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 科目3 设计史论 考试内容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2013年设计学院学术型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704 艺术概论适用专业:美术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旨在考核考生对艺术基本原理的掌握与理解,其中包括重要的概念、基本原理的内涵与运用、对艺术现象的理论阐释等。
本内容为美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内容,它与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研究都有着学科基础的意义。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艺术概论基本概念(占20%);2.艺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占30%);3.艺术原理的运用(占50%);三、试题类型及比例:总分150分。
其中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7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2.《艺术概论教程》,顾平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名称:835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素描)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色彩)837专业基础(美术史论)适用专业:美术学特别说明:01美术创作研究:考:835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素描)或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色彩),两者任选其一。
02 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考:837专业基础(美术史论)考试大纲如下:※835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素描)、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色彩)一、总体要求835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素描)、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色彩)以主题性命题创作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本学科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造型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素描、色彩科目的主题性命题创作,展现出对生活、对艺术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835专业基础(造型基础素描)科目考试要求:构思新颖,立意巧妙,画面构图完整、造型生动。
(表现形式与表现工具不限) 四开纸。
2.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色彩)科目考试要求:画面构思合理,整体色调和谐统一,画面内容的组合表现要合乎渲染主题和意境。
室内设计3+2考题【原创版】目录1.室内设计 3+2 考题概述2.室内设计 3+2 考题的具体内容3.备考室内设计 3+2 考题的建议正文一、室内设计 3+2 考题概述室内设计 3+2 考题,是指针对室内设计专业的考试题目,其中“3”代表三个基本题型,包括平面布置、立面造型和空间组织;“2”则是指两个附加题型,通常为装饰材料选择和预算编制。
这种考题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室内设计能力,从基本设计理念到实际操作技能,帮助选拔出具备专业素养的设计人才。
二、室内设计 3+2 考题的具体内容1.平面布置:主要考察考生对空间比例、功能区域划分和家具摆放等方面的掌握。
要求考生在给定的空间内合理安排各种功能区域,并保证其比例协调、动线流畅。
2.立面造型:要求考生根据空间需求、功能和氛围等因素,设计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立面造型。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3.空间组织:主要考察考生对空间层次感、通透性和照明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考生需要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如隔断、色彩、材质等,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
4.装饰材料选择:要求考生根据设计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这需要考生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和适用范围有一定了解。
5.预算编制:主要考察考生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和控制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编制出合理的预算表。
三、备考室内设计 3+2 考题的建议1.系统学习室内设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
2.大量练习实际设计案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3.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4.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室内艺术设计考试科目
室内艺术设计考试科目因考试机构和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科目: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内容可能包括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等。
手绘综合表现:考试内容可能包括手绘效果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手绘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
现场方案设计:考试内容可能包括给定场地和任务要求,要求考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室内设计方案,包括空间规划、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设计。
方案设计与分析:考试内容可能包括对室内设计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要求考生能够分析、评价和总结设计案例,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设计类管理与应用:考试内容可能包括室内设计行业的相关知识,如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对于一些高级别的室内艺术设计考试,还可能包括外语考试、综合素质考察等科目。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史论》考试大纲(包括西方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两部分)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西方设计史约110分中国工艺美术史约40分全卷 150分(二)题型比例选择题、填空题约30%简答题和论述题约70%二、考试内容及要求西方设计史考试内容1. 工业革命以后各种设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意义。
2. 各艺术设计运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
3. 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或理论。
4. 世界各设计强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5. 中国设计的发展。
考试要求1.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设计发展的脉络。
2.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件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3. 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事件、作品、观点的认识与理解。
4. 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内容1. 中国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原则。
2. 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突破性。
3. 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4. 工艺美术作品的文明价值。
考试要求1.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贯穿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
2.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3. 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中国工艺美术代表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4. 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三、参考书目1. 《工业设计史---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王晨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 《工业设计史(修订版) 》,何人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 《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设计基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七章传统和民间工艺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三部分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和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
