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一章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1、理想: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理想对于人类的意义,首先,是人的一种“自为”的需要。
任何人类活动要满足需要,都要首先通过理想这个中介环节。
同时,理想是人的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宿。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再次,理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观念展示。
人在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特定的观念展示阶段。
2、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信仰与信念:略有不同。
信仰和信念都是人的精神支柱。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二者同属精神生活范畴,都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都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反映。
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3、理想的内容和层次:理想的内容体现在社会、道德、职业、生活等不同的方面,从而形成人们各种远近不同的、具体的、有层次的理想。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把理想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
从内容上看,理想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其中,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系列中的最高层次,规定并制约着其他层次的理想的内容。
(1)、社会理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
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不只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要以社会为载体。
社会理想的内容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1、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3、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2、怎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实现理想信念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4、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教学热点:1、在确立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怎样看待和取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看待“理想信念无用论”、“渺茫论”实践方案:1、举办学生举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2、组织学生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完成实践报告3、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复兴之路》,并写观后感进行评比教学课时:3学时实践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这种现象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呢?我们认为上述现象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只是存在于少数大学生中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一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却是突出重要的。
那就是,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的问题?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章的学习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而展开。
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来讲授。
据调研统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不清的状况,这种模糊不清的状况既包括对理想信念基本含义理解的模糊性,还包括对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的模糊性。
【导入】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青年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
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向往、追求理想,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的人生,这正是处在人生旅程新起点的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理想(1)理想的涵义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2)理想的特征理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超越性。
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第二,现实可能性。
理想不是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而是经过努力能够在将来变成现实的合乎规律的想象。
第三,实践性。
理想作为一种现象,不只是指对未来目标的一种想象,而且是一个包括理想的形成和确立、理想的追求和实现的完整过程。
第四,差异性。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的理想彼此有差异。
理想的差异性首先在于它的时代性。
人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代,人们的理想也是如此。
第五,政治性。
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人们追求的理想无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根本制度相联系,而他们的种种理想追求又无不是从每个人特定的社会地位、根本利益、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出发的。
(老师说的四、五点是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理想的划分类型按性质和层次: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与一般理想等。
按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
按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等按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理想对人的激励作用,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密切相关。
2. 信念(1)信念的涵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首先,信念以认识为基础;其次,信念以情感为关键;最后,信念以意志为保证。
(2)信念的特征①信念的复合性。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②信念的稳定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因为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
思修第一章教案(2015版)导读: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最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信念,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最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信念,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投身于实践,将理想的实现落实为自我完善的具体过程,并能正确地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困境与挫折。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特征和关系及其在个体人生价值中的地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教学难点: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请思考】有人把大学四年生活概括为“大一迷惘,大二彷徨,大三心慌,大四奔忙。
”在你们的大学生活中,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现象?【点评】一般来讲,在小学的时候你们的理想是上中学,到了中学,你们的理想就是一心想考上大学。
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再苦再累也能忍受。
然而,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大学梦的实现就意味着理想和目标的失落。
有些同学一旦进了大学就好比船到码头车到站,感到天空似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面对这样的自由竟然不知如何度日,于是整天浑浑噩噩;还有一些同学不明白自己未来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被世俗社会的价值要求和目标浸润着,既感到无奈又不去思考自己究竟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授课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把握有关\"信仰\"的几个问题。
2、理想、信念、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关系。
3、关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
4、几种需要澄清的错误认识。
三、本章结构安排: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解决的是何谓理想信念、为何要确立理想信念问题;第二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解决的是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问题;第三节主要论述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解决的是化科学理想信念为现实的条件、途径和方法问题。
本章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使三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与讲授、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时数:4学时(其中,理论课3课时,课内实践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词海》中写道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