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茉莉花》
- 格式:pptx
- 大小:19.08 MB
- 文档页数:28
《茉莉花》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欣赏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录像中这段音乐的名字吗?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的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可以过来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湖北民歌《茉莉花》。
二、《茉莉花》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歌曲《茉莉花》。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情绪高亢。
2、介绍歌曲《茉莉花》。
师:同学们,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茉莉花》这首歌,不过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而是叫做“鲜花调”,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调。
3、学唱旋律。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
(2)视唱曲谱。
(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
三、艺术表现1、全班跟随《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四、相关文化师:除了河北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茉莉花》,如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
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师: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师:那江苏民歌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江苏民歌委婉柔美,情绪优美抒情,旋律没有大起大落。
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名为《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
五、课堂小结纯洁、优雅、清丽、芳香的茉莉,我们都很喜爱,应该说它寄托了我们向往幸福、追求美满的浪漫主义情怀,而民歌《茉莉花》,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切,看着茉莉花,唱着茉莉花的歌,想着茉莉花的美,让我们不由地开始净化心灵、呵护自然、憧憬明天。
教案:初中音乐《茉莉花》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背景及特点,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美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茉莉花》的背景及特点。
2. 学会演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1. 音准的把握。
2. 歌曲情感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茉莉花》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介绍《茉莉花》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茉莉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三、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学生对比欣赏,感受不同演唱风格的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四、歌曲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展示,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演。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歌曲知识、演唱技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家庭的温暖。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茉莉花》,让学生了解了民歌的特点和魅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通过歌曲欣赏和演唱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经典之一,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这首歌曲,以下是一份初中音乐《茉莉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茉莉花》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茉莉花》的旋律和歌词;3.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4. 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茉莉花》音乐录音;2. 教学工具:电脑、音响设备、投影仪。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听歌学唱(10分钟)放送《茉莉花》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整体感受一遍,然后划分出主旋律部分并跟随录音进行口头模仿。
3. 学习歌词(15分钟)将《茉莉花》的歌词提供给学生,并进行歌词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然后逐句教唱,并让学生跟随歌曲录音进行口头模仿。
4. 调试音准(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以团结合作的方式进行合唱。
同时老师巡视各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排除个别音准问题。
5. 感悟情感表达(10分钟)通过讨论歌词、旋律以及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描述茉莉花所传递的感情。
6.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茉莉花的理解,创作一段短小的舞蹈或者配乐,来表达他们对《茉莉花》的领悟。
7. 分享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积极的互动和讨论。
8. 结束(5分钟)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所学的《茉莉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度;2. 学生对《茉莉花》歌曲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茉莉花》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能力。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筝、二胡等;2. 组织学生学习更多中国传统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合唱比赛;3.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歌曲或编排舞蹈,并进行演出。
《茉莉花》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教学设计(通用17篇)《茉莉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初中音乐课茉莉花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课课程内容:学习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茉莉花》背后的文化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茉莉花》。
2. 理解《茉莉花》的旋律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茉莉花》的唱腔技巧。
2. 对《茉莉花》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茉莉花》民歌版本。
2. 教学视频: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文化意义的视频。
3. 乐谱:《茉莉花》的乐谱。
4. 教学道具:花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提问:“大家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谁能描述一下歌曲中的画面?”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发放乐谱,引导学生跟唱《茉莉花》。
2. 教师讲解《茉莉花》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等。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唱腔上的问题。
