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指导意见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规定、综合评定、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绿色建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项目组织与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民用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12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51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building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3.2预制装配率prefabrication ratio装配式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以下(含屋面)采用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及工业化内装部品的综合比率。
3.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3.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steel-structure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部(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3.5装配式木结构建筑prefabricated timber buildings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木结构承重构件组成的装配式建筑。
3.6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prefabricated mixed structure由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组合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组成的混合承重的装配式建筑。
3.7装配式外围护构件prefabricated envelope component非砌筑、非承重的外围护预制部品部件。
江苏装配式房屋施工方案1. 引言装配式房屋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建筑方式,它以模块化的构建方式、高度预制化的施工工艺和现场拼装而闻名。
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拥有广阔的建筑市场和需求,因此在江苏推广装配式房屋建设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江苏装配式房屋施工方案的关键要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建筑设计装配式房屋施工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因此在开始施工前需要确保有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
2.2 施工场地准备选择适合施工的场地,并进行必要的平整、清理工作,确保施工场地安全、整洁。
2.3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需求,采购所需的装配式房屋模块、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
3. 施工流程江苏装配式房屋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1 基础施工在进行装配式房屋施工前,需要先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
包括地基挖掘、基础浇筑和地下管道的铺设等。
3.2 装配式房屋制造根据设计方案,制造装配式房屋所需的模块。
这些模块一般在工厂内进行制造和加工,并在质检合格后进行包装和运输。
3.3 运输和安装将制造好的装配式房屋模块运输至施工场地,并进行现场安装。
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模块的拼装、固定和调整。
3.4 内外装修完成模块拼装后,进行装配式房屋的内外装修。
包括电气、水暖、墙体粉刷、地板铺设等工作。
3.5 细节处理在装配式房屋施工完成后,进行细节处理工作。
包括清理工地、修复工程等。
4. 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江苏装配式房屋的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各个工序的质量检验,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4.2 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规范和质量。
4.3 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江苏装配式房屋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2016年6月主编:葛仁军汪杰副主编:陆湛秋汤杰包红燕编写人:江韩张奕李宁陈德文管雯温利民朱明华谢维锺李玮吴涛王美玲韩晖王卫平朱家庆江丽张松林葛卫林小伟龚咏晖庞涛董年才杨万勇顾琴芬周志宏审查人:冯健金如元崔贵赵宏康潘暑贤谈丽华宋峻前言为落实中央2015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家配套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都要求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明确“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我省在《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4〕111号)中对装配式建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较多的现状,考虑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殊性,经认真研究,编写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编写《导则》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 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施工图审查职责,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内容进行审查。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审查重点放在建筑和结构专业。
2. 方便设计审查。
一是体现特点:紧扣工程建设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特有的审查内容,对与一般建筑相同的审查内容没有赘述。
二是突出重点: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必须审查,其他的由设计单位负责。
三是便于审查:施工图审查人员可以据此开展施工图审查,设计单位也可以据此把握设计重点。
另外,所附说明既有对审查把握尺度的建议,也有对设计重点内容和深度的要求。
3. 推动产业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江苏省住建厅关于发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的公告展开全文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保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我厅制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自2017年4月1日实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3月24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 总则1.1为了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要点。
1.2本要点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建设活动。
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除执行本要点外,还应当遵守国家、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工程。
2.2首件由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生产制作的同类型的首个预制混凝土成品构件。
2.3首层或者首个施工段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预制构件之间现场连接安装施工的具备验收条件的第一层或者第一个施工验收段。
2.4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影响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质量和主体结构质量安全的工序和部位,如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节点,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节点,构件吊装,灌浆、坐浆、后浇混凝土施工,预制构件连接密封防水等。
3. 基本规定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预制构件生产、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应当建立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
3.2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应当对相关管理人员、预制构件吊装及连接灌浆等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 质量责任4.1建设单位4.1.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需要变更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手续,涉及重大变更的,委托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进行审查。
