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的实践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35.61 KB
- 文档页数:8
电厂电缆着火处置方案第一步:紧急报警和人员疏散1.1紧急报警:电厂内设立紧急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电缆着火,应立即启动系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1.2人员疏散:立即启动电厂内的紧急疏散计划,通过扬声器、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员工立即疏散到安全区域。
同时,确保疏散过程中没有人员被困在火灾现场。
第二步:火灾控制和扑救2.1切断电源:使用相应的设备切断着火电缆的电源,以防止火势蔓延或引发电器事故。
2.2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源:根据火势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泵等,对着火点进行扑救。
在扑灭过程中,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等适当设备,以防止扑救过程中出现电死的情况发生。
2.3封闭燃烧区域:如果电缆着火已经迅速蔓延,无法立即扑灭,应尽快采取措施封闭燃烧区域,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防止有毒气体外泄。
2.4通风排烟:在扑灭火势后,使用通风设备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第三步:火灾后处置和调查3.1确保安全:在火势完全扑灭后,确保着火现场没有其他明火或潜在的危险。
对可能存在的电压等危险进行检测,并确保整个区域安全。
3.2灭火工作结束后需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检查是否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其他隐患,如电路短路、漏电等问题,并及时修复。
3.3文案记录:对火灾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起火原因、火灾影响范围、扑灭过程等,为事后调查提供依据。
3.4汇报和调查:将火灾情况及处理情况汇报给电厂领导,并启动相应的事故调查程序,找出事故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5修复和恢复:对受损电缆和其他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并重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厂运行正常。
总结:针对电厂电缆着火,应紧急报警、人员疏散、火灾控制和扑灭、火灾后处置和调查等步骤。
重点是保障人员安全、控制火势蔓延、封闭燃烧区域、修复设施,并进行事后调查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处置方案,具体操作应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进行。
火力发电厂防止火灾事故的措施1.1 电缆防火1.1.1电缆防火工作应按《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及《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的电缆防火部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要达到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缆防火体系。
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桥架与热体管道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米,动力电缆不小于1米。
如有隔热措施,可不作规定。
1.1.3各配电室负米电缆沟、厂区电缆沟,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管道及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的管道及设备。
1.1.4 热源附近、输煤、油区、氢站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可将电缆全部粉刷防火涂料或用无机堵料全部密封,中间头用防火槽盒及有机堵料密封。
1.1.5按《电力电缆》中关于电力电缆敷设要求,核查电缆敷设中弯曲半径超标问题,不得有同架同层动控缆混放问题。
解决电缆通道上电缆及桥架压位问题,使通道畅通。
1.1.6主控室、配电室、运动机房、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等通往电缆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必须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
电缆保护管的上管口,横管口的两侧(不含支撑用的电缆管)用有机堵料封堵。
1.1.7对重新敷设或增设电缆时,应通知专管部门(电气班)对已封堵好的电缆孔洞和损坏的防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1.8电缆沟,每隔20米做一道分段阻燃,电缆竖井在每层平台处做分段阻燃,电缆桥架应每隔5米做分段阻燃;防火隔墙每60米一道。
1.1.9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及桥架用耐火隔板隔开,并将此段用无机堵料全部密封;重新加工电缆沟人孔盖板,使之严密结实。
1.1.10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施工安装的电缆接头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将其用防火槽盒密封。
电缆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具体要求如下表: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电缆、油区防火措施及灭火规则模版电缆和油区是一些特殊场所,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灭火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缆和油区的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
