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验收表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6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是对教师教学创新工作的评估和认可,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与目标、教学创新团队的特点与作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的标准与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与目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由一群富有创新精神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团队。
其组建的目标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多学科、多层次的组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该由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组成,以便在教学创新中能够形成多样化的思维和方法。
2. 互助合作、相互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成员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相互促进,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 独立探索、持续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该具备独立探索的能力,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推动教学创新的发展。
二、教学创新团队的特点与作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研究和探索,积极推动教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3. 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存在和工作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三、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的标准与流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验收是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评估和认可,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成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改进等。
2. 团队合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展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团队效果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3. 教学效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学效果是评估的重要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反馈等。
附件3:
教学管理工作部制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表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所在系部:
填报日期: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二、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
本教学团队共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专任老师人,占%,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老师人,占%。
专任老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行业企业兼职老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2.团队带头人
三、人才培育状况
1.专业(群)人才培育方案的开发、设计
2.专业(群)人才培育方案的实施
3.教学改革及成果
四、技术服务状况
五、团队建设规划(含专兼老师职业发展规划和资金预算)
六、评价、举荐看法
1.系部举荐看法
2.教学管理工作部看法。
闽江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验收表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所属系院:
填表时间:
闽江学院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
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验收表由校级建设教学团队填写。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校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底。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系院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二、团队成员情况
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三、教学情况
4.教学改革项目:
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
四、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五、经费使用情况
六、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七、团队建设成效
八、评价、验收意见。
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验收评分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得分:90 通过问题反馈:无虚拟实训软件得分:84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1. 5门理论课缺少ppt课件:《广告材料工艺应用》课程目录中王晚竹目录下无ppt课件;《广告设计》课程目录中张丽蘋目录下无ppt课件;《电脑美术构成应用》课程目录中邓国萍目录下无ppt课件;《数据安全防护》课程目录中施泽全目录下无ppt课件;《软件UI界面设计》课程目录中邵亮目录下无ppt课件。
2.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得分:70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1.“专业发展规划”目录中上传的资源为“煤矿开采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技能标准”。
用“专业标准”代替“专业发展规划”似乎不妥。
2. 没有《煤矿地质分析与应用》、《矿山电气安全与设备操作》、《订单企业专项培训》三门理论课程的相关资源。
3. 多门理论课或实践课目录下的教师目录下无相关课程资源;目录建立方式不规范,有些专业课程的教案、ppt课件等资源未放入相应教师名字的目录下。
4. 无虚拟实训软件得分:84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1.理论课《电子技术应用》无相关课程资源。
2.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得分:84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得分:70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1.多门理论课无“课程标准”。
2.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3.无虚拟实训软件。
得分:84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得分:74 暂缓通过问题反馈:1.理论课《室内设计I》(室内方向)、《室内设计原理》(室内方向)、《装饰材料》(室内方向),此三门课皆无“课程标准”;理论课《计算机空间效果图制作II》(室内方向)、《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环艺方向)、《人体工程学应用》(环艺方向),此三门课除了有“课程标准”外,无其他资源。
2.没有“实训及实习课程”相关课程资源。
3.无虚拟实训软件。
闽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与成果奖励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奖励范围第二条本办法适用的奖励范围含教学研究与改革建设项目(简称“教研项目”)、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简称“教研成果”)等部分。
教研项目含课程建设类、学科专业建设类、实验实践教学类、人才培养类或教学团队类、专项类、教改课题类、指导学生立项类等;教研成果含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教学优秀奖、教学管理先进奖、优秀教材奖、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等。
第三条本办法对奖励项目与成果等级设置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级别,其中:一级是指国家教育部等设置的项目或奖项;二级是指福建省教育厅、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各专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等设置的项目或奖项;三级是指经教育部、科技部等批准设立的各类社会力量(具有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科学技术奖资格)、省一级学(协)会、市教育主管部门、其他厅级等单位设置的项目或奖项;四级是指我校教务处设置的项目或奖项。
第四条本办法的奖励对象为我校在职人员和在读学生或集体。
如成果是多人合作完成的,奖励只授予第一完成人,并由第一完成人主持分配奖励款;第一完成人如是在读学生,且其成果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则奖励授予其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主持分配。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的奖励成果必须以闽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若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则按所列奖励金额的30%奖励;如为第三署名单位的,按所列奖励金额的15%奖励。
