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知母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古之医者,多识草木之性,察其寒温,辨其升降,以疗疾苦。
夫知母、贝母,草木之奇珍也,其性甘寒,味苦微辛,入肺、胃二经,清肺热,止咳嗽,消痰饮,止呕逆,功莫大焉。
知母,生于山之阴,得地之阴气,故其性寒,味苦而甘。
其叶如母,故名知母。
其根白而长,状如知者,故又名知根。
其味甘寒,入肺经,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消痰饮。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知母之寒,能除肺中邪热,使肺气得清,则咳嗽自止。
贝母,生于山之阳,得地之阳气,故其性微寒,味苦而辛。
其叶如贝,故名贝母。
其根如珠,故名珠母。
其味苦辛,入胃经,能消痰饮,止呕逆,解热毒。
胃为水谷之海,痰饮生于胃,贝母之辛,能散痰饮,止呕逆,使胃气得和,则热毒自解。
二者同科而异种,性质虽异,而功同则一。
知母贝母,相须为用,治肺胃之疾,如鼓琴瑟,和而不同,各擅其美。
昔有医者,遇一患者,咳嗽痰多,胸满气逆,饮食难进。
医者诊之,谓曰:“此肺胃之疾,宜用知母贝母汤。
”遂以知母、贝母、杏仁、橘皮、半夏等药,煎汤服之。
患者服后,咳嗽渐止,痰亦减少,胸满气逆之状,亦随之而解。
知母贝母,虽草木之微,而能疗人之疾,实为医家之宝。
故曰:“草木有知,能疗疾苦。
”是以医者宜深知草木之性,察其寒温,辨其升降,以疗疾苦。
昔有医者,遇一孕妇,妊娠三月,咳嗽不止,痰多胸闷。
医者虑其胎气不安,不敢轻用寒凉之药。
乃以知母贝母,煎汤令服,以清肺热,润肺燥。
孕妇服后,咳嗽渐止,痰亦减少,胎气亦安。
由此观之,知母贝母,非独疗肺胃之疾,亦能安胎养孕。
盖因其性甘寒,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孕妇服之,可免胎热胎燥之患。
夫知母贝母,草木之奇珍也,其性甘寒,味苦微辛,入肺胃二经,清肺热,止咳嗽,消痰饮,止呕逆,功莫大焉。
医者宜熟读其性,善用其药,以疗疾苦,救死扶伤,此乃医者之责也。
夫草木之性,各有所主,医者宜详察其性,审其病机,以用药疗疾。
知母贝母,虽草木之微,而能疗人之疾,实为医家之宝。
愿医者共勉,以草木之性,疗人之疾,为苍生造福。
中药知母功效与作用知母,又名黄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常被用于清热、祛湿、化痰等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祛湿知母具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对湿热痰盛、尿路感染、消化道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湿热痰盛多见于夏季或湿热环境中,常表现为口渴、尿黄、便秘、口舌生疮等症状。
知母入药后可清热解毒,祛除湿热,改善上述症状。
二、化痰止咳知母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咳嗽、痰多等症状。
痰湿阻滞多见于湿重或寒湿侵袭机体,可表现为咳嗽、痰稠、胸闷等。
知母入药后可化痰祛湿,清除痰湿,改善相关症状。
三、凉血止血知母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大便出血、月经不调、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知母入药后可清热凉血,止血散结,对于血热引起的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四、清肺化痰知母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痰热等症状。
肺热多见于肺病或长期吸入烟雾等有害物质,常表现为咳嗽、痰黄、胸闷等。
知母入药后可清肺泄热,化痰止咳,改善这些症状。
五、抗炎抗菌知母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对于细菌、病毒感染、炎症等病因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知母入药后可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
六、利尿消肿知母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心悸、高血压等症状。
知母入药后可增加尿量,促进水分排泄,减轻水肿症状。
七、改善胃肠功能知母具有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知母入药后可清热解毒,祛湿化痰,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这些症状。
以上便是知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它在中医药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中药的性味特点以及人体的体质差异,知母也有一定的禁忌和不良反应。
例如,阴虚火旺、脾胃虚寒等体质的人应慎用。
另外,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知母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并严格控制用量和用法。
总的来说,知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祛湿、化痰止咳、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2023-11-09•知母的产地名录•知母的产地特点•知母的产地环境分析目录•知母的产地种植技术•知母的产地发展前景与挑战01知母的产地名录河北安国山东菏泽内蒙古赤峰安徽亳州湖南邵阳山西运城010203040506陕西渭南河南禹州山东济南河北保定甘肃平凉国外产地分布日本韩国欧洲北美02知母的产地特点知母适合生长在温带季风气候地区,这种气候类型下,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知母的生长。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知母生长适宜的年平均温度在12-18℃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知母的生长和发育。
年平均温度知母生长地区无霜期需要在180天以上,无霜期过短会影响知母的生长和发育。
无霜期平原、山地、丘陵知母生长的地形可以是平原、山地或丘陵,但以平原地区最为适宜。
地势知母生长的地势应该平坦,有利于排水和灌溉。
地形特点土壤pH值知母生长的土壤pH值应该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知母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类型知母生长的土壤类型以沙质土壤或壤土为宜,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排水性。
有机质含量知母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该在1.5%-2.0%之间,有机质含量过低会影响知母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特点03知母的产地环境分析知母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知母的叶片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
