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散流器的选择及水力计算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21
散流器计算圆形散流器一般用于冷暖送风。
通常安装在顶棚上。
其吹出气流呈贴附(平送)型,其结构为多层锥(1):区域1尺寸:8.4*9m2,风量0.404m3/s 净高4.6m∙布置散流器:一共布置4个散流器,每个散流器承担4*4的送风区域∙初选散流器:选用圆形平送型散流器,按颈部风速为2~6m/s 选择散流器规格。
本区域按2m/s左右选风口。
选用颈部尺寸为φ257mm的圆形散流器,颈部面积为0.052,则颈部风速为:ν=0.404/(4*0.052)=2.0m/s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面积的90%,即A=0.052*0.9=0.0468。
则散流器出口风速v0=2.0/0.9=2.22m/s∙按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的射程,即:X= =(Kv o A1/2)/v x-v o=(1.4*2.22*0.04681/2)/0.5-0.07=1.3m∙按Vm=(0.381*1.3)/(52/4+4.62)1/2=0.99 m/s如果送冷风,则室内风速1.188m/s;送热风时,室内平均风速为0.792m/s。
所选散流器负荷要求。
区域2,5,6,7,10,11,12,17,18,19和区域1相同按以上数据计算即可(2)区域3尺寸:8.35*9m2风量,即0.402 净高4.6m1) 布置散流器:一共布置4个散流器,每个散流器承担4*4的送风区域2) 初选散流器:选用圆形平送型散流器,按颈部风速为2~6m/s 选择散流器规格。
本房间按2m/s左右选风口。
选用颈部尺寸为φ257mm的圆形散流器,颈部面积为0.052,则颈部风速为:ν=0.402/(4*0.052)=2.0m/s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面积的90%,即A=0.052*0.9=0.0468。
则散流器出口风速v0=2.0/0.9=2.22m/s∙按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的射程,即:X==(Kv o A1/2)/v x-v o=(1.4*2.22*0.04681/2)/0.5-0.07=1.3m∙按Vm=(0.381*1.3)/(52/4+4.62)1/2=0.99 m/s如果送冷风,则室内风速1.188m/s;送热风时,室内平均风速为0.792m/s。
Summary of work performed during the quarter considered important and convering what was learned from these experiences, including as necessary examples of detailed analysis or the presentation of a particular aspect of the training undertaken during the period.Engineering Supervisor Comments: 管道的阻力计算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其黏性剪切力及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会消耗一定的机械能,这种机械能的消耗不仅包括了流体流经直管段的沿程阻力,还包括了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而引起的局部阻力。
一、阻力的基本知识(一)沿程阻力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力而产生的阻力,阻力的大小与路程长度成正比的叫做沿程阻力。
流体在水平等径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表现为压力降低,即h f=p1−P2ρg =∆pγ(1-1)式中λ——摩擦系数,它与流体的性质、流速、流态以及管道的粗糙度有关。
与雷诺数Re和管壁粗糙度ε有关,可实验测定,也可计算得出。
影响阻力损失的因素很多,比如流体的密度ρ及黏度μ;管径d,管长l,管壁粗糙度ε;流体的流速u等。
利用公式可表示为:∆p=f(d,l,μ,ρ,u,ε) (1-2)利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公式(1-1)变成:h f=∆pγ=λldu,2g(1-3)该公式的特点是将求阻力损失问题转化为求无量纲阻力系数问题,比较方便。
同时将沿程损失表达为流速水头的倍数形式比较恰当。
因此,该公式适用于计算各种流态下的管道沿程阻力。
流体为层流时,λ=64/Re;湍流时λ是Re及相对粗糙度的函数,由实验或查表得到。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 空调冷(热)水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设备阻力++=∆+∆=∆2.2ρνζRl P P P j m (1-1)Rl P m =∆(1-2)2.2ρνζ=∆j P (1-3)22v d l R ⋅⋅=ρ (1-4))Re 5.271.3lg(0.21λλ+-=d k (1-5) 式中 ΔP--管网总阻力,(Pa ) ΔP m --管网沿程阻力,(Pa ) ΔP j --管网局部阻力,(Pa )设备阻力--如制冷机组蒸发器及冷凝器、热交换器、锅炉、冷却塔、风机盘管、 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等R ——单位长度直管段的摩擦阻力(又称比摩阻),Pa/m ;)—最不利管网总长(—m l λ——摩擦阻力系数,m ; ζ——管道配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ρ——水的密度,kg/m 3;v ——水的流速,m/s ;k ——管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 ;闭式循环水系统:k=0.2mm ;开式循环水系 统:k=0.5mm ;冷却水系统:k=0.5mm 。
