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考前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9
初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nèn____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春》)(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____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济南的冬天》)(3)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____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____(《雨的四季》)2.古诗文名句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渲染春时节凄楚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杜甫诗句“______________”,既寄寓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选用《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内地科技爆发、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期望能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为自己、更为香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选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该句用三个“起来”的句式,增强语气,更加强烈地抒发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理解:句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理解:“水声在屋檐下”的“下”是一个动词。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理解:“春天像小姑娘”一句,本体“春天”和喻体“小姑娘”之间用“像”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市民百姓的言谈、逸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5.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6.难度系数:0.75。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借夕阳西下抒发游子之悲;“?”(《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北雁远飞寄托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因笛声而引发的征人之愁。
(2)古人常以日月为意象表情达意。
曹操《观沧海》中“,”两句以夸张手法写日月,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李白《峨眉山月歌》中“,”两句以柔和月光,尽显夜色的清朗秀美。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本题考查默写。
注意易错字词:涯、暮、愁、芦管、峨眉、羌。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2分)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shuǎ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
我其实觉得还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
到大厨的抽tì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2.(本题3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
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B.①⑦②⑤④③⑥C.③①⑦⑤④②⑥D.③①⑦④⑤⑥②3.(本题3分)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是对偶句,先写“客路”再写“行舟”,开篇就流露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思。
B.“潮平两岸阔”中“阔”字传神地表现了潮水涨满,江水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
C.颈联描写景物、节令,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
D.尾联写作者想要借归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4.(本题3分)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应和(hè)着落(zhuó)贮蓄(chǔ)B. 棱镜(léng)粗犷(guǎng)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C. 憔悴(qiáo)分歧(qǐ)倜傥(tì)人声鼎沸(dǐng)D. 确凿(zuó)荫蔽(yīn)徘徊(huái)恍然大悟(huǎ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喉咙呼朋引伴。
B. 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
C. 端庄静密端庄淅淅沥沥。
D. 莅临决别化妆各得其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 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D.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应和.(hè)黄晕.(yùn)贮.(zhù)蓄忍俊不禁.(jīn)B. 蓑.﹙suō﹚衣澄.(chéng)清窠.﹙kē﹚巢迫不及.﹙ jí﹚待C着.(zháo )落菜畦.(qí)棱.(léng)镜花枝招展.(zhǎn )D.粗犷.﹙guǎng﹚静谧﹙mì﹚莅.﹙ lì﹚临咄咄.﹙duō﹚逼人⒉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决处逢生秋风箫瑟突如齐来繁华嫩叶B.百草丰茂无忧无虑小心翼翼碌碌终生C.无可耐何走头无路粗制滥造遗失启示D.歌声嘹亮永往直前花枝招展迫不及待3.下列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是()(2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赶得上。
这里指各种果树争先恐后的开花。
B.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C.设若..单单是有阳光设若:假如D.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邈:高。
4.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在括号中做出判断。
(4分)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⑷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土,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⒌下列句中“像”字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A.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
B.他长得是否很像他的哥哥?C.收获的庄稼堆成垛,真像座小山。
D.那花朵红得像火。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对学校的情况,李老师非常熟悉。
B、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是能够改正错误的关键。
C、星期天,李明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初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着落(zhuó)粗犷(guǎng)莅临(wèi)人迹罕至(hǎn)C. 静谧(mì)吝啬(sè)确凿(záo)淅淅沥沥(xī)D. 干涸(hé)贮蓄(chǔ)应和(hè)絮絮叨叨(xù)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喉咙键壮草垛呼朋引伴B. 淅沥骄媚瘫痪花枝招展C. 烘托抖擞喉咙咄咄逼人D. 缭亮屋檐朗润各得其所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 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5. 默写填空。
(10 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语文初一上册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语文初一上册月考试卷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2分1.古诗文口诀。
12分后①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②故人具有鸡黍,邀请我至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去匹敌大雪纷纷的情景。
④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进古寺,初日照低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下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下上拼音。
8分后①zhànjù②jiǎohuá③tānhuàn④qiáocuì⑤树杈⑥脸颊⑦洗澡⑧停留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她还可以像是以前一样和我必须不好吗?一定不能了。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3“就是的,这就是爸爸给你的,阿提斯鲁夫尔谷没容许你拎回去送来人啊!”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活动在各地轰轰烈烈地进行,其中牡丹、梅花、丹顶鹤、松柏都在备选之列于。
它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非常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中国古老文化剥夺的象征意义。
你若想在以下横线中为它们找出恰当的边线呢?4分后1百折不挠2雍容华贵3益寿延年4傲雪不含香5、你知道“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吗?它们都出自《》,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你也一定读过不少其他内容精彩的书,它是《》。
我喜欢的原因是:4分后二、现代文写作。
