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3
标准物质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指其纯度、浓度、活性或其他特性已被世界各国或国际组织所认可,并可作为测定物质之参考的物质。
基准物质则是指已通过国际协商或国际标准化组织所认可的,可用于校准测定仪器、检定测定方法或评价测定结果的物质。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
而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就需要使用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它的纯度必须非常高,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它的稳定性要好,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最后,它的溶解度要适中,能够在实验条件下充分溶解。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够确保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时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基准物质则是用来校准分析仪器或者评价分析结果的物质。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经常使用基准物质来校准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计等仪器,以确保它们能够给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此外,基准物质还可以用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与基准物质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判断出分析方法的偏差和误差,从而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对于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选择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定,确保所选用的物质符合要求。
同时,在使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时,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在化学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化学分析实验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1.定义及分类1.1容量基准物质(Volumetric Primary Standard):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且已知道浓度的基准物质。
用其配制好的溶液可用于标定其它溶液。
1.2对照品(Reference Standard):指在用于检测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1.3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 用以校准设备,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 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纯水, 量热法中作为热容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洛液。
1.4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 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 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 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 (1) 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
(2) 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 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 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 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 例如己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 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入透射滤光片、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玻璃板上, 有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 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有证标准物质。
(4)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 计量基准标准" 的定义。
(5) 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与己确定的化学结构不相关, 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用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 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 如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1.5均匀性(Homogeneity):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
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标准物质是保证准确量值和量值溯源的计量标准,它广泛应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赋予材料特性量值。
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技术仲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物质定义、分级、编号及量值的溯源体系⑴定义有证标准物质是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通过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
我国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
⑵分级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一级和二级,它们都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定义。
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定值准确度高,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是量值传递的依据。
一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①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在只有一种方法的情况下,用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②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
③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物质水平。
④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主要特点是满足现场测量的需要,可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用,准确度能适应现场测量的需要。
二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①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定值。
②准确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
③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一级标准物质测量的需要。
④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⑶编号一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标准物质代号GBW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第三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小类号,第四、五位数是同一类标准物质的顺序号。
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后一位。
二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二级标准物质代号GBW(E)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后四位数为该大类标准物质的顺序号。
【知识分享】实验室标准品管理知识大全实验室标准品知识大全1、标准品分为哪几种?2、其有效期如何规定?3、新标准品、配成溶液的以及开封后的标准品保存方式有何不同?4、是否标准品也需要期间核查?5、是否有具体的案例帮助更好的理解与分析?标准品分为基准标准品、工作标准品(1)基准标准品:分为法定基准标准品和内部基准标准品两类。
法定标准品包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NICPBP)提供的国家标准品(CP标准品)、美国药典委员会(USP)提供的USP标准品、欧洲EDQM委员会提供的EP标准品、JP标准品、BP标准品及其它WHO、ISA标准品等官方渠道得到的标准品。
(2)工作标准品包括:企业内部标定的工作标准品、科研单位或合同实验室标定的工作标准品、其他厂家在认证实验室标定的标准品。
(3)杂质标准品:分为定性用杂质标准品及定量用杂质标准品,来源于法定标准品或自制杂质对照品。
标准品如何命名?1.工作标准品首次标定的批号取四位数,前两位为代表标准品标定的年份,后两位为流水号,例:2010年第一次标定批号为1001,第二次使用新制备的样品进行标定批号则为1002。
2.若同一批次重新标定则在原批号加后缀,例如,1001-1,第二次复标则为1001-2,依次类推。