d ——管道直径,m 。
Re ——雷诺数:附: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密度2 空调计算管段冷(热)水流量计算tqG ni i∆=∑=163.11(2-1)式中∑=ni iq1——计算管段的空调冷(热)负荷,W ;t ∆——供回水温差,oC 。
(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5 oC ;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宜小于15 o C ,夏热冬冷地区不宜小于10oC )确定计算管段的冷水量∑=ni iq1时,可以根据管路所连接末端设备(如AHU 、FCU 等)的额定流量进行计算(叠加)。
但必须注意,当总水量达到与系统总流量(水泵流量)相等时,干管的水量不应再增加。
3 管径的选择及沿程阻力计算3.1 空调水系统单位长度摩擦压力损失(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最大不应超过400Pa/m (热水管道建议取低值)。
空调房间内管道流速不宜超过表3-1的限值。
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书一、 计算依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风系统基本参数:气温(℃): 20 ; 大气压力(Pa): 843.8 ; 管材:薄钢板; 绝对粗糙度(mm):0.16;干管推荐流速上限(m/s):10. 干管推荐流速下限(m/s):4..;支管推荐流速上限(m/s):6.; 支管推荐流速下限(m/s):2.;运动粘度(m^2/s):1.57E-05二、 计算公式1. 沿程阻力(Pa)22v d l P m ρλ⋅⋅=∆2. 局部阻力(Pa)22v P j ρζ⋅=∆三、 计算结果1、 PFY.B3(1)-1排风系统1.1 根据地下室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负二层排风管(PFY .B2(4)-1)水力计算表1.2 风系统阻力计算对于地下负二层排风管(PFY.B2(4)-1):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末端风口阻力+消声器阻力=64.7+180.1+30+50=324.8Pa风机压头校核:324.8*1.1=357Pa<4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
2、XF.(2)C1-1新风系统2.1根据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商业C新风管(XF.(2)C1-1)水力计算表2.2风系统阻力计算商业C新风管(XF.(2)C1-1):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消声器阻力=19.7+202+50=272Pa风机压头校核:272*1.1=299Pa<3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
3、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1)计算公式W S=P/(3600×ηCD×ηF)式中:W S—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m³/h)];P—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系统风机的风压(Pa); ηCD—电机及传动效率(%),ηCD取0.855;ηF—风机效率(%),按设计图中标注的效率选择。
(2)计算结果选取PFY.B3(1)-1系统为例,则W S=P/(3600η)=500/(3600*0.855*0.75)=0.22。
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书一、 计算依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风系统基本参数:气温(℃): 20 ; 大气压力(Pa): 843.8 ; 管材:薄钢板; 绝对粗糙度(米米):0.16;干管推荐流速上限(米/s):10. 干管推荐流速下限(米/s):4..;支管推荐流速上限(米/s):6.; 支管推荐流速下限(米/s):2.;运动粘度(米^2/s):1.57E-05二、 计算公式1. 沿程阻力(Pa)22v d l P m ρλ⋅⋅=∆2. 局部阻力(Pa)22v P j ρζ⋅=∆三、 计算结果1、 PFY.B3(1)-1排风系统1.1 根据地下室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负二层排风管(PFY.B2(4)-1)水力计算表1.2 风系统阻力计算对于地下负二层排风管(PFY.B2(4)-1):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末端风口阻力+消声器阻力=64.7+180.1+30+50=324.8Pa风机压头校核:324.8*1.1=357Pa<4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2、XF.