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太祖怒责宋白》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0.61 KB
- 文档页数:1
中职文言文阅读题1. 跪求10篇初中古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第一篇阅读《三峡》,完成1-4小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湖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囐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2.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略无阙处()②不见曦月()③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链接题)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第二篇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4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怒责宋白翻译
导语: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了宋太祖如何责备妄图贪污受贿的宋白,使其改过的故事。
《宋太祖怒责宋白》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据说在宋太祖在位的时候宋白担任科考的主考官,但是宋白却收受他人贿赂,所以在进行评选的时候非常的不公正,但是宋白又害怕自己的榜单贴出去之后遭到别人的诟病,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宋白将考中的名单列好之后拿给宋太祖看,要宋太祖定夺,以为这样就可以借助宋太祖的力量将那些诟病去除,宋太祖看到宋白呈上去的名单之后非常生气,说,我让你主持考试,就是让你负责这件事情,就是让你做主,我又没有看到这些人的考卷,我怎么知道该不该让他们上榜?如果皇榜贴出去之后有人议论我就要砍你的头以谢天下。
宋白很害怕,见到自己的小伎俩没有实现,于是将榜单改成公正的榜单贴出去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君主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如果不能具备相当的能力识破臣子的伎俩,那么很可能被臣子算计,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宋太祖的智慧。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
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
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一)编写:周雯一、孔子犹江海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一)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二)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三)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阐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推敲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韩立马良.久()2.岛初赴举.京师()3.遂于.驴上吟哦()4.遂并辔而.归()(二)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三)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三、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诸灵康曹怿岚顾伟陆锦花徐董梅初中文言文训练1-40参考答案1.《君子志道》1、①登上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的意思。
③被④所以⑤波澜⑥光辉⑦小的缝隙⑧满⑨流走2、君子立志于大道,如果不一点一滴去积累知识,培养美德,使文采表现出来,就不能通达。
3、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厚积而薄发。
(意对即可)2.《晋人伐刑》1.①讨伐,攻打②通“早”③灭亡④衰疲,衰败⑤地位重要⑥有利2、①况且扶持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家的功德,不如使灭亡的国家获得重生的功德大。
②等到刑国灭亡了,再去援助它重新复国,那样的名声才真正更美好。
3、想以此削弱晋国的国力,达到渔翁得利的目的。
(意对即可)3.《以身作则,心平气和》1.①像②教诲③使……行为正直④表率⑤行为⑥急躁的举动2、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如果行为有过失,小人肯定会因为嫉妒而以此作为攻击的借口。
(意对即可)3、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为子女兄弟作出表率(意对即可)4、必平其气以待人;洁身自好,遇到问题尤其要保持冷静,不可有急躁的举动而中小人的诡计。
(意对即可)4.《王维宁嗜酒》1.①擅长②资财③喜欢,酷爱④到⑤有人⑥等到⑦停止⑧走⑨使……快乐2、别人又劝他说靠卖字也可以养活自己。
(意对即可)3、性豪侈,嗜酒;如果恃才傲物,没能端正自己人生态度的人,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玩物丧志,落得可悲的下场。
(意对即可)5.《裴略自赞》1、解释:①担任②放臵不用③让④凋零⑤遮挡⑥惭愧⑦给予,授予2、翻译:①肚皮不能容纳国家的有志之士,皮外何必生枝节。
②这是扳了您的肋骨,何止是伤害了胳膊!(意对即可)3、不仅是裴略自身的真才实学,更是裴略一语道破为官要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让温彦博感到自惭。
(意对即可)6.《白云山岳皆文章》1、①领悟②光芒四射的艳丽③灵秀挺拔的气概④博大宽广的胸怀⑤都、全⑥虚心有节⑦高风亮节⑧傲然不屈的性格2、①观赏天空漂浮的白云,可以领悟到它舒卷自如烂漫多姿的妙态。
1.寇准读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②,大为具③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供帐:隆重设宴。
③具:准办酒食。
④《霍光传》:载于《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译文】当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丞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材,只可惜他处世方法不足。
”等到寇准出任陕的职位时,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款待张咏。
张咏要走的时候,寇准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的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看啊。
”寇准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啊!”1.解释(1)闻(2)谓(3)适(4)谕2.翻译(1)何以教准(2)此张公谓我矣。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参考答案】1.(1)听说,听到(2)对……说(3)恰好(4)明白2. (1)(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的呢(2)这是张公在说我啊!3.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2. 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一)革幼而聪敏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
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
”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十六丧母,以孝闻。
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
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
朓尝宿卫,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敝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柔之深加赏器(2)还过江革(3)见革弊絮单席(4)乃脱所著褥2、翻译句子。
