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要点答案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8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和答案】txt> 机械工程材料一.名词解释题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塑形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塑形: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韧性: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二.判断正误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7、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8、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9、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10、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11、凡单相固溶体均能进行形变强化。
(√)12、陶瓷组织中的气相能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13、高速钢淬火后经回火可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14、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总是大于珠光体的。
(╳)15、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16、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17、所谓白口铸铁是指碳全部以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
(╳)18、白口铸铁铁水凝固时不会发生共析转变。
(╳)19、铸件可用再结晶退火细化晶粒。
(√)20、冷热加工所形成的纤维组织都能使金属出现各向异性。
(√)21、奥氏体的塑性比铁素体的高。
(√)22、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相组成都为铁素体和渗碳体。
(√)23、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没有铁素体相。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解答。
本文将提供一些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过程,转变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成品的过程。
它包括材料加工、成型、连接、表面处理等步骤。
2.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机械制造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材料加工工艺:包括切削加工、焊接、铸造等。
- 成型工艺:包括锻造、压力加工、挤压等。
- 连接工艺:包括焊接、螺纹连接、胶接等。
- 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喷涂、电镀、抛光等。
3.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公差?机械零件的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公差决定了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也决定了零件的互换性和配合性。
4. 什么是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尺寸、形状和位置与其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它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5.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切削速度?机械加工的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切削物件的线速度。
它通常用米/分钟或米/秒表示。
6.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进给量?机械加工的进给量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切削物件的进给长度。
它通常用毫米/转或毫米/分钟表示。
7.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切削深度?机械加工的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一次切削过程中所切削的最大深度。
它通常用毫米表示。
8.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切削力?机械加工的切削力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对工件所产生的力。
它受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切削用量等因素的影响。
9.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切削温度?机械加工的切削温度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热量。
切削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切削性能和刀具寿命。
10. 什么是机械加工的切削液?机械加工的切削液是一种用于降低切削温度、润滑切削表面和冲洗切屑的液体。
《机械制造基础》含答案单选题1、YT30属于下面哪类硬质合金()?正确选项1.钨钛钴类(V)2、按照工作精度来划分,钻床属于()。
正确选项1.普通机床(V)3、按照焊接过程本质的不同,焊接可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 )三大类。
正确选项1.钎焊(V)4、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
正确选项1.生产过程(V)5、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标注时尖端应()。
正确选项1.从材料外指向标注表面(V)6、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较大的切削厚度和前角较小的刀具,切削中等硬度的塑性材料时,易形成()切屑。
