的确定”。
在制定中的国家标准《氢气加氢站技术规范》中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得建设一级氢气加氢站和一级加氢加油站、一级加氢加气站,并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各等级加氢站及其储氢罐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因此如何界定“等级”的规定实际上是涉及“安全距离”的规定,下面对有关要求进行分析。
(1)加氢站等级的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站内设置的储氢罐容量。
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4.3.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中,将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划分为V<1000m3、1000≤V<10000m3、10000≤V<50000m3、50000≤V<100000m34个等级;在《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中表3.0.2规定的氢气罐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也是按4个等级划分,所不同的是>50000m3为最大容量的划分。
为了使氢气加氢站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时与相关规范易于对应、比较,拟基本采用与上述两个标准对应储氢罐的总容量划分“氢气加氢站”为三个等级,一级站储氢罐总容量为4000~8000kg·氢,折合气态氢为44000~88000m3,基本上与“50000~100000m3”相对应;二级站为1000~4000kg·氢,折合气态氢为11000~44000m3,基本上与“10000~50000m3”相对应;三级站为≤1000kg·氢,折合气态氢为<11000m3,基本上与“1000~10000m3”相对应。
加氢站技术规范发布时间: 05月31日实施时间: 12月01日规范号:GB 50516—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 ]124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结合中国加氢站设计、建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在加氢站、氢气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有关资料,认真总结中国在氢气安全、氢气加氢方面的经验,广泛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加氢工艺及设施,消防与安全设施,建筑设施,给水排水,电气装置,采暖通风,施工、安装和验收,氢气系统运行管理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加氢站技术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邮政编码:100840,传真:,E-ail:),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参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亚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陈霖新邓渊毛宗强马建新郑津浑袁柏燕刘玉涛孙美君廖国期孟庆云张立芳赵旭东潘相敏王业勤何文主要审查人:杨滂源张洪雁沈纹倪照鹏马大方周振芳许俊明蒋利军贾铁鹰韩武林王赓郑华1 总则1.0.1为了在加氢站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减排、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加氢站压缩氢气加注操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加氢站压缩氢气加注操作的通用要求、氢气压缩作业要求和氢气加气作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氢气压缩机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45MPa的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T7144气瓶颜色标志GB/T15383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GB/T31138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GB/T34584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GB50516加氢站技术规范TSG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Z600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24499、GB/T34584和GB5051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氢气储存系统hydrogen storage system由用于储存压缩氢气的气瓶、气瓶组、储氢罐或气瓶集束装置以及相关联的管路、阀门、接头、压力表和安全附件等组成的系统。
4通用要求4.1作业人员的要求4.1.1担任技术负责人职务的,应符合TSG07的相关规定,应当具有工程师任职资格。
4.1.2车用氢气气瓶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负责人、充装员、充装检查员)应当符合TSG Z6001的相关规定。
4.2氢气储存系统的要求氢气储存系统及设备应符合GB/T34584有关规定。
4.3氢气压缩机的要求氢气压缩机应符合GB/T34584的有关规定。
4.4氢气加气机的要求4.4.1氢气加气机应符合GB/T34584和GB/T31138的有关规定。
4.4.2氢气加气机内应设置氢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其参数设置应符合GB/T34584的相关规定。
4.5吹扫置换的要求氮气吹扫置换应符合GB4962的有关规定。
《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首先,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应具备良好的防爆能力。
储氢介质容器应具备高强度、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性,以确保在高压氢气的储存和加氢过程中,容器能够承受压力,并且不会发生泄漏或爆炸等事故。
其次,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应具备快速安全释放氢气的能力。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能够快速、有效地释放储存的氢气,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因此,储氢装置应配备可靠的安全阀门和压力保护装置,以确保在预定压力范围内正常工作,并在压力过高时能够迅速释放氢气。
此外,加氢站用储氢装置还需要具备完善的泄漏检测和监控系统。
氢气泄漏是加氢站用储氢装置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应对氢气泄漏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装置应配备氢气泄漏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能够快速检测到泄漏和火源,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和应急措施。
此外,加氢站用储氢装置的设备安装、维护和操作都需要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
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士进行,并且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并保证相关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最后,加氢站用储氢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还包括应急预案和培训。
加氢站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并保证应急设施和设备的有效运行。
此外,对加氢站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加氢站用储氢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是确保储氢装置在高压氢气存储和加氢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储氢介质容器的防爆能力、氢气快速安全释放、泄漏检测和监控系统、设备安装和维护、应急预案和培训等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要求,以保障加氢站用储氢装置的安全性。
