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清洁生产技术探讨及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5
第 47 卷 第 8 期2018 年 8 月Vol.47 No.8Aug. 2018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清洁生产技术探讨及实践
陈兴锋,牟 达,孙 凯,张巍松,杨中国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摘 要:分析了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介绍了针对装
置的共性问题采取的主要清洁生产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聚丙烯;清洁生产;粉尘;VOC治理;废水回收
中图分类号:TQ 32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905(2018)08-0058-04
收稿日期:2018-06-15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是国内第一
家使用Unipol气相法工艺生产聚丙烯的装置。随着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实
施,石油化工企业如何实现清洁生产,已成为制约其
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广西石化公司聚丙
烯装置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广西石化
公司Unipol聚丙烯工艺装置目前在清洁生产中遇到
的共性问题,对聚丙烯装置粉尘、挤压造粒系统废水
回收、掺混料仓VOC及噪声治理、脱气系统的丙烷管
线改造、废三乙基铝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提
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相应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1 添加剂系统粉尘和油污染治理
1.1 固体添加剂系统的工艺流程
如图1所示,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除酸剂等添加剂根据不同的生产牌号,按一定比例从Y6260
加入,然后进入D6227,与E6252过来的聚丙烯粉料
按1∶1的重量比进入S-6250中进行搅拌,搅拌均
匀后进入失重称S-6251/3,通过失重称设定流量后
进入挤压机料斗。
1.2 固、液添加剂在加剂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
油污染
聚丙烯添加剂分为固体和液体添加剂,其中固
体添加剂主要有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除酸剂等,
都是细粉状的。整个固体添加剂系统存在氮封,里
面保持微正压。从Y6260向D6627加剂时,大量的
添加剂粉末会被氮气携带出来,使整个加剂操作间
弥漫大量的粉尘,一方面会危害到加剂人员的身体
健康,另一方面会有粉尘爆炸的危险。
液体添加剂通过泵直接打到挤压机料斗,每次
投用前,需要用工业白油进行清洗,操作繁琐,地面
还需铺上吸油毡,仍然很难避免油污的产生。
1.3 采取的对应措施
针对粉尘,目前装置采取的办法是在Y6262顶
部加上抽风机,将产生的粉尘抽放到外部空间进行
排放,大约能减少80%左右的粉尘,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除去了大部分的粉尘,但其弊端也很明显。首
先它不能完全除去操作间内的粉尘,而且抽风机会
将大量的有效添加剂粉末带走,造成添加剂大量浪
费的同时,也造成了外部空间环境的污染;其次是在
排放过程中,抽风机排放管线会积累大量的粉尘,易
造成管线堵塞,
须定期清理。液体添加剂每次投用图1 固体添加剂系统的工艺流程59第 8 期
前都需要用工业白油进行清洗,容易产生油污。
为此,将液体添加剂和粉状的固体添加剂改为
颗粒状的复配抗氧剂,则完全避免了上述问题。颗
粒复配抗氧剂从源头上解决了添加剂带来的各类粉
尘问题,提高了添加剂的混合均匀性和产品改性质
量,屏蔽了液体过氧化物带来的危险和污染。
2 挤压造粒系统的粉尘治理和颗粒水
回收
2.1 挤压造粒系统流程
树脂粉料、添加剂母料通过挤压机进料料斗
Y-6211进入双螺杆挤压造粒机(Y-7001)。在挤压
机(Y-7001)中,这些物料被混炼、熔融后,熔融的聚
合物进入熔融泵(Y-7004)进一步挤压。熔融态的
树脂经过分流阀(Y-7002)和筛网(Y-7005),经过一
个多孔模板Y-7006进入水下造粒机(Y-7007)。在
水下切粒室内,贴在模板上的刀片将熔融物切成颗
粒。切成的颗粒由切粒水冷却并和切粒水一起被输
送到大块分离器(Y-7009)和颗粒干燥器(Y-7010)。
其中水返回到颗粒水储槽(D-7008),干燥的产品颗
粒进入颗粒振动筛(Y-7013),尺寸偏大和偏小的颗
粒被筛选出来,送至地面料斗。合格产品颗粒由颗
粒输送系统输送到产品缓冲料斗(D-8001)。颗粒水
系统由颗粒水箱D-7008、颗粒水泵G-7012/7022和一个颗粒水冷却器E-7020组成。去火炬
C-7015/X117Y-6211YR-7001
YR-7004Y-7003Y-7009Y-7011Y-7016
Y-7013
至D8001YM-7010K-7010AY-7010
Y-7004Y-7001Y-7007Y-7006Y-7005Y-7002Y-7014YM-7001
YM-7004YM-7007
K-7021G-7022G-7012D-7008CWSCWR
E-7020大块仓
低压蒸汽颗粒水排大气
图2 挤压造粒流程
2.2 挤压造粒系统产生的粉尘和废水污染
熔融状态的聚丙烯树脂经过切粒机模板,被水
下切粒机(Y-7007)切成粒状的聚丙烯颗粒。这个
