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概念及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26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性: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广泛分布的岩石之一,种类多样,包括石灰岩、泥岩、砂岩、煤等。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2. 可分层性: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通常会呈现出可分层性,即不同时间、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在压实、矿化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层次。
3. 着色性:沉积岩常常呈现出鲜艳、明亮的色彩,如红色的砂岩、灰色的泥岩等。
这些颜色关键在于其中的某些矿物质或化合物。
4. 易侵蚀性:沉积岩相对较软,容易受到大气、水等天然因素的侵蚀、剥蚀。
常见的侵蚀作用有风化、溶蚀等。
5. 显微构造:沉积岩通常具有很多显微构造特征,如低角度层状构造、波浪状构造、激光层状构造等。
这些构造特征是沉积历史的重要指示。
6. 广泛性:从体积而言,沉积岩约占岩石圈体积的5%。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厚度是变化很大的,有的可达几十公里,有的则很薄。
7. 蕴藏矿产丰富: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矿产,世界资源总储量的75%-85%是沉积和沉积变质成因的。
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等可燃有机矿产以及盐类矿产,几乎全部是沉积成因的。
铁矿、铅锌矿、铜矿、锰矿等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
产也都是沉积和沉积变质成因的。
总的来说,沉积岩的多样性、可分层性、着色性、易侵蚀性和显微构造等特点反映出了其在地球表面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简述典型的沉积岩和成因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一、沉积岩的概念和特点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和固化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占据了地壳岩石总量的75%以上。
沉积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通常以层状或平行层状的方式存在,这是由于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的结果;其次,沉积岩中包含丰富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这些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最后,沉积岩的成因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分析岩石中的沉积结构和沉积物的特征来推断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二、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1. 砂岩砂岩是由砂粒经过堆积、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
砂岩的成因主要与河流、海滩、沙漠等环境有关。
在河流中,砂岩是由河水带来的砂粒在河床和河岸处堆积形成的;在海滩环境中,砂岩是由海浪冲刷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在沙漠环境中,砂岩是由风力搬运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
2. 石灰岩石灰岩是由碳酸钙沉积物经过胶结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石灰岩的成因主要与海洋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海洋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贝壳和珊瑚等有机物质沉积形成的;在湖泊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湖水中的溶解碳酸钙沉积形成的。
3. 煤岩煤岩是由植物残体经过压实、胶结和煤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煤岩的成因主要与沼泽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沼泽环境中,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部分分解形成腐殖质,然后通过埋藏和煤化作用形成煤岩;在湖泊环境中,湖水中的悬浮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煤化形成煤岩。
4. 页岩页岩是由粘土和细粒沉积物经过压实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页岩的成因主要与湖泊和海洋环境有关。
在湖泊环境中,细粒沉积物在湖底堆积并经过压实形成页岩;在海洋环境中,海底的粘土和细粒沉积物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页岩。
三、沉积岩的意义和应用沉积岩在地球科学研究和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沉积岩中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为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其次,沉积岩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能源工业和化工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最后,沉积岩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有助于地质勘探和环境评价,为石油勘探、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沉积岩的类型沉积岩是指由岩屑、生物残骸、化学沉淀物等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球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沉积岩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类: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岩屑可以是砂、砾石、泥等。
碎屑岩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侵蚀、输运和沉积。
侵蚀是指岩石受到水、风、冰等自然力的侵蚀作用,岩石表面的碎屑逐渐剥落。
输运是指岩屑被水流、风力等运输到远离原来位置的地方。
沉积是指岩屑在水中沉积下来形成岩石。
碎屑岩的特征是岩屑颗粒较大,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第二类: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化学沉淀、生物作用和干涸沉积。
化学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和硫酸盐。
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石和方解石等。
硫酸盐岩包括石膏和明矾石等。
化学沉积岩的特征是颜色鲜艳、晶粒细小、质地均匀。
第三类:有机岩有机岩是由生物残骸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涉及到生物生长、死亡和分解等过程。
有机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质包括藻类、植物、动物的遗骸和化石等。
无机物质包括矿物、泥沙等。
有机岩的特征是质地致密、颜色暗淡、有特殊的气味。
第四类:火山沉积岩火山沉积岩是由火山喷发物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火山喷发、碎屑流和火山灰等。
火山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火山碎屑、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火山沉积岩的特征是颗粒细小、质地坚硬、含有气孔和斑点。