(2)C1-1新风系统2.1根据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商业C新风管(XF.(2)C1-1)水力计算表2.2风系统阻力计算商业C新风管(XF.(2)C1-1):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消声器阻力=19.7+202+50=272Pa风机压头校核:272*1.1=299Pa<3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3、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1)计算公式W S=P/(3600×ηCD×ηF)式中:W S—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米³/h)]; P—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系统风机的风压(Pa); ηCD—电机及传动效率(%),ηCD取0.855;ηF—风机效率(%),按设计图中标注的效率选择.(2)计算结果选取PFY.B3(1)-1系统为例,则W S=P/(3600η)=500/(3600*0.855*0.75)=0.22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其黏性剪切力及涡流地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消耗一定地机械能,这种机械能地消耗不仅包括了流体流经直管段地沿程阻力,还包括了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而引起地局部阻力.一、阻力地基本知识(一)沿程阻力流体流经一定管径地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力而产生地阻力,阻力地大小与路程长度成正比地叫做沿程阻力.流体在水平等径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表现为压力降低,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式中λ——摩擦系数,它与流体地性质、流速、流态以及管道地粗糙度有关.与雷诺数和管壁粗糙度ε有关,可实验测定,也可计算得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影响阻力损失地因素很多,比如流体地密度及黏度;管径,管长,管壁粗糙度;流体地流速等.利用公式可表示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利用这些因素之间地关系,可以将公式()变成:()该公式地特点是将求阻力损失问题转化为求无量纲阻力系数问题,比较方便.同时将沿程损失表达为流速水头地倍数形式比较恰当.因此,该公式适用于计算各种流态下地管道沿程阻力.流体为层流时,;湍流时是及相对粗糙度地函数,由实验或查表得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对于湍流流体而言,目前尚无完善地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求解,需采用一定地实验研究其规律.(二)局部阻力局部阻力流体地边界在局部地区发生急剧变化时,迫使主流脱离管道边壁而形成漩涡,流体质点间产生剧烈地碰撞,由于实际流体粘性作用,碰撞中地部分能量会不断地变为热能而逸散在流体之中,从而使流体地机械能减小.局部阻力损失产生于某些局部地方,比如管径地改变(突扩、突缩、渐扩、渐缩等),方向地改变(弯管),再者装置了某些配件(阀门、量水表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局部阻力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因局部阻力造成地损失,相当于流体流过与其具有相当管径长度地直管阻力损失,这个直管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表示.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就可以用直管阻力地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进而计算管路时,可将管路中地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地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如管路中直管长度为,各种局部阻力地当量长度之和为,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地总阻力损失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阻力系数法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地阻力损失采用流体在管路中地动能系数来表示,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即′ ()式中:为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一般由试验确定;为小截面中流体地平均速度,.上述公式是长期工程实践地经验总结,其核心问题是各种流动条件下,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系数地计算.