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相关标准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46.00 KB
- 文档页数:7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电梯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主要由电梯舱、悬挂系统、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梯舱是乘客和货物的载体,悬挂系统包括导轨、钢丝绳、平衡块等,并负责支撑和运行电梯舱。
门系统包括门轨、门扇等,负责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导轮等,负责提供动力和传递力量。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电气元件、传感器等,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运行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系统提供力量,使得电梯舱在导轨上上下运动。
控制系统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气信号和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开闭、停靠等操作。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能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二、电梯的安全设施和标准1.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限速器、安全钳、轿厢限位器、门锁检测装置、地震传感器等。
限速器在电梯超速时立即制动,安全钳在电梯发生意外时立即切断电梯的电源,轿厢限位器能够确保电梯在轨道范围内运行,门锁检测装置能够确保电梯门的关闭,地震传感器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停机。
2. 电梯的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主要包括EN115、EN81、ISO 9001等。
行业标准由国内电梯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
三、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维护周期电梯的维护周期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周期性维护和定期大修。
日常维护是指对电梯日常运行中的小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周期性维护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大修是指根据电梯的使用寿命进行全面维修和更新。
2. 电梯的维护内容电梯的维护内容包括机械部分的润滑、检查和清洁,电气部分的检查和调试,安全装置和紧急系统的测试和维护,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检查和校准等。
3. 电梯的维保单位和人员电梯的维保单位通常是由电梯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保公司提供,维保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电梯,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梯初级知识点总结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在建筑物内部或者外部的升降运输。
在现代城市中,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因此,对电梯的基本知识了解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对电梯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梯。
电梯的结构和原理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电梯轿厢、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部分。
其中,电梯井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电梯轿厢则是载人或者货物的运输部分,驱动系统用于提供电梯的动力,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安全系统则保证电梯运行时的安全。
电梯的原理是利用电机和传动装置提供动力,通过控制电梯的运行,实现乘客或者货物的垂直运输。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电梯的开关门、运行速度的控制,以及故障保护等功能。
电梯的种类根据用途的不同,电梯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物电梯和杂物电梯等不同种类。
乘客电梯主要用于运送人员,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内部,货物电梯则主要用于运输货物,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后勤通道或者仓库等地方,而杂物电梯则主要用于运输杂物和设备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电梯,即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需要设置一个机房来安放电梯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而无机房电梯则将这些部分整合在了电梯井内部,从而节省了建筑空间,提高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
电梯的安全由于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比如承载能力、速度限制、故障保护等。
此外,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可靠。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专业的维保人员进行,他们会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关于电梯的安全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
在中国,电梯的安全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并且在《电梯安全规范》中进行了详细规定。
电梯相关国标
以下是电梯相关的国标解释:
1. GB 7588-2003《电梯安全规范》
该国标是规范电梯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的安全规范。
其中包括电梯井道、轿厢、外观、门、门锁、控制装置、安全装置、驱动装置等方面的规范。
2. GB 16899-2011《电梯能效评价标准》
该国标是规定电梯的能效等级评价标准。
其中包括电梯能效等级的划分、评价方法、能效标识等方面的规范。
3. GB/T 24408-2009《电梯制造质量检验规范》
该国标是规范电梯制造质量检验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
其中包括材料和部件的检验、制造工序的检验、全机检验、安装调试检验等方面的规范。
4. GB/T 14718-2009《电梯规范术语》
该国标是规范电梯常用术语的定义、解释和使用。
其中包括电梯的基本构造、机房、负载能力、控制装置、驱动装置、门、门锁、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术语规范。
5. GB 27036-2011《电梯预留接口技术规范》
该国标是规定电梯预留接口的技术规范,包括电梯通信接口、智能化控制接口、应急救援接口、连接外部设备接口等方面的规范。
总之,电梯相关的国标多方面规范了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保障了电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电梯安全培训一、电梯基本知识首先,进行电梯安全培训时,需要对电梯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了解。
包括电梯的结构、运行原理、电梯的安全装置以及电梯事故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了解了电梯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1. 电梯的结构:电梯主要由电动机、钢缆、轮组、导轨、控制系统等组成。