4.1.2组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首件验收和现场首层或者首个施工段的预制构件安装验收。
关于粤创微电子生产基地项目申请调整装配式“三板”要求的情况报告项目名称:粤创微电子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徐州粤创电子有限公司日期: 2019年12月18日一、项目概况我司投资建设的粤创微电子生产基地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以西、珠江西路以南,2018-71号地块。
项目总投资500000万元,占地面积220亩,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194685平方米。
本项目需调整的单体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情况详见“表1”。
二、项目调整原因我司拟建粤创微电子生产基地项目,根据苏建科[2017]43号文的要求须按装配式建筑来设计及施工。
但本项目的情况较特殊,不适合采用装配式建筑,原因如下:1、因本投资建设项目属于工业项目,主要是做生产液晶显示板,以及液晶显示板等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实验、生产,所以对于生产环境及研发实验环境均有很高的要求。
2、本司徐州项目研发、生产高科技微电子芯片产品。
目前我司其他地区项目以及国内外同类高科技厂房普遍采用建筑整体刚度较大的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满足防微振要求。
高精密的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有防微振要求,若厂房采用装配式建筑,产品良率会有降低的较大风险。
3、本项目孵化器(厂房)柱网最大柱跨10.4米、层高最高为7.95米、楼面荷载动力区域为50KN/㎡等根据工艺使用要求定制设计,属于高科技厂房,非普通型标准厂房。
虽然孵化器(厂房)单体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但是此单体建筑属于非标准厂房。
4、本项目2#研发楼、3#研发楼的单体建筑面积均小于2万平方米。
5、孵化器的建筑方案、结构布置、结构荷载布置、计算受力情况、三板比例计算书如下:(1)建筑方案文本(见附件1)(2)结构布置图(见附件1)(3)结构荷载布置图(见附件1)(4)计算受力情况1)、本建筑有防微振的要求,防微振要求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结构刚度,现浇式相对于装配式整体性能更好,防微振性能优良。
2)、本建筑生产区有洁净要求,不能设置变形缝将同一洁净区分为两段或几段,因此本建筑需采用超长混凝土结构,同时洁净厂房对裂缝等要求较为严格,现浇式相对于装配式可以采取更有效防裂措施,对洁净厂房的使用有利。
精心整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2016年6月主编:葛仁军汪杰副主编:陆湛秋汤杰包红燕了年左右时为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较多的现状,考虑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殊性,经认真研究,编写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编写《导则》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施工图审查职责,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内容进行审查。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审查重点放在建筑和结构专业。
??2.方便设计审查。
一是体现特点:紧扣工程建设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特有的审查内容,对与一般建筑相同的审查内容没有赘述。
二是突出重点: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必须审查,其他的由设计单位负责。
三是便于审查:施工图审查人员可以据此开展施工图审查,设计单位也可以据此把握设计重点。
另外,所附说明既有对审查把握尺度的建议,也有对设计重点内容和深度的要求。
??3.推动产业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通过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沟通,加深对装配式建筑实施中各环节的了解,既为解决方案提供路径也为审图重点把好关口,使施工图审查保持相对合理的尺度。
同时也鼓励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标准化内装部品与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整应有充分依据。
目次1总则2基本规定3建筑3.1一般规定3.2审查内容及要求4结构4.1一般规定4.2审查内容及要求4.2.1基本要求4.2.2框架4.2.3剪力墙4.2.4其它附录A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附录B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的通知附录C江苏省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认证公告规则附录D1.0.1、81第1.0.21.0.31.0.41.0.51.0.6采用减隔震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其施工图审查应符合《减隔震技术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要求。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徐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指导意见登记表(县、区项目用表)
徐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指导意见登记表(县、区项目用表)
编号:工程项目全国统一编码:
注:1.本表依据《徐州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6〕45号)、《关于加快推进
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
产业转型升级的补充通知》(徐政办发〔2017〕100号)和《关于对装配式建设项目加强管控的通知》(徐建发〔2017〕62号)制定。
2.工程项目全国统一编码办理发包时填写。
3.建设单位承诺的装配化指标方案依据其出具的《项目装配化实施方案》填写,未按承诺施行装配式建筑,将不予办理审图、发包手续。
4.承诺的装配化方案中的“三板”应满足《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苏建科〔2017〕43号)中的相关要求。
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迎接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的通知正文:---------------------------------------------------------------------------------------------------------------------------------------------------- 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迎接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的通知(徐建发〔2014〕95号)各县(市)、铜山区、贾汪区住建局,开发区建设局,新城区建管处: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价的通知》(苏建科〔2014〕527号)的要求,我局近期将开展全市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上报省住建厅。
请各相关单位接通知后立即开展自我检查,做好考核准备。
现具体要求通知如下:1、请各单位据实填写《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分表》(附表1),并将相关印证材料汇编成册上报我局。
2、请各单位对4项工程项目的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并按类别要求填写检查表及汇总表(附表2)。
工程项目要求为2014年1月1日以后竣工或正在进行节能工程施工的在建民用建筑工程,类型为商品住宅项目1项,保障性住房项目1项,公共建筑2项。
3、请各单位务必于2014年11月7日下午4:00前将考核评价材料报送我局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报送材料作为各县(市)、区年底考核的依据。
请各单位务必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年底考核评价工作,精心准备迎检材料及迎检项目,确保年底考核评价工作不失分。
附件:1、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价方案2、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实体质量检查用表:附表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附表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附表2-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附表2-4:××市建筑节能自查项目汇总表徐州市城乡建设局2014年10月23日附件1: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价方案根据《江苏省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暂行)》(苏建科〔2008〕315号)、《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全省绿色建筑暨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苏建科〔2014〕201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附件1全省装配式建筑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填表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填表时间_______________二0一六年八月1填表说明:1.本调查表由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有关科研机构等单位按照职能填写。