这两个系数并不是常数,不同地水流、边界及其变化对其均有影响.由于管件两侧距测压孔间得直管长度很短,引起地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相比,可忽略不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 比摩阻单位长度地沿程阻力称为比摩阻.其实常用地比摩阻就是(或)地沿程管路损失.沿程阻力就是流体走直管时管路给流体地阻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风管管道地阻力计算风管设计地基本任务首先根据生产工艺和建筑物对通风空调系统地要求,确定风管系统地形式、风管走向、位置和风口位置,然后选择风管地断面形状和风管尺寸,然后计算风管地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最终确定风管尺寸并选择通风机或空气处理机组.风管管道地阻力计算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空气本身地粘滞性及其与管壁之间地摩擦而产生地沿程能量损失地沿程阻力;另一种是空气流经风管中地管件及设备时,由于流速或方向地改变而产生涡流造成比较集中地局部能量损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沿程阻力圆形风管圆形风管地沿程阻力是根据其管径进行计算地.矩形风管通常矩形风管地风阻线图是根据圆形风管得出地,为利用该图进行矩形风管计算,需把矩形风管地断面尺寸折算成相当地圆形风管管径,即当量直径,再由此求得矩形风管地比摩阻,当两直径可分为流速当量直径及流量当量直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利用风阻线图计算时,应注意其对应关系,采用流速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中地空气流速去查处阻力;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地空气流量去查出阻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局部阻力当空气流过断面变化地管件(各种变径、风管进出口、阀门等)、流向变化地管件(弯头等)、流量变化地管件(三通、四通、风管侧送、排风口等)时,都会产生局部阻力.减小局部阻力地一些措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局部阻力在通风、空调中占有较大地比例,在设计时应相应减小其局阻,通常会采用以下措施:渐扩管空气流过逐渐扩张地管道时,由于管道截面积逐渐变大,使得流速减小,压强增高,再加上空气粘性地影响,在靠近壁面处,由于流速小,以至东来能够不足以克服逆压地倒推作用,因而在靠近壁面处引起漩涡,产生能量地损失.渐扩管地扩散角越大,产生涡旋而造成地能量损失越大.扩散角越小,所需地管道越长,因而产生地摩擦损失越大.所以在一般工程中,扩散角度一般取°°,其局阻最小.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风管进口在进口起始段内,除了摩擦引起地沿程损失之外,还有流体质点横向脉动引起地局部损失.即()对于层流流动,当管道进口尖锐时,ζ;当管道进口圆滑时,.对于湍流流动,当管道进口尖锐时,ζ;当管道进口圆滑时,.因此,在同样流速下,湍流流动地局部损失比层流时小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湍流流体质点地无规则横向脉动,使得进口段湍流脉动所占地比例相对较小.对于管道内地湍流流动,管长时,通常不计进口段地流动损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弯头布置管道时,应尽量取直线,减少弯头地数量.圆形风管弯头地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倍管径;矩形风管弯头断面地长宽比越大,阻力越小,矩形直角弯头应设置导流叶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通三通内流速不同地两股气流汇合时地碰撞,以及气流速度地改变是形成局部阻力地主要原因,为减小三通地局阻,应注意干管与支管地连接,减小其夹角,还应尽量使干管和支管内地流速保持相等.尽量避免采用直角三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空调系统水力计算书空调器一送风管路最不利管路水力计算表空调器一送风管路水力计算平面图123410 9 8 7 6 5空调器二送风最不利环路管路水力计算表编号风量管长矩形风管尺寸当量直径流速度单位长度摩擦面力摩擦阻力动压局部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管段总阻力(m^3/h)L(mm)a*b(mm) D(mm) (m/s) Rm(Pa/m) △Pm(Pa)(Pa) ζZ △P(Pa)1--2625 2134 250*200 222 3.47 0.7 1.49 7.22 7 50.57 52.07 2--31250 5840 320*320 320 3.39 0.42 2.45 6.9 7.2 49.65 52.1 3--2500 7970 400*320 355 5.43 0.9 7.17 17.66 9.8 173.05 180.23空调器二送风管路水力计算平面图16 5 4 3 2712 11 10 9 8空调器三送风最不利环路管路水力计算表-9987 5642 13空调器三送风管路水力计算平面图空调器四送风最不利环路水力计算表编号风量管长矩形风管尺寸当量直径流速度单位长度摩擦面力摩擦阻力动压局部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管段总阻力1239 8 7 6 5 4 空调器四送风管路水力计算平面图。