了解电梯的结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安全装置。
2. 电梯的运行原理:电梯的运行主要依靠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钢缆和轮组实现升降运动。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电梯的运行原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3. 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在设计时设置了多种安全装置,包括超速保护器、限速器、制动器、紧急制动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电梯事故的原因:电梯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护不到位等多种因素。
了解电梯事故的原因,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安全培训还需要向人们介绍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上下电梯时的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以及发生故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等。
1. 上下电梯的注意事项:在上下电梯时,需要注意排队、有序上下,避免推挤和冲撞。
尤其对于老人、孩子和残疾人来说,更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
2.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在电梯遇到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乘客需要保持冷静,按照指示操作紧急呼叫装置,并等待救援。
3. 故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当电梯发生故障时,乘客需要按照指示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如何操作手动救援装置、如何保持冷静等。
三、电梯安全故障排除由于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
因此,进行电梯安全培训时,还需要向人们介绍一些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电梯故障。
1.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包括电梯停电、门无法关闭、电梯卡死等各种常见故障以及相应的排除方法。
2. 紧急呼叫装置的使用: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需要知道如何正确操作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及时向管理人员求救。
电梯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梯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对电梯的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和落实。
本文将介绍电梯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有用的信息。
一、电梯的安全标准(一)全球性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电梯的安全标准主要是由国际电梯制造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vator Manufacturers,简称IAEM)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制定并实施的,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全球公认的电梯安全标准:电梯的安全标准是全球公认的标准,其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电梯的安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和维修标准等。
同时,国际电梯制造商协会(IAEM)也通过监督和检测等手段保证了这些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2、质量保证系统标准:IAEM在保证电梯安全的前提下,也对电梯的质量保证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关质量体系的准则和标准不仅是对电梯制造商的规范,同时也是对整个电梯行业的规范。
3、电梯使用标准:在电梯使用中,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维修以及故障处置等方面也有所规定,以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
(二)国内电梯标准为了保障电梯使用人员的安全性,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电梯安全标准。
其中,GB7588-2003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住宅电梯安全技术规范》和《商用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电梯安全领域的权威标准,是保障我国电梯安全的基础所在。
1、GB7588-2003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本标准主要解决电梯制造和安装方面的问题,规定了电梯的基本技术要求、安装的基本要求和安装的质量控制等。
2、《住宅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本标准主要针对住宅电梯,包括了住宅电梯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库管理等,旨在提高住宅电梯的安全和可靠性。
旧小区加装电梯标准旧小区加装电梯是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出行不便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市居住环境改善的重要工程。
为确保加装电梯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标准和参考内容,下面是对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一、技术标准1. 电梯结构标准:确定电梯的尺寸、载重、速度等基础参数,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安全要求;2. 电梯安全标准:明确电梯的安全原则和具体要求,包括制动、防坠落、电气系统、防火等安全措施;3. 电梯装修标准:规定电梯内部装修材料的选用、颜色搭配、灯光设置等,以提升居民的舒适感;4. 电梯运行标准: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故障排除、紧急救援等;5. 电梯现场施工标准:确定电梯加装的具体工艺流程、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材料要求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设计参考内容1. 电梯位置选择:根据旧小区的建筑结构和居民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加装电梯的位置,包括考虑楼层高度、楼道宽度和居民通行路线等因素;2. 电梯入口设计:根据现有楼道的结构特点,设计电梯入口的位置和形式,包括选择换乘电梯的地方、设置无障碍设施和有效疏散通道等;3. 电梯井道施工:确定电梯井道的尺寸和结构,以适应加装电梯的需要,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4. 电梯设备选择:根据旧小区的具体情况和居民需求,选择适合的电梯设备和品牌,确保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5. 电梯内部装修设计:设计电梯内部的装修风格和布局,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三、运营管理参考内容1. 电梯维护保养:制定电梯的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计划,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2.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电梯故障、停电等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居民的安全和顺利疏散;3. 电梯管理规定:明确电梯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包括禁止私拉乱接电线、超载、乘坐违规等行为的处罚措施;4. 电梯用户培训:组织电梯使用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居民的电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 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机制,对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执行和效果。