总之,沉积岩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见证,它们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
了解沉积岩的类型及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述沉积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一、概念介绍沉积岩是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球表面最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之一。
它们是由风化、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通常在水体或陆地上形成。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和化学作用,如水流、风、波浪和生物活动等。
这些作用导致了不同粒度大小和不同组成的沉积物堆积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沉积岩。
二、基本特征1. 粒度结构多样性沉积岩具有丰富的粒度结构多样性。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粗砾岩、砂岩、泥岩等不同类型。
其中,粗砾岩颗粒较大,主要由大于2毫米(mm)的碎屑颗粒组成;砂岩由0.063-2mm大小的颗粒组成;泥岩主要由小于0.063mm大小的颗粒组成。
2. 显微结构特征显微结构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小结构特征。
沉积岩的显微结构特征主要包括颗粒形状、颗粒间的空隙大小和形态、岩层中的孔隙度等。
这些特征对于沉积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影响。
3. 成分组成复杂多样沉积岩的成分组成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矿物颗粒、有机物、水和气体等。
其中,矿物颗粒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占总体积的70%以上。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中,矿物颗粒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4. 层理结构明显沉积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这是由于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沉积物在堆积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选作用。
这些层理结构对于研究沉积环境和历史非常重要。
5. 古生态环境记录沉积岩是记录古生态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地质材料之一。
通过对沉积岩中化石、孢粉等古生物遗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气候、水文、地貌等环境信息。
因此,沉积岩对于研究古生态环境和古地理学十分重要。
三、结论综上所述,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粒度结构多样性、显微结构特征、成分组成复杂多样、层理结构明显和古生态环境记录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对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环境变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沉积岩的概念定义:沉积岩是组成岩⽯圈的三⼤类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沉积作⽤以及沉积后作⽤⽽形成的⼀类岩⽯。
⼆、沉积岩的特征1.矿物成分特点(1)没有铁镁矿物或很少;(2)含⼤量⽯英、长⽯,且⽯英、长⽯(钾长⽯、酸性斜长⽯)种类多样。
(3)⾃⽣矿物—新⽣矿物,是沉积作⽤过程中新⽣成的矿物,是沉积岩主要矿物成分之⼀2.化学成分的特点(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化学成分数据⼗分接近,这是由于沉积岩基本上是由岩浆岩的风化产物组成;(2)富含O2、CO2和H2O;(3)在沉积岩中含有⼤量的有机质,其占地壳总量的0.1%。
3.结构特点沉积岩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取决于其形成⽅式。
由机械搬运和机械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如下的结构:(1)碎屑结构—机械破碎;陆源碎屑(2)⽕⼭碎屑结构—⽕⼭喷发;⽕⼭喷发碎屑(3)泥状结构—化学风化作⽤;陆源粘⼟组成(4)粒屑结构—机械作⽤;内源岩(5)晶粒结构(⼜叫结晶粒状结构)—化学和⽣化作⽤;内源岩(6)⽣物结构—⽣物作⽤;内源岩4.构造特征构造:组成物质的分布样式、空间形态。
沉积岩的构造: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由于物理、化学、⽣物作⽤形成的各种构造。
据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1)原⽣构造: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
如:层理构造、包卷构造等(2)次⽣构造:固结成岩之后的构造。
如:缝合线等总结: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的构造特征包括以下三点:a.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基本构造特征)b.层⾯构造、层内构造5.分布特点:沉积岩是分布⾯积很⼴的地表⽣成物,它构成所谓成层岩⽯圈——地壳表层的沉积岩圈。
(1)沉积岩占⼤陆表⾯75%,我国约占77.3%;(2)沉积岩具有众多的岩⽯类型:泥质岩、砂岩、碳酸盐岩、硅质岩三、沉积岩⽯学的任务1.沉积岩⽯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门科学。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沉积岩岩石学概念1.1 沉积岩的定义和特征沉积岩是由母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破碎、搬运、沉积并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以下特征:- 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等碎屑物质组成,也可含有有机质、碳酸盐等自生矿物。
- 结构:沉积岩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层理、波痕、泥裂等,反映了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 构造:沉积岩的构造多样,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是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
- 成岩作用: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影响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积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碎屑岩:由母岩破碎、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砾岩等。
- 泥质岩:由细粒沉积物经长时间沉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
- 化学岩: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 生物岩:由生物残骸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礁灰岩、贝壳灰岩等。
1.3 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性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层划分: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和化石,是地质年代划分和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 资源矿产:许多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都赋存于沉积岩中。
