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课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1
必修二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判断改错题1.深圳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顺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______)2.国务院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投入体现了政府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______)3.我国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能切实减轻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
(______)4.效率与公平二者互为前提。
(_______)5.税收就是初次分配的手段。
(_______)6.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
(_______)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_______)8.居民收入均来自初次分配的收入。
(_________)9.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的收入等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再分配。
(_________)10.要鼓励勤劳致富(______)1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求收入分配相等。
(_______)12.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的红利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_______)13.科研人员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_______)14.财产性收入不等于按资本要素收入。
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等。
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
(_________)15.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公民的利息收入、股息和红利,债券、股票交易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_______)16.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_________)17.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分配收入。
(_______)18.农民承包土地自己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_______)19.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劳动分配占较大部分。
(______)20.按劳分配意味着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报酬。
(_______)2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物质资料生产(P3)(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P3相关链接)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⑫统筹发展和安全。
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6、公有制经济(P3-P4)(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解析】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解析】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解析】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解析】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备课教案教学设计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 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阐释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介绍了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目“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阐明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所在,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原理;了解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阐述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用实例说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重要作用。
3.把握基本国情和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明确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与改善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及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配制度的内容,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教学难点: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如果说为我们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在做大“蛋糕”,那么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就是在分“蛋糕”。
“蛋糕”分配得是否公平合理,会影响人们做“蛋糕”的积极性,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怎样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我们会从中找到答案。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二)讲授新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板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探究与分享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