35分后一阅读课文《散步》中的选段,完成6-9题。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脑髓(suí)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C. 盔甲(kuī)锡箔(bó)蝉蜕(tuì)攒成(cuán)D. 秕谷(bǐ)拗口(ào)觅食(mì)宿儒(sù)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
B. 九曲连环亦复如是锋芒必露家喻户晓。
C. 当之无愧杂乱无章惹人注目鞠躬尽瘁。
D. 妇儒皆知锲而不舍迥乎不同一泻万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钻研十年,颇有建树。
B. 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得忘乎所以。
C.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 对于这个问题,我真是莫衷一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二)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16.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在活动中,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请你选择其中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3分)君子之交淡如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理解(45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现如今,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1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xīá) 疵②(bì) 益③七皱八(zhě) ④涟(yī)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倘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路;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陌化的力量……散发着磬香的十月、值得憧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错别字改正3.默写。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②东隅已逝,。
③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⑧ ,雪却输梅一段香。
⑨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考前练习题一、文学常识题:1、《散步》作者,重庆作家。
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2、《秋天的怀念》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等。
3、《羚羊木雕》作者是,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
话剧:《双龙花盆》。
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
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
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4、《金色花》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
《纸船》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南朝宋时组织文人编写的《》。
6、《我的老师》作者魏巍是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其发表的文艺通讯《》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
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8、《我的早年生活》作者丘吉尔,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奖。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
9、《王几何》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
10、《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并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由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派创始人。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选自《》,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戏剧《》《》,小说《》《》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3、《风雨》作者是,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
14、《秋天》选自《》。
作者何其芳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著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
15、《古代诗歌四首》体裁分别是、、和。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宋代编写)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庙号太祖。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由唐代诗人所作。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卖炭翁》。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其中天净沙是。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C、“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战争,“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学生,“鸿雁”代书信。
二、古诗文默写题:1.《<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认为复习旧知识好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择善而从”这一成语出自《论语》中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 。
《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至少三个):。
2.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3.《论语》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_ _?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 。
___________,______ __ 。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
③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
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
⑧统领全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_ 。
5.水何澹澹,,。
,。
6.《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
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__,。
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⑥运用对偶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设问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7.《钱塘湖春行》中颌联是:,。
颈联是,。
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
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句,。
表明观景处所的诗句是:,。
8.,小桥流水人家,。
9.《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10.,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1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
12.《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是:。
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12.,青山郭外斜。
,把酒话桑麻。
1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___ ,。
14.,。
小园香径独徘徊。
15.,潭影空人心。
16.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17.《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
18.《观书有感》中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是,。
1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20.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22.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上启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繁星》、《春水》1、作者简介填空:冰心:原名,是我国著名的、、、。
她的诗集《》和《》是其代表作,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被茅盾誉为、,冰心的诗中洋溢着爱的哲学。
2、(总结小诗主题内容)总的来说,《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 _____ __;二是________ _;三是______ ___。
3、(作品主题)《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题:(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简要赏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试着描绘一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写得极好,试着描绘一下其画面。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描绘这首小令的画面。
五、文言文阅读:论语(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