温暖湿润知母生长的土壤需要排水良好,以避免根部水分过多导致生长不良。
排水良好的土壤气候因素知母生长的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这些地区的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知母的生长。
避免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块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地块不适合知母的生长,因为这些地方容易积水,导致根部水分过多。
知母生长的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佳,因为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根部的呼吸和水分渗透。
避免粘重和碱性土壤粘重和碱性土壤不利于知母的生长,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根部水分过多或营养吸收不良。
沙质土壤VS04知母的产地种植技术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施足底肥,深耕细耙,起畦种植。
知母[拉丁名称][别名][药材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根茎。
主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等地。
春、秋季均可采挖,以秋采者较佳。
除去泥沙,剪去残茎及须根,保留黄绒毛和浅黄色的茎痕,晒干,习称“毛知母”,若鲜时剥去外皮后晒干,称为“光知母”。
入药润透切片生用,或用盐水炒用(盐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药性说明] 知母苦寒清泄,多液而润,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阴润燥。
凡肺胃肾阴虚火旺之证,均为常用之品。
[功效] 1.清热除烦本品苦寒,能清肺胃实热,常用于热病出现高热、烦渴、脉洪等情况下。
清热之力大,配石膏可增强功效,处方如白虎汤。
本品用于肺热咳喘,能清泻肺热,常配贝母等同用。
2.滋阴润燥本品质润,既能泻火,亦能滋阴润燥以退虚热。
可用于肺肾阴亏,阴虚火旺而出现的虚热、盗汗、心烦等,如知柏八味丸。
另外,本品有清热滋阴作用,可治疗消渴病。
[药理知识]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知柏坤草汤(知母、黄柏、牛膝各20g、丹参30~50g,大黄20~15g,益母草50g)(《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3):155)[有效成分]含总皂甙约6%,从中已提出6种皂甙,分别称为知母皂甙A—Ⅰ、A—Ⅱ、A—Ⅲ、A—Ⅳ、B—I和B—Ⅱ。
另含芒果甙、异芒果甙、烟酸等。
[临床应用] 1.有解热及镇静作用,且解热作用较为持久。
2.水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兔的作用更为明显。
3.大鼠服用生地知母甘草汤或其中的单味药,均能使受地塞米松抑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并可防止肾上腺萎缩。
临床就发现生地知母甘草汤与皮质激素同服时,能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4.整体动物实验表明,知母皂甙的水解产物知母菝葜皂甙元,对Na+、K+-ATP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阴虚内热主要是体内Na+、K+-ATP酶活性过高的表现,此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阴虚内热证的机理。
5.知母所含芒果甙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效,还有明显利胆作用,并有免疫抑制效应而不影响细胞活力。
中药知母的作用
知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的药用功效。
下面将为您介绍知母的作用。
1. 清热解毒: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热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有较好的疗效。
2. 润燥除烦:知母具有滋润燥热、清肺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症状,如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口干舌燥等。
同时,还可缓解燥热引起的心烦不安、口渴等不适。
3. 安胎止血:知母对于妊娠期出血有一定的止血效果,可用于治疗妊娠期出血、胎动不安等症状。
4. 利尿消肿:知母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分排泄,有助于消肿。
5. 抗过敏镇静:知母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6. 镇痛止痒:知母可以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对于面部神经痛、湿疹、荨麻疹等有一定的止痛、止痒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知母属于寒凉性药物,所以体虚寒者不宜使用知母。
此外,由于知母具有清热功效,所以用药时应遵医嘱,控制用量和疗程,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是关于知母的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知母的作用功能主治1. 简介知母,又称为白桔梗、知春花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知母的主要作用、功能和主治。
2. 作用和功能知母具有以下主要作用和功能:•清热解毒:知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高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
它可以帮助降低体温,舒缓病症。
•润燥化痰:知母可用于润燥化痰,对于湿热痰涎引起的咳嗽、痰多、痰黏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它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改善呼吸道症状。
•清心安神:知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多梦等问题。
它能够平复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利水消肿:知母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水肿、浮肿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促进尿液排泄,减轻体内水分潴留引起的不适。