(1)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2)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3、根据提示填空。
(1)表明江革勤学的的句子:(2)与“必兴吾门”相照应的地方是:(3)表明江革历经磨难的句子有:(二)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持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朕向为群凶未定(2)不暇读书(3)比来四海安静(4)不徒言也2、翻译句子。
(1)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2)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
4、你同意唐太宗的观点吗?为什么?(三)宋太祖怒责宋白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
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
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乃先具姓名以白上(2)若榜出,别致人言(3)当斫汝头以谢众(4)取舍汝当自决2、翻译句子。
(1)欲托上旨以自重。
(2)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3、文中太祖国的一段话义正词严,语气激烈,使用了哪两个反问句?其作用是什么?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宋江太祖是一个怎样的人,试做简单评价。
宋太祖怕史官宋太祖尝弹雀①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恕,诘其故。
对曰:“臣以尚②急于③弹雀。
”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
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
②尚:还是。
③于: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2)自当.有史官书之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上怒,诘其故...。
14.从文中看,上“惧”的是,“说”的是。
(2分)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
B.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
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
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
答案:12.(1)慢慢地(2分) (2)应该,应当(2分)13.皇上生气了,责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3分,关键词:诘,故,其)14.惧:自己的昏庸被史官记录下来影响名声;说:有这稀一位敢于劝谏的忠臣。
(每空1分)15.B(3分)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弹捕鸟雀。
有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
(但)他上奏的却是普通的事情。
宋太祖生气了,责问这是为什么。
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弹捕鸟雀还紧急。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斧钺撞了臣子的嘴,(臣子)被撞落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捡起了牙齿,放在怀里。
太祖骂(他)说:“你怀里揣着牙齿,想告我的状吗?!”(臣子)回答说:“臣没有资格状告陛下,然而自有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记录这件事。
”宋太祖既害怕又高兴,赏赐了黄金和丝织品安慰犒劳他。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四)诸灵康曹怿岚顾伟陆锦花徐董梅31.. 王羲之机智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②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1屏bǐng:命人退避。
○2逆:背叛,叛逆。
[文化常识]右军。
古人称谓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官名等。
上文中“王右军”即是以官名称呼。
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称其为王右军。
又如,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思考与练习]1.解释:○1恒______________○2须臾__________ ○3觉_____________ ○4方______________○5信______________○6熟______________○7全______________2.翻译: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年减十岁”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1十岁左右○2大于十岁○3不满十岁○4十岁32. 物各有短长甘戊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①,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②;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③,不如斤④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1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
○2狸:猫。
○3治木:劈削木头。
初中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5篇)1.买鸭捉兔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去原上。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
凫不能飞,投于地。
再掷之,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
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
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
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2.良狗捕鼠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
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
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人善于识别狗的优劣。
他的邻居请他找一只捉老鼠的狗。
过了一年,这人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优良的狗呀!" 邻居把狗养了好几年,可这只狗并不捉老鼠。
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
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的确是一只好狗呀,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
如果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
" 这个邻居果真把狗的后腿拴住了。
这狗才捉起老鼠来。
3.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堂,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佯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诸灵康曹怿岚顾伟陆锦花徐董梅初中文言文训练1-40参考答案1.《君子志道》1、①登上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的意思。
③被④所以⑤波澜⑥光辉⑦小的缝隙⑧满⑨流走2、君子立志于大道,如果不一点一滴去积累知识,培养美德,使文采表现出来,就不能通达。
3、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厚积而薄发。
