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筋膜手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6
FM 筋膜手法治疗妇女产后腰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FM筋膜手法治疗妇女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产后腰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4周内接受8次治疗,观察组在采用FM筋膜手法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通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FM筋膜手法治疗产后腰痛,与传统针灸相比,能够在短期间较快缓解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非侵入性、非药物性物理治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腰痛;FM筋膜手法;意大利CC点;筋膜手法;肌筋膜产后腰痛是产妇分娩后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为50%-8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及骶髂关节周围疼痛酸胀,同时伴有腰椎及臀部肌肉的压痛[1],若未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往往反复发作,有产后腰痛的孕妇,在产后12个月疼痛反复发作的比例高达65.3%[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产后腰痛的常规治疗治疗包括理疗、固定带、传统针灸、局部封闭、按摩、热疗等方法[3-4] ,有研究表明,产后腰痛与筋膜层间粘滞性增高,滑动受阻有关[5-7],FM筋膜手法已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如慢性下背痛、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等肌肉骨骼疾病[8],但以产后腰痛以筋膜组织为治疗重点的建议及指南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FM筋膜手法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致2019年12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接受治疗的产后腰痛患者60例,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传统针灸组 (n = 30)和FM筋膜手法组(n = 30)。
技能分享|肌筋膜按摩⼿法图⽰重磅来袭!!前⽅⾼能预警!万字长⽂预计阅读时长 30min肌筋膜(MF)按摩是指所有类型的以肌筋膜为重点的,包括肌⾁、结缔组织(CT)和神经肌接头的躯体疗法。
肌筋膜按摩也包括伸展之类的简单的⾃我护理、⾃⾝按摩、冷敷和热敷以及为了增加按摩效果的躯体放松。
M=MFO 肌⾁道肌⾁的作⽤是使机体稳定并引起运动。
⼈体所有功能,从⼼脏搏动到胸廓扩张引发呼吸都需要运动。
在机体内,肌⾁所消耗的能量最⼤。
健康的肌⾁对来⾃神经系统的信号进⾏回应,协调并产⽣复杂的运动。
F=FASCIA 筋膜通常是指两类特殊的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和致密结缔组织(深筋膜)。
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在⽪肤的下⾯,⽑细⾎管和淋巴管穿⾏于此,这层还有很多神经通过,⽪下脂肪层与其相连。
深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是更坚韧和致密的物质,⼤⽚的深筋膜将⾝体分成⼏⼤部分,如腹腔。
肌筋膜是包绕肌⾁组织的特殊类型的深筋膜。
⼀般指的是包绕肌⾁的特定的筋膜,有时也指整个肌⾁和筋膜。
健康的肌筋膜可以承受相当程度的压⼒和牵张⼒,也可以放松。
肌筋膜也可以是连接肌⾁和⾻骼的肌腱和韧带。
在连接部位筋膜的细胞膜变得扭曲并相互盘绕,增加了连接表⾯的⾯积,从⽽将其粘接在⼀起,增加了预防撕裂的能⼒。
肌筋膜按摩的重点是肌筋膜单位,包括肌⾁、结缔组织和神经肌接头。
肌筋膜按摩来源于整⾻疗法,并且依赖于整⾻疗法的三个原则。
它们是:①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的;②机体具有⾃愈能⼒;③机体是由筋膜连接起来的整体。
学习并应⽤运⽤肌筋膜按摩技术可以改善治疗师的专业技能和交流技巧,进个⼈的成长和职业提升。
肌筋膜按摩⽅法可分为两⼤类,每类⽅法⼜分为两种⽅式。
每⼀种⽅法和⽅式都是独⼀⽆⼆的,可以通过与肌筋膜的关系加以鉴别。
