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详细版--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893.00 KB
- 文档页数:11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控制单元由液压泵、阀体和压力调节器等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液
体从油箱抽吸并压力传输到液压系统中。
阀体则控制着压力的分配和转换,根据车辆的需求来调整流量和压力。
压力调节器则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油
液的压力,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齿轮箱是变速器的核心部分,由多个转子、齿轮和离合器组成。
它的
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系统上,并实现不同挡位之
间的变速。
齿轮箱由多个齿轮组成,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大小和齿数,可
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离合器则是控制齿轮的连接和断开,使得车辆能够
顺利地变速,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1.初始状态下,两个离合器都是打开的,变速器处于空挡状态。
2.油泵开始工作,将液体从油箱抽吸并压力传输到液压系统中。
3.当驾驶者踩下加速踏板时,液压泵会产生更高的压力,将液体传输
到离合器和齿轮箱中。
4.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判断驾驶者的需求,并相应地调
整压力和流量。
5.控制单元通过液压系统来操控离合器和齿轮箱的运作,使得发动机
的动力能够顺利传递到车轮。
6.当需要换挡时,离合器会关闭,将动力断开,齿轮箱会根据驾驶者
需要的挡位来选择齿轮组合。
7.切换到新的挡位后,离合器会重新连接并传递动力,使得车辆能够
顺利地变速。
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进行,以实现驾驶者的需求。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压控制单元和齿轮箱的协同工作,能够使得车辆顺畅地变速,并实现高效的动力传递。
01m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调整车辆档位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力变矩器是用来传递和调整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的。
液力变矩器内部有液体传动介质,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作用于液体传动介质时,产生液力作用,通过液力的传递和调整,使得车辆能够平稳启动和变速。
2. 齿轮组:自动变速器中通常采用行星齿轮传动结构。
齿轮组由多个齿轮组成,其中有三个主要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和行星齿轮系列。
行星齿轮系列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环形齿轮组成,它们之间通过多个离合器和制动器来控制,实现不同档位的变速。
3. 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中还包括一个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操作。
液压控制系统由多个液压控制阀、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工作,可以根据车速、发动机负荷等参数来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开合,实现不同档位的自动调整。
4. 控制电路:自动变速器通过一个集成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整个变速过程的控制。
控制电路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通过内部的算法和逻辑判断,确定当前的工作状态,并发送相应的指令给液压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档位的转换和变速的调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配合工作,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根据车速
