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7
PLC控制气动机械手的毕业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字计算机。
在工业领域,气动机械手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执行各种复杂的操作。
结合PLC技术来控制气动机械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具有高度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
因此,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使用PLC控制气动机械手的行为。
首先,需要设计和搭建气动机械手的机械结构。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组件,设计机械臂的关节、连接方式和传动机构等。
机械结构的设计应该能够实现所需的运动范围和精度,以及承受所需负载的能力。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气动元件,如气缸和气动阀门等。
这些气动元件将被连接到机械结构上,并通过PLC进行控制。
气缸的选择应考虑所需的推力和速度,以及气动阀门的选择应考虑所需的控制方式和流量。
接下来,需要设计和编程PLC控制系统。
根据机械手的操作需求,编写PLC的程序来控制气动元件的开关和运动。
这可以通过使用PLC的编程软件来实现,例如Ladder Diagram(梯形图)或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
编程应包括气动机械手的起始、终止、运动和停止等操作。
然后,需要设计和搭建PLC控制系统的电气部分。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传感器来监测机械手的位置、速度和负载等参数,并将其与PLC连接。
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开关、继电器和电源,以确保PLC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需要对设计的气动机械手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设置适当的测试场景和运行指令,检查气动机械手的运动是否符合预期,并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测试和调试阶段,需要对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力度和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在本毕业设计中,将使用PLC技术来控制气动机械手的行为。
通过设计和搭建机械结构、选择气动元件、编程PLC控制系统和搭建电气部分,可以实现对气动机械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操作风险。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综合设计气动机械手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它主要使用气压来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液压、电磁控制,气动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快速响应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与加工制造现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问题。
一、气动机械手的基本结构气动机械手一般由气缸、气源、气路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气缸是机械手的主要执行机构,气源则提供气压能量,气路则通过调节阀门实现气体的流程控制。
在控制器方面,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一般由PLC、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组成,传感器用于对机械手运动的状态进行反馈,执行机构通过气控阀对气缸进行控制,而PLC则通过程序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机械手的精确运动。
二、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2.1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气路控制和电路控制,其中气路控制主要包括气源和气路的设计,而电路控制则主要包括PLC控制程序及传感器的选择及布置。
气路方面,可以根据气动机械手的运动需求,设计相应的气路分配方案,通过不同的气路阀门控制气缸的运动。
而控制电路方面,需要根据机械手的运行所需,选用合适的传感器进行布置,如接近开关、压力传感器等反馈信号,同时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机械手的运动动作。
2.2 气路系统设计气路系统是气动机械手的核心,其设计应考虑到工作环境、机械手的运动需求和气压来源等因素。
在设计气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气缸、气路输配件和气控阀门等,同时根据实际仿真测试,匹配合适压力、流量和噪音水平等参数,以保证机械手对负载物件的运动符合要求。
2.3 传感器的选用及布置传感器是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气缸的运动状态,向PLC控制系统反馈运动状态信号。
常见的气动机械手传感器一般有接近开关、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在选择传感器时应考虑信号响应速度、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等因素,并根据需要放置位置和连接方式。
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doc 9页)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张平洋,吴向前盖晓华(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8) [摘要]本设计采用松下FP1-C40型PLC为控制器,以组态王软件为上位机开发平台。
通过分析控制动作流程,完成PLC程序设计,实现了气动机械手将不同颜色的物块搬运到指定位置。
通过组态软件设计系统图形界面,定义I/O设备,构造数据库,建立动画连接及联机调试,实现了上位机对系统的实时监控。
控制安全可靠,监控界面友好。
[关键词] 气动机械手;FP1-C40;上位机;实时监控Th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with the Host Computer for Pneumatic Manipulator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PLC of Panasonic FP1-C40 as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the host computer. We design the controlling flow chart, make the PLC control program, and fulfill to convey objects of diverse colors to different places with pneumatic manipulator. Moreover, us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 we design the graphical interface, set the system’s I/O device,此机械手控制系统共有33个I/O 点,其中22个输入点,11个输出点,根据I/O 分配表,焊接电感式接近开关、色标传感器,以及电控换向阀的电源线、信号线于输入输出端子排,其中PLC 面板上的COM 均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上面的输入/输出端子均与COM 在PLC 的内部相连。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气动机械手是一种应用气动技术的机械手执行器,通过气动元件驱动来实现抓取、搬运、装配等动作。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是指设计控制气动机械手运动的电气、电子、液压等各种控制设备和控制方式。