过程中,由于模板和切粒刀存在磨损、变形以及切刀
和模板贴合存在偏差等一系列原因,总会有聚丙烯细粉料产生。这些细粉料通过切粒水的运输经大块
分离器(Y-7009)和颗粒干燥器(Y-7010),最终到颗
粒水储槽(D-7008)中进行物理沉降,由水箱上部的
溢流口流出,然后集中到下面的细粉收集箱,通过人
工进行打捞。采用这种方式清理颗粒水槽中的聚丙
烯粉末,存在的问题是:聚丙烯粉末在水槽(D-7008)
的上层聚集,流动性较差,水槽上部设计的角钢将聚
丙烯粉料分割成区域堆积,进一步降低了其流动性,
最终导致大量的聚丙烯细粉料在切粒水槽上层堆
积,需要在上部开设的人工打捞口定期打捞。但这
只能打捞开设口附近的聚丙烯粉料,而且在打捞的
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聚丙烯粉尘。同样,水箱溢流
口下面的聚丙烯粉末收集箱也会产生大量的聚丙烯
粉尘,而且溢流出来的切粒水是直接排放到聚丙烯
废水池的。
2.3 改进方案和建议
建议将D7008的上层角钢移动位置,避免其
阻碍上层细粉的流动,并将水箱的液位控制在溢流
口挡板以上位置,便于细粉的溢流。溢流管线的出
口套上可过滤式编织袋(吨袋)进行过滤,细粉料
留在袋中,过滤的切粒水则进入下面的水槽收集,
通过泵打回到D7008上部细粉堆积层上,并在细粉堆积层的四周设置液体喷射器,通过水流的作用
将上层粉末赶到溢流口进行溢流。编织袋内的细
粉收集满时,用叉车叉走,换上新的编织袋。整个
过程是封闭式操作,减少了人工打捞,避免了扬尘
的产生,改善了造粒厂房的环境,同时回收了切粒
水,减少了装置的废水排放。另外模板和熔融泵的
除盐水冷却水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回收,从而
减少整个造粒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具体改造方案
如图3所示。
图3 挤压造粒系统改造方案陈兴锋等: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清洁生产技术探讨及实践60化工技术与开发 第 47 卷
3 料仓掺混系统的粉尘、可燃气及
噪声治理
3.1 掺混系统工艺流程
产品缓冲料斗(D-8001)中的聚丙烯颗粒经过
安装在送料料斗底部的旋转送料器S-8002,进入气
流输送系统,此输送系统的风机K-8003/8004输出
的压缩空气,经过出口的冷却器E-8005冷却后,与
颗粒混合成两相流,将颗粒送入6个掺混料仓(D-
8007/8008/8009/8010/8011/8012)。产品输送系统包
括两条独立的气流输送管线,两线可以同时进行工
作。其中一条进行掺混、倒仓,另一条可以把颗粒送
往包装料仓D-8024/8025。粒料在进入包装前,先
经过淘析器Y-8023除去其中的粉尘和拉丝料。掺
混料仓底部还设有一条旁路吹扫线系统,包括掺混
料仓吹扫风机K-8050/8051以及风机出口冷却器E-8048。呼吸阀呼吸阀
D-8007D-8001S-8002
S-8015S-8016S-8017S-8018S-8019S-8020S-8082
S-8031K-8030K-8023Y-8084Y-8085Y-8086
Y-8087Y-8088
Y-8089Y-8094Y-8093E-8005
E-8014
E-8043E-8048K-8003K-8004
K-8040K-8041K-8042K-8050K-8051D-8008D-8009D-8010D-8011D-8012
Y-8092
Y-8052Y-8053D-8024D-8025Y-8027
图4 掺混系统工艺流程
3.2 掺混系统产生的粉尘和可燃气
掺混料仓吹扫风机K-8050/8051产生的吹扫气
里包含大量的聚丙烯粉料和可燃气,通过顶部的排
放口直接排入大气,同时料仓处在进料和掺混两种
状态时,顶部的呼吸阀达到预定压力会自动打开,也
会携带出大量的聚丙烯粉末和可燃气体,同时产生
巨大的噪音。
3.3 改进方案和建议
建议将料仓顶部的呼吸阀门和排放口通过管线
连接在一起,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并从吹
扫风机K-8050/8051引入副线,调节排放气中的可
燃气含量,使其达到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在
排放口安装消音器以降低气流产生的噪音。从料仓
的水冲洗系统(包括掺混料仓冲洗水罐D-8090和掺混料仓冲洗水泵G-8091)引入冲洗管线,定期冲
洗旋风分离器罐里的粉料,不仅可以减少聚丙烯粉
尘,也可以调节可燃气的排放浓度。具体改造方案
见图5。
S-8016S-8015S-8017S-8018S-8019S-8020E-1D-8012
D-8090
E-8048K-8050Y-8094Y-8093G-8091旋风分离器D-8011D-8010D-8009D-8008D-8007
图5 掺混系统改造方案
4 脱气回收系统改造
4.1 脱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
如图6所示,回收气经压缩机压缩、冷凝后进入
回收塔分气罐C5257中减压,分离出液流中的轻组
分。轻组分与回收气塔的塔顶气混合送回压缩机
入口,液相则送至回收气塔C-5260。通过回收塔底
部的再沸器(E-5268)与回收塔顶部的冷凝器(E-
5261)的共同作用,塔顶产品去回收气压缩机,回收
的丙烯则通过丙烯回收泵(G-5269/5270)送回反应
器。回收塔C-5260底部的丙烷与喷射水泵(G-5275)
过来的除盐水混合,中和其中的三乙基铝助催化剂
后,排放到上游气分装置。
丙烯回反应器
丙烷去界外过滤器SPI5275B-/C
除盐水去火炬
G-5270G-5269C-5260E-5261TCPC
FC
E-5268G-5259CWSCWR
进料由C-5257来蒸汽
凝液FC
FFC
G-5275LC
图6 脱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
回收气塔C-5260底部的回收丙烷去气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