和发动机转速的自动变速调整,提供给驾驶员更加舒适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10交通al 郭光银1048183901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内部总体结构大众01M自动变速器由三部分组成。
(图1)(1)液力元件:包括液力变扭器及油泵等,用于动力传递及提供液压元件(如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力源。
6 5^3 2(图1)01M自动变速器结构图由(图1)可知变速器内部有两个分隔的箱体,上部是变速器,内装ATF油;下部是差速器,内装齿轮油。
在小齿轮轴3上有一个油封,把两种油分离开。
a.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由壳体、锁止离合器、涡轮、导轮和泵轮组成,分解图见(2)。
泵轮与壳体焊接为一体,由发动机飞轮驱动,工作时其内充满自动变速器油(ATF 油),其动力传递路线是:发动机飞轮→变扭器壳体→泵轮→涡轮→变速器输入轴,导轮的作用是增大低转速时的输出扭矩。
涡轮和泵轮之间是靠液压油传递动力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转速差,不但使油温升高,还降低了传动效率,锁止离合器可以把涡轮和泵轮连接为一体,形成刚性连接。
锁止离合器由电控单元控制,电控单元通过电磁阀控制A、B、C 3个油道的油压交替变化,按要求在锁止离合器的前、后面产生压力或卸压,控制锁止离合器接合或断开。
锁止离合器接合时,因油压作用,其带有摩擦片的一面与变扭器壳体接合,另一面通过齿牙与涡轮连接为一体。
(图2) 液力变扭器结构图b.油泵油泵位于变扭器和变速器之间,由变扭器壳体驱动,其作用是建立油压,并 通过滑阀箱控制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
它采用转子齿轮泵,其结构见(图3)。
(2)控制机构:采用电子、液压混合控制,电控部分包括电子控制单元 J217及其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部分包括滑阀箱等。
(3)变速机构:采用拉维那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2个太阳轮独立运动,齿圈输出动力,通过对大、小太阳轮及行星架的不同驱动、制动组合,实现 4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
表1不.≡r:血二昱玄科n构各部卡妁枚芒拦i 位驱动部件 固定部件 输出部件 J小太阳轮单向制动行•星架齿圈1「麦扭器壳体2-锁止离合器(带扭转减振器)3-涡轮4-导轮页-泵轮图3转子齿轮泵2小太阳轮大太阳轮齿圈3小太阳轮*行星架无齿圈4大太阳轮齿圈K大衣阳轮行星架齿圈01M 型自动变速器采用拉维娜式行星轮式变速机构,基本的行星轮机构包括太阳轮、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其中星轮是惰轮,不能输入、输出动力。
第十节捷达王01M型自动变速箱一、系统组成捷达王轿车1995年款的“01M”自动变速器是在1990年款的四档动力变速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应用了“模糊逻辑”;装用了“变扭器锁止”;从而使换档冲击更小,更平顺;燃油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亦随之减小。
该系统由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传感器和执行元件三大部分组成,见图3-10-1。
1. 电气/电子部件及安装位置自动变速系统的电气/电子部件见图3-10-2。
(1)自动变速器系统控制单元(J217)控制单元控制自动变速器系统所有电气及液压功能。
安装于后座下面。
见图3-10-3中箭头所指。
控制单元由模糊逻辑控制,满足不同司机的驾驶要求并可识别如:上坡、带挂车、顶风及下坡等行驶阻力。
在控制单元出故障的应急状态下同,可操纵变速杆使用一档液压、三档液压及倒档的有效档位,这些档位可通过操纵变速杆在滑阀箱内换档,在变速杆位置“D”,车通过液压以三档起动。
自诊断接口自诊断接口位于烟灰盒上方,护板后面。
见图3-10-4。
(2)滑阀箱滑阀箱位于油底壳下面。
滑阀箱上装有电磁阀N88-N94,见图3-10-5。
(3)传输线传输线与自动变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G98一体,位于油底壳内滑阀箱下面,见图3-10-6。
(4)多功能开关(F125)多功能开关位于变速器后部,见图3-10-7。
(5)变速器转速传感器(G38)变速器转速传感位于变速器上部,见图3-10-8。
(6)车速传感器(G68)车速传感器位于变速器上部,见图3-10-9。
(7)节气门电位计(G69)节气门电位计位于发动机节气门上,见图3-10-10。
(8)变速杆锁止电磁铁(N110)变速杆锁止电磁铁在变速杆上,见图3-10-11。