本文将从气动机械手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实现方法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气动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具体来说,气源通常会提供一定的压力,一般使用压缩空气。
气控元件包括气缸、气阀等,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控制,如控制气缸的进气和排气,实现气缸的伸缩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而工作执行器则是机械手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气缸和机械手夹具的组合,通过气缸的控制,实现机械手的抓取、搬运等动作。
二、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要点1.选择合适的气源和气控元件:在设计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机械手的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气源和气控元件。
气源的压力和流量要满足机械手的工作需求,而气控元件的类型和数量要根据机械手的动作来确定。
2.设计合理的控制回路:气动机械手的控制回路包括气源控制回路和气缸控制回路。
气源控制回路主要控制气源的启动和停止,而气缸控制回路则控制气缸的进气和排气,实现机械手的运动。
控制回路的设计要合理布置元件,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序工作,减少能量损失。
3.合理安排气缸的布局:气缸的布局对机械手的工作效果有很大影响。
在布置气缸时,需要考虑机械手的工作空间、抓取点的位置和安全性等因素,尽量将气缸设在合适的位置,以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三、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1.纯气动控制:纯气动控制是指完全依靠气源和气控元件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这种控制方式结构简单,控制精度较低,主要适用于对动作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气动与电气联合控制:在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中,可以结合电气元件和电气控制方式,与气动元件共同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电气元件可用于控制气控元件的工作,提高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精度。
3.PLC控制:PLC控制是指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气动机械手进行控制。
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气动机械手是一种基于气动技术的机械手臂,其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各种任务。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监控气动机械手的运行,现在的工控系统中往往采用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技术。
本文主要论述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一、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技术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现代控制技术,使气动机械手能够自动执行特定的任务。
在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部分: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
其中,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指令的发出,传感器则负责采集气动机械手的位置、速度、方向等数据,执行器负责将指令转化为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
在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中,重要的控制算法之一是PID控制算法,其可以对机械手的位置进行闭环控制。
PID控制算法的核心是三个参数: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和微分系数(Kd)。
具体来说,是通过根据当前的偏差与目标值的差异得到比例增益,累加历史偏差得到积分增益,考虑偏差的变化速率得到微分增益,通过对这三个增益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控制量,从而实现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
二、气动机械手上位机监控技术气动机械手上位机监控技术是指在控制气动机械手的过程中,通过上位机的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从而监控气动机械手的运行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上位机监控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网口实现机械手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或者通过CAN总线实现多个机械手之间的通信,通过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和实时监测等功能,实现对气动机械手的远程监控。
在气动机械手上位机监控中,界面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常采用图形界面软件设计气动机械手上位机监控系统,从而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
例如,在图形界面中可以实现气动机械手运动轨迹的显示、任务的设定、实时状态的监控和错误的报警等功能。
此外还可以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和模拟,从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气动机械手作为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以其稳定可靠、易于编程和维护的特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 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构成、硬件选择、软件编程以及调试与优化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简要介绍气动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将详细阐述PLC在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包括其可靠性、灵活性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硬件设备的选择、软件编程的实现以及系统调试与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总结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