一、电缆的防火措施1.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时应选择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如阻燃型电缆。
电缆应与其他设备、管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2. 接线盒和电缆夹具:接线盒和电缆夹具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有必要时可以采用阻燃型材料制作。
接线盒和电缆夹具安装应牢固可靠,保证电缆不易脱落。
3. 走线架和电缆桥架:走线架和电缆桥架应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制作,且安装牢固稳定。
走线架和电缆桥架上的电缆应整齐排列,避免交叉、凌乱摆放。
4. 防护层和绝缘层:电缆的防护层和绝缘层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起到一定的防火隔离作用。
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电缆材料,定期检查和维护。
5. 消防设备:电缆敷设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和规格的灭火器、灭火器具和消防栓,以便及时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消防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二、油区的防火措施1. 油仓储存:油区内的油品储存应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容器管理制度。
所有储罐、桶和容器都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外界火源或火焰进入。
2. 防火隔离带:油区内应设置防火隔离带,隔离油品存储区域和其他易燃物质。
防火隔离带应设有防火墙或抗火分隔墙,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其阻燃性能。
3. 放油区域:进行放油作业时,应在固定的放油区域进行,并配备合适的防火设施,如防滴盘、防溅板和防火垫等。
放油区域应保持清洁,严禁乱丢烟蒂或其他易燃物。
4. 排风系统:油区内应设置良好的排风系统,确保油气的及时排除,防止油气积聚导致爆炸。
排风系统应经常检查和维护,保持畅通有效。
5. 油区巡查:定期进行油区的巡查,确保油区内设备、管道和容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发现任何可能引发火灾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电力电缆的防火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699-21 电力电缆的防火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们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在发生短路或者邻近有明火烧灼时,都会因火焰引起延燃,特别是多根电缆集中敷设时火灾的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采取合理的电缆防火措施,对防止电缆火灾的蔓延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电缆的防火措施有:1. 对电缆沟、电缆隧道或者电缆层的电缆槽架上敷设的电缆中间接头或者支接头两侧各2米范围内所有敷设的电缆,都用电缆专用的防火涂料分几次涂刷,达到厂方规定的涂膜厚度。
对任何穿越楼板、墙面的电缆,在穿越的两侧各2米范围内,也应按要求涂刷防火涂料。
2.对任何穿越楼板、墙面的穿孔,应在电缆四周将孔用防火堵料堵住。
对敷设多条电缆的穿孔处,也可用电缆防火堵料垒堵。
3. 对可能泄漏水的地下电缆穿孔,可用电缆专用有机堵料封堵。
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4. 为防止邻近发生火灾可能威胁电缆架上的多根电缆,电缆可直接敷设在防火电缆槽架上。
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5.为防止电缆火灾影响在上层电缆架上敷设的电缆,可在上层电缆上敷设一层电缆防火隔板,再在其上敷设电缆。
谈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火电厂作为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其可靠、安全的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其中包括电缆的防火措施。
电缆作为火电厂的重要输电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整个火电厂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灾难性后果。
因此,火电厂必须针对电缆进行防火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以保障电缆的安全运行。
1.防火电缆的选择:火电厂电缆的材料要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非燃性材料、抗火性能好的材料。
常见的防火电缆包括耐火电缆、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等。
这些电缆在遭受火灾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火焰的蔓延,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电缆敷设和支架设计:火电厂电缆在敷设和支架设计时应尽可能放置在安全距离内,避免与热源和易燃物接触。
电缆敷设时要注意降低摩擦、剪切和机械损伤等因素对电缆的影响,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绝缘防护:电缆绝缘层的选择和保护是防火的关键。
绝缘材料应具备优良的防火性能,同时需要避免因电缆的绝缘老化、腐蚀等因素导致电缆绝缘性能下降。
