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和平区小升初中签率这些学校一志愿录满

2023年和平区小升初中签率这些学校一志愿录满

飞哥的天津上学家长已经超过3万人,欢迎您加入!

一片区,耀华中学、十九中一志愿录满,具体中签率未知;汇文今年

初三成绩比较好,三志愿招满了;二南开这几年初中成绩一直不好,今年

没有招满。

二片区,一中、九十中一志愿录满,一中79.6%的中签率还是很高的;汉阳道今年二志愿招满了;五十五未录满。

三片区,二十中一志愿录满;六十一中今年扩招了,一志愿中签率是100%,二志愿还有名额,具体剩多少未知;十一中今年初三成绩公办第一,二志愿录满;二十一中未录满。

面向全区招生的二耀华,今年还是二志愿录满。

民办学校,益中、双菱、建华都是一志愿招满,民办成绩好,中签率

不高。

小升初摇号中签率反映了家长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和平区没有差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也是相对的,恭喜进入理想学校的家长!

更多相关问题,看我写的天津上学攻略,欢迎一起沟通!

广州初中摇号中签率高吗

广州初中摇号中签率高吗 广州初中摇号中签率高吗 沸沸扬扬的广州小升初民校摇号招生已经接近尾声,家长们怀着比自己当年参加高考还紧张的心情的煎熬等待大多都有了结果。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广州初中摇号中签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区摇中的比例大致如下: 番禺区:11所民校摇号,中签率23.19% 越秀区:4所民校摇号,中签率10.46% 荔湾区:6所民校摇号,中签率26.18% 海珠区:所有9所民校摇号,中签率为25.38%,中大附中竞争比例逾20:1 白云区:17所民校摇号,中签率28.95%,培英实验中签率仅为3.63% 天河区:12所民校摇号,6121人参与 增城区:9所民校摇号,中签率96.91% 花都区:7所民校摇号,中签率42.91% 黄埔区:6所民校摇号,20名学生同时摇中2所学校 从化区:报名人数未超招生计划,无需摇号。 摇号步骤: 第一步:网上信息采集和填报志愿。 1、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适龄儿童可依其户籍、学籍或有效证件地址,选定其中一个区进行填报志愿。 2、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学校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家庭,可向拟报名的民办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

提供网上报名服务。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报名时应充分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情况。 第二步:分区派发报名数据。 报名时间结束后,由市将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招生报名数据进行备份,并将相关报名数据分发至各区。 第三步:电脑派位和录取。 1、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直接录取。民办学校在“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向拟录取的新生发出预录取通知,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收到预录取通知后完成网上确认程序,民办学校直接确认录取名单。 2、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电脑派位工作由各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电脑派位结束后,各区教育局应主动公布电脑派位结果并及时通知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时按要求向市反馈电脑派位结果以便查询。 第四步:网上确认和现场注册。 已确定电脑派位录取资格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在“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进行录取确认,并按要求到确认录取学校进行注册。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任何民办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经电脑派位确定录取资格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注册的学生。 第五步:审核。 各区教育局对民办学校新生注册情况进行审核。 第六步:补录。 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可按各区规定进行补录。

安阳市南片小升初填志愿技巧

安阳市南片小升初填志愿技巧 总原则: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志愿类别的学位填报。如同时符合多个志愿类别条件,可以结合实际,选报一个或多个志愿类别学位。每个志愿类别是独立系列,平行录取;假如被多个学校录取,选择其中一所学校注册 1.建议家长在填报前,阅读各相关类别志愿的招生方案或学校招生简章,清楚了解具体填报要求。 2.由于“户籍地公办学校”和“优待政策学位”由各园区、镇街自行统筹安排,招生要求各有差异,故在招生平台的“申请户籍地公办学校”和“申请优待政策学位”志愿类别中,各镇街填报界面不一(有些镇街需要填报具体的学校志愿,有些镇街不需要填报具体学校志愿,只需勾选该“申请户籍地公办学校”即可)。 3.志愿填报页面的“补充材料”项目由家长根据园区、镇街招生政策自行上传,如部分园区、镇街招生方案没有要求上传补充材料的,则不用再补充提交证件照片。 小升初志愿填报建议 1. 由于民办学校摇号招生与户籍公办学校,政策优待学位,积分入学,莞外摇号互不相干,互不影响,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放弃参加民办学校的摇号机会。 2. 尽量填满三个志愿,不要浪费志愿,不要留遗憾。 3. 注意把握志愿剃度层级,不要三个志愿全部填报热门学校。那样第二第三志愿基本是作废的,意义不大,尤其非户籍生。