正确选项1.节状切屑(V)7、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方法来保证。
正确选项1.互为基准(V)8、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之间的联系是()。
正确选项1.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V)9、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称为()。
正确选项1.静载荷(V)10、锻造前对金属进行加热,目的是( ) 。
正确选项1.提高塑性(V)11、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A-G的基本偏差为()。
正确选项1.下偏差,正值(V)12、对于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的零件,一般应选择()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正确选项1.加工余量最小(V)13、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正确选项1.强度和塑性(V)14、公称尺寸(旧称基本尺寸)是()。
正确选项1.设计时给定的(V)15、黄铜是由( )合成。
正确选项1.铜和锌(V)16、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 )形式存在。
正确选项1.片状石墨(V)17、机床型号的首位字母“S”表示该机床是( )。
正确选项1.螺纹加工机床(V)18、基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 )。
正确选项1.主运动方向(V)19、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 。
正确选项1.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V)20、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公差有( ) 个公差等级。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一、名词解释: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P4)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P4)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5)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
(P5)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
(P5)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P6)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P8)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11)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P14)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P14)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P15)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P15)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P15)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第一部分铸造2. 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合金的流动性; 2浇注条件;3铸型条件。
3. 简述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
答:(1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的收缩,即金属在液态时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
(2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冷却到凝固终止温度(固相线温度的收缩,即熔融金属在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
(3固态收缩从凝固终止温度冷却到室温的收缩,即金属在固态由于室温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
6.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2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这是因为在浇注过程中,熔融金属对型腔上表面的强烈辐射,容易使上表面型砂急剧地膨胀而拱起或开裂,在铸件表面造成夹砂结疤缺陷。
(3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倾斜位置。
(4形成缩孔的铸件,应将截面较厚的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便于安放冒口,使铸件自下而上(朝冒口方向定向凝固。
(5应尽量减小型芯的数量,且便于安放、固定和排气。
8. 铸件壁厚的设计原则有哪些?答:(1铸件的最小壁厚: 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取决于合金的种类、铸件的大小及形状等因素。
(2铸件的临界壁厚: 在砂型铸造条件下,各种铸造合金的临界壁厚约等于其最小壁厚的三倍。
(3铸件壁厚应均匀、避免厚大截面,当铸件各部分的壁厚难以做到均匀一致,甚至存在有很大差别时,为减小应力集中采用逐步过渡的方法,防止壁厚突变。
第二部分压力加工1.何谓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答:由于原子排列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其实质是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结果。
2.什么是加工硬化?怎样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答:金属发生冷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进行再结晶退火来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
