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5.85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5篇材料)第一篇: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护理质量与管理委员会是由分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与管理组织,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
2、确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并加强监管,定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制定医院护理制度与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总结、反馈,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修订医院护理制度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有修订标识。
并检查落实情况,以达到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4、负责护士资格准入考核,负责对护理新技术准入考核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管。
5、加强对护理人员规章制度、护理管理与安全制度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意识,保障护理安全。
6、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分析护理质量与安全问题,找出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及时反馈,并实施质量监控。
7、负责调查、讨论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判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8、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负责专项护理质量的督导。
9、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护理部,负责组织各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并做好记录。
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标准。
2、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规范全院护理工作。
3、掌握各科室基础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专科护理实施程度及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程度。
4、掌握各科室护士对患者心理护理及其服务满意程度。
5、评价各科室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使其达到质量标准。
6、检查是否有护理缺陷,及时反馈总结,保证护理安全。
7、检查医嘱执行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文件书写是否达到要求。
8、检查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贯彻落实程度。
9、确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信息反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完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院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若干名由医院(分管护理工作)院长任主任;由护理部负责人任副主任;由临床科室护士长任委员。
2、委员会成员因工作调动、变更,要求在十五日内下发人员调
整通知。
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护理部,负责管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定期向护理质最管理委员会主任报告有关工作。
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管理委员会成员应按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安排参加会议。
会议形成决议、决定应有委员会2/3以上成员参加方为有效。
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召集开会或以书面形式决定有关事宜。
5、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负责主持,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召集并提供会务资料。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办公室成员负责起草会议决议、决定。
6、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生效。
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组织一次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培训,学习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推荐五篇)第一篇: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工作制度1、成立由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检查1次,护理部每月检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职责1、2、3、在院长或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
确立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
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4、负责督促各级护理质控组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
5、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6、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流程第二篇: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工作制度1、成立由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检查1次,护理部每月检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及制度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分管护理)
副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
成员:护理部主任
护理部副主任
航天院区护理负责人
护理专家
二、职责
1.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在院领导的带领下,负责全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2.根据《护士条例》相关规定,对护理人员依法执业、注册、变更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负责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4.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负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护理专业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
6.每月组织护理质量安全大检查,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详细反馈本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并安排下一季度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工作。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制定目的为保障病患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本医疗机构设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工作制度,规范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二、委员会的组成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质控部门主任、临床医疗部门护士长、院感科护士长、院内培训科护士长、实习指导护士长和质控护士长。
其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为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委员会副主任。
三、职责和工作程序(一)委员会主任1.主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2.组织制定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
3.组织对护理质量和安全进行定期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
4.组织医院内部培训和交流,提升护理服务技能水平。
5.组织护理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科研和学术活动。
6.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管理。
(二)委员会副主任1.协助委员会主任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
2.协助评估护理质量和安全,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
3.负责组织委员会的会议工作。
4.审核护理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科研和学术活动申请。
5.协同委员会主任完成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管理。
(三)委员会成员1.协助主任和副主任开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
2.参与护理质量和安全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3.参与医院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水平。
4.配合组织护理质量和安全相关的科研和学术活动。
5.及时反馈本部门护理质量和安全问题,并积极配合解决。
(四)工作程序1. 积极指导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时组织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规范性指导,明确操作要点,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误操作,保证患者安全。
2. 检查督导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对各个科室护理质量和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和改进,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培训交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护理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沟通与协调,促进护理服务工作的提高。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一、背景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个组织,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定和执行。
本制度将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组成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1. 主任: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管理负责人担任。
2. 副主任:由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如医务科、质控科等)指定一名负责人担任。
3. 委员:包括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管理人员、护理团队代表、病区护士长等。
三、职责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和制度。
2. 监督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 提供护理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4. 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活动,收集、分析和护理质量数据,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5. 参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6. 定期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四、运作方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以下方式开展工作:1.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2.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相关档案,保存和管理护理质量数据和信息。
3. 开展护理质量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意识。
4.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和奖励优秀护理团队和个人。