2.本表所称的“装配式建筑”系目前国内通用的预制装配混凝土、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其中预制装配混凝土包括预制装配框架、剪力墙、框—剪结构、模块建筑、盒子结构等;钢结构包括各类钢结构、轻型钢结构、轻钢薄壁、集装箱式集成房等;木结构包括现代轻型木结构、重木结构、竹结构、胶合木结构、传统木结构等。
3.本次调查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各地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情况。
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装配式建筑开展情况;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装配式建筑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机构相关信息。
4.由于各地工作进展程度不同,本表中如某项指标不可统计的暂时可以不填;也可根据各地管理工作需要补充关于建筑材料、能源消耗、工期、环境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信息。
5.本表不能反映的有关情况可以另附材料反映。
6.有何情况、问题和建议可与省住房城乡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联系。
联系电话:65343591。
2全省装配式建筑调查表填表人: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情况(2015年)2015年当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总量:________ 万平方米,占2015年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__________ %二、装配式建筑开展情况1.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开发情况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主要完成单位项目进展情况备注□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正在研发□已经完成□已经推广□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正在研发□已经完成□已经推广□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正在研发□已经完成□已经推广□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正在研发□已经完成□已经推广□国家科技项目□省级科技项目□企业自主研发□正在研发□已经完成□已经推广32.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制定情况序号技术标准名称标准类型发布机关发布日期实施日期□行业标准年月日年月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年月日年月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年月日年月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年月日年月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3.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制定情况序号政策文件名称发布机关发布日期备注4.装配式建筑工程年度建设情况(单位:万平方米)预制装配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4年份总计小计城市住宅公共建筑农村住宅小计城市住宅公共建筑农村住宅小计城市住宅公共建筑农村住宅备注合计2012年以前2013年2014年2015年三、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本部分由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全国各地装配式建筑相关规范、图集一览表,方便查阅!原作者:冯仕章、朱世坤,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全面整理了国家及各省装配式建筑涉及的规范、标准、规程和图集的编号、适用阶段和发布时间。
涉及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图集16种,地方规范、规程、图集67种,作为装配式建筑规范名录和工作索引,供读者借鉴参考。
全国部分省市地区装配式建筑政策目前全国已有30 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越多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在各方共同推动下,2015 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3500 万平方米—4500 万平方米,近3 年新建预制构件厂数量达到100 个左右。
上海市装配式保障房推行总承包招标: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和上海市住宅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上海市装配式保障房项目宜采用设计(勘察)、施工、构件采购工程总承包招标。
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 万: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 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 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 万元;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
以土地源头实行“两个强制比率”:2015 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
2015 年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2016 年起不低于40%。
浙江省目前,浙江全省已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等地制定出台了相应政策文件。
“1010 工程”示范基地:绍兴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和“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
大力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创建,目前已有7 个基地获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徐州市建设局、徐州市规划局关于徐州市区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征求建筑节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建设局,徐州市规划局•【公布日期】2010.02.04•【字号】徐建发[2010]19号•【施行日期】2010.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徐州市建设局、徐州市规划局关于徐州市区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征求建筑节能意见的通知(徐建发〔2010〕19号)各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为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第530号令)和《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第59号令)的要求,徐州市区建立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的建筑节能审查机制,经研究,自2010年3月1日起,对市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建设单位在取得市规划局建筑设计规划审查初审意见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就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市建设局的意见。
二、市建设局负责民用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审查工作。
技术审查及整改意见反馈。
由市建设局委托市施工图审查中心负责。
市建设局行政许可服务处负责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申报的受理及回复意见书的发放。
三、建设单位报送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节能审查意见时,应提供以下资料(见附件):1、填写《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表》3份;2、填写《民用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节能征询意见报审表》2份;3、民用建筑设计方案全套文本两套,方案光盘一套;上述材料须加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公章。
四、市建设局行政许可服务处,依据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出具的审查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要求的,发放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节能审查意见书。
五、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应做好被审查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于每月5号,将上月方案审查的报审表、审查意见表,项目汇总表报市建设局科研设计处一份备查。