(9)速度调节装置开关(E45)速度调节位置开关位于转向开关上,见图3-10-12。
(10)强制低速档开关(F8)强制低速档开关与油门拉索一体,在发动机舱横隔板前,见图3-10-13。
(11)制动灯开关(F)制动灯开关位于脚踏杠杆上,见图3-10-14。
大寡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处事本理之阳早格格创做10接通a1 郭光银 1048183901 大寡01M型自动变速器里里总体结构大寡01M自动变速器由三部分组成.(图1)(1)液力元件:包罗液力变扭器及油泵等,用于能源传播及提供液压元件(如各离合器战造动器)的能源源.(图1)01M自动变速器结构图由(图1)可知变速器里里有二个分开的箱体,上部是变速器,内拆ATF油;下部是好速器,内拆齿轮油.正在小齿轮轴3上有一个油启,把二种油分散开.a. 液力变扭器液力变扭器由壳体、锁止离合器、涡轮、导轮战泵轮组成,领会图睹(2).泵轮与壳体焊接为一体,由收效果飞轮启动,处事时其内充谦自动变速器油(ATF油),其能源传播门路是:收效果飞轮→变扭器壳体→泵轮→涡轮→变速器输进轴,导轮的效用是删大矮转速时的输出扭矩.涡轮战泵轮之间是靠液压油传播能源的,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转速好,没有单使油温降下,还落矮了传动效用,锁止离合器不妨把涡轮战泵轮对接为一体,产死刚刚性对接.锁止离合器由电控单元统造,电控单元通过电磁阀统造A、B、C 3个油讲的油压接替变更,按央供正在锁止离合器的前、后里爆收压力或者卸压,统造锁止离合器接合或者断开.锁止离合器接适时,果油压效用,其戴有摩揩片的部分与变扭器壳体接合,另部分通过齿牙与涡轮对接为一体.(图2)液力变扭器结构图b. 油泵油泵位于变扭器战变速器之间,由变扭器壳体启动,其效用是修坐油压,并通过滑阀箱统造各离合器战造动器的动做.它采与转子齿轮泵,其结构睹(图3).(2)统造机构:采与电子、液压混同统造,电控部分包罗电子统造单元J217及其相映的传感器战真止元件;液压统造部分包罗滑阀箱等.(3)变速机构:采与推维那式止星齿轮变速机构,2个太阳轮独力疏通,齿圈输出能源,通过对于大、小太阳轮及止星架的分歧启动、造动推拢,真止4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表101M型自动变速器采与推维娜式止星轮式变速机构,基础的止星轮机构包罗太阳轮、星轮、止星架战齿圈,其中星轮是惰轮,没有克没有及输进、输出能源.正在太阳轮、止星架战齿圈三者中,启动其中一个,造动另一个,则第三个输出能源,通太过歧的推拢,达到改变传动比的手段.(图4)止星轮机构构图表2表3正在推维那式止星齿轮变速机构中有2个太阳轮,它们独力疏通,齿圈输出能源,通过对于大、小太阳轮及止星架的分歧启动、造动推拢,能源由齿圈输出,真止4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01M型自动变速器的止星轮机构睹(图4),小太阳轮与短止星轮啮合,短止星轮与少止星轮的小端啮合,少止星轮小端与齿圈啮合输出能源,共时少止星轮的大端与大太阳轮啮合.正在01M型自动变速器中有3个离合器、2个造动器战一个单背离合器,离合器战造动器正在形状上大概相似但是效用分歧:离合器啮适时传播力矩,启动某元件疏通;造动器啮适时遏止某元件疏通;单背离合器只允许元件背某一个目标疏通.便01M型变速器而止,各离合器、造动器的效用如下:离合器K1一启动小太阳轮离合器K2一启动大太阳轮离合器K3一启动止星架造动器Bl一造动止星架造动器B2一造动大太阳轮各离合器造动器位子睹示企图(图5)2 自动变速器的能源传播门路止星齿轮机构单背离合器F一单背造动止星架电、液统造便是电控单元给各电磁阀收出指令,通过电磁阀统造那些离合器战造动器的动做,真止传动比的变更.各档位的产死如下:D位1档正在D位1档时,离合器K1接合,启动后排小太阳轮,单背离合器F单背造动止星架,则齿圈共背减速输出,其能源传动门路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止星轮→少止星轮→输出齿圈(图6).D位1档滑止时,输出齿圈由主动件形成主动件,止星架逆时针空转,单背离合器解锁,小太阳轮没有搞涉收效果的矮速运止,果此收效果对于滑止无造动效用.(图6)型星齿轮机构D位2档正在D位2档时,离合器K1接合,启动后排小太阳轮,造动器B2造动前排大太阳轮,则齿圈共背减速输出,其能源传动门路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止星轮→少止星轮(此时绕大太阳轮转动)→输出齿圈(图7).D位2档滑止时,输出齿圈由主动件形成主动件,此时大太阳轮仍造动,少止星轮、短止星轮仍按本去的自传与公转转速转动,那样小太阳轮志愿戴动涡轮按本去的转速转动,果此收效果对于滑止爆收造动效用.(图7)型星齿轮机构D位3档正在D位3档时,离合器K1接合,启动后排小太阳轮,离合器K3接合,启动止星架,果为小太阳轮战止星架共时被启动,所以止星齿轮机构以一个真足转动,此时为间接档其能源传动门路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战K3→小太阳轮战止星架→少止星轮→输出齿圈(图8).D位3档滑止时,输出齿圈由主动件形成主动件,果离合器K1战K仍接合,所以正在输出齿圈的戴动下所有止星齿轮机构仍按本去的转速转动,那样小太阳轮战止星架共时启动涡轮按本去的转速转动,果此收效果对于滑止爆收造动效用.