- 环境记录:沉积岩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生物演化等信息,对了解地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工程地质:沉积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工程建设和地基处理,对工程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 沉积岩研究方法研究沉积岩的方法主要包括:- 宏观观察:通过野外考察、露头观测等手段,研究沉积岩的宏观特征,如颜色、层理、构造等。
- 显微镜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沉积岩的微观特征,如矿物成分、结构、成岩作用等。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沉积岩样品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研究其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岩过程。
沉积岩构造类型及特征
沉积岩是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其构造类型及特征与其成因密切相关。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机械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
机械沉积岩是由悬浮在水中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积而成的,常见的机械沉积岩包括砂岩、泥岩和粉砂岩等。
化学沉积岩则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经过生物影响或地球化学反应而沉积形成的,如石灰石、盐岩和磷灰石等。
机械沉积岩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沉积层理结构,即岩石中沉积层的堆积方式和分布规律。
沉积层理通常由不同颗粒大小和形状的颗粒堆积而成,其中较大颗粒的堆积结构称为层状结构,较小颗粒的堆积结构则称为颗粒状结构。
此外,机械沉积岩还常常伴随着波浪痕迹、河道痕迹、水平断层等特征。
化学沉积岩的构造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结晶构造和生物构造。
结晶构造是指岩石中化学物质沉积后结晶生成的结构,如石灰岩中的晶体、盐岩中的晶体等。
生物构造则是指生物对沉积物的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如珊瑚礁、藻礁等。
此外,化学沉积岩还常常伴随着断层、滑塌、溶蚀等特征。
总体而言,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和特征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成因条件下的岩石形成过程。
对于地质学家而言,深入了解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和特征,能够更加精确地判断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为石油、煤等资源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第十章沉积岩的基本特征一、沉积岩的概念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三、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四、沉积岩的分类美国大峡谷沉积岩层一、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化学和生物化学沉淀、或岩石、矿物和化石碎屑或颗粒、以及这些成分的组合形成的集合体。
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历了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沉积作用与沉积岩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沉积岩几乎包括了任何成岩矿物和稀有矿物。
最常见的矿物是:石英、粘土矿物中的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碳酸盐矿物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
其他常见矿物有:长石、绿泥石、黑云母、文石、磁铁矿、钛铁矿,以及玉髓、锆石、白云母等。
不同沉积岩类型的化学成分也是迥异的。
许多元素含量变化从一种岩石的0%到另一种岩的100%。
三、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1、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包括结晶结构和碎屑结构,以碎屑结构为主。
重要的结构特征包括:颗粒大小、颗粒形态、分选程度、以及颗粒间的关系。
2、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构造分为4种类型: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层内构造、其它构造。
沉积岩的结构一、颗粒的粒度二、颗粒的形状和球度三、颗粒的圆度和表面结构四、填隙物的结构五、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结构碎屑岩的结构:构成碎屑岩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的大小、形状、填隙物的结构以及不同组分的空间组合关系。
具体包括:碎屑颗粒的结构、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孔隙的结构、以及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碎屑岩的结构组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或基质)、胶结物和孔隙。
一、颗粒的粒度粒度:粒状碎屑的粗细程度,通过单个碎屑的最大视直径的绝对值或φ值来表示。
φ= -log2D分选度:粒状碎屑大小的均匀程度,是流体在沉积作用中对粒度累积分异强度的衡量指标,分为5个级别:极差、差、中等、好、极好。
二、颗粒的形状和球度颗粒的球度:接近球体的程度。
在搬运过程中,不同球度的颗粒表现不同,如球度小的片状颗粒最容易被漂走。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有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具体类型和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具体总结,全都在这里!不懂得同学看这里,懂得同学复习一下!一、沉积岩(1)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 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2)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3) 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C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 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 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转)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特征?分类?类型一、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一)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是在地表或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形成的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而形成的层状地质体。
沉积岩分布广,大陆表面约有75%覆盖着沉积岩,其中最大厚度达13km,平均厚度约为1.8km;大洋底部几乎全被沉积物或沉积岩所覆盖,其厚度为0.2~3km,平均厚度约为1km。
沉积岩的种类很多,但分布最多的是页岩,其次是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量的95%以上。
