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爱华镇:种植佛手瓜增收百万元
- 格式:pdf
- 大小:61.59 KB
- 文档页数:1
云县水稻高产创建成效及措施作者:张正荟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3期1 云县水稻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1.1 实施规模稳定发展云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全县国土总面积3 760 km2,辖7 镇5 乡、194个村(社区)、2 229 个村组。
云县山多地少,95%的土地在山区,近90%的人口在农村,是临沧市主要的山区农业大县。
2015 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7 万hm2,总产量21.7 万t。
其中水稻面积0.74 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12.41%,产量4.43 万t,占全县粮食产量20.41%,平均667 m2产量399 kg。
水稻是云县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全县人民生活的主食。
根据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和临沧市农业局的安排,结合云县实际,云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于2010 年开始实施,实施内容主要是建立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万亩高产示范区,加快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品种、技术的统一,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从而带动大面积水稻生产[1]。
实施范围涉及云县爱华镇、茂兰镇、茶房乡、大寨镇、幸福镇和涌宝镇等大部分乡镇,2010—2015年共建设17个万亩示范片,累计完成面积1.106万hm2。
1.2 示范片增产效果显著2010—2015 年,高产创建实施6 年来,累计完成万亩示范片面积1.106 万hm2,万亩示范片平均667 m2产量都稳定在655~691 kg,比2015 全县水稻大面积667 m2产量399 kg 增256~292 kg,增幅为64.14%~73.18%,增产效果显著。
1.3 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2010 年,在云县爱华镇完成百亩核心区10.53 hm2,占任务6.67 hm2的158%,平均667m2产量825.4 kg,云县水稻生产667 m2产量首次突破800.0 kg,比2010 年全县水稻平均667 m2产量354.0 kg 增471.4 kg,增幅133.16%,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农民种植“如来掌”亩产8000斤!-蔬菜品种佛手瓜又叫“如来神掌”,当地人都叫它如来掌也是因为外形像手掌,再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
在广西贺州富川种植农场里可以看到一串串外形似香蕉但又不是香蕉的“如来掌”,其实这就是农民肖大哥种植的佛手瓜。
农民种植“如来掌”亩产8000斤!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碧绿的果林里,一个个硕大金黄的佛手瓜颇为显眼,农民种植户肖大哥的老婆正高兴的在忙着采摘。
这种外形是不是很像两手掌合在一起呢?佛手瓜成熟后个达2斤重,棵产百个。
佛手瓜深受市民喜爱,其功效: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
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
肖大哥规划种植的100亩佛手,他给笔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佛手一年开3次花,春夏秋三个季节结2次果,亩产鲜果在8000斤左右。
按照鲜果每斤1.5元计算,除去每亩投入的肥料、土地租金和人工工资等2800多元的成本,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9200元。
佛手瓜,又名安南瓜、寿瓜、丰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虎儿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台湾最多。
佛手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
每千克鲜瓜中含蛋白质5克、脂肪1克、纤维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还含有维生素C220毫克,核黄素0.1毫克,含钙500毫克、磷320毫克、铁40毫克。
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佛手瓜深受市民喜爱,其功效: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
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
佛手一年开3次花,春夏秋三个季节结2次果,亩产鲜果在8000斤左右。
按照鲜果每斤1.5元计算,除去每亩投入的肥料、土地租金和人工工资等2800多元的成本,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9200元,一年可收入2-3万元,是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好渠道!。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安通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24()10
【摘要】3关注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发展茶产业,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群众返回万里村隔山门组种茶致富。
“没有朱光发,隔山门的白茶种植规模就不会发展壮大,群众也不会这么快脱贫致富。
”在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万里村隔山门组,提起党员朱光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安通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大家富才是真的富r——记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党支部书记付永华
2.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记云南省劳动模范、峨山县双江街道高平村致富带头人李国福