5.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监督与评估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对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主要从以下方面考核:1. 护理质量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 护士的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情况。
3. 护理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情况。
4. 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的开展情况。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护理工作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等组成,分管副院长任主任委员,护理部主任任副主任委员。
护理部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常务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2. 全院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案、实施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须经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定,并不定期分析、研究实施情况。
3.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必须每季度组织对全院护理质量和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委员会必须专题研究,重点整改。
必要时对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流程进行修改和完善。
4.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须对重度护理缺陷及时组织讨论,进行定性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5. 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投诉事件进行通报、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6. 定期向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和安全情况。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内部负责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其组织和工作原则遵循本制度。
第三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设置依据医院的实际需要和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由医院领导决定。
第四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评估和监督工作;制定和推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组织开展护理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等。
第二章组成第五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包括:1. 委员会主任:由医院的领导担任,负责主持委员会的工作;2. 委员会副主任:由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担任,协助主任进行工作;3.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科副主任: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4. 护理部主任及质量(安全)管理科有关人员:负责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5. 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负责协助委员会开展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六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与分析;2.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的讨论与修改;3. 护理质量(安全)改进措施的研究与推广;4. 护理质量(安全)培训与教育的安排与实施;5. 护理质量(安全)监督与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第七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工作会议,每次会议召开前需提前3天通知委员会成员。
第八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应按时参加工作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需提前请假并报备。
第九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的组织和记录由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第四章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评估和监督第十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估和监督工作,具体包括:1.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2. 护理操作规程和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使用情况的评估和监督;3. 护理文书的书写和记录规范性的评估和监督;4. 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和处置情况的评估和监督。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制定本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组成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⒈主任委员:负责组织和协调委员会的工作。
⒉副主任委员:协助主任委员完成工作。
⒊委员:各科室的护士长或护理管理人员。
三、职责⒈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
⒉定期评估护理服务的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⒊提供护理服务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护士的专业技能。
⒋监督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⒌组织护理安全事故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⒍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审计工作。
⒎审核和监督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
⒏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护理服务质量的数据。
⒐协助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决护理服务相关的问题。
⒑与其他相关委员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四、工作流程⒈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例会,由主任委员主持。
⒉委员会成员应提前提交相关报告和提案,并在会前准备讨论材料。
⒊会议讨论护理服务质量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⒋会议记录由委员会秘书撰写,并及时通报相关人员。
⒌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
⒍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向医务部和质量管理部报告工作进展。
附件:⒈护理质量管理制度⒉护理质量评估工具⒋护理常见问题处理流程⒌护理服务质量数据统计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护理服务:指医院提供给患者的护理行为和相关支持服务。
⒉护士长:指护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管理护理工作。
⒊护理管理人员:指具有相应护理管理职务的人员,负责护理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⒋护理安全事故: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意外事件。
⒌临床路径:指规范化的、多学科合作的临床诊疗过程。
⒍操作规范:指护理操作的具体规则和要求。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医疗机构中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专业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护理质量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并负责监督和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工作职责1.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政策委员会应根据国家有关护理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政策,明确护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护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并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委员会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制定病情观察和评估标准、规范护理记录和报告、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等,确保护理工作按照规范进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协调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应协调与其他部门和科室的合作,共同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委员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
4.监督护理质量和评估效果委员会应制定监督评估制度,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和评估工作,对护理操作、护理记录、药物使用等进行监督,以及对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研究推广先进护理技术和管理模式委员会应积极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管理模式,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推动护士队伍的专业发展。
二、工作制度1.会议制度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部署工作。
会议记录应详细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并及时下发通知。
2.信息管理制度委员会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记录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医疗事故数据、病情观察记录、护理工作评估数据等。
同时,要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3.培训管理制度委员会应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工作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
二、确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并加强监管,定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护理质量管持续改进。
三、制定医院护理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修订、有修订标识,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
四、制定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与督导,通过及时的总结、反馈,不断修订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以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五、指导各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开展护理质量教育,树立质量至上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六、负责护士资格准入考核及年终评优推荐考核。
七、负责对护理新技术准入考核、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及年终新技术奖的评选。
八、加强对护理人员规章制度、护理质量与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护理安全与管理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九、负责调查、讨论分析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判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与安全问题,找出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并实施质量监控。
十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负责专项护理质量的督导。
十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并做好记录。
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