也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共同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概述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是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结合气动执行元件、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控制逻辑,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控制。
该系统结合了气动技术的快速响应和PLC的灵活编程特性,使得机械手的动作更加准确、迅速且易于调整。
PLC控制器: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PLC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预设的程序逻辑,控制气动执行元件的动作。
PLC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
气动执行元件:包括气缸、气阀和气压调节器等。
气缸是实现机械手抓取、移动等动作的主要执行机构;气阀用于控制气缸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气压调节器则用于调节气缸的工作压力,以保证机械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以提高机械手的控制性能和运行效率。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采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气动元件和传感器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系统主要由PLC控制器、气动元件、传感器和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
其中,PLC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预设的逻辑控制气动元件的运动,实现机械手的抓取、移动、定位等动作。
三、硬件设计1. PLC控制器:选用高性能的PLC控制器,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要求。
2. 气动元件:包括气缸、电磁阀、气动过滤器、气压传感器等。
气缸和电磁阀是实现机械手运动的关键部件,气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气动系统的压力变化。
3. 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提供给PLC控制器进行控制决策。
4. 人机界面:采用触摸屏或工业计算机作为人机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
四、软件设计1. 控制程序设计:采用结构化编程方法,将控制程序分为多个模块,包括初始化模块、输入处理模块、输出控制模块等。
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 控制算法设计:根据机械手的运动特性和控制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以提高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
界面应具有直观性、易用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五、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将PLC控制器、气动元件、传感器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程序编写与调试:根据控制程序设计和控制算法设计,编写PLC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控制机械手的运动。
structure the database , establish the animation connection, debug on line and finally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the host computer. The control is safety , stable and the controlling interface is friendly.Keywords: pneumatic manipulator; FP1-C40; the host compute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在现代工业中,工业机械手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并已成为现代自动化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采用松下FP1—C40型PLC ,根据控制要求对机械手系统进行PLC 程序设计,实现机械手系统将不同颜色的物块搬运到指定位置,并以组态王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对机械手分拣物料工况的上位机实时监控。
此机械手监控系统可移植应用于一些工业产品的分拣装箱,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使人体避免接触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提高工厂的工作安全性。
1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松下FP1-C40型PLC 和机械手工作台,其中机械手工作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24V 稳压电源、空气压缩机、电感式接近开关、色标传感器、电控换向阀和气缸。
松下FP1-C40型PLC电感式接近开关色标传感器电控换向阀机械手工作台RS232上位机图1 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图松下FP1-C40是机械手系统的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对机械手装置的控制,以组态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上位机实时监控。
稳压电源为PLC 、电控阀、电感式接近开关及色彩识别元件供电,空气压缩机为气缸动作提供动力。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气动机械手是一种用气压作为动力源的机械手臂,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制造中的装配、夹取等工作。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是机械手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分析的角度,对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气动机械手控制原理气动机械手的控制原理是通过空气压力驱动气缸活塞,改变气缸活塞的位置从而实现机械手臂的运动。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一般由执行机构、感应元件、控制器、传感器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控制器。
在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独立的微型计算机,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操作者的设定来计算控制信号并形成控制指令,同时控制器还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气缸的开闭以及控制气压的大小等。
控制器一般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PC(个人计算机)等。