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
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
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和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
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
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设计基础的导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设计鉴赏这门课的性质及研究范围;掌握设计艺术的鉴赏的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美的分析。
《设计史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涉及到现代设计史发展的脉络,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设计风格、设计代表人物、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设计作品等,要求掌握现代设计发现的客观规律,系统掌握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要求对现代设计作品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开阔设计视野,全面提高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要求掌握设计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等社会要素,理解设计艺术发展的因素和设计学科的发展规律。
二、考试的内容1. 绪论(1)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演变(2)艺术设计的分类2. 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工艺美术运动(1)工业革命初期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2)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3.欧美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2)法国新艺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4)德国的青年风格和奥地利的分离派(5)新艺术运动在欧美其他国家(6)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4.装饰艺术运动(1)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概况和特点(2)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3)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4)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5.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1)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背景(2)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思想基础(3)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4)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6.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峰——包豪斯(1)包豪斯的建立历程及其宗旨(2)包豪斯的三个发展时期(3)包豪斯的历史贡献7.美国现代主义艺术设计(1)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2)流线型和有计划的废止制度(3)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4)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5)人体工程学的发展(6)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8.世界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1)质朴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2)理性的德国现代设计(3)简洁的荷兰现代设计(4)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设计(5)精美的意大利现代设计(6)西班牙的现代设计(7)精工的瑞士现代设计(8)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日本设计(9)美国的现代设计9.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1)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及其缘起(2)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3)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4)后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5)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6)多元化的设计风格10.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发展概况(1)19世纪以前中西设计的相互影响(2)20世纪早期和中期中国的艺术设计(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艺术设计(4)香港和台湾的艺术设计(5)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三、考试题型及比例问答题:50%左右分析题:50%左右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设计史论》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711设计史论
英文译名:History and Theory of Design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设计学(学术型硕士学位)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设计史论是一门针对报考我院设计学学术硕士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统一初试
科目。
本科目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广阔的设计研究视野,宽厚的设计历史研
究基础和综合理解及建构相关设计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能力。
重点考察设计学
概论中提及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种流派风格以及中西方设计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的演变规律,理解当代设计学科的界定,掌握设计行为策略与方法论以及设计
价值与责任和设计生态学等相关理论。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设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占20%)
中国与西方设计发展历程及特征(占20%)
现代设计发展中关键历史时期及其设计风格流派(占20%)
设计生态学等设计学相关理论综合论述(占40%)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试题满分150分。
1、名词解释:4题,60分。
2、简答题:2题,40分。
3、论述题:1题,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设计学概论》(修订版),尹定邦主编,邵宏等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2月第2版
《中外设计史》,耿明松编著,中国清工业出版社,2017年11月
《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中国设计生态研究》,丛志强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18年04月
1。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设计学专业史论代码:620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设计学专业史论考试是为报考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行的学院统一考试。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范围包括: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理论;三.评价目标通过对设计学专业史论的考试,考察学生对中外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对设计史论知识有一个基本的和宏观的理解。