(图8)型星齿轮机构D位4档正在D位4档时,离合器K3接合,启动止星架,造动器B2造动大太阳轮,则齿圈共背删速输出,此时为超速档,其能源传动门路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3→止星架→少止星轮(此时绕大太阳轮转动)→输出齿圈(图9).D位4档滑止时,输出齿圈由主动件形成主动件,离合器K3仍接合,造动器B2仍造动前排大太阳轮,此时少止星轮由输出齿圈戴动仍按本去的转速自传战公转,并戴动止星架战涡轮按本去的转速转动,果此收效果对于滑止爆收造动效用.(图9)型星齿轮机构2位1档2位1档的能源传动门路与D位1档相共.2位2档2位2档的能源传动门路与D位2档相共.1位1档正在1位1档时,离合器K1接合,启动后排小太阳轮,造动器B1造动止星架,则齿圈共背减速输出,其能源传动门路与D位1档相共.D位1档滑止时,输出齿圈由主动件形成主动件,此时造动器B1仍造动止星架,少止星轮正在齿圈的启动下仍按本去的转速转动,短止星轮正在少止星轮的启动下也按本去的转速转动,并启动小太阳轮、涡轮也按本去的转速转动,果此收效果对于滑止爆收造动效用,其能源传动门路睹(图10).(图10)型星齿轮机构8)R位(倒档)正在倒档时,离合器K2接合,启动前排大太阳轮,造动器B1造动止星架,则齿圈反背减速输出,其能源传动门路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2→大太阳轮→少止星轮→输出齿圈(图11).(图11)型星齿轮机构3自动变速器使用准则(1)P挡为停车挡正在停车战开用车辆时,应将变速杆置于此挡位.变速器置于此挡时,其里里锁死,车辆将没有克没有及移动.正在使用此挡位时应将刹车踏板踏下,克制正在车辆移动中挂进此挡.(2)R挡为倒车挡正在挂进R挡前,一定要保证车辆真足停止没有动,且要踏下刹车踏板,克制车辆正在移动中挂进此挡.(3)N挡为空挡将变速杆置于此挡位不妨开用车辆,但是车辆没有克没有及止驶.如果车辆果故没有克没有及止驶需拖车时,必须采用此挡位,且时速没有得超出40k m,本去没有得少距离拖止(普遍没有该超出50km),免得益坏变速器.推荐拖车时最佳将启动轮架起.(4)D挡为前进挡那是平常止车时的排挡位子,置于此挡位变速器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自动降挡或者减挡.正在挂进D挡前要保证车辆真足没有动(5)4、3挡前进挡正在此挡位变速器最下只换进所隐现挡位,正在丘陵天区或者山区常常使用此挡位,以预防变速器一再换挡,注意车速没有超出120km/h.(6)2挡战1挡前进挡2挡可提供较大的收动体造能源及扭力,1挡可提供最大收动体造能源及扭矩.当少距离上下斜坡、泥泞路段时,应根据路况采用此二挡位,以防车辆得控,但是没有成万古间使用.。
01m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AT)是一种能够根据车辆速度和驾驶条件自动调整换挡的传动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液压系统、差速器和齿轮组件。
在汽车的引擎和传动轴之间,自动变速箱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连接作用。
它通过油泵和液压系统来控制齿轮的换挡。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控制器和电控单元组成。
液压控制器通过感应车辆速度、转速和油温等参数,以及驾驶者的油门输入,来决定何时进行换挡。
与手动变速箱不同,自动变速箱中的离合器并不需要由驾驶者踩下。
相反,它使用液力离合器来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
当驾驶者将换挡杆放在驱动位时,液力离合器开始工作,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给传动轴,从而让车辆移动。
自动变速箱还配备了多个齿轮组件,其中包括行星齿轮组、湿多片离合器和湿多片制动器,它们通过液压控制器的指令进行换挡。
当液压控制器感知到换挡的需要时,它会给相应的齿轮组件供应液压油,从而使其进行换挡操作。
当驾驶者需要加速或提高速度时,自动变速箱会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比来提供更大的马力输出。
相反,当驾驶者需要减速或停车时,换挡系统会自动选择较低的齿轮比,以提供更大的制动力。
总的来说,自动变速箱通过液压控制器、齿轮组件和液力离合器来实现自动换挡,并确保汽车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平稳运行。
这种技术的引入使得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并且可以根据行驶条件自动调整换挡,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体验。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版--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0交通a1 郭光银 104818390