电梯使用知识点总结电梯作为一种便捷的垂直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中。
正确使用电梯可以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也可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电梯使用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电梯。
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梯主要由轿厢、门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使用电梯时,我们应该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2. 遵守电梯使用规定和安全标识在使用电梯时,我们应该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定和安全标识。
比如,在乘坐电梯时,我们应该按规定的载重限制数量和重量,不要超载电梯。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电梯内的安全标识,如应急按钮、救援电话等,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很大程度上保障我们的安全。
3. 注意电梯的安全使用在乘坐电梯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使用知识。
比如在进入电梯时,应该注意不要将手、脚或物品卡在电梯门缝隙中,以免造成伤害。
同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站稳,不要随意移动或跳跃,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 了解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电梯作为一种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使用电梯时,我们应该了解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需求,确保电梯的运行状态良好。
比如,电梯的门系统和驱动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润滑,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和舒适度。
5. 应对电梯故障和紧急情况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和紧急情况,如电梯停电、故障或卡在中间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如下应急按钮或救援电话,及时联系电梯维修人员,不要随意尝试自行解决。
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听从指挥,有序疏散,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电梯需要我们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遵守电梯使用规定和安全标识,注意电梯的安全使用,了解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及应对电梯故障和紧急情况。
只有在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后,才能更好地使用电梯,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电梯标准及行业规范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电梯标准和行业规范。
本文将对电梯标准及行业规范进行介绍,以便相关从业人员和用户了解电梯安全相关知识。
首先,电梯的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制造标准、安装标准、维护标准和检验标准。
设计标准是指电梯在设计时需要符合的技术要求,包括载荷、速度、尺寸等方面的规定。
制造标准是指电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符合的工艺要求,包括材料选用、加工工艺、装配要求等。
安装标准是指电梯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符合的施工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电气连接等。
维护标准是指电梯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符合的保养要求,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方法等。
检验标准是指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和日常使用中需要符合的检验要求,包括静态检验、动态检验、定期检验等。
其次,电梯的行业规范主要包括安全规范、管理规范、使用规范和技术规范。
安全规范是指电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包括载荷限制、超载报警、紧急救援等。
管理规范是指电梯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管理要求,包括维护记录、事故报告、定期检查等。
使用规范是指电梯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要求,包括乘坐规则、紧急情况处理等。
技术规范是指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用、工艺流程、施工规范等。
总之,电梯标准和行业规范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相关从业人员和用户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电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共同维护好电梯的安全运行环境。
【电梯现行相关标准】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GB 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GB 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2009-11-30发布2010-09-01实施GB 24804-2009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2009-11-30发布2010-09-01实施GB 24805-2009行动不便人员使用的垂直升降平台2009-11-30发布2010-09-01实施GB 24806-2009行动不便人员使用的楼道升降机2009-11-30发布2010-09-01实施GB/T 24807-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发射2009-11-30发布2010-06-01实施GB/T 24808-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抗扰度2009-11-30发布2010-06-01实施***************************************************************** ************1.