定期维护和检验电缆绝缘层的完整性和性能,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绝缘材料。
4.火灾自动报警:火电厂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定位火灾的位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与火电厂的监控系统、灭火系统联动,确保火灾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扑灭。
5.管理和培训:火电厂应建立健全的电缆管理制度,明确电缆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和权限。
定期进行电缆的检验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此外,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电缆防火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起来,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不仅需要从材料、敷设和支架设计、绝缘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相协调联动。
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是确保电缆防火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防火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保障火电厂的安全生产。
编号:AQ-JS-09138(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谈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Discussion on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able in thermal power plant谈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火电厂的电缆数量多且遍布全厂,如敷设不当、化学腐蚀、长期超负荷运行很容易引起电缆火灾。
据粗略统计,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火电厂因电缆着火蔓延燃烧酿成重大火灾事故的有70次,均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加强火电厂电缆防火安全意识,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火电厂发生电缆火灾的原因电缆火灾有的因电缆本身故障起火,也有因外界因素起火。
在70次电缆火灾事故中,因电缆本身故障起火延燃的有17次,占总数的24.2%,因外界火源引起电缆着火延燃的有53次,占总数的75.8%。
1.1电缆本身故障导致起火造成电缆本身故障起火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许多电缆长期浸泡在积水的电缆隧道、电缆沟中,外皮腐烂,绝缘层严重受潮,造成击穿短路;二是电缆头制作工艺粗糙,绝缘层暴露时间太长,致使运行中爆炸。
1.2外界因素导致起火电缆沟盖板不严,电焊渣火花落入沟内使电缆着火;电缆排上积煤粉,又靠近高温管道,煤粉自燃使电缆着火;浸油电气设备故障喷油起火,油流入电缆隧道内引起电缆着火;汽轮机油系统漏油,喷到高温热管道上起火,将其附近电缆引燃;制粉系统防爆门爆破,喷出的火焰使附近的电缆着火;锅炉的热灰渣喷出,遇到附近电缆引燃着火。
2火电厂发生电缆火灾的特点2.1火势凶猛火电厂电缆多采用隧道和架空密集敷设,电缆处于高温管道重迭或交错布置的环境中,电缆夹层电缆密布,并且电缆竖井的高差形成自然抽风,因此一旦着火,火势就特别迅猛。
电缆、油区防火措施及灭火规则范本电缆和油区是工业场所中存在较高火灾风险的区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来保障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电缆、油区防火措施及灭火规则的范本,避免使用分段语句。
1. 电缆区防火措施1.1 电缆区周围应设置可靠有效的防火隔离带,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并且要定期清理周围的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1.2 电缆区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且要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
1.3 在电缆传输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电缆覆盖物上的灰尘和污垢,防止积尘导致电线过热引发火灾。
1.4 禁止在电缆区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坚决杜绝明火作业行为。
1.5 定期开展电缆区域的消防演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2. 油区防火措施2.1 油区周围应设置可靠有效的防火墙,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保持油区空气流通,避免积聚可燃气体。
2.2 油区内应安装可靠的气体检测装置,及时监测油气浓度,一旦检测到超出安全范围的气体浓度,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3 油罐和油管道应定期检查、维护和防腐处理,确保设备完好,避免油漏引发火灾。
2.4 严禁在油区内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高温作业,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2.5 油区内应定期进行防静电处理和消除,避免静电引发火灾。
2.6 油区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培训,确保灭火设备的有效性。
3. 灭火规则3.1 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同时按下火灾报警器,确保大家知晓并及时做出应对。
