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5)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回答)容写一写你颁奖的理由。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1.【答案】(1)①推辞,推托,②罢了,③另,另外,④像,比得上,⑤就,⑥非常,很C(3)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D(5)劝诫:一劝,讲明要吕蒙学习的原因;二劝,先对吕蒙讲清学习的方法、目的,然后以身说法,让吕蒙信服地接受劝说。
(完整版)《咏雪》综合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咏雪》综合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咏雪》,完成下面的作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咏雪》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
2、解释字词。
内集;讲论文义;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因;子女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答: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1、你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答:《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咏雪古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
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问题:
1.解释划线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1)家庭聚会
(2)差不多可以相比
(3)不久,一会儿
(4)指子侄辈
2.
(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4.“略”。
(言之成理即可)。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咏雪》课后练习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着的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何.()所似.()..()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都在外地..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咏雪》)【乙】XXX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XXX折枝,诸儿竞走取之,XXX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注释】①〔XXX〕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一些,这些。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争着。
⑦〔走〕跑。
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左将军XXX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答: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急)(2)差(大体)(3)尝(曾经)(4)唯(只、只是)7、(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XXX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8、(3分)A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五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咏雪》课后练习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2分)
⑴俄而雪骤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18、翻译(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19、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⑴不久⑵凭借(2分)
18.(1)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分)
19.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分)
20.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4分)。
01《咏雪》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19·山东·七年级期末)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选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C.与儿女..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讲论文义中华儿女2.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判断依据?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二、对比阅读(2021·山东乳山·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2)俄而雪骤.(_____)(3)与人期.行(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吾日.三省吾身B.①元方时.年七岁②学而时.习之C.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思而.不学则殆D.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咏雪》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咏雪》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答案:柳宗元2. 诗中“千山鸟飞绝”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万径人踪灭3. “孤舟蓑笠翁”中的“蓑笠”指的是______。
答案:用蓑草编成的雨衣和斗笠二、选择题1. 《咏雪》这首诗描绘的是以下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咏雪》中所描述的景象?A. 千山鸟飞绝B. 万径人踪灭C. 孤舟蓑笠翁D. 独钓寒江雪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咏雪》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咏雪》通过描绘一幅冬日江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
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展现了一个空旷无人、寂静无声的世界,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一位渔翁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与世隔绝,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2. 《咏雪》中“独钓寒江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人通过“独钓”这一动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同时,“寒江雪”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冷、纯净之美的欣赏。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咏雪》全文,回答以下问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诗中“千山鸟飞绝”和“万径人踪灭”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空旷无人、寂静无声的冬日景象。
“千山鸟飞绝”意味着所有的山都被大雪覆盖,鸟儿不再飞翔;“万径人踪灭”则说明所有的道路都被雪覆盖,没有人的足迹。
2. “孤舟蓑笠翁”中的“孤舟”和“蓑笠翁”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孤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蓑笠翁”则象征着诗人自己,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4)未若柳絮因风起()小题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昂首观之B.藐小之物C.心之所向D.下车引之小题5: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3分)参考答案:小题1:(1)家庭聚会(2)不久,一会儿(3)高兴(4)比不上小题2: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
小题3: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小题4:C小题5:盐,柳絮蒲公英、棉花、绒毛......小题1:试题分析:(1)“内集”属实词,一词多义。
“内”指内部,文中指家庭内部,“集”,即集会之意。
(2)“俄而”为古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今已不用。
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词即可。
(3)“欣然”一词与今义相同。
(4)“未若”系古文中常见的固定词组,“未”表示否定,不;“若”,译成“如”。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分句属主谓结构,“谢太傅”为主语,可在其后断开;“寒雪日”表示时间、天气,修饰动词“内集”,共同构成谓语部分,不易断开。
第二个分句“与女儿”表示对象,属介词短语,修饰“讲论文义”,中心语是动宾结构,因较长,可在“讲论”后断开。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公”指“谢道韫”,具体指出何人;“无奕”,为“太傅大哥谢无奕”,字无奕。
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一些,这些。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争着。
⑦〔走〕跑。
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4) 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 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 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