3.杨华: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4.“合作社人当劳模”系列报道二十一江润志: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5.龙智: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小西红柿,致富“金果果”撰文、摄影/郭存阳53┃ 乡村振兴 ┃早晨6点,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村民吴海瑞就起床忙活起来,他扫完院子、把家收拾停当,7点准时到村里的西红柿种植基地上班。
因为年龄大,他的工作主要是摘西红柿。
55岁的王萍也是采摘工,她平均每天能摘600公斤左右的西红柿,“以前早晚晒太阳、中午躲阴凉,自从去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产业以来,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近3个月收入上万元。
”王萍采摘西红柿手脚麻利,每天收入130元。
王萍说她这个年龄外出务工基本找不到工作,所以很珍惜现在的活儿。
这两天,黑林村的西红柿迎来了大丰收,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村民们紧张娴熟地采摘西红柿,转运车往返于田间地头……“近几天采摘了30吨,已发往四川。
”前村党支部书记房生文正带着乡亲们在地里干活。
“最近西红柿价格波动很大,每公斤从1元、1.1元涨到1.3元,总体势头良好,我们趁价好尽快抢收发货。
”“以前我们村没种过西红柿,今年是头一遭。
”黑林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柱介绍,2022年党支部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以及“板凳会”“田间地头会”等方式,为群众算好加入合作社前后的经济账、民生账、长远账。
村集体出资40.29万元、79户党员群众筹集资金29.55万元成立合作社,构建了群众和集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合作社回流盘活250亩土地,2023年种植了西红柿、玉米和贝贝南瓜等作物。
每到下午,黑林村西红柿基地周围就停满了前来拉运西红柿的大货车。
自7月中旬以来,该村每天大约有40名采摘工进入基地工作,目前已采摘销售150吨。
预计今年西红柿总产量能达500吨,收入有望突破60万元。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群众与村集体连心、连利、连责的生产模式,点燃群众致富新希望。
2022年,黑林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7万元;2023年种植的西红柿、玉米和贝贝南瓜等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34万元。
应县千万工程惠及万千幸福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23年第12期寒冬已至,但應县东南部连片发展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内仍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菜农们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培育出的这些蔬菜将源源不断地运往蔬菜市场,有些还会成为外地菜商的抢手菜源。
应县是晋北地区无矿产资源污染的农业大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发展无污染、高品质的名优特色农副产业,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
近年来,应县深入实施“特”“优”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深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面向全国、服务京津冀的优质杂粮、优质畜产品、特色果品蔬菜供应基地。
目前全县粮食、蔬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85万亩、17万亩左右,设施农业总量达到1.7万亩。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
如今的应县,农民富了起来,村庄靓了起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应县的今日之景,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万工程”密不可分。
今年,山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主题教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交流研讨会指出,要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久久为功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这一背景下,应县如何破题?乡村如何升级?在“千万工程”指引下,应县聚焦产业振兴、人居环境两大方向,持续探索、层层破题,与时俱进地回答好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兴产业:重塑生产力走进应县大临河乡北丰疃村,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新鲜的蔬菜长势喜人。
“布尼奥尔水果西红柿皮薄汁多,是我们应县的特色品种,售价是普通西红柿品种的两倍多。
我今年种了两大棚布尼奥尔水果西红柿,卖西红柿的收入有3万多元,卖完西红柿还能继续育苗。
”在大临河乡北丰瞳村明湖蔬菜种植育苗基地内,47岁的菜农苏明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我种菜已经10多年了,这几年,应县蔬菜产业化发展,北丰疃村可以说是走在全县设施蔬菜前列。
”提起蔬菜种植,苏明湖打开了话匣子。
扶贫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篇一又是一年春耕忙,在**省**市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个朴素却又让所有蔬菜种植户都熟悉的身影。
“将鸡粪、猪粪加入杂草后覆盖在育苗土坑中,杂草的加入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只有温度掌握好了,你的苗才能培育成功。
”**和往常一样,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户传技术、忙指导。
“农户要自己学习育苗技术,才能种植出更好品质的蔬菜。
”**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育苗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负担,节约一笔买苗款。
XX年,**市被授予“**十大蔬菜基地县”称号,这背后,也有着高级农艺师**的辛勤付出。