(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形成一般都经过风化、搬运、沉积、成岩四个过程。
1、风化阶段沉积物质的来源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由于温度变化、水、氧和生物等作用,在原地发生破坏崩解,逐步破碎成大大小小的碎屑物质,岩石中有的成分被溶解,有的则生成新的矿物,这些破碎溶解的物质,就成了沉积岩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
另外还有一些火山碎屑、深部的热卤水、温泉喷出物等深源物质和陨石、宇宙尘埃等宇宙物质。
2、搬运阶段原有的岩石经风化后形成的产物,除了一部分残留在原地外,绝大多数被水、风、冰川、海洋及生物等搬运到其它地方。
物质的搬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1)机械搬运: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或重力流中被搬运。
(2)化学搬运:一些母岩风化产物溶解形成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被携带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作用的生物残骸和分泌物的堆积。
3、沉积阶段岩石碎屑物地被搬运途中,由于搬运力的减弱,比如水流或风力速度降低、冰川熔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松散沉积物。
与搬运相对应的,沉积方式也有三种:(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带来的碎屑物质,由于搬运能力减弱而沉积下来。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来的物质通过化学作用形成难溶的物质或通过胶体凝聚进行沉积。
(3)生物沉积:生物的残骸和分泌物的沉积。
4、成岩阶段沉积后的松散沉积物,在一个新的改变了的环境中,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固结成坚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第十一章沉积岩的基本特征第一节概述但以体积而言,沉积岩仅占岩石圈体积的5%,结晶岩占95%。
各类沉积岩的分布各不相同。
分布最广的是泥质岩(72.2%)、砂岩(13.2%)和碳酸盐岩(7.7%),其余的沉积岩及其沉积矿产仅占1%—2%。
沉积岩在地表广泛分布,是储油、储水的有利场所。
沉积岩中的矿产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据统计沉积和沉积变质矿产占世界矿产总储量的75—85%。
煤、石油、油页岩和天然气等全是沉积形成。
铁、锰、铝、磷、放射性金属及铜、铅、铅、锌、汞、锑等矿产,多属沉积成因或、、与沉积有成因关系。
有些沉积岩本身就是矿产。
二.沉积岩的成分特征(一)化学成分特征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来源于火成岩的风化产物,所以两者的平均化学成分非常相似。
但由于火成岩转变为沉积岩要经过风化、搬运、沉积、成岩等一系列转沉积岩的平均矿物成分与火成岩相比有明显差别。
构成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是:①云母及粘土矿物,②碳酸盐矿物,③石英族矿物(石英、玉髓、蛋白石等)。
二. 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沉积岩的结构构造明显不同于岩浆岩。
岩浆岩多为晶粒结构;而沉积岩的结构则随岩石的类型和成因而变化,最常见碎屑结构(陆源碎屑岩)、泥状结构(泥质岩)、晶粒结构(化学及生物化学岩)、颗粒结构(内源沉积岩)等。
沉积岩具特征的层理和层面构造。
第二节沉积岩的形成和变化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可概括为以下3个阶段:①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风化阶段),②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③沉积物的同生、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
一.沉积物质的形成作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有四类:1.母岩风化所提供的物质:陆源碎屑、粘土物质、溶解物质。
2.生物成因的物质:生物残骸及有机质。
3.深部来源的物质:火山碎屑物质、深部来的卤水、温泉水、喷气物质等。
4.宇宙来源的物质:陨石及宇宙尘埃。
以下主要介绍风化作用形成的物质。
1.物理风化作用使母岩发生机械破碎为主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作用。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一、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1、沉积岩概念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2、“地壳表层”地壳表层是指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
这是包围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
沉积岩就生成在这个层圈中。
所以可以把它称作沉积岩生成圈或沉积圈。
3、“地壳表层条件”1)、温度:地壳表层的温度变化范围不大。
非洲中部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5℃,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勒拿河右岸北极圈内的维尔霍扬斯克最低温度达-70℃。
地表的最大温差150—160℃左右。
2)、压力:海平面的压力为1atm,山区不到1atm, 200m水深的浅海海底压力约为20atm,最深海海底的压力约为1000atm以上。
绝大部沉积岩形成的压力在1~20atm的范围内。
3)、水和大气的作用:水和大气是母岩风化的主要营力,也是母岩风化产物以及火山物质等搬运的主要介质;绝大多数沉积岩都是在水体中沉积的,所以有些人把沉积岩称作“水成岩”。
其实水成岩只是沉积岩的一部分,还有主要由风作用形成的“风成岩”和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岩”。
4)、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也是沉积岩形成的重要因素。
生物礁石灰岩、硅藻岩和煤等主要是由生物遗体形成的,此即所谓的“生物岩”。
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作用的影响下或参与下,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则称为“生物化学岩”。
5)、事件沉积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事件沉积作用及其岩石类型,如沉积物重力流和浊积岩、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岩、洪水沉积作用和洪水岩、等深流沉积作用和等深积岩、地震沉积作用和震积岩、火山爆发—沉积作用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以及陨石雨作用和陨石岩等。
它们与其它正常沉积作用和沉积岩共生在一起。
二、沉积岩的分布1、沉积岩的分布1沉积岩在地壳表层分布甚广,陆地面积的大约3/4为沉积物(岩)所覆盖着,而海底的面积几乎全部被沉积物(岩)所覆盖。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
其主要特征是:1、层理构造显著。
2、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
3、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一是具有层理构造
沉积岩具有两大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所谓层理构造是指在沉积岩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沉积物之间是有层次的,也就是一层一层非常分明,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一般来说位于下方的岩层比上方的岩层年龄古老,层理构造是判断沉积岩的重要依据。
二是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
由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携带的泥沙等物质沉积而形成,那么在这些物质中很有可能夹带着大量的生物遗体或者是遗迹,最终进入到沉积岩层中,形成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