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第一讲 3.30劳动关系内涵和主体法律解读 校标版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82
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第1 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1分)()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D.劳动雇佣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D.团体A.用人单位C.企业B.事业单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B.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A.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D.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C.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A.公务员D.企业中的正式职工B.现役军人C.家庭保姆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B.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D.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C.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第1 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1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A.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B.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D.综合计算工时制C.不定时工时制A.标准工时制B.特别工时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属于()。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1分)()是指劳动法律规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正确答案是:A查看答案解析2【单选题】(1分)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B.事业单位C.企业D.团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B.劳动关系的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D.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A.公务员B.现役军人C.家庭保姆D.企业中的正式职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B.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C.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D.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二章1【单选题】(1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B.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A.标准工时制B.特别工时制C.不定时工时制D.综合计算工时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属于()。
A.标准劳动关系B.劳务关系C.非标准劳动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从2014年4月1日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元。
智慧树网《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1分)()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正确答案是:A查看答案解析2【单选题】(1分)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B.事业单位C.企业D.团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关于劳动关系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劳动关系的主题一方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提供者B.劳动关系的内容为与劳动过程紧密相连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关系D.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独立性,并不具有从属性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下列人员中,适用劳动法的是()。
A.公务员B.现役军人C.家庭保姆D.企业中的正式职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5【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劳动关系的特征?A.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B.兼有人身和财产关系C.基于劳动合同确立,通过劳动过程实现D.只有隶属关系,没有平等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第二章1【单选题】(1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书面合同B.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合同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试用期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2【单选题】(1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工时制?A.标准工时制B.特别工时制C.不定时工时制D.综合计算工时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3【单选题】(1分)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派遣劳动关系、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借用劳动关系等,这些用工形式都属于()。
A.标准劳动关系B.劳务关系C.非标准劳动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1分4【单选题】(1分)从2014年4月1日起,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元。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劳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法律问题。
本文旨在解读大学生劳动就业相关的法律问题,帮助大学生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以及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法律基础,签订合同是大学生就业的首要步骤。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大学生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明确合同期限和工作内容: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明确约定合同的期限和双方的工作内容,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2.注意薪资及福利待遇:大学生应要求用人单位明确约定薪资及福利待遇,并留存相关证据。
3.注意保密义务:针对某些具有商业机密的岗位,大学生需要明确遵守保密义务,尽量避免因对公司机密的泄露而引发法律纠纷。
解除劳动合同也是大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问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终止或者解除协议等方式进行解除。
大学生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了解法律规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二、工资和工时问题工资和工时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合法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如发现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
2.加班和调休:加班工资是大学生经常关注的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大学生加班工作时,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或者提供相应的调休机会,大学生应当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合理主张自己的权益。
3.工时限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超过规定的工时限制安排大学生工作,大学生需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工作时间合法权益。
三、职场权益保护在职场中,大学生的权益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下面是一些相关内容:1.平等就业:用人单位不得因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等非工作上的特征而歧视。
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如果遭受合理就业权的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诸多的就业问题。
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本文将对大学生在劳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1. 劳动合同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1 手写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或者其他形式的。
但是,对于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十分容易导致纠纷和风险。
因此,建议大学生与雇主签订书面合同,以确保权益受到保护。
1.2 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结束日期或者工作任务完成日期,否则将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赔偿,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1.3 合同变更和解除问题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情况。
大学生应该了解合同变更的程序和条件,以及解除合同的法定原因和程序。
同时,要保留相关的证据,以防止个人权益受到损害。
2. 劳动报酬问题大学生在工作中,应当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2.1 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各地区都设定了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关注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确保自己的劳动报酬不低于标准。
2.2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也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加班时间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大学生应当了解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
2.3 薪资支付方式大学生需了解薪资支付方式,以免个人权益受到侵害。
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采用非法手段扣除工资或者延迟支付工资,大学生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与用人单位沟通、寻求法律援助等。
3. 工作时间和休假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享受法定的休假权益。
劳动关系的主体与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是指根据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劳务派遣工人、农民工等。
用人单位是指以经营为目的,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雇佣劳动者并支付劳动报酬的组织,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劳动关系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该法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执行和解除、劳动条件的安全与健康保障、劳动报酬的支付、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还有一系列与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的法律框架,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
劳动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益平衡是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休息休假等权益,用人单位则享有组织、管理、决策等权益。
劳动关系的平衡是通过劳动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来实现的。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关系的维护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用人单位也要求劳动者恪守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劳动关系的维护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调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总之,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其关系受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和保障。
劳动关系的维护需要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