11.1.2散流器送风计算方形散流器的规格用颈部尺寸W ×H 表示, (见空调工程P378)外沿尺寸A ×B =(W +106)×(H +106),顶棚上预留洞尺寸C ×D =(W +50)×(H +50) 1、散流器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内容(1)送风口的喉部风速Vd 取2~5m/s 最大不超过6m/s (2) 射流速度衰减方程及室内平均风速xox F K Vo Vx +=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Vx-在X 处的最大风速m/s Vo -散流器出口风速m/s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 2按90%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若要求射流末端速度为0.5m/s,则射程为散流器中心到风速为0.5m/s 处的距离根据式8-6,则: 射程X =VxF Kvo -Xo= X =Xo FKvo -5.0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 -散流器出口风速m/s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 2按90%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Vx-在X 处的最大风速一般为0.5 m/s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 一般取2~5m/s 最大不超过6m/s室内平均风速Vm=2122)4/(381.0H L rL +(m/s)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 注: (见空调工程P401)例8-2H-房间净空高(m)r L -射程 r-射流射程与边长L 之比,因此r L 即为射程当送冷风时, 室内平均风速取值增加20%, 送热风时减少20% (3)轴心温差:对于散流器平送,其轴心温差衰减可近似地取Vd Vx to tx ≈∆∆ to VdVxtx ∆≈∆△tx -射流末端温度衰减值℃Vx-在X 处的最大风速一般为0.5 m/s△to -送风温差℃Vd-散流器的喉部风速m/s2、散流器送风气流设计步骤(见空调工程P401)(1)、布置散流器一般按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方形散流器的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散流器中心线和墙体距离一般不小于1m(2)、由空调区的总送风量和散流器的个数,就可以计算出单个方形散流器的送风量,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如取2~5m/s)计算出所需散流器喉部面积,根据散流器喉部面积,选择散流器规格(3)、校核(1)的射程,根据下式(8-7)校核射流的射程是否满足要求,中心处设置的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 (4)校核室内平均风速,根据式8-8计算室内平均风速,校核是否满足要求 室内平均风速Vm=2122)4/(381.0H L rL +(m/s)式中: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 注: (见空调工程P401)例8-2H-房间净空高(m)r L -射程 r-射流射程与边长L 之比,因此r L 即为射程(5)校核轴心温差衰减根据式(8-9)计算轴心温差衰减,校核是否满足空调区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已知一层大厅舒适性空调区的尺寸为L=13. 8m,B=13.6m,H=3.5m,总送风量q v =1.389m 3/s,送风温度to=19℃,工作区温度tn=24℃,采用散流器平送,进行气流分布设计解:(1)布置 散流器将空调区进行划分,沿长度方向划分为3等分, 沿宽度方向划分为3等分,则空调区被划分成9个小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散流器的服务区, 散流器的数量n=9个(2)选用方型散流器, 假定散流器的颈部风速Vd 为3m/s,则单个散流器所需的喉部面积为q v/Vd n,计算如下q v/Vd n=4(总送风量)/(3m ×20)=0.067m 2选用喉部尺寸为240mm 的方型散流器,则喉部实际风速为 Vd=36.036.0104⨯⨯m/s=3.068m/s, 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喉部面积的85%,则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 散流器实际出口风速为Vo=%Vd 85=85.0068.3m/s=3.609m/s (3)计算射程射程X =VxFKvo -Xo=07.05.036.0%85609.34.12-⨯⨯⨯m=3.353m 式中: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射流水平距离(射程)mK-系数:多层锥面散流器为1.4盘式散流器为1.1 Vo -散流器出口风速m/s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 2按85%Xo-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射流外观原点的距离, 多层锥面散流器为0.07m Vx-在X 处的最大风速散流器的喉部风速Vd 一般取2~5m/s 最大不超过6m/s散流器中心到边缘距离 2.3m,根据要求, 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所需的最小射程为:2.3m ×0.75=1.725m 。