•清肺化痰:知母可以清肺化痰,对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短等症状有辅助疗效。
它有助于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呼吸不畅的情况。
3. 主治基于知母的作用和功能,它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和症状:1.发热:由于知母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疾病引起的高热症状。
2.咳嗽:知母对于痰湿阻肺、湿热痰涎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用于改善咳嗽、痰多、痰黏等症状。
3.水肿:知母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现象,改善体内水液潴留。
4.失眠:因为知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失眠、多梦等与心火旺盛有关的问题。
5.咽喉肿痛: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热病引起的咽喉肿痛、灼痛等症状。
6.湿疹:知母对于湿痹、湿疹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用于改善瘙痒、湿疹发作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介绍的知母的主治仅为参考,具体使用时还需结合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4. 使用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知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煎服:将适量的知母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具体用量和煎煮时间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
知母药材的种植
知母(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和新疆等地区。
其种植方法如下:
1.土壤选择:知母喜欢生长在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环境中,适宜的土壤pH 值为6-7,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2.种子处理:知母繁殖主要通过分株或者种子进行。
一般建议使用种子繁殖,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
3.播种方法:将知母种子均匀撒在沟底或者盆底,然后轻轻铺上一层薄土,保持湿润。
也可以将种子与沙子混合后均匀撒播。
4.保持湿润:知母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度的湿润环境,但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光照和温度:知母喜欢适度的光照,一般要求每天4-6小时的阳光照射。
温度方面,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6.施肥:知母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有机肥料进行追肥,一般每隔2-3周进行1次有机肥施用。
7.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去杂草,防止对知母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8.采收:一般在知母的生育期末至开花前采收。
采收时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割除,保留地下的根茎,清理干净,晾晒至合适的水分含量后,即可进行贮藏或加工利用。
以上就是知母的种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知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母,又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领域被广泛用来治疗各种病症,特别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然而,虽然知母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需要谨慎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知母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事项。
一、知母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知母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
中医认为,知母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如口腔溃疡、喉咙肿痛、口疮、牙龈炎等疾病。
此外,知母还可以对抗病毒,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提高免疫力。
2. 消炎止痛知母具有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炎症引起的疼痛,如胃、肠、肝、胆等消化道炎症、关节炎、软组织炎症等。
知母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抗菌作用知母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因此,知母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4. 保护肝脏知母可以保护肝脏健康,对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研究发现,知母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氧化应激和减少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脏损伤,并且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5. 抗过敏作用知母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在抗过敏药物中被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知母可以清热解毒,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知母对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具有一定疗效。
6. 其他作用知母还可以用来治疗胃寒泄泻、肠炎腹泻、肝炎、胆结石等疾病。
此外,知母还可以用来缓解焦虑、失眠和抑郁等精神症状。
二、知母的禁忌尽管知母具有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