六、对未取得市建设局建筑设计方案节能审查合格意见的项目,市规划局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居民意见征集与满意度调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住房问题逐渐成为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建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在满足住房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如何获得居民的意见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背景和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居民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意见和态度,首先应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背景和特点。
1.1 装配式建筑定义及其优势装配式建筑,又称预制构件组合结构、模块化建筑等,是指在生产厂或工地上通过标准化设计与加工设备将房屋构件或系统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并在现场进行组合拼接安装完成整体结构。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优势:(1)快速:由于使用模块化的构件进行组合,施工速度快于传统建筑方式。
(2)高效: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标准化、流水线化,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施工时间。
(3)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在材料使用上更加节约,并且避免了大量的废弃物产生。
同时,可回收利用率高,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具有优势。
(4)质量可控:由于采用工厂化生产和严格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相对稳定可靠。
1.2 居民对装配式建筑的意见与期望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居民参与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是最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他们的意见和期望能够更好地指导施工过程,并增加他们对装配式建筑的满意度。
居民对于装配式建筑可能有以下意见与期望:(1)质量关注:居民希望装配式建筑可以提供与传统建筑相当甚至更好的质量保证。
这需要具备良好的设计、选择高品质材料以及精细的施工工艺。
(2)个性化需求:尽管装配式建筑具有标准化特点,但居民仍然希望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个性化设计。
(3)安全问题:居民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关注。
他们希望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人身安全,并在使用阶段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二、居民意见征集与满意度调查方案为了获得居民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意见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案和措施:2.1 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首先,需要明确调查对象,这包括将要交付使用的住户以及现场直接参与施工过程的劳动者。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改进指导意见现代社会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建筑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从优化设计、制定标准、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改进指导意见。
一、优化设计装配式建筑在进行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
在优化设计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1 提前规划在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时,早期规划非常重要。
项目方应与设计团队充分沟通,在设计初期就明确目标,并确定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材料选择。
1.2 统筹考虑功能与造型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同时结合装配式施工特点,减少构件数量,并通过模块化设计提高组件利用率。
1.3 优化结构与配套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对原始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
要合理选择材料、优化连接结构,确保施工后的建筑安全稳定。
二、制定标准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并确保更多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制定统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相应指导意见。
2.1 完善技术规范现有的技术规范对于装配式建筑仍存在缺失和不足之处。
需要加强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2 强化质量监督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质量监督和检验。
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有效降低风险。
三、加强监管为了进一步改进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监管力度,在以下两个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
3.1 提供政策扶持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例如,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装配式建筑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等。
3.2 建立监管机制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
建立相关考核和评估机制,严格审核装配式产品供应商资质,并监督施工工艺的合规执行。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2016年6月主编:葛仁军汪杰副主编:陆湛秋汤杰包红燕编写人:江韩张奕李宁陈德文管雯温利民朱明华谢维锺李玮吴涛王美玲韩晖王卫平朱家庆江丽张松林葛卫林小伟龚咏晖庞涛董年才杨万勇顾琴芬周志宏审查人:冯健金如元崔贵赵宏康潘暑贤谈丽华宋峻前言为落实中央2015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家配套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这两个文件都要求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明确“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我省在《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苏政发〔2014〕111号)中对装配式建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较多的现状,考虑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殊性,经认真研究,编写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编写《导则》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 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施工图审查职责,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内容进行审查。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审查重点放在建筑和结构专业。
2. 方便设计审查。
一是体现特点:紧扣工程建设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特有的审查内容,对与一般建筑相同的审查内容没有赘述。
二是突出重点: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必须审查,其他的由设计单位负责。
三是便于审查:施工图审查人员可以据此开展施工图审查,设计单位也可以据此把握设计重点。
另外,所附说明既有对审查把握尺度的建议,也有对设计重点内容和深度的要求。
3. 推动产业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徐州市装配式建筑设计指导意见登记表
编号:工程项目全国统一编码:
注:1.本表依据《徐州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6〕45号)、《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补充通知》(徐政办发〔2017〕100号)和《关于对装配式建设项目加强管控的通知》(徐建发〔2017〕62号)制定。
2.工程项目全国统一编码办理发包时填写。
3.建设单位承诺的装配化指标方案依据其出具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指导意见》填写,未按承诺施行装配式建筑,将不予办理审图、发包手续。
4.承诺的装配化方案中的“三板”应满足《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苏建科〔2017〕43号)中的相
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