1 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内部总体结构
大众01M自动变速器由三部分组成。
(图1)
(1)液力元件:包括液力变扭器及油泵等,用于动力传递及提供液压元件(如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力源。
(图1)01M自动变速器结构图
由(图1)可知变速器内部有两个分隔的箱体,上部是变速器,内装ATF 油;下部是差速器,内装齿轮油。
在小齿轮轴3上有一个油封,把两种油分离开。
a. 液力变扭器
液力变扭器由壳体、锁止离合器、涡轮、导轮和泵轮组成,分解图见(2)。
泵轮与壳体焊接为一体,由发动机飞轮驱动,工作时其内充满自动变速器油(ATF油),其动力传递路线是:发动机飞轮→变扭器壳体→泵轮→涡轮→变速器输入轴,导轮的作用是增大低转速时的输出扭矩。
涡轮和泵轮之间是靠液压油传递动力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转速差,不但使油温升高,还降低了传动效率,锁止离合器可以把涡轮和泵轮连接为一体,形成刚性连接。
锁止离合器由电控单元控制,电控单元通过电磁阀控制A、B、C 3个油道的油压交替变化,按要求在锁止离合器的前、后面产生压力或卸压,控制锁止离合器接合或断开。
锁止离合器接合时,因油压作用,其带有摩擦片的一面与变扭器壳体接合,另一面通过齿牙与涡轮连接为一体。
(图2)液力变扭器结构图
b. 油泵
油泵位于变扭器和变速器之间,由变扭器壳体驱动,其作用是建立油压,并通过滑阀箱控制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
它采用转子齿轮泵,其结构见(图3)。
(2)控制机构:采用电子、液压混合控制,电控部分包括电子控制单元
J217及其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部分包括滑阀箱等。
(3)变速机构:采用拉维那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2个太阳轮独立运动,齿圈输出动力,通过对大、小太阳轮及行星架的不同驱动、制动组合,实现4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
表
01M型自动变速器采用拉维娜式行星轮式变速机构,基本的行星轮机构包括太阳轮、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其中星轮是惰轮,不能输入、输出动力。
在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三者中,驱动其中一个,制动另一个,则第三个输出动力,通过不同的组合,达到改变传动比的目的。
表2
(图4)行星轮机构构图
表3
在拉维那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中有2个太阳轮,它们独立运动,齿圈输出动力,通过对大、小太阳轮及行星架的不同驱动、制动组合,动力由齿圈输出,实现4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
01M型自动变速器的行星轮机构见(图4),小太阳轮与短行星轮啮合,短行星轮与长行星轮的小端啮合,长行星轮小端与齿圈啮合输出动力,同时长行星轮的大端与大太阳轮啮合。
在01M型自动变速器中有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和一个单向离合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在外形上可能相似但作用不同:离合器啮合时传递力矩,驱动某元件运动;制动器啮合时阻止某元件运动;单向离合器只允许元件向某一个方向运动。
就01M型变速器而言,各离合器、制动器的作用如下:
离合器K1一驱动小太阳轮
离合器K2一驱动大太阳轮
离合器K3一驱动行星架
制动器Bl一制动行星架
制动器B2一制动大太阳轮
各离合器制动器位置见示意图(图5)2 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2.1行星齿轮机构
单向离合器F一单向制动行星架电、液控制就是电控单元给各电磁阀发出指令,通过电磁阀控制这些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实现传动比的变化。
各档位的形成如下:
D位1档
在D位1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轮,单向离合器F单向制动行星架,则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输出齿圈(图6)。
D位1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行星架顺时针空转,单向离合器解锁,小太阳轮不干涉发动机的低速运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无制动作用。