二、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器选型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选择控制器类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主要的控制器类型之一,它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智能控制器,具有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特点。
PLC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用于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系统等领域。
另外,个人计算机(PC)也可以作为气动机械手控制器。
相比PLC,PC的可编程性更强,其控制功能也更加灵活。
不过,PC在可靠性和实时性方面相对较弱,其控制系统需要通过编写控制软件或使用现有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要求和性能要求来选择控制器类型。
2、传感器选型在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实现机械手运动的持续监测和位置检测。
传感器的选型应该根据需求进行,有以下几种常用传感器:(1)接触式传感器:可以感知物体的接触情况,通常用于检测机械手夹持物体的情况。
(2)光电传感器:可以感知物体的存在和位置,通常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和方向。
(3)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气压变化,通常用于检测气缸的工作状态。
(4)编码器:可以检测机械手的位置和方向,通常用于机械手的导航。
《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机械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需求,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探讨其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硬件配置、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测试与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思路与系统架构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旨在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手运动控制。
设计思路主要包括确定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及气动元件、设计控制逻辑及算法等。
系统架构主要由气动机械手本体、PLC控制器、传感器及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PLC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控制气动元件的开关及动作,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
传感器则负责实时监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及环境信息,为PLC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
三、硬件配置1. PLC控制器:选择合适的PLC型号,根据气动机械手的控制需求,确定I/O点数、内存容量等参数。
2. 气动元件:包括气缸、电磁阀、气源处理元件等,根据机械手的动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气动元件。
3. 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及环境信息。
4. 执行器:包括电机、驱动器等,负责驱动机械手完成各项动作。
四、软件设计1. 编程语言:采用适合PLC编程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表等。
2. 控制逻辑设计:根据气动机械手的动作需求,设计控制逻辑及算法,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3. 程序调试与优化:在PLC仿真软件中进行程序调试,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后,再在实物上进行测试与优化。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1. 系统测试:对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2. 参数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气动元件、传感器等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3. 优化改进: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气动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设计张平洋,吴向前盖晓华(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8)[摘要]本设计采用松下FP1-C40型PLC为控制器,以组态王软件为上位机开发平台。
通过分析控制动作流程,完成PLC程序设计,实现了气动机械手将不同颜色的物块搬运到指定位置。
通过组态软件设计系统图形界面,定义I/O设备,构造数据库,建立动画连接及联机调试,实现了上位机对系统的实时监控。
控制安全可靠,监控界面友好。
[关键词] 气动机械手;FP1-C40;上位机;实时监控Th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with the Host Computer for Pneumatic Manipulator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PLC of Panasonic FP1-C40 as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the host computer. We design the controlling flow chart, make the PLC control program, and fulfill to convey objects of diverse colors to different places with pneumatic manipulator. Moreover, us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we design the graphical interface, set the system’s I/O device,structure the database,establish the animation connection, debug on line and finally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the host computer. The control is safety,stable and the controlling interface is friendly.Keywords: pneumatic manipulator; FP1-C40; the host computer;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在现代工业中,工业机械手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并已成为现代自动化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采用松下FP1—C40型PLC,根据控制要求对机械手系统进行PLC程序设计,实现机械手系统将不同颜色的物块搬运到指定位置,并以组态王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对机械手分拣物料工况的上位机实时监控。
此机械手监控系统可移植应用于一些工业产品的分拣装箱,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使人体避免接触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工产品,提高工厂的工作安全性。