3.2 火灾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疏散人员的措施,并确定一个安全的聚集地点,确保人员安全。
3.3 灭火时,应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并按照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有效灭火。
3.4 对于大面积的火灾,应使用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同时避免靠近明火和浓烟区域。
3.5 灭火后,应进行二次确认,确保火灾已完全扑灭,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火势复燃。
火力发电厂防止火灾事故的措施1.1 电缆防火1.1.1电缆防火工作应按《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及《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的电缆防火部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要达到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缆防火体系。
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桥架与热体管道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米,动力电缆不小于1米。
如有隔热措施,可不作规定。
1.1.3各配电室负米电缆沟、厂区电缆沟,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管道及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的管道及设备。
1.1.4 热源附近、输煤、油区、氢站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可将电缆全部粉刷防火涂料或用无机堵料全部密封,中间头用防火槽盒及有机堵料密封。
1.1.5按《电力电缆》中关于电力电缆敷设要求,核查电缆敷设中弯曲半径超标问题,不得有同架同层动控缆混放问题。
解决电缆通道上电缆及桥架压位问题,使通道畅通。
1.1.6主控室、配电室、运动机房、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等通往电缆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必须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
电缆保护管的上管口,横管口的两侧(不含支撑用的电缆管)用有机堵料封堵。
1.1.7对重新敷设或增设电缆时,应通知专管部门(电气班)对已封堵好的电缆孔洞和损坏的防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1.8电缆沟,每隔20米做一道分段阻燃,电缆竖井在每层平台处做分段阻燃,电缆桥架应每隔5米做分段阻燃;防火隔墙每60米一道。
1.1.9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及桥架用耐火隔板隔开,并将此段用无机堵料全部密封;重新加工电缆沟人孔盖板,使之严密结实。
1.1.10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施工安装的电缆接头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将其用防火槽盒密封。
电缆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具体要求如下表: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1.1.11电缆沟防火制度:1.1.11.1落实防火责任制确定各区段防火责任人。
电缆着火处理方法(1)立即切断电缆电源,根据火灾情况,关闭所有通往电缆夹层的门、窗。
(2)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地方,自动灭火装置应动作,否则手动启动灭火装置,没有灭火装置时可使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沙子、石棉被进行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
(3)在电缆沟、隧道或夹层内的灭火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压缩空气防毒面罩、胶皮手套,穿绝缘鞋。
(4)设法隔离火源,防止火蔓延至正常运行的设备,扩大事故。
(5)灭火人员禁止用手摸不接地的金属不见,禁止触动电缆托架和移动电缆。
电缆着火的预防措施(1)变电站电缆桥架采取封、堵、涂、隔措施进行防火。
(2)完善变电站及监控中心电缆的火灾报警系统,加强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定期开展电缆的红外线成像检测工作,重点对终端杆及开关下侧电缆接头处进行监测,尤其在高温大负荷期间加强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按规程规定定期开展35KV动力电缆的绝缘试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电缆着火事故造成的后果(1)可造成对外少送电,严重时对内对外供电全停;(2)35KV线路跳闸或母线所带开关全部跳闸;(3)电缆头爆炸;(4)有毒烟雾造成场区空气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中毒窒息;(5)风机电缆着火有可能造成风机机舱着火烧毁,也有可能引起草原大面积火灾;电缆着火处理方法(二)当电缆发生火灾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来保护人员安全并尽快扑灭火势。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电缆着火处理方法。
1. 立即报警:首先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告火灾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通知消防部门以及相关的应急救援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2. 人员疏散:在火灾发生的地方,应立即进行人员疏散。