以下是一些使用知母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知母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宜使用。
因此,在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应避免使用知母。
2. 脾胃虚弱者慎用知母是一种能够清热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因此,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的人应慎用知母,以免加重病情。
知母知母这篇文章梳理文章脉络【实用版】目录1.知母的含义2.知母的作用3.知母的用法4.知母的现代应用正文知母,又称知母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
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材,知母在中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知母的含义、作用、用法及现代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知母的含义。
知母的“知”字,寓意着它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而知母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源于它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据《本草纲目》记载,知母喜欢生长在山坡、草地和路旁,尤其是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它的根茎呈细长状,颜色淡黄,质地坚韧,不易折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知母的作用。
中医认为,知母具有清热、滋阴、润燥、解毒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燥结等症状。
此外,知母还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知母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在了解了知母的作用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知母的用法。
知母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内服时,通常需要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知母甘草汤、知母地黄汤等。
外用时,可以将知母研成粉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知母性寒,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最后,我们来看看知母在现代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知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知母中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除了前文提到的抗病毒、抗肿瘤、抗炎作用外,知母还有镇静、镇痛、抗氧化等作用。
因此,知母在现代中药制剂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知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润燥,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知母的功效与副作用知母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功效和副作用备受关注。
知母的学名为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属于百合科虎耳草属植物。
它在中国的中药材市场非常受欢迎,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知母的功效与副作用。
知母的功效1. 清热解毒:知母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和高热等症状。
它可以降低体温,减轻高热引起的不适,同时还能消炎抗菌,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2. 补肺润燥:知母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可以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等呼吸系统疾病。
它可以增加肺部的润滑性,减少咳嗽和痰液的产生,缓解胸闷、喉咙痛等不适症状。
3. 生津止渴:知母有较好的生津止渴作用,适用于口干舌燥、口渴多饮等症状。
它可以增加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缓解口干口渴,促进消化功能。
4. 清心安神:知母还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治疗失眠、焦虑、多梦等神经系统疾病。
它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帮助安抚心灵,促进睡眠。
5. 改善尿频尿急:知母可以缓解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它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可以减轻尿路感染引起的不适,并改善尿频问题。
知母的副作用1. 皮肤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知母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红肿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2. 消化不良:少数人在使用知母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这可能与个体对知母的敏感性有关。
如果出现消化不良,可以减少剂量或停用。
3. 药物相互作用:知母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降糖药物和抗凝药物。
因此,在使用知母之前,应告知医生和药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4. 孕妇禁用:孕妇应禁用知母。
因为知母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引起宫缩,导致流产或早产。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慎重使用。