送风散流器设计计算某空调房间,尺寸为6*3.6*3.2m,室内最大冷负荷为120W/㎡,室温要求为20±1℃,相对湿度为50%,原有1m高技术夹层。
一、散流器平送1、选择送风温差△ts=6℃,在h-d图上查出△h=7kj/kg,单位面积送风量ls=3600Q/ρ*△h=3600*120/1000*1.2*7=51.43m3/(㎡*h)2、根据房间尺寸6*3.6m,选择2个散流器散流器之间的间距l=(3+3.6)/2=3.3m(散流器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m)由于H=3.2m,R=0.5l+(H-3)=0.5*3.3+(3.2-3)=1.95m注:H≤3m,R=0.5l;当H>3m,R=0.5l+(H-3)3、由R和ls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表5-6或5-7散流器性能:υs=3.5m/s,ds=300mm,υx/υs=△tx/△ts=0.11(盘式散流器)υs=4.5m/s,ds=310mm,υx/υs=△tx/△ts=0.08(圆形直片式散流器)4、由R0=ds,H0=0.5ds计算得到R0=300mm,H0=150mm(盘式散流器)R0=310mm,H0=155mm(圆形直片式散流器)5、校核射流末端轴心速度(一般为0.2~0.4m/s)和射流轴心温度与室温之差△txυx=0.11υs=0.11*3.5=0.385m/s(盘式散流器)=0.08*4.5=0.36m/s (圆形直片式散流器)△tx=0.11△ts=0.11*6=0.66℃(盘式散流器)=0.08*6=0.48℃(圆形直片式散流器)满足设计要求。
二、散流器下送(单向流)某车间面积6*4.2m,夏季室内冷负荷为140W/㎡,室温要求20±2℃,工作区域高度为1.5m,要求工作区域风速小于0.2m/s。
1、安排散流器间距,由于要求散流器之间斜向距离不宜超过3m,散流器中心离墙不宜超过1m,布置斜向间距3m,离墙为1m,即横向间距为2.2m,竖向间距为2m,共需6个散流器。
空调设备选型计算与水力计算案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空调设备选型计算与水力计算案例分析一、引言空调设备选型计算和水力计算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证建筑内部环境舒适度和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空调系统散流器的选择及水力计算(2012.5.22)
一、散流器的选择
1.风速:(1)散流器出口风速:2——5m/s(一般选用中间值3m/s);
(2)回风口风速:小于等于4 m/s,如距人较近小于等于3m/s;
居住建筑小于等于2m/s.
2.选型布置步骤:
(1)依据已知房间送风量,将质量流量转变为体积流量;
(2)计算房间平面面积(各房间单独计算)F;
(3)出口风速选3m/s;
(4)送风口尺寸选择时不要选的过大(防止水力计算后风管尺寸小于散流器尺寸),尺寸一般选择:1)中小型空间400mm*400mm以下;2)大型空间可适当放大,但也不宜过大。
(5)送风形式多采用顶送顶回(即送风口与回风口都在房间顶部);
(6)根据房间面积F、选型样本中散流器选择参数(风速、面积、扩散半径)初选散流器的大小和个数;
(7)依据坚定送风口风速(3m/s),房间送风量(体积流量)综合第(6)步确定散流器的大小和个数以及布置位置;
(8)校核第(6)(7)步,使选择结果接近或一致,否则应重新选择;
(9)根据已选的散流器尺寸、数量,反向校核散流器出口风速,处于2——5m/s 之间即可,否则应重新选择。
3.回风口数量和尺寸主要依据速度限制和回风量进行选择,选择时应避免与送风口短路。
4.附:散流器样本部分内容。
二、空调系统风管水力计算
1.假定流速法:(50——60dB )
(1)主风管空气流速:6——8 m/s ;
(2)支风管空气流速:3——5 m/s ;
(3)风口出风速度:2——5 m/s 。
2.步骤:(各管段分别编号计算)
(1)假定流速v
(2)根据已知的质量流量转变为体积流量;
(3)计算风管所需断面积:(假定速度)
体积流量v V f )(= (4)依据f 值选择风管尺寸,为'f b a =⨯,要求'f f ≈;
(5)根据假定流速和流量查水力计算表,可得风管具体尺寸、单位长度阻力损失及相应流速,确定'f (实际风管断面积)后,反算'
'f V v =
(实际流速)并校核。
(6)根据单位长度阻力损失计算沿程阻力损失;
(7)根据实际流速计算动压,根据局部阻力系数表查得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局部阻力损失。
3.附:矩形风管水力计算表及部分局部阻力系数表。
三、水系统水力计算
1.冷冻水管
(1)沿程阻力损失:假定流速法(干管1.5——3 m/s;支管0.9——3 m/s;)根据假定的流速和已知的流量查水力计算表,可得实际流速、管径、单位长度阻力损失,进而计算沿程阻力损失。
(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局部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都可以。
(3)附:;冷冻水管水力计算表及局部阻力系数表。
2.冷凝水管:可根据冷负荷直接按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