第四署名单位或第四署名个人及其以下的获奖者,不适用本办法。
第六条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与成果违反国家法规及学校有关规定或未经学校备案者,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章奖励项目与标准第七条教研项目奖励表1:教研项目奖励标准(单位:万元)奖金分两次发放,项目立项成功发放60%,结题发放剩余40%。
第八条教研成果奖励标准表2:教研成果奖励标准(单位:万元)其中,教学优秀奖含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者、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获奖者、优秀实验员等;教材奖含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优秀教材等;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具体赛事由教务处认定;指导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等。
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单一、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负责人:XXX项目组成员:XXX、XXX、XXX项目开始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项目结束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项目总预算:XX万元二、项目目标和成果1.目标:建设涵盖高校各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成果: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库、实践指导等,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更新机制。
三、资源库内容和质量1.内容:资源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库、实践指导等,覆盖各专业领域,具备多样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2.质量:资源库内容符合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和标准,经过严格审核和筛选,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技术标准和规范符合性1.技术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2.规范符合性: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项目的合规性。
五、用户反馈和满意度1.用户反馈:通过对高校师生使用资源库的反馈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库。
2.满意度: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评估资源库的满意度,以便进一步优化。
六、项目管理和协作情况1.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协作情况:各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优化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通过推广教学资源库,提高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
八、后续改进和发展计划1.后续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对教学资源库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2.发展计划:在现有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以满足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闽江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验收表闽江学院教学团队简介团队名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 景秀艳所属系院: 旅游系填表时间: 2009年12月20号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旅游管理专业为我校首批申报本科的六个专业之一。
本教学团队由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三名,讲师三名。
该教学团队老中青年龄结构及职称学历结构合理。
1、专业建设方面该团队主要成员参与或主持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分别参与或主持了历年来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
2、教学方面该团队教师长期从事本科教学一线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旅游系中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是闽江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3、教材建设方面团队成员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参编多本省部级本专科教材,主持国家级、省级、校级教改项目共三项。
4、学术研究方面该团队集中了全系学术研究骨干,团队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教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教改课题校级课题两项。
二、团队成员情况1.带头人情况:参加工作时姓名景秀艳出生年月 70(8 92年7月间政治面貌党员民族汉性别女华东师范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授予单位授予时间 2007年7月大学高校教龄 13年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联系地址、邮编闽江学院旅游系(350108) 办公电话 83761135 移动电话 83863225 电子邮件地址Jingkk1234@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2003年《旅游地理学》网络课程获省高校优秀网络课程奖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1994.9-1997.7 区域地理学院1997.9-至今闽江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2004.9-2007.7 经济地理/旅游经济域经济系2007.7-至今闽江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旅游规划7 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参加工作姓名吴金林年龄 46 1983年时间最终学历(学位) 学士专业市场营销高校教龄 22年职称教授职务系主任参加工作姓名黄云年龄 43 1987年时间最终学历(学位) 学士专业历史学高校教龄 18年职称副教授职务系副主任参加工作姓名蒋周莉年龄 37 1996年时间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硕士) 专业管理学高校教龄 13年职称副教授职务参加工作姓名李丹年龄 35 1996年时间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硕士) 专业管理学高校教龄 13年职称副教授职务参加工作姓名陈亮年龄 38 1993年时间最终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专业酒店管理高校教龄 13年职称讲师职务参加工作姓名林爱平年龄 34 2001年时间研究生(硕最终学历(学位) 专业自然地理高校教龄 8年士)职称讲师职务参加工作姓名吴琳萍年龄 28 2002年时间研究生(硕最终学历(学位) 专业旅游管理高校教龄 4年士)职称助教职务三、教学情况1.主要授课情况:(2007年以来)课程名称授课人起止时间总课时旅游地理景秀艳 2007.9----至今 540 旅游资源与开发景秀艳 2009.2—至今 216市场营销吴金林 2007. 9----至今 544旅游文化黄云 2007.9——至今 216 饭店管理概论蒋周莉 2007.9----至今252管理学蒋周莉 2007.9----至今 216 旅游公共关系李丹 2007.9----至今216 (旅游)市场营销李丹 2007.9----至今 216餐饮管理陈亮 2007.9----至今 540酒水知识陈亮 2007.9----至今 216旅游地理林爱平 2007.9----至今 360 旅游资源与开发林爱平 2007.2—至今 216 旅游财务管理吴琳萍 2006.9----至今 4322.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情况)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吴金林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年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李丹旅游资源与开发景秀艳等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饭店管理概论蒋周莉等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旅游市场营销李丹等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校级及以上奖励)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旅游地理学》网络课程省优秀网络课程省级 2003年获省优秀课件评比三等《旅游市场营销》多媒体课件省级 2006年奖优秀组织奖(中餐宴会摆2009“开元杯”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台三等奖、鸡尾酒调制三国家级 2009年 (饭店服务)大赛等奖、西餐宴会摆台优胜奖、中式铺床优胜奖)4.教学改革项目:(校级及以上、2007年以来,如精品课程等)经费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 ,元,“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国家教育部 2008.11-2010.11 才培养模式”《旅游地理》精品课程 0.3万闽江学院 2008.11-2009.11旅游管理特色专业 2.0万闽江学院 2009.09-2010.09 潜在餐饮管理者素质体系测评设计 0.1万闽江学院 2009.05-2010.09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5.1团队设置特色旅游管理团队汇集了闽江学院旅游系主要教学和学术研究骨干~是一支老中青年结合的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