三、深入了解歌曲(15分钟)1. 教师播放介绍《茉莉花》背景和文化意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茉莉花》歌曲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旋律和歌词中的?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茉莉花、蜜蜂、蝴蝶等),用动作和歌声表现角色特点。
2. 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茉莉花》的音乐特点和文化意义。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其他版本的《茉莉花》,如儿童版、摇滚版等,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魅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茉莉花》这首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卉含英《茉莉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唱歌《茉莉花》2、拓展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式,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唱、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1、导入:师:在学习新授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微视频它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飘动着它那洁白无瑕的花朵,一阵微风迎面出来,它的花香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钻入我的鼻孔,啊,好香的茉莉花啊!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首小诗来感受它的美妙吧!《茉莉》清代陈学洙玉骨冰肌耐暑天,移根远自过江船。
山塘日日花城市,园客家家雪满田。
新浴最宜纤手摘,半开偏得美人怜。
银床梦醒香何处,只在钗横髻发边。
师:同学们,诗中赞美的是哪种植物?生:(齐声回答“茉莉花”)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背景音乐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茉莉花》,洁白的茉莉表达了人们对纯真情感的美好向往,或许正是对这种纯真情感的追求,使得我们的中华儿女从未舍弃对茉莉的赞颂与歌唱。
2、清香四溢《茉莉花》。
师:小小的茉莉花不仅美丽、芬芳而且它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谁能告诉我它做出了哪些贡献,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回答。
生:(答)茉莉花在国内外一些重要场合出现了多次,主要的归纳:“九七见证历史”——1997年7月1日上午10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首奏江苏民歌《茉莉花》,这既是对沉痛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辉煌未来的咏叹。
“上海申博成功”——2002年底,上海“申博”,张艺谋为此次申博制作五分多钟艺术片,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主旋律。
茉莉花初中教案课程名称:音乐年级:初中教材:《茉莉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2. 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2.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播放不同地区的《茉莉花》版本,让学生比较、欣赏。
2. 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拓展学习(15分钟)1. 介绍《茉莉花》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以《茉莉花》为主题的诗歌、绘画等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总结,强调《茉莉花》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茉莉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茉莉花》时,对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单元流行乐风——《茉莉花》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茉莉花》旋律源自《鲜花调》,主要表现隐喻爱情内容,曲调大多婉转抒情。
中国民歌《茉莉花》是众多《茉莉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单乐段结构,徵调式,由三个乐句组成。
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细腻优美、旋律婉转流畅,具有典型的江南民歌的特点。
同样是徵调式,单乐段结构,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的情感,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2.用柔美的声音,细腻、自豪的情感演唱《茉莉花》。
3.通过欣赏各个版本的《茉莉花》,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其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歌曲《茉莉花》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然、柔美的情感,准确地演唱《茉莉花》。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视频导入,老师引导学生欣赏2004年雅典奥运闭幕式的《茉莉花》,并通过视频了解茉莉花,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茉莉花》。
(二)初听歌曲1.创作背景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
当时,随团而至的何仿慕名拜访了当地一位弹唱艺人。
随后,弹唱艺人为其表演了民歌《鲜花调》。
何仿一下子就被《鲜花调》的旋律迷住了,于是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用简谱记下了该曲,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
因为《鲜花调》是来自中国民间的创作,所以在整体上显得有些粗糙。
为了打磨该曲,何仿考虑再三,将《鲜花调》进行了改编,将歌词中描述的三种花统一改写为茉莉花。
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何仿策划由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
由于该曲在此次演出中获得反响,因此发行了录音版本。
此后两年间,何仿又对该曲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并对旋律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
初中音乐课茉莉花教案
【教学内容】:《茉莉花》歌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故事;
2.唱出《茉莉花》这首歌曲;
3.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唱出白调的《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含义和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声乐技巧唱好白调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创设场景,引子课题,激发学生听歌热情。
T: “大家听听这首歌曲,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民歌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中国民歌《茉莉花》”
2.教师借助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简要介绍《茉莉花》的背景和故事。
T: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曲调清新优美,意蕴深刻。
歌曲曾被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在中国乐坛享有特殊地位,也被赞誉为代表性的中国民歌之一。
通过唱《茉莉花》,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
二、学习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2.教师教唱歌曲,分声部教唱。
3.将不同部分合并,全班一起唱。
4.多次练习唱歌,并注意声音的轻柔、形态的切合,气息的腹式呼吸。
三、体验、创造:
1.教师播放一些中国民歌,让学生进行聆听、感受,学生可口哼一下,发表感想。
2.学生创编表示中国民歌的画。
【教学后记】:
民歌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份璀璨文化宝藏。
茉莉花是一首经典的民歌,它的曲调清新优美,歌词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婉转多情,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一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了解和体验中国民歌的神韵之美,拓宽视野,开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