第⼀类是“直接⽅法”,包括的⽅式和技术需要⽤相等但相反的⼒量去对付组织的抵抗⼒;第⼆类是“间接⽅法”,包括的⼿法和技术需要使组织变软产⽣轻松的感觉来对付组织的抵抗⼒。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8期产后肥胖在分娩后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是由于妊娠期间患者自身内分泌代谢超过了下丘脑的最大功能阈值,进而使自身的脂肪代谢严重失调,引起脂肪堆积、体重增加[1]。
此外,产后肥胖也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在医学上也将产后肥胖称为“生育性肥胖”或“母性肥胖综合征”,是产后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情况。
国内的相关调查表明,产后42d,肥胖产妇约为87.29%[2]。
产后肥胖不仅对产妇的体态产生影响,还会引起各种慢性疾病[3]。
以往,针对肥胖的治疗以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为主,但是产后肥胖属于内分泌性肥胖,单纯地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效果并不显著。
仿生物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减肥效果[4-5]。
此外,研究指出,FM 筋膜手法也具有改善肥胖的功能,本研究采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FM 筋膜手法对产后肥胖女性进行干预,旨在探究其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产后肥胖女性4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100例。
对照组双胎妊娠16例,单胎妊娠84例;年龄22~45岁,平均(29.1±4.3)岁。
研究1组双胎妊娠17例,单胎妊娠83例;年龄23~44岁,平均(29.0±4.5)岁。
研究2组双胎妊娠16例,单胎妊娠84例;年龄22~44岁,平均(29.0±4.3)岁。
对照组双胎妊娠15例,单胎妊娠85例,年龄21~44岁,平均(29.2±4.3)岁。
联合组双胎妊娠17例,单胎妊娠83例;年龄21~45岁,平均(28.8±4.3)岁。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②UVI≥3;③年龄18~40岁;④意识清晰,自愿加入本研究,积极配合指导;⑤产后1年内;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筋膜松动术)筋膜链及相关康复治疗手法前表线I.手法部位:伸肌支持带;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双手往上推,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2.手法部位:胫前肌;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两拳面构成三角形,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沿着胫前肌双手往上推,推至胫骨粗隆处两手分开,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3、手法部位:胸锁乳突肌;患者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半握拳,放在胸锁关节处,肘关节伸直,沿着胸锁乳突肌往上推,推至乳突上方的头皮筋膜。
后表线1、手法部位:跟腱;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食指第二指骨面分别至于跟腱的两侧并挤压跟腱向下滑动。
2、手法部位:腓肠肌;患者评估:站立位,观察患者双脚有无扁平足、高弓足;患者体位:俯卧位, 双脚露出床面;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腓肠肌处,肘关节伸直,同时身体往下压,患者配合做踝关节的跖屈和躇屈的同时治疗师双手沿腓肠肌下滑。
3、手法部位:胭绳肌;患者体位:俯卧位,屈膝90。
;操作程序:治疗师的操作手的四肢指尖放在胭绳肌内外侧头之间,患者配合做膝关节内外旋的同时治疗师的操作手的指尖做滑动。
4、手法部位:竖脊肌;患者评估:坐位,嘱患者先低头,然后依次屈曲颈段、胸段以及腰舐部脊柱, 观察各段有无活动受限。
患者体位:坐位,双脚踩地;操作程序:治疗师位于患者背后,如图所示,患者配合使脊柱一节一节的屈曲,治疗师同时使双肘从上往下滑;操作结束后,治疗师的操作手从下往上提醒患者一节一节的伸展脊柱。
5、手法部位:枕脊;患者体位:仰卧位;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指屈曲,双手并拢,双手指尖置于枕骨粗隆下缘,嘱患者全身放松并将头自然放在治疗师的指尖;然后双手指尖沿着颈椎从下往上滑动。
体侧线(侧线)1、手法部位:腓骨肌;评估:评估内侧和外侧足弓是否平衡;治疗师:按照身体解读的结果把组织延长或分散开;患者体位:侧躺,脚露出床沿外侧,做足跖屈足背屈的动作;注意事项:接受治疗腿下方放一个枕头;与比目鱼肌做好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