3.内部基准标准品按上述原则再加P,例如,P1001。
标准品有效期(失效期)与复标期无特殊规定时,有效期及复标期如下:1.如无特殊情况,工作标准品的含量每半年复标一次或另取新生产的样品标定。
当标准品暂不使用时,复标周期可能超过规定周期,在使用前进行复标,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
2.对于特定市场使用的工作标准品,复标可以按照当地药政局或者药典的规定的周期来进行。
3.标准品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或者较大变化,应停止使用该标准品,并考虑采用更严格的包装和保存方式或缩短其复标期等措施。
4.若老的基准标准品批号过期,则用此批基准标准品标定过的相应的工作标准品应按照新批号基准标准品进行重新标定,用此批标准品配制的储备溶液也应同时失效,应用新的批号基准标准品重新配制。
常用的基准物质在化学、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基准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基准物质是指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可用于校准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
1.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一种经过认证的、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制定。
标准物质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红细胞计数器的校准可使用标准红细胞悬液,气相色谱仪的校准可使用标准气体混合物。
2. 内标物质内标物质是一种在样品中加入的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校准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
内标物质的添加可以消除样品中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例如,在质谱分析中,内标物质可用于消除样品中的离子信号变化,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3.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建立的曲线,用于根据样品的吸光度或浓度计算其成分的浓度。
标准曲线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荧光光谱分析中,标准曲线可用于根据样品的荧光强度计算其成分的浓度。
4. 参考物质参考物质是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比较和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参考物质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并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参考物质可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5.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建立的曲线,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校准曲线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荧光光谱分析中,校准曲线可用于校准荧光光谱仪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6. 校准样品校准样品是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校准样品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基准标准物质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是指具有一定纯度、确定结构、稳定性良好的化合物或元素,可以作为实验室分析、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标尺”,用于比较和校准待测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本文将从基准标准物质的定义、种类、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多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准标准物质的定义基准标准物质是根据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制度规定,由国家或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授权的质量测量实验室生产或认证的一种化合物或元素,它具有精确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其物质组成在某个特定的测量条件下得到了确认,可用于校准或检验实验室中的其他物质的性质、含量或纯度。
二、基准标准物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基准标准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化学品基准标准物质。
如纯度达到99.999%的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等,这类标准物质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和有机化学分析中。
2.生物基准标准物质。
如人类血清、尿液、肝脏、肌肉等组织样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临床医学、毒理学等领域的检测和研究。
3.环境基准标准物质。
如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价。
4.食品基准标准物质。
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常见食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三、基准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基准标准物质的制备是一个需要非常高精度和技术水平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原料。
制备基准标准物质的第一步就是选择纯度高、结构稳定的原料,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精确的称量。
将选定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精确地称量出来,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成分准确。
3.混合反应。
将称量好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反应,以制备出目标化合物或元素。
4.纯化和测定。
制备出的产品需要经过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然后进行物性测定、结构鉴定和含量测定等,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5.包装和贮存。
最后一步就是将制备好的基准标准物质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于使用和管理。
四、基准标准物质的应用领域基准标准物质在现代化学分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控制。
配置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
配置标准溶液时,常常使用具有已知浓度的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是一种已知纯度和浓度的化学物质,用于制备标准溶液。
常见的基准物质包括:
1. 纯度高的固体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纯度较高的化学试剂,如无水物或纯化的无水盐类,作为基准物质。
2. 标准物质: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可以通过准确的化学分析方法确定。
这些已经被认证的标准物质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用于制备标准溶液。
3. 标准溶液:某些化合物的溶液已经具有已知的浓度,并经过了验证。
这些标准溶液可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校准和制备其他溶液。
在选择基准物质时,需要确保它具有足够高的纯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还应根据所需浓度的范围和特定应用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基准物质。
请注意,在实验室中,正确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校准也是确保标准溶液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是化学分析和检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进行介绍,并讨论它们在化学分析中的作用和意义。
标准物质是一种具有已知化学成分和精确浓度的物质。
它通常被用作分析方法的参考物质,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以及进行定量分析。
标准物质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其他权威机构认证,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常见的标准物质包括纯净物质、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
基准物质是一种用于比较、校准和验证其他物质性质的物质。
它通常被用作实验中的参照物质,用于确定其他物质的相对性质。
基准物质通常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已知的物理性质,能够作为其他物质性质的参照标准。
常见的基准物质包括标准样品、标准试剂、基准溶液等。