(图6)型星齿轮机构
D位2档
在D位2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轮,制动器B2制动前排大太阳轮,则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小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此时绕大太阳轮旋转)→输出齿圈(图7)。
D位2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此时大太阳轮仍制动,长行星轮、短行星轮仍按原来的自传与公转转速旋转,这样小太阳轮被迫带动涡轮按原来的转速旋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产生制动作用。
(图7)型星齿轮机构
D位3档
在D位3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轮,离合器K3接合,驱动行星架,因为小太阳轮和行星架同时被驱动,所以行星齿轮机构以一个整体旋转,此时为直接档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1和K3→小太阳轮和行星架→长行星轮→输出齿圈(图8)。
D位3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因离合器K1和K仍接合,所以在输出齿圈的带动下整个行星齿轮机构仍按原来的转速旋转,这样小太阳轮和行星架同时驱动涡轮按原来的转速旋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产生制动作用。
(图8)型星齿轮机构
D位4档
在D位4档时,离合器K3接合,驱动行星架,制动器B2制动大太阳轮,则齿圈同向增速输出,此时为超速档,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3→行星架→长行星轮(此时绕大太阳轮旋转)→输出齿圈(图9)。
D位4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离合器K3仍接合,制动器B2仍制动前排大太阳轮,此时长行星轮由输出齿圈带动仍按原来的转速自传和公转,并带动行星架和涡轮按原来的转速旋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产生制动作用。
(图9)型星齿轮机构
2位1档
2位1档的动力传动路线与D位1档相同。
2位2档
2位2档的动力传动路线与D位2档相同。
1位1档
在1位1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轮,制动器B1制动行星架,则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与D位1档相同。
D位1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此时制动器B1仍制动行星架,长行星轮在齿圈的驱动下仍按原来的转速旋转,短行星轮在长行星轮的驱动下也按原来的转速旋转,并驱动小太阳轮、涡轮也按原来的转速旋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产生制动作用,其动力传动路线见(图10)。
(图10)型星齿轮机构
8)R位(倒档)
在倒档时,离合器K2接合,驱动前排大太阳轮,制动器B1制动行星架,则齿圈反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涡轮→离合器K2→大太阳轮→长行星轮→输出齿圈(图11)。
(图11)型星齿轮机构
3自动变速器使用规则
(1)P挡为停车挡
在停车和启动车辆时,应将变速杆置于此挡位。
变速器置于此挡时,其内部锁死,车辆将不能移动。
在使用此挡位时应将刹车踏板踏下,禁止在车辆移动中挂入此挡。
(2)R挡为倒车挡
精品文档
在挂入R挡前,一定要确保车辆完全停止不动,且要踩下刹车踏板,禁止车辆在移动中挂入此挡。
(3)N挡为空挡
将变速杆置于此挡位可以启动车辆,但车辆不能行驶。
如果车辆因故不能行驶需拖车时,必须选择此挡位,且时速不得超过40k m,并不得长距离拖行(一般不应超过50km),以免损坏变速器。
推荐拖车时最好将驱动轮架起。
(4)D挡为前进挡
这是正常行车时的排挡位置,置于此挡位变速器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自动升挡或减挡。
在挂入D挡前要确保车辆完全不动
(5)4、3挡
前进挡在此挡位变速器最高只换入所显示挡位,在丘陵地区或山区通常使用此挡位,以避免变速器频繁换挡,注意车速不超过120km/h。
(6)2挡和1挡
前进挡2挡可提供较大的发动机制动力及扭力,1挡可提供最大发动机制动力及扭矩。
当长距离上下陡坡、泥泞路段时,应根据路况选择此两挡位,以防车辆失控,但不可长时间使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