1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1硬件总体方案设计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松下FP1-C40型PLC和机械手工作台,其中机械手工作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24V稳压电源、空气压缩机、电感式接近开关、色标传感器、电控换向阀和气缸。
图1 气动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图松下FP1-C40是机械手系统的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对机械手装置的控制,以组态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上位机实时监控。
稳压电源为PLC、电控阀、电感式接近开关及色彩识别元件供电,空气压缩机为气缸动作提供动力。
通过电感式接近开关信号变化,借助电控换向阀改变气缸的运动方向,实现机械手抓取和松开物块,及机械大小臂前后、上下动作,完成传送物块任务。
色标传感器用来检测物块的颜色,使机械手装置分拣不同颜色的物块到指定位置。
1.2机械手控制系统I/O接线此机械手控制系统共有33个I/O点,其中22个输入点,11个输出点,根据I/O分配表,焊接电感式接近开关、色标传感器,以及电控换向阀的电源线、信号线于输入输出端子排,其中PLC面板上的COM均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上面的输入/输出端子均与COM在PLC的内部相连。
现场的接线面板上COM均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现场的输入/输出元件的负极均与COM在现场面板的内部相连,从而构成控制回路。
机械手控制系统I/O接线如图2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正极引线,虚线表示负极引线。
图2 机械手控制系统I/O接线图2机械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2.1 机械手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设计根据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工作要求,即把三种不同颜色的物块搬运到指定位置,机械手图3 机械手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2.2机械手控制系统下位机程序设计FPWIN-GR软件是松下电工为其FP类型可编程控制器提供的编程软件。
FPWIN GR除有编写、修改程序等基本功能外,该软件也支持PLC在线状态监控等功能。
此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程序包括物料台传送物块、机械手1取放物块、中间传送台传送物块、色彩识别定位物块存放位置和机械手2取放物块五部分,这里只分析色彩识别定位物块存放位置程序,程序如图4所示。
当中间检测开关检测到的物块是黑色的时,X14、X15均处于断开状态,10号和11号气缸均不动作,物块放到1号槽;当检测到的物块是粉红色时,X14处于闭合状态,X15处于断开状态,通过中间寄存器R4使10号气缸动作,物块放到2号槽;当检测到的物块是白色时,X14、X15均处于闭合状态,,通过中间寄存器R5使10号和11号气缸均动作,物块放到3号槽。
另外,当定时器T93延时到,10和11号气缸均复位。
图4 通过色彩识别定位物块存放位置程序2.3下位机控制程序调试FPWIN GR软件与PLC的通信使用RS232串口通信,与编程计算机相连的是RS232C端,与PLC相连的是RS422端。
FPWIN GR编程软件与PLC通信调试经验总结如下:1)当PLC上载或者下载程序时,PLC必须处于PROG状态,不能处于RUN状态,而且PLC不能与上位机监控软件处于通信状态,否则操作会失败。
2)FPWIN GR编程软件内设定的COM口与PLC和计算机相连的COM口必须一致,而且通讯参数设置应相同,否则通信会失败。
3)程序编译后,若没经过FPWIN GR软件总体检查,且程序编写有错误时,程序可以下载到PLC,但运行时程序不会被执行,故在下载程序到PLC时,应先对程序进行总体检查。
2.4机械手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设计组态软件是在自动测控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此设计使用的组态王软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其功能完善,易学易用。
设计组态王工程的一般过程是:图形组态、I/O设备组态、I/O 变量组态和动画连接。
2.4.1 图形组态有效的利用菜单栏里的各种工具及图库模型是快速建立图形画面的有效方法。
机械手装置静态画面如图5所示。
图5机械手装置静态画面2.4.2 I/O设备组态在工程浏览器的目录区,用鼠标左键单击项目管理中设备下的COM1,从树形设备列表区中选择PLC子目录下的松下FP系列的FP1C40型,单击“下一步”按钮,则弹出设备配置向导“选择串口号”对话框,为配置的串行设备指定与计算机相连的串口号,并进一步为串口设备指定设备地址,最后设定通信参数,则完成了I/O设备组态。
2.4.3 I/O变量组态组态王工程中,不同的PLC定义I/O变量时,地址形式有所不同,对于松下FP1-C4O 型PLC,离散I/O变量的地址是*.0—*.F,即按十六进制的方式进行设定。
如果变量地址设计形式出错,组态王与PLC联机调试时,通信会失败。
2.4.4 动画连接组态王开发系统中的画面都是静态的,要想反映机械手的工作状况,需要把I/O变量和静态画面中的图形进行“动画连接”,此设计的输出动画均用输入变量的与或运算表达式,结合组态王的隐含功能实现。
3 联机调试在运行组态王工程之前,根据需要可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对运行系统环境进行配置。
组态王软件与PLC联机调试经验总结如下:1)在联机调试时,如果某一个I/O端子接触不良,可能就会引起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故联机调试时不能盲目修改程序,还要确保硬件设计的可靠性。
2)组态王工程设定的COM口与PLC和计算机相连的COM口必须一致,而且通讯参数设置应相同,否则通信会失败。
3)当PLC与FPWIN GR编程软件正在通信的条件下,联机调试通信会失败。
故联机调试前,应先退出FPWIN GR编程软件。
4)联机调试时,若机械手工作台附近有较剧烈振动时,色彩识别会出现错误,可能所有物块都会分拣到同一个物料槽内,故在联机调试时,空气压缩机不能离机械手装置太近。
经过多次联机调试,实现了设计目的。
通过上位机的启动按钮与停止按钮可以控制下位机PLC程序运行与否,从而控制机械手的工作状况,通过监控界面能实时监视系统运行状况。
联机调试时,机械手控制系统根据物块颜色确定把物块放进哪一个物料槽,上位机通过采样I/O状态,上位机监控画面中的对应部位会随着机械手工作台中相应部位的动作而有一定时间滞后的动作。
机械手控制系统物块色彩识别现场画面与监控画面如图6所示。
图6 物块色彩识别现场画面与监控画面4 结束语此设计采用松下FP1-C40型PLC为控制器,以组态王软件为上位机开发平台,通过对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很好的实现了机械手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上位机监控,达到了控制目的和良好的监控效果。
对学习研究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常斗南.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应用·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严盈富.监控组态软件与PLC入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 樊尚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4] 闫坤,马英庆.气动传送与分拣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第6期[5] 北京亚控.组态王6.53软件使用手册.北京亚控发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