在化学分析中,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实验人员能够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而基准物质则能够作为其他物质性质的参照标准,帮助实验人员确定其他物质的相对性质,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除了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被用于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食品安全领域,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被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总之,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在化学分析和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同时,它们还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对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的认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化学分析和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种类及其使用管理范文 引言 标准物质[1](RM)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证标准物质(CRM)是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在化学分析实验室中标准样品被广泛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试方法或为材料赋值,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对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溯源性有重要意义。
1标准物质的种类及用途 1.1标准物质的分级 标准物质的特性值准确度是划分级别的依据[3],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用途都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把标准物质分为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一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标定比它低一级的标准物质、校准高准确度的计量仪器、研究与评定标准方法;二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满足一些一般的检测分析需求,以及社会行业的一般要求,作为工作标准物质直接使用,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用于较低要求的日常分析测量。
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一般有基准物质,一级和二级基准物质等。
1.2标准物质的用途 1.2.1标准物质可用于校准仪器 分析仪器的校准是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的关键步骤。
仪器分析几乎全是相对分析,绝对准确度无法确定,而标准物质可以校准实验仪器。
1.2.2标准物质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选择浓度水平、准确度水平。
1.2.3标准物质当作工作标准使用,制作标准曲线 仪器分析大多是通过工作曲线来建立物理量与被测组分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分析人员习惯于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溶液做工作曲线。
若采用标准物质做工作曲线,不但能使分析结果成立在同一基础上,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物质台账一、概述。
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定纯度和稳定性,可作为分析测定、质量检验和标定仪器的基准的物质。
标准物质的使用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标准物质,建立标准物质台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标准物质台账的内容、管理要求和使用方法,以便于实验室科研人员正确操作和管理标准物质。
二、内容。
1. 标准物质的名称和规格,记录标准物质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2. 入库信息,包括标准物质的来源、购入日期、购入数量、购入单价、购入总价等信息。
3. 出库信息,记录标准物质的使用部门、使用日期、使用数量、使用用途等信息。
4. 库存信息,实时更新标准物质的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库存状态等信息。
5. 检定信息,记录标准物质的检定日期、检定周期、检定结果等信息。
6. 报废信息,记录标准物质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报废数量等信息。
7. 盘点信息,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盘点,记录盘点日期、盘点人员、盘点结果等信息。
三、管理要求。
1. 负责人制度,设立标准物质台账的专门负责人,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入库、出库、检定、报废等工作。
2. 保管要求,标准物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受污染。
3. 记录要求,对标准物质的每一次操作都要进行详细记录,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4. 定期检定,按照规定周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检定,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5. 报废处理,对于过期、失效或者损坏的标准物质,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报废信息。
四、使用方法。
1. 入库操作,负责人应按照采购清单和验收标准对标准物质进行入库操作,并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2. 出库操作,使用部门需提出出库申请,经负责人审核后方可进行出库操作,出库后需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3. 检定操作,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检定,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检定结果需及时记录在台账中。
4. 盘点操作,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盘点,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盘点结果需及时记录在台账中。
标准物质知识点总结1. 标准物质的定义标准物质是指通过研究和确认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的化学纯度的物质,其质量和性质已经精确测定并得到国际或国家承认,可以用于校准仪器、测量定量分析和进行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通常具有高度纯净度和稳定性,能够作为其他物质的基准进行比较和验证。
2. 标准物质的分类根据用途和性质的不同,标准物质可以分为物质性标准物质和测量标准物质两大类。
物质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和仪器校准等方面,比如有机标准物质、无机标准物质、生物标准物质等;而测量标准物质则是用于建立和校准测量单位和仪器的,例如国际单位制中的国际单位原子。
3. 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物质的纯化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标准物质,另一种是通过物质性质的确定来确定其浓度和含量。
对于无机物质,通常采用化学合成、分离纯化、晶体生长等方法来制备标准物质;对于有机物质和生物标准物质,一般采用化学合成、分离提取等方法来制备。
同时,在制备标准物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标准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
4. 标准物质的应用标准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计量:用于校准仪器和测量定量分析的工作标准物质;(2)质量控制:用于监测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工作标准物质;(3)科学研究:用于分析检验和科学实验的研究标准物质;(4)仪器校准:用于校准仪器和设备的校准标准物质。
5. 标准物质的管理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标准物质的管理非常重要。
标准物质的管理主要包括采购、接收、储存、使用和废弃等环节。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和选择,并确保所购买的标准物质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在接收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和登记,并及时将所接收的标准物质放置到指定的仓库中。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对标准物质进行分类、分区、标识和保管,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化学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用来确定物质的浓度、纯度和成分,是化学分析的基础。
基准试剂是一种已知浓度的化合物溶液,通常用于测定未知物质的浓度。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知纯度和成分的化合物,用于校准仪器和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基准试剂通常是经过严格标定的化合物溶液,其浓度可以精确地确定。
它们可以用于滴定、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分析方法中。
基准试剂的选择应根据所需测定的物质和分析方法来确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基准试剂包括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知纯度和成分的化合物,通常由国家权威机构或国际组织认证。
标准物质的使用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它们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常见的标准物质包括纯度标准品、元素标准溶液、有机物标准溶液等。
