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 1小数乘法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风景优美的月馨小区。
(课件出示)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吗?(生答)4、师:(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前面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5、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二、合作交流(一)例题引导,探究算法1、师:你估计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怎样估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2、师:小明的房间究竟有多大呢?拿出导学案,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运用前面的知识、方法求得3.6×2.8的积的。
a、谁来说说你的做法?(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一些方法)b、老师发现已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竖式计算,谁上黑板来写一写。
(学生书写竖式)(如果有小数点点错的,也板书上去)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变成什么来计算的呢?你是受什么启发想到这样做的呢?(生:由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到的)师:真会思考。
《小数乘法》说课稿10篇《小数乘法》说课稿1教材分析:《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
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小数乘整数教案小数乘整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感知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通过和整数乘法的比较,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列竖式进行计算。
3、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化。
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发认知冲突同学们,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们肯定都很喜欢吃水果吧!让我们一起去大统华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课件出示带标价的水果图)苹果每千克3元甘蔗每千克0.9元现在就请你来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吧!学生选择,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先买了2千克苹果,算算老师花了多少钱?后来又买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吗?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先自己计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小组发言:(1)0.9×3是3个0.9相加,我可以用小数0.9+0.9+0.9,打竖式计算出来就是2.7元(2)0.9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千克苹果的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0.9×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种办法来算出0.9×3的结果。
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2.35×3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10篇《小数乘小数》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
它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要求: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口算、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转化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中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悟出“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就是积中的小数的位数”。
二、说教法、学法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积极营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来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如课堂中首先呈现房间平面图,启发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说明及依据。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10篇《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苏教版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86到87页"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我从三方面说课:一、说教材:1、小数乘小数是在整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因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是直接在积上点小数点,而无需在位数不够时用0来补足。
我想学生要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并不难,关键是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去归纳算法,这才是完整的计算教学。
3、根据以上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算法;(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感受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
5、教学安排: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学生自主探索,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为主,加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颖练习为辅,突出计算教学的本质。
6、教学准备:课件的演示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它在现实中却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的要求,本人在教法学法上突出体现以下五点:1、以情境教学促学习动机《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课创设了计算小明房间面积的现实情境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生活中蕴涵着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的。
《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年级:五年级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涉及小数乘法单元中的“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小数乘法问题扩展到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重点是教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非洲野狗追赶鸵鸟”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领会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然后计算出鸵鸟的最高时速。
由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对于验算方法没做统一规定,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在练习题中,加入书中第九页10题,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小数乘法计算的基础,在这里主要让学生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义。
验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检验书上女孩的计算引出,也可由检查自己的计算引出。
但是学生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验算的时候,容易出现位数多和位数少交换时计算不正确的情况,在练习时应这种讲解。
本节课可放手给孩子,让他们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
1、当已知单价、数量为小数时,不能让学生从数量关系上列式计算。
2、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需加强指导,如P9第13题。
3、其中有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计算题. 如P8第8题。
三、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2、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会清晰的表达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并会用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计算器来检验。
第1单元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小数乘法1. 小数乘法的意义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应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指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这些规则确保了运算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在进行小数乘法之前,首先要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教材简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
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1、独立列式估算。
58.6×6=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
教学年级:五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为后面学习小数乘小数打下基础。
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
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
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并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知识的迁移列式并进行不同方法的计算。
在计算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是1、列竖式的数位不对,2、积的小数点点错。
为了让学生乐学,课件的引入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随着情景的变换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1.、会观察主题图,并从图中找到信息。
2、根据主题图会提出问题并列式。
3、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4、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
5、在计算的过程中,养成估算的习惯,渗透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6、.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五、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一填。
(21分)
1、2.4+2.4+2.4+2.4 = 2.4×( ) = (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0.56×1.3=( ) 5.6×1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12.5×8.7×0.8=(□×□) ×□(2.5+0.6)×4=□×□+□×□
4.1×1.5+
5.9×1.5=(□+□) ×□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
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6、13.65扩大()倍是1365;6.8缩小()倍是0.068
7、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8、4.09×0.05的积有()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9、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9分)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
2、48×0.2>48 ()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
4、1.25×(0.8+1) = 1.25×0.8+1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6、0.03与0.04的积是0.12。
()
7、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8、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
9、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
三、用心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0倍
6、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四、细心算一算。
(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分)
0.6×0.8 = 3×0.9= 2.5×0.4= 3.6×0.4=
12.5×8 = 50×0.04= 80×0.3= 1.1×9=
2、用竖式计算。
(4分)
4.2×0.8= 1.5×62= 2.7×0.11=
3、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4分)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算)(20分)
3.45×102 0.47×0.5×0.8 0.46×1.9+0.54×1.9
6.54×1.2-1.87 3.17+0.4×1.6 2.5×(3.8×0.04)
12.5×0.4×2.5×8 0.87×3.16+4.64 1.25×88
7.25×67.875+725×0.7875+7250×0.053375
五、列式计算(6分)
1、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2、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21分)
1、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千克,卖掉了4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2、甲车和乙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02倍,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先填表,再解决问题。
妈妈带50元钱买这些东西够吗?
4、星期日,冬冬一家去动物园,儿童票每张5.5元,成人票每张8.5元。
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5、A城市的出租车在3公里以内收费10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1.60元。
李师傅乘坐了14公里,要花多少钱?
6、选择适当的条件,在()里画“√”,再求出问题。
()小王要做1000件机器零件
()实际8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做125个
()实际比计划提前2天完成,求原计划每天做零件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