氢气加注站消防系统技术规程目次1总则 (2)2术语 (3)3 基本要求 (4)4消防系统设计 (5)5系统安装 (8)6系统调试 (9)7竣工验收 (10)8维护管理 (11)附录A 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表 (12)附录B 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施工记录 (13)附录C 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调试记录 (14)附录D 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验收记录 (15)附录E 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日常维护检查记录 (17)本规程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1总则1.0.1为规范加氢站及合建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预防及控制加氢站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和维护管理。
1.0.3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加氢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加氢站hydrogen fuelling station为氢能汽车或氢气内燃机汽车或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汽车等的储氢瓶充装氢燃料的专门场所。
2.0.2 加氢合建站hydrogen fuelling joint station既能实现充装氢气,又能实现充装汽油、充装柴油、充装天然气、充电中一种或多种功能的专门场所。
2.0.3 站房station house用于加氢站及加氢合建站的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0.4 加氢岛hydrogen fuelling island用于安装加氢机或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加气机的平台。
2.0.5 加氢机hydrogen dispenser给汽车的储氢瓶(罐)充装氢气,并带有控制、计量、计价装置的专用设备。
汽车加油站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汽车加油站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你说这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那可都是给咱爱车提供动力的地儿啊!就好比咱人饿了要找饭馆吃饭一样,车没油没气没氢了,也得找它们呀!这技术标准可重要啦!就好比盖房子得有牢固的根基一样。
要是标准不严格,那能行吗?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比如说,加油枪要是设计不合理,油漏得到处都是,那多危险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
加气站也是一样啊!气的压力得控制好呀,不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的,车能跑得顺畅吗?而且这加气的设备得质量过硬啊,总不能三天两头出毛病吧。
再说说这加氢站。
氢气可是个特殊的玩意儿,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
所以这技术标准就得更严格啦!从氢气的储存到加注,每一个环节都得严丝合缝的。
这就像是做一件精细的工艺品,一点儿马虎都不行。
你想想看,要是加油站的油品质量不行,那车开起来能有劲儿吗?说不定还会损伤发动机呢!这就好比让一个运动员吃不好,他能有力气比赛吗?同理,加气站和加氢站也是一样,气和氢的质量都得有保障。
而且啊,这些站的安全措施也得做到位。
消防设备得齐全吧,工作人员得经过专业培训吧,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案得有吧。
这就好像我们家里得有灭火器一样,以防万一嘛。
还有啊,这些站的布局也得合理。
车辆进出得方便吧,不能堵得水泄不通的。
通道得宽敞呀,不然车都不好开进去。
这就跟我们家里的家具摆放一样,得让人觉得舒服自在。
再说说工作人员。
他们可得熟悉这些技术标准啊,不能马马虎虎的。
给车加油加气加氢,那可不是随便弄弄就行的。
他们得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细心、专业。
总之,这汽车加油站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可不是小事儿。
它关系到我们的出行安全,关系到我们爱车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运转。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得重视起来呀!你说是不是?。
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技术规程4.0.2在中心城区不应建一级加氢站。
4.0.4加氢站内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
表4.0.4 加氢站内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拟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城市次干路、支路拟定;2 氢气长管拖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按本表储氢罐的防火距离拟定。
5.0.43 站内加、卸气车位和道路路面应采用不发火地坪。
5.0.73 氢气长管拖车的卸气端应设钢筋混凝土实体墙,其高度不得低于长管拖车储氢罐的高度,长度不应小于车宽的2倍。
该墙可作为站内围墙的一部分。
5.0.8 加氢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0.8的规定。
表5.0.8 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2 压缩机间、变配电间与储氢罐的距离不能满足本表的规定期,可采用防火隔墙,设立防火隔墙后防火间距不限。
防火围墙的设立应满足第9.1.7条的规定。
3 营业房、变配电间的间距起算点应为门窗。
其他建、构筑物指汽车洗车房、润滑油储存及加注间、小商品便利店、厕所等。
4 表中:“—”表达无防火间距规定,“※”表达该类设施不应合建。
6.2.5储氢装置应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并与相应的泄放管道相连。
6.3.3 压缩机的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机进、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
2压缩机进口处应设立高、低压报警,出口应设立高压超限停机装置。
3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应设温度、压力及流量报警和停机装置。
4压缩机的润滑油系统应设油压过低或油温过高报警和停机装置。
5采用膜片式压缩机时,应设膜片破裂报警和停机装置。
6压缩机进、出口管路应设有置换吹扫口。
6.4.4 加氢站内氢气管道明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支架、盖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 当明沟设有盖板时,应保持沟内通风良好,并不得积聚氢气。
3 不应与其他管道共沟敷设。
6.5.2 加氢机不得设在室内。
6.5.35加氢机的进气管道上应设立自动切断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6.2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119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1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56-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0.4、4.0.5、4.0.6、4.0.7、4.0.8、5.0.5、5.0.10、5.0.11、5.0.13、5.0.14、6.1.1、6.2.1、6.3.1、6.3.6、6.3.14、7.1.2(1)、7.1.4(1)、7.1.5、7.2.4、7.3.1、7.3.5、7.4.11、7.5.1、8.1.22(1、7)、8.2.2、8.3.1、9.1.8、9.3.1、10.5.1、10.5.2(9)、10.6.5(4)、11.3.4(1、4)、12.1.1、12.2.1、13.1.6、13.2.1、13.2.4、13.4.1、13.5.1、14.2.5、15.8.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年6月28日附件: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