3.冷变形和热变形的根本区别何在?铅(熔点为327℃、铁(熔点为1538℃在200℃时的变形是哪种变形?答: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冷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变形称为热变形。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一、名词解释: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P4)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P4)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5)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
(P5)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
(P5)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P6)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P8)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11)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P14)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P14)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P15)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P15)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P15)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要点1、判断1、孔的加工方法很多,其中可以纠正毛坯孔的位置误差的方法有扩孔、镗孔、铰孔、磨孔、研磨等。
()2、珩磨机床上一般珩磨头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来珩磨孔,保证珩磨孔不会应加工孔的中心与机床主轴不同心而产生圆度误差,这种方式符合自为基准定位原则。
3、磨削适用于零件的粗加工和硬表面加工。
(×)4、砂轮硬度是指砂轮工作时,磨粒在外力作用下磨钝的难易程度。
(×)成形法铣齿的精度较高。
(×)5、滚齿可以加工蜗轮、内齿轮和相距很近的双联齿轮。
(×)6、插齿是利用插齿刀在插齿机上加工内、外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加工方法。
(√)7、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药皮主要起填充焊缝金属和传导电流的作用。
(×)8、中碳钢的可焊性比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好。
(×)9、焊接是通过加热或者加压使分离的母材成为不可折卸的整体的一种加工方法。
(√)10、直流反接时,电弧热量主要集中在焊件(阳极)上,有利于加快焊件熔化,保证足够的熔池深度,适用于焊接厚钢板。
(√)11、整个热影响区内最脆弱的部分是正火区。
焊接接头受力破坏时往往从这个区域开始。
(×)12、铸铁是一种焊接性最好的金属材料。
(×)13、焊缝应该尽量处于平焊位置,以使焊接操作方便,焊缝质量有保证。
(√)14、熔化焊时由于焊接熔池体积小,结晶速度极快,故焊缝的化学成分很均匀。
(×)15、氩弧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是明弧焊接。
(√)16、铝镁及其合金焊接常采用氩弧焊。
(√)17、碳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愈低,可锻性就愈差。
(×)18、冲孔和落料都是属于变形基本工序。
(×)19、自由锻的精整(修整)工序是使金属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如镦粗、延伸(拨长)、切割和冲孔等。
(×)20、铸造圆角的主要作用是美观。
(×)21、金属型铸型能一型多次使用适用于有色金属的大批量生产。
(√)22、为了保证良好的铸造性能,铸造合金,如铸造铝合金和铸铁等,往往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23、在过热度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最好,收缩也小。
(√)24、铸型材料的导热性越大,则合金的流动性越差。
(√)2、填空1.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产生__缩孔____和__缩松__的原因; 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___尺寸缩小___、2.当铸件收缩受阻时, 就可能发生应力、__裂纹_____等缺陷; 因此如轮形铸件的轮辐应设计为__奇__数或做成弯曲形状。
3.为了防止铸件变形, 再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 应力求壁厚____均匀___, 形状____简单__。
4.合金组织中的锻造性能好,化合物的锻造性能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改善合金的锻造性能,要求锻造温度较高。
5.金属的锻造性能用延伸率和塑性来综合衡量。
6.举出二种除锻造外的压力加工方法:冲压、压铸。
7.根据焊接过程特点,焊接方法可分为 _熔焊 __ 、___压焊_____和_____钎焊_____三大类。
8.在选用焊条时,低碳钢或低碳合金可选用与母材___抗拉强度______大致相同等焊条。
对不锈钢、耐热钢等可选用与母材____材质______相同的焊条。
9.钢的焊接性能随着含碳量的__提高___而___降低___。
10.切削形成经过、和撕裂三个阶段。
11.制造淬火后具有高硬度和高精度的螺纹可用搓丝加工。
12.在大型铸件上加工两个具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应选用数控镗床机床。
13.车刀所切下的金属层称切削层,切削层的参数有积屑瘤、加工硬化、和切屑的形状与切屑的控制。
14.切削铸铁和青铜等脆性材料时产生切屑形态为崩裂。
1015.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保护刀具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提高表面粗糙度时必须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12. 磨削加工时,提高砂轮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提高工件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增大砂轮粒度号,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13、铸型的分型面应选择在铸件__交接处____处,以保证起模;同时分型面应尽量采用___平面____以便于造型。