通过喊叫、广播等方式通知所有人员迅速离开火灾区域,沿着安全通道前往指定的疏散点。
在疏散过程中,特别注意帮助老人、孩子和身体不便的人员。
3. 切勿使用电器设备:在火灾发生时,切勿使用电器设备,以免产生更大的火灾风险。
火力发电厂电缆防火技术措施
1.架空电缆与主厂房内的热体管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
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
2.主控室下电缆夹层及电缆沟内电缆密集敷设处,不得布置热力
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3.对于新建、扩建火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
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4.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
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穿越,并留出足够
的人行通道。
5.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所有电缆孔与面板表面之间的间隙等(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
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6.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电缆孔和
穿透在用装置的受损防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7.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含油设
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8.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
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9.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定期测量电缆中间接头的温度,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0.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充足照明,禁止堆放杂物。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的实
践正式版
火电厂电缆防火措施的实践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作者:陈金福(韶关发电厂,广东曲江 512132)
韶关发电厂9号机组有一电缆隧道因一根6 kV电缆中间接头运行中发热引起短路爆炸,引燃周围四层电缆架上的所有高低压电缆,虽然火势非常凶猛,但因着火处两端有防火墙阻隔,将火势牢牢控制在两个防火隔墙之间,仅一墙(防火墙)之隔的380 V配电室电缆层仍安然无恙,此处防火墙不但大大减轻了火灾事故损失,还大大缩短了事故后抢修时间。
此次电缆火灾事故损失少,应得益于
比较完善的电缆防火措施。
该厂近年来,认真贯彻《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利用废旧电缆沟,模拟电缆火灾试验,反复探索验证电缆着火时的火势发展和漫燃规律,实测出电缆隧道内火势的最大漫燃距离、防火隔墙使用材料和耐火厚度、防火涂料阻燃厚度等数据,并应用到各项电缆防火措施中去。
如参考最大漫燃距离等数据以确定电缆架安装防火包的长度、砌电缆防火墙高度和厚度、喷涂电缆防火涂料的长度和厚度等数据,为提高各项电缆防火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
据。
现就该厂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实施方便、经济实用的电缆防火做法归纳如下。
1 对重点防火部位采用封、包、隔、涂的措施综合治理
(1) 对全厂有关控制室电缆层、厂用电6 kV、380 V电缆层、汽机房和锅炉房的电缆竖井,采用合格的有机防火堵料在电缆之间和电缆四周填充,高度大于30 cm,外围再浇注无机防火堵料,高度略低于有机堵料的高度,待无机堵料凝固后,除辅助固定有机堵料外,同时密封电缆竖井周围缝隙,防火等级可达到1 h以上。
对上述范围电缆架的穿墙孔洞采用合格的
防火包分层隔离穿墙电缆并充实,不留缝隙,然后对穿墙孔两侧所有电缆喷涂电缆
防火涂料,厚度0.5 mm以上,长度240 cm 以上。
(2) 对集控室电缆层、厂用电配电室6 kV和380 V电缆层和全厂所有电缆隧道的电缆桥架,采用保温水泥砌耐火砖防火隔墙,厚度约50 cm,高度封顶,间隔视电缆桥架的密度而定,一般为10~15 m。
(3) 集控室是发电机组的神经中枢,
而且是运行人员操作控制最集中的地方,
其电缆层是最重要的防火部位,因此,有
必要对所有电缆采用防火涂料进行全面喷涂,喷涂厚度要在0.5 mm以上,确保此部位在任何情况下不发生电缆火灾事故。
2 易燃易爆场所和高温管道附近的电缆采用全包密封和隔热
对油库、制氢站、汽轮发电机组周围的全部电缆架、锅炉房炉墙周围和机炉高温管道或压力容器附近的电缆架、主油箱周围的电缆架等部位,全部安装防火槽盒,槽盒内填充防火包,槽盒两端用有机堵料,封堵深度大于20 cm。
3 对非重要防火部位只采用部分的封、包、隔、涂措施
(1) 对非重要部位的电缆架,在交叉部位或分支部位安装长度为240 cm以上的防火槽盒,槽盒内充实防火包,槽盒两端采用有机防火堵料封堵,深度大于20 cm,耐火等级超过0.5 h。
同架安装槽盒间隔
10~15 m。
(2) 对控制室、配电室以及汽机房和锅炉房的所有控制柜底电缆孔洞则采用有机防火堵料封堵,厚度和深度大于30 cm,周围浇注无机堵料辅助加固,深度略低于有机堵料高度,约25 cm。
(3) 对6 kV、380 V配电柜电缆头全部喷涂防火涂料,喷涂厚度要在0.5 mm以上,长度要在2 m以上。
(4) 对户外电缆沟,同样采用保温水泥砌保温砖墙,厚度为50 cm,间隔20 m 左右即可。
作为火电厂,电缆防火要分清主次轻重,因地制宜,不同地点和不同部位所采取的放火措施应有所不同,这样既可以做
到有效防止电缆火灾,又尽可能节省资金投入,从而达到措施得力,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目的。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