艺术设计史是讲授艺术设计发展进程的一门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对设计发展脉络、设计作品、代表设计师、设计风格流派、设计思潮和运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艺术设计理论主要考查考生对设计概论中的基本理论、设计特征以及设计思想和原理等知识的认知程度;设计学专业史论考试在考查学生设计史知识、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考查考生运用各学科基本知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解释和论证某观点,比较和分析当今设计热点和有关艺术设计现象,评述未来发展趋势,解决设计实践中的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必答。
2.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3小时。
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①中国艺术设计史(占20%)。
主要考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分类和基本特征、设计源流和思想、设计作品和人物等。
②世界近现代设计史(占50%)。
主要考工业革命以后,世界近现代设计史中的西方各国的主要设计运动、设计风格流派、设计组织、设计师及其作品分析等。
③艺术设计理论部分(占30%)主要考艺术设计的特征、本质、原理、创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等内容,还包括对当今设计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评述。
④考试总分150分。
其中填空题〔10%〕,名词解释题〔50%〕,简答题〔40%〕,论述题〔20%〕,论文题〔30%〕五.参考书目1.《艺术设计史》.杨先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2.《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3.《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田自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4. 《设计概论》.杨先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部分考试要点一:艺术设计史部分第1章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1.1 石器设计溯源1.2 青铜器设计溯源第2章中国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2.1 中国陶瓷设计史2.2 中国家具设计史2.3 中国建筑园林设计史2.4 中国纺织及服装设计史2.5 中国漆器设计史2.6中国雕塑设计史2.7 中国瓦当设计2.8 中国铜镜设计及金属工艺设计第3章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设计3.1 巴洛克艺术设计3.2 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设计3.3 洛可可艺术设计第4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国主要设计运动及流派4.1工艺美术运动4.2新古典主义4.3新艺术运动4.4装饰艺术运动4.5美术革命4.6俄国的构成主义4.7风格派运动4.8流线型设计运动4.9国际风格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4.10高技术风格4.11波普设计运动4.12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5章意大利艺术设计发展5.1 意大利设计概况5.2 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的辩驳5.3 近50年来的发展概况5.4 意大利设计师简介第6章英国艺术设计6.1 工艺美术运动与威廉•莫里斯6.2 招贴画和插图设计6.3 建筑和室内设计6.4 金属制品设计6.5 英国设计师简介第7章法国艺术设计7.1 招贴画和插图设计7.2 工艺品及家具设计7.3 建筑和室内设计第8章德国艺术设计8.1 "青骑士"艺术年鉴8.2 格罗佩斯与德意志工作联盟8.3 包豪斯运动8.4 德国设计师及作品简介第9章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艺术设计9.1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设计发展概况9.2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及作品简介第10章美国的艺术设计10.1 美国设计流派概况10.2 美国设计师及作品简介第11章日本的艺术设计11.1 日本设计发展概况11.2 日本的插图设计11.3 日本设计师及作品简介第12章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12.1 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12.2 绿色设计趋势12.3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二:艺术设计理论部分第1章设计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1.1设计的定义1.2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第2章中外设计源流2.1中国设计艺术源流2.2 西方设计艺术源流第3章设计的类型3.1 视觉传达设计3.2 产品设计3.3环境艺术设计3. 4 数字多媒体设计第4章设计的本质和目的4.1设计的功能4.2设计的审美4.3设计的伦理4.4设计的社会属性第5章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5.1 设计的艺术特征5. 2 设计的科技特征5.3 设计的经济特征第6章设计的文化6.1设计的文化6.2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6.3设计的风格第7章设计的思维7.1 设计思维的特征7.2 设计思维的类型7.3 设计思维的方法7.4 设计心理活动第8章艺术设计美学8.1 设计与美学8.2 设计美的范畴8.3 中国设计美学观8.4 西方设计美学观第9章设计批评9.1 设计艺术批评与设计艺术鉴赏9.2 设计艺术批评的主体与对象9.3设计艺术批评的标准9.4 设计艺术批评的意义第10章设计的营销与管理10.1设计管理的定义10.2设计的营销10.3设计的市场10.4设计流程符号学13.1平面设计符号学13.2 景观设计符号学13.3产品设计符号学管理第11章设计师11.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11.2 设计师的职业技能11.3设计师的社会责任11.4 设计师与设计团队第12章设计教育12.1 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和发展12.2中国的设计教育12.3 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第13章设计。
《设计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设计史论》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养,以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世界现代设计史
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包括设计理论、代表性设计作品、设计发展趋势等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史
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状况及造物精神的理解与运用。
世界现代设计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分值各占50%。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
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艺术设计类专业知识考试标准一、考试范围与要求知识模块1.素描基本原理1.构图基本法则(1)了解构图的基本涵义。
(2)理解构图与构思之间的关系。
(3)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掌握三角形、S形、L形等常用构图形式。
2.透视原理(1)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三视图的涵义。
(3)掌握三视图的表现方法。
(4)掌握透视形成的基本原理。
(5)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3.结构动态基本理论(1)理解形体结构的基本理论。
(2)掌握艺用人体的头身比例。
(3)掌握人的面部三庭五眼。
(4)掌握人体的头、胸、髋三大体块之间的关系。
4.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1)了解素描的概念、发展、类别。
(2)理解明暗关系和黑白灰关系,认识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质感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的技法。
(4)掌握观察和整体表现物体的方法。
(5)了解不同类别素描的绘制表现技巧。
知识模块2.色彩原理1.色相、纯度、明度和色彩语言(1)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基础知识。
(2)了解色彩语言的内涵。
(3)掌握三原色与色彩混合的基础知识。
2.色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1)了解写生色彩、设计色彩的观察方法和变化规律。
(2)能够科学地认识色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受力。
(3)具备良好的色彩组织和表现能力。
(4)理解环境对色彩感受的影响。
3.色彩采集与置换(1)掌握物体在光作用下产生的色彩变化规律。
(2)掌握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原理。
(3)了解对自然色和人工色彩进行色彩采集的方法。
(4)了解将原物象的色彩元素置换到新物象中,对色彩进行重新组织的方法。
4.能够运用色彩原理对色彩案例进行分析知识模块3.装饰艺术原理1.装饰图案的概念与类别(1)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
(2)掌握图案的基础知识。
(3)掌握黑白装饰图案、色彩装饰图案、传统图案的基础知识。
(4)掌握图案设计的造型技巧与创意方法。
2.形式美法则(1)理解形式美法则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