14、铸件收缩受阻时,就可能发生应力、_______等缺陷;因此如轮形铸件的轮辐应设计为____数或做成弯曲形状。
15、为了防止铸件变形, 再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应力求壁厚_______,形状________16、合金组织中的锻造性能好,化合物的锻造性能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改善合金的锻造性能,要求锻造温度。
17、金属的锻造性能用和来综合衡量。
18、举出二种除锻造外的压力加工方法:、。
19、根据焊接过程特点,焊接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类。
20、在选用焊条时,低碳钢或低碳合金可选用与母材_________大致相同等焊条。
对不锈钢、耐热钢等可选用与母材__________相同的焊条。
21、钢的焊接性能随着含碳量的_____而______。
3、选择1、铸造中,设置冒口的目的()。
A、改善冷却条件B、排出型腔中的空气C、减少砂型用量D、有效地补充收缩2、铸造时不需要使用型芯而能获得圆筒形铸件的铸造方法是( )。
A、砂型铸造B、离心铸造C、熔模铸造D、压力铸造3、车间使用的划线平板,工作表面要求组织致密均匀,不允许有铸造缺陷。
其铸件的浇注位置应使工作面()。
A、朝上B、朝下C、位于侧面D、倾斜4、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的根本原因()。
A、固态收缩B、液体收缩C、凝固收缩D、液体收缩和凝固收缩5、为提高铸件的流动性, 在下列铁碳合金中应选用()。
A、 C=3.5%B、 C=3.8%C、 C=4.0%D、 C=4.7%6、下列合金中,锻造性能最好的是(),最差的是()。
A、高合金钢B、铝合金C、中碳钢D、低碳钢7、大型锻件的锻造方法应该选用()。
A、自由锻B、锤上模锻C、胎膜锻8、锻造时,胚料的始锻温度以不出现()为上限;终锻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会出现()。
A、晶粒长大B、过热C、过烧D、加工硬化9、材料经过锻压后,能提高力学性能是因为()。
A、金属中杂质减少B、出现加工硬化C、晶粒细小,组织致密10、某厂铸钢车间15吨吊车的吊30钢铸造成型钩被损坏,需重新加工一个,其毛胚材料和制造方法应选()。
A、30钢铸造成型B、30钢锻造成形C、30钢板气割除D、QT60-2铸造成型11、灰口铁的壁越厚,其强度越低,这主要是由于()。
a. 气孔多b. 冷隔严重c. 浇不足d. 晶粒粗大且缩孔、缩松。
12、圆柱齿轮铸件的浇注位置,它的外圈面应 ( )。
a. 朝上b. 朝下c. 位于侧面d. 倾斜13、合金的体收缩大,浇注温度过高, 铸件易产生()缺陷; 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广, 浇注温度过低,易使铸件产生()缺陷。
a. 浇不足与冷隔b. 气孔c. 应力与变形d. 缩孔与缩松14、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的根本原因()。
a. 固态收缩b. 液体收缩c. 凝固收缩d. 液体收缩和凝固收缩15、绘制铸造工艺图确定拔模斜度时, 其内壁斜度关系时()。
16、整个热影响区内最脆弱的部分是___B____。
焊接接头受力破坏时往往从这个区域开始。
A.焊缝B.熔合区(半熔化区)和过热区C. 正火区D.部分相变区17、属于熔化焊的焊接方法是 B :A. 点焊B. 气焊C. 烙铁钎焊a. 与外壁斜度相同b. 比外壁斜度大c. 比外壁斜度小18、引起锻件晶粒粗大的原因是()。
a.终锻温度太高b.始锻温度太低c.终锻温度太低19、为了增大自由锻件的强度,可以()。
a设置加强筋 b.增加厚度 c.设置凸台20、锻造时,胚料的始锻温度以不出现()为上限;终锻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会出现()。
a.晶粒长大b.过热c.过烧d.加工硬化21、合金的流动性差,可能使铸件产生的缺陷是 C 。
A.粘砂B.偏析C.冷隔D.裂纹22、手工砂型铸造时,___A___用于造型,以形成铸型型腔。
A.木模;B.零件;C. 芯盒;D.型芯。
23、___C___是生产管、套类铸件的主要方法。
A.熔模铸造;B.压力铸造;C.离心铸造;D.砂型铸造。
24、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D 。
A.金属型铸造 B.熔模铸造 C.压力铸造 D.砂型铸造25、砂型铸造时,造型方法可分为: CA. 整模造型和分模造型B. 挖砂造型和刮板造型C. 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26、砂型铸造时,铸件的尺寸___C ___。
A.等于模样的尺寸;B.大于模样的尺寸;C.小于模样的尺寸。
27、材料经过锻压后,能提高力学性能是因为()。
a.金属中杂质减少b.出现加工硬化c.晶粒细小,组织致密28、某厂铸钢车间15吨吊车的吊30钢铸造成型钩被损坏,需重新加工一个,其毛胚材料和制造方法应选()。
a.30钢铸造成型b.30钢锻造成形c.30钢板气割除d.QT60-2铸造成型29、焊缝应该尽量处于___A____位置,以使焊接操作方便,焊缝质量有保证。
A.平焊B.立焊C.仰焊D.横焊30、大批量生产汽车油箱的焊接方法是 D 。
A. 手工电孤焊B. 气焊C. 点焊D. 缝焊31、设计板料弯曲模时,模具的角度等于成品角()回弹角。
a.加上b.减少c.乘以d.除以32、碱性焊条可用在高压容器焊接上,这是因为()。
a. 焊缝美观b. 焊缝抗裂性好c. 焊接工艺性好33、低碳钢焊接接头中性能最差区域( d )。
a. 焊缝区b. 正火区c. 部分相变区d. 过热区34、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 材料导热性差b. 焊接时组织变化c.局部不均匀加热与冷却35、如图一所示截面的横梁,起焊接次序应为()。
图一a. 1-2-3-4b.d. 1-2-4-336、钎焊时()。
a.焊件与钎料同时熔化b.c.焊件熔化,钎料不熔化d..37、砂轮硬度是指外力作用下 C 。
A.磨粒的硬度高低B.磨粒的大小C.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38、如果磨削的工件材料硬度高,应选用 B 。
A.硬度高的砂轮B.硬度低的砂轮C.都可以39、剃齿是属于_____D _的齿形加工能力。
A.成型法,普通加工B.成型法,精整加工C.展成法,普通加工D.展成法,精整加工40、CO2气体保护焊电弧热量集中,热影响区较小,且CO2价格便宜,主要适用于焊接A 。
A.低碳钢与低合金结构钢B.高强钢C.有色金属及其合金D.非金属材料41、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___B____主要起填充焊缝金属和传导电流的作用。
A.电焊条B.焊芯C.药皮D.焊芯和药皮42、氩弧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是___B____。
A.埋弧焊接B.明弧焊接C.埋弧焊接和明弧焊接43、直流____A___时,电弧热量主要集中在焊件(阳极)上,有利于加快焊件熔化,保证足够的熔池深度,适用于焊接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