5. 用量限制:知母的用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宜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知母中文学名:知母 拉丁学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目: 天门冬目(Asparales) 科: 龙舌兰科(Agavaceae) 属: 知母属(Anemarrhena) 种: 知母(A. asphodeloides)目录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物功效与应用1.性能: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2.功效与应用:①清热泻火――外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内治肺热咳嗽,胃热消渴。
②生津润燥――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
3.用法用量:煎服,6~12g。
4.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润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常与石膏配伍。
临床应用1. 用于热病烦渴白虎汤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贝母-中药材形状【制法】知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
盐知母:取知母片,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斤加盐2斤半用开水化开)。
本品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菝葜皂苷元(C27H44O3)不得少于 0.90%。
【性状】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 ,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
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
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分钟,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 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最后显棕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 小时后浓缩至约5ml ,加水10ml,用苯20ml振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知母的象征意义阅读理解摘要:1.引言2.知母的象征意义3.知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4.知母在现代社会的象征意义5.结论正文:【引言】知母,学名为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是百合科知母属植物。
知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知母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在现代社会的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知母的象征意义】知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种象征意义。
首先,知母象征着母爱。
因其根茎粗壮,形态似母体,寓意着母爱的伟大与包容。
其次,知母还象征着知识的传授。
古时,人们常将知母作为礼物送给老师,以表达对老师辛勤教诲的感激之情。
最后,知母还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因其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知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知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知母常常被用作象征母爱的意象。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便以知母比喻母爱。
此外,知母还被用于传统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中,以表达对母爱、知识传承等主题的赞美。
【知母在现代社会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知母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它继续代表着母爱的伟大,知识的传承,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在母亲节等节日中,人们仍会将知母作为礼物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同时,知母也常被用于校园景观建设中,以激励师生传承知识、追求真理。
【结论】综上所述,知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从古至今,知母都是表达母爱、知识传承和生命尊重的重要载体。
知母,知母
许冬林
知母,是草,也是药,中药。
所有的中药都具有母性,所有的草都是谦卑的。
2013年5月,我到亳州,那是中国著名的药都,华佗的故里。
在亳州的中药大厅里见到的知母,是知母的根,苍老的根,黄棕色。
我拈出一根来嚼,微微的草木气和泥土气之后,是微微的甜和微微的苦。
这是年老的知母。
年轻的知母呢?抬头,年轻的知母在高挂的照片里。
一丛无邪生长的葱碧知母,叶片纤瘦呈披针形,叶由基部丛生,欢喜披拂于风日里,像一群十七八岁的乡下姑娘,还没有出嫁,还没有经历浆洗缝补的艰辛日子,她们相约着去垄上看花。
我想,年轻的妈妈当年一定也是这样,紫衣翠袄,像绿叶丛中亭亭探出的一枝知母的花。
想象秋风浩荡时,百草凋零,亳州的那片古老土地上,知母们从泥土里起身。
药农们挖出知母的根,一节节棕黄附有毛须的新根,在秋阳里翻晒三五个太阳之后,知母们拍拍身上的残泥,簇拥着走进了中药房棕黑色的抽屉里,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神农本草经》上说知母“味甘,性寒。
主治消渴,消除热邪;治疗肢体浮肿,通利水道;补益不足,增添气力。
”
闲来乱翻书,原来知母这名字是有来历的。
从前有一采药老太太,无儿女,给穷人治病也不收钱。
眼看年老,后继无人,于是想出认子授艺的法子。
但一连认了两个儿子,都是势利之徒,采药老太太就没有把识药的本事传给他们。
后来老太太在一次乞讨饿晕时被一樵夫所救,并认作母亲,当作亲母一般奉养。
老太太临死前央樵夫背她上山,一一指他认药。
老太太问樵夫,可知她为什么会选他传艺?樵夫说:“妈妈一定是想找一个厚道之人来传,不想让居心不良之人识药行医来发财,来坑害百姓。
”老太太笑了,说:“你真懂得我的心!”于是,她指着脚边那一丛还没有名字的草药说,就叫它“知母”吧!想来,懂得心意才最可贵。
夏天去商场,给婆婆挑衣服。
婆婆胖,衣服难找,但我依然挑到一件短袖,白底子上是繁复的蓝色小花。
最美的是领口,镶有一圈同色打褶的荷叶边。
回家递给婆婆,她非常喜欢。
春天给妈妈淘得一双布质的绣花鞋,看鞋的时候,心情
奇怪,觉得仿佛是给自己的女儿买鞋。
想.象着妈妈穿上它美美的样子,心里一阵甜蜜。
在岁月的路上绕了一大,圈之后,终于开始懂得母亲的心意。
以一个年轻母亲的心,抵达当年母亲的心。
是啊,知母,知母!
(摘自《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