4. 如果有学生户籍对口的公办学校比较优质,比如莞城,南城,松山湖等公办初中做保底的,家长可以大胆填报热门学校,三个志愿可以全部填报一档热门学校,搏一搏,即便三个都不中签也无所谓,读优质公办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5. 非户籍生没有公办做保底,建议三个志愿保持梯度差别。第一志愿可以填报热门学校,第二志愿建议二档,第三志愿建议二档或三档学校做保底。如果要争取积分入学补贴,建议填报至少1所所在镇区民办学校。 6. 热门学校的中签率并不一定低,预估东华(生态园),光明的中签率大概率会超过10%。东莞前十热门学校报名人数多,但是招生人数也相对多。翰林,华附招生人数比去年较大幅度减少,但热度很高,预估翰林和华附的的中签率可能比较低(5%以下)。大家第一志愿可以大胆填报东华,光明等热门学校,招生数量够多,值得搏一搏,尤其户籍生。 7. 一旦中签第一志愿或者第二志愿,不要轻易放弃。今年新政策一旦有中签则不可以参加后续的补录,如放弃已中签学校而不去不注册只有等到最后调剂,很可能被调剂到比较差的学校。今年与去年大不相同,相对热门民办学校的补录名额会大大减少,尤其优质民办学校的补录名额,想搏补录进入名校难度非常大。 8. 有拿到CP的学生家长建议跟学校联系确认志愿填报方式,避免因为未按规定填报错过机会。 9.小升初志愿填报还要综合考虑家庭条件,学生性格特点,离家距离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出与学生匹配度高的学校作为备选。我们倡导理性择校,择校不能跟风,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深外小升初取消学校推荐生,入围中签率或大幅降低?

深外小升初取消学校推荐生,入围中签率或大幅降低? 备受关注的《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年初中招生工作方案》今天发布。今年,深外初一年级计划招收420名学生,包括英语语种和非英语语种(法语20人、德语20人、西班牙语20人、日语10人、俄语10人),招生对象依旧是罗湖、福田两区小学就读的应届毕业生。非英语语种招生报名时间5月2日(周三)9:00——5日(周六)18:00,英语语种招生报名时间是5月16日(周三)9:00—19日(周六)18:00。 深圳外国语学校是坊间公认的深圳“四大名校”之一,高考重本率长期保持全省前列,走出过不少高考状元,保送生数量更是惊人。今年广东全省共计203个保送名额,深外占了134个,这些外语保送出口一般为北大、清华、人大、南开、浙大、北外等国内顶级高校。因此,作为名校的初中部,深外的小升初方案,每年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那么今年的方案有没有变化?师说君对比了去年的政策,注意到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语种取消小学推荐生,全部改为个人自荐报名。往年,英语语种有“小学推荐”+“个人自荐”两种报名方式,其中,小学推

荐是指各小学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及综合素质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推荐名额占小学毕业生总数的3%。 二、报名英语语种的学生,在材料审核通过后,按照一定比例采取公开摇号确定进入外语能力人机对话的资格名单。而去年方案明确是按照招生计划与入围人数1:5的比例,产生入围人选。 三、招生计划增加了20人,增加的部分全部为英语语种招生(去年320人今年340人)。 谈几点感受: 01 英语语种取消小学推荐生,是今年深外小升初的最大改革,也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过去,由各小学来推荐学生报名深外初中部招生,虽然确实能招到优秀苗子,不过也受到一些诟病,最大的担忧就是公平性问题。而且为了选拔苗子,有些学生要参加专门组织的考试,疲惫不堪。取消之后,所有学生都是通过个人自荐的方式报名,保证公平性和减轻学生负担。 02

北京小升初志愿填报技巧?

北京小升初志愿填报技巧? 时间过得真快,才开学没多久,小升初已经提上议程了。2020年5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发布今年“小升初”细则。与往年相比,今年在“公民同招”的背景下,海淀“小升初”录取工作发生了重大调整。今年首次进行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学校(班)和民办学校志愿三合一混合填报,家长可按照意愿顺序选择填报,最多填写10个志愿,也可以一所学校都不填报。 那么在新规则下,面对复杂的调整,如何有效地给孩子填报志愿呢? 一、特别要注意的事项 1.同一学校的公办寄宿和登记入学算2个志愿。 2.同一民办校的不同班型算2个志愿。 3.每次志愿重新摇1次号。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录取顺序是不同的。 4.一旦录取孩子档案锁定,不想去的学校不要填。

二、特别要提醒的自身条件 1.孩子自身条件 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否容易受班级和学校的影响?是否管得住自己?自律达到哪个级别? 孩子走读还是住宿?他能适应吗?进入实验班他有压力吗?这些都要和孩子沟通、商量,以便填写志愿。 2.家庭自身条件 家庭是否有有效的手段去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方面,父母能否督促与辅导?是否会给孩子找机构辅导?还是让孩子自学? 如果因为志愿分到好学校但距离家远,家长是否有必要为了孩子的学习付出过大成本?比如接送问题,比如租房问题,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三、特别要说明的地方 Q:10个志愿填不满怎么办? A:不需要将所有志愿填满,填报3-5个志愿即可,但一定要拉开层次。 Q:民办校和公办寄宿学校怎么选择? A:将3个途径的学校放到1个参考系中考虑,采取分层法。 Q:如何提高中签率? A:根据底线学区环境和自身情况分析,不同的家庭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下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