(意对即可)2.《晋人伐刑》1.①讨伐,攻打②通“早”③灭亡④衰疲,衰败⑤地位重要⑥有利2、①况且扶持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家的功德,不如使灭亡的国家获得重生的功德大。
②等到刑国灭亡了,再去援助它重新复国,那样的名声才真正更美好。
3、想以此削弱晋国的国力,达到渔翁得利的目的。
(意对即可)3.《以身作则,心平气和》1.①像②教诲③使……行为正直④表率⑤行为⑥急躁的举动2、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如果行为有过失,小人肯定会因为嫉妒而以此作为攻击的借口。
(意对即可)3、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为子女兄弟作出表率(意对即可)4、必平其气以待人;洁身自好,遇到问题尤其要保持冷静,不可有急躁的举动而中小人的诡计。
(意对即可)4.《王维宁嗜酒》1.①擅长②资财③喜欢,酷爱④到⑤有人⑥等到⑦停止⑧走⑨使……快乐2、别人又劝他说靠卖字也可以养活自己。
(意对即可)3、性豪侈,嗜酒;如果恃才傲物,没能端正自己人生态度的人,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玩物丧志,落得可悲的下场。
(意对即可)5.《裴略自赞》1、解释:①担任②放置不用③让④凋零⑤遮挡⑥惭愧⑦给予,授予2、翻译:①肚皮不能容纳国家的有志之士,皮外何必生枝节。
②这是扳了您的肋骨,何止是伤害了胳膊!(意对即可)3、不仅是裴略自身的真才实学,更是裴略一语道破为官要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让温彦博感到自惭。
文言文综合训练文言文综合训练一.孔子犹江海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2.赐不能识也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五:断句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答案】:一、1.如,像 2.了解二、翻译见译文三、1.善哉,子贡之言也!2.孔子为人何如?四、C;五、断句: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译文】: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为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够了解他”赵简子很不高兴地说:“你跟随孔子学习了几十年,学业有成才离开他,(现在)我问你(他为人怎样),你却说不了解,这是为什么啊?”子贡(回答)说:“我就象饥渴的人在江边喝水,知道满足就罢了。
而孔子就象江海一样(辽阔,深邃),我怎么有能力了解他呢?”赵简子说:“好,子贡的话说的真对啊!”二.推敲《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无自至则壅。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
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
”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
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
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
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
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
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
”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
”王大喜,赐之金。
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
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壅塞》)材料二: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
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
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
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
所以然者,何也? 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
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
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
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
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宋太祖怕史官阅读答案《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阅读材料太祖①尝弹雀②于后,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③其故。
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
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④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注释】①太祖:指宋太祖。
②弹雀:拿弹弓打小鸟。
③诘:责问。
④讼:告状⑤尚:还是《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阅读题目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太祖尝弹雀于后苑 (曾经 )B.太祖亟见之(急忙)C. 堕两齿(堕落)D.汝怀齿欲讼我耶(怀里藏着)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自当有史官书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忘路之远近。
B.无丝竹之乱耳。
C.闻之,欣然规往。
D.何陋之有。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23.说说文中的宋太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阅读答案20.C(2分)21.C(2分)22、我认为比弹雀还紧要得多。
(2分)23、专制霸道、知错就改(2分)《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参考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弹打鸟雀。
有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
他上奏的就是普通的事情罢了。
宋太祖生气了,责问他的缘故。
臣子回答说:“我以为这件事情比弹捕鸟雀还紧急。
”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用水晶制的小斧,用斧柄撞了臣子的嘴,(臣子)被撞落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低下头捡起了牙齿,放在怀里。
宋太祖责骂(他)说:“你怀里揣着牙齿,想告我的状吗?”(臣子)回答说:“我没有资格状告陛下,然而自有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记录这件事。
”赵匡胤既害怕又高兴,赏赐了黄金和丝织品安慰犒劳他。
“宋太祖怕史官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太祖怒责宋白太祖时,宋白知举①,多收金银,取舍不公。
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
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注释】①知举:主持考试。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乃先具姓名以白上2.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3.取舍汝当自决二、翻译下列句子。
1.欲托上旨以自重。
2.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十八)宋太祖怒责宋白一、1.列出,报告 2.招致,砍 3.决定二、1.想要借皇上的旨意抬高自己的身价。
2.宋白很害怕,就将榜单上的名字都改掉,使它符合大家的意愿,然后将榜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