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在使用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确保其适用于所需的分析方法和测定对象;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定方法使用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误差的引入;3. 储存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时应注意防潮、防光、防热,并定期检查其稳定性和纯度;4. 在使用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化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实际分析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和方法使用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纯度,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准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化学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
1.定义及分类
1.1容量基准物质(VolumetricPrimaryStandard): 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且
已知道浓度的基准物质。
用其配制好的溶液可用于标定其它溶液。
1.2对照品(ReferenceStandard): 指在用于检测时, 除另有规定外, 均安干
燥品( 或无水物) 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1.3标准物质(ReferenceMaterial)(RM):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
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标准物质能够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纯水,量热法中作为热容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洛液。
1.4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CRM): 附有证书的标准
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1)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
(2)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经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
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例如己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
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入透射滤光片、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玻璃板上,有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上述
这些器件也能够认为是有证标准物质。
(4)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
计量基准标准"的定义。
(5)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它们与己确定的化学
结构不相关,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用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1.5均匀性(Homogeneity): 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
结构的状态。
经过检验具有规定大小的样品,若被测量的特性值均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该标准物质对这一特性来说是均匀的。
1.6稳定性(Stability):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环境条件下,标准物质的特性
量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性质。
1.7有效期(ExpirationDate): 在规定的贮存及使用条件下,保证标准物质的
特性量值准确的最终日期。
1.8溯源性(Traceability): 经过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使测
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基准,一般是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1.9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注:(1)此参数能够是,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度。
(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成分组成。
一些成分能够由测量列结
果统计分布估计,由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另一些也可用标准偏差表
征的成分是基于实验或其它信息的概率分布来估计。
(3)应这样理解测量结果,它是被测量值的最佳估计,全部不确定度
成分,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如与修正值,参考计量标准有关联的成分,均贡献于此分散性。
1.10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
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重复性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相同地点;
在短时期内重复测量。
(3)重复性能够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1.11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测量条件变化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
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有效的复现性说明应列出变化条件的规范。
(2)变化条件包括:
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
观测者;
测量仪器;
参考计量标准;
地点;
使用条件;
时间。
(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测量结果在这里一般理解为己修正结果。
2分类
本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分为: ( 1) 容量标准溶液, 包括: 各种滴定液。
( 2) 标准物质, 包括: 容量基准物、熔点标准物质、pH校准标准溶液、电导率校标准溶液、浊度标准溶液、限量标准物质、色谱校准用标准物质。
( 3) 技术标准物, 包括: 标准砝码、标准滤光片等。
3标准物质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里的测量数据可比性与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的计量标准。
3.1标准物质在保存和传递特性量值中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的特性量值、高度均匀与良好稳定性的测量标准,因此标准物质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量值传递。
也就是说,当标准物质从一个地方被递交到另一个地方的测量过程,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不因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在这所说的"时间改变"是在该标准物质
的有效期范围内。
3.3标准物质在工程特性量与物理、物理化学特性量约定标度中的作用
某些工程特性量与物理、物理化学特性量约定标度的复现与传递主要依赖于标准物质。
这些标准物质在国际建议与标准文件上已经说明了,并给定了值,在国际范围内具有一致性。
如浊度单位的复现依赖于浓度为400FAU的Formazine标准溶液,又如pH是采用已知pH的标准溶液定义的约定pH标度。
3.4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中的作用
分析测量一般有纯度测量和化学成分测量,这些测量也是依赖于标
准物质,并由标准物质将测量的结果溯源到SI单位制。
特别是痕量分析,由于痕量技术的复杂性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更是依赖于痕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痕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发展又促进了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如欧洲40个高水平实验室对奶粉中农药含量进行分析,其结果均相差1至2个数量级,如果在这次分析中采用相应的标准物质则将大大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5标准物质在产品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1)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的检验,生产流程的控制到产品的质量评
价都需要以各种相应的标准物质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生产过程
处于良好的质量控制状态,达到高质量的生产与产品的高质量。
(2)产品标准的制订要依赖于相应的标准物质验证其准确性,或者经
过标准物质的验证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标准。
(3)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确保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公证性与权威性要依赖标准物质。
在产品的商业贸易中以标准物质作为仲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