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引发的思考

黄兴毕

[摘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并置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典和范本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道德对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浅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深渊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由道德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它是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通过道德教育,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大学》就概括历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传统教育始终把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从孔子、孟子、庄子,直至于宋明理学,都有把“成人”“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就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具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智慧是人发展的前提,仁爱是人发展的核心,勇敢是人发展的表现。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品格。为此,他大力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不是

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是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礼记·大学》把儒家重视人格道德教育的思想概括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一观点在事实上,已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旨,以史为鉴,去其糟泊,取其精华,通过扬弃,对今天我国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从教育、政治、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传统道德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在教化,强调“立身做人”,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礼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明确表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取得民心,而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就在于实施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所以,他大力提倡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去引导百姓,以礼来教化百姓,则不仅人心归附,而且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重德教轻刑法的思想。继孔子之后,孟子又将儒家“德化”的思想发展至“德政”,并认为这是治国之经,“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德政”是“王天下”的必要条件,“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大力提倡教化,并由此而达到“德政”,他的结论是“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中国古代的读书教材(四书五经)上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主宰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教育几乎

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之深远,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的教育是从道德教育开始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德育强校”和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对今天的教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有更深刻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孔子创办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悼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论及一个人格完善君子的标准,必须具备智慧、廉洁、勇敢、才艺诸种完美的品格和素质,并辅之以礼乐的修饰,在这样的教育熏陶之下,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人格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进展。显然,孔子教人“成人”的德育观已涉及到人的主体知性潜能,德性的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格规范问题。在孔子看来,追求君子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即“成人”,应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今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仍有着积极意义。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并将“成其人”的过程,荀子从知、情、意和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不全不粹,不足以美”。这种“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极富有启迪的意义。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通过教育以养成理想的人格,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在教育内容上,提倡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而儒家经典,百家之书皆应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在教育的途径上,强调主客观的结合,既要依靠个人立志、自省、力行的主观努力,又要依靠师友教育与切磋的客观环境,才有可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孔子所倡导的教人的“成人”德

育教育目标观,在我国历史上影响重大,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成败兴衰的变迁传演中,这种求仁尽义的传统,始终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人完整的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再将道德情感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构建德育教育的完整过程。在我国传统德育教育过程中,古代教育家抓住受教育者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的锻炼,行为上的表现,将德育教育视为知、情、意、行的一个完整过程。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继承儒家“德教为政之本”的思想,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思想家贾谊就说过:“教者,政之本”;唐代政治家魏徴也提出:“人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也”。这种为政以德,德为政本的儒家思想,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极大的,德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孔子办教育的主旨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教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从中可以明确看到,孔子把德育作为教育之本源,他的教育目标,无疑就是培养“弘道”,“志于道”的“士”和“君子”。孔子所提倡的道,其核心就是儒家的“仁德”。《论语》中就阐释了孔子教育的思想及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即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用此来陶冶学生的品行,这是德教的文化载体。所谓“行”,即道德品行,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躬行践履,要求做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忠诚待人,所以,他的学生评价孔子说:“夫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