**市蔬菜种植面积从96年前的蔬菜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次)扩大到现在30万亩(次),蔬菜基地面积从96年前的2万亩扩大到现在10万余亩。
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达9.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9个,有机蔬菜年产品认证26个,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年产量43万吨,年创产值9.5亿元。
“在90年代,农户零星种植的本地蔬菜,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收入。
”**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多年来,不断探索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项目农业、特色蔬菜,带领**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对记者说:“现在**市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市的主要保供基地,蔬菜产业成为**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走进育苗大棚,**就会被种植户热情的围住,除了每年定期对菜农进行集中培训外,每天都会接到农户的咨询电话。
近五年来,他分别在犁倭镇下寨村、红枫湖镇大冲村等地,采取现场或集中的形式开展了辣椒栽培技术、冬豌豆栽培技术、速生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受训人达4500余人(次)。
“勤勉敬业,随叫随到,尽心尽责。
”是**种植户对**的评价。
“他不仅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来教授我们怎么种植蔬菜,还经常帮助我们整理资料、寻找项目。
”种植户说到**都是赞不绝口。
“要帮助农户致富,光是提高产量还不够,质量也是关键。
乡村振兴凶扫码阅读*瓜河村水果萝卜不愁卖隆冬时节,走进云南省云县涌宝镇木瓜河村,只见村民的房前屋后、山地上、筲沟旁种满了水果萝卜。
村民有的在锄地,有的在拔萝卜,还有的用摩托车把刚收获的萝卜运往收购站,换成一张张百元大钞“我家每年种植10多亩水果萝卜,每年收入有5万多元。
因为种植萝卜省劳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亩产值是种玉米的5倍,因此我们村很多村民都在种植。
”木瓜河村大村小组村民张学兑高兴地说。
近年来,木瓜河村以建设县级产业示范村为目标,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水果萝卜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发展,闯出了一条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据了解,以前由于没有实行统一的生产管理,村民种植的萝卜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市场价格。
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云县团结草果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制定了章程,并统一为农户提供萝卜籽种、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有效整合了村里的技术资源和销售渠道。
由于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加之种植、管理规范,木瓜河村产出的水果萝卜个大、皮薄、脆甜、汁多,受到许多客商的青睐。
与此同时,为提高产品品质.打造品牌.村党总支依托合作社自主开发出萝卜干(生熟)、萝卜丝(生熟)、萝卜片(生熟)及腌萝卜等7个新产品。
产品上市后备受消费者欢迎,品牌效应逐步扩大。
“因为萝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销路好、价格高,2020年,我家种植萝卜10多亩,预计收入5万元以上。
今年,我家将扩大萝卜种植面积。
”木瓜河村李家村民小组村民李世军信心满满地说。
截至2020年底,合作社共发展社员52户,全村年集中连片种植水果萝卜500余亩,年产萝卜1500余吨,收入达2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2万元。
通讯员王应良尹恩惠/文图29冈乡村振兴第一部曲:"能人”带动助脱贫以前的亚坪村交通不便、没有增收产业,村民祖祖辈辈依靠种植玉米.附带养殖猪、牛、鸡等畜禽维持生计。
佛手瓜发展实施方案一、市场调研与分析。
佛手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清新的瓜类水果,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佛手瓜的销售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消费者对于天然、无污染的食品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佛手瓜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产品定位与特色。
针对市场调研结果,我们确定了佛手瓜的产品定位是健康、美味、天然。
在产品特色上,我们将佛手瓜的天然原生态特点进行突出,强调其无农药、无污染,保留了其天然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三、渠道拓展与市场推广。
为了更好地推广佛手瓜,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
线上,我们将利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销售;线下,我们将与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合作,将产品推向消费者。
同时,我们还将进行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供应链建设与质量控制。
在产品供应链建设方面,我们将与生产基地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供应体系,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五、品牌建设与形象塑造。
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产品包装设计,打造出独特的产品形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六、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比如市场竞争、产品质量问题等。
因此,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七、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面推动佛手瓜的发展,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下,佛手瓜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美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