国家标准(1)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2)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第一部分(3)GB/T 7025.2-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第二部分(4)GB/T 7025.3-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第三部分(5)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6)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7)GB/T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8)GB/T 21739-2008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9)GB/T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10)GB/T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11)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12)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13)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14)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GB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16)GB/T 22562-2008电梯T型导轨(17)GB12974-199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18)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19)GB/T 5013.5-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5部分:电梯电缆(20)GB/T5023.6-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电缆(21)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22)GB14048.5-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23)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24)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25)GB50045-95(2001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6)GB/T 4728-200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2.行业标准(1)JG 135-2000杂物电梯(2)CB/T 3567-1993船用乘客电梯(3)CB/T 3878-1999船用载货电梯(4)JG 5071-1996液压电梯(5)SN/T0814-1999进出口电梯安全性能检验规程(6)SJ/T 31047-1994电梯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7)DL/T5161.1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1部分:电梯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8)GYD 605-1995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电梯分册(9)LD/T 81.3-2006 “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10)JG/T5009-1992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11)JG/T 5010-1992住宅电梯的配置及选择(12)JG/T 5072.1-1996电梯T型导轨(13)JG/T 5072.2-1996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14)JG/T 5072.3-1996电梯对重空心导轨(15)GA109-1995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16)YB/T 157-1999电梯导轨用热轧型钢(17)YB/T 5198-2004电梯钢丝绳用钢丝3.地方标准(1)ZJQ00-SG-004-2003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DB46/T 116-2008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规范(3)DB33/728-2009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规范(4)DB11/420-2007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和维护保养自检规则(5)DB11/418-2007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6)DB11/419-2007电梯安装维修作业安全规范(7)DB3703/ T301-2002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护保养基本要求(试行)(8)DB46/T116-2008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规范(9)DB32/864-2005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质量评定。
电梯的基本知识(系统组成篇)电梯也叫升降机。
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
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
电梯的组成电梯一般由五部分组成:(1)井道和机房;(2)传动部分p(3)升降部分刊的安全装置;(5)控制部分。
1、井道和机房部分这是电梯正常运行要求的房屋建筑部分。
2、传动部分传动部分即曳引机,主要由电机和钢索组成。
3、升降设备部分升降设备一般包括轿厢、对重、平衡链、导轨、门厅。
4、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一般包括降速装置和电气安全设备。
5、控制部分控制部分通常是指电气控制设备和必要的线路,包括控制柜、励磁柜和选层器等。
曳引机俗称减速器。
它安装在机房内,一般在建筑物顶层之上,是电梯的曳引装置,它的纯轮通过钢丝绳牵引轿厢及对重。
曳引机是由蜗轮减速箱、绳轮、电机、靠背轮、抱闸、底座等组成。
高速元齿轮直流电梯曳引机,由电梯直接带动绳轮,无减速箱装置,其余部件同。
门厅每一层电梯门口装的门,门上带有机棋锁及电气接点。
客梯多为自动开关门,开关门由轿厢门上的开门刀带动厅门上的橡皮勒辘来完成的,而轿厢门是由轿厢上的开关门装置驱动的。
井道井道由围壁、顶板及底坑围成一个在纳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有限空间。
为了出人,在每个层站开有入口。
围壁围壁的作用是将电梯与外界分隔开,当导轨架直接安装在围壁上时,它还应承受费切力。
围壁的结构分为封闭式和空格式。
顶板井道的顶部是机房,它是维修人员工作的地方。
因此顶板必须是封闭型的,将井道与机房完全隔离。
顶板还具有阻止机房即传向井道的作用。
对于快、高速电梯,为了取得良好的隔声效果,常在井道顶部设隔音层,此时的井道顶成了双层结构。
底坑井道的底坑深入地面,用于安装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等。
由于深人了地面,因此要求防水,最好有排水设施。
机房机房用来安装曳引机、电控屏、限速器等。
机房可以设置在井道顶部,也可设置在井由自部。
当机房设于井道底部时,即为曳引机下置式曳引方式。
电梯常用知识点总结一、电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梯井道、电梯轿厢、导轨、驱动系统、对重系统、安全系统、控制系统等。
其中,电梯井道是电梯轿厢上下移动的空间,导轨是电梯轿厢的移动轨道,驱动系统是电梯轿厢的动力来源,对重系统是用来平衡电梯轿厢重量的系统,安全系统是用来保障乘客安全的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电梯运行的系统。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气、机械和控制系统协同工作来完成的。
首先,电梯的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电梯轿厢,使其上下移动;对重系统通过重锤或者液压系统来平衡电梯轿厢的重量;安全系统通过紧急制动装置、限速器等设备来保障电梯的安全;控制系统则通过电子控制器控制电梯的运行及停靠。
二、电梯的安全知识1. 电梯的安全标志电梯的安全标志包括:紧急制动装置、限速器、安全门锁、防止超载装置等。
这些设备都是用来保障电梯运行时的安全的,一旦发生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这些设备就会起到关键作用,保障乘客的安全。
2. 乘客搭乘电梯时的注意事项乘客在搭乘电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得在电梯门口玩耍或者站立在电梯门前;其次,不得在电梯内随意按动按钮或者转动手轮;再次,不得在电梯内超员;最后,在电梯外应等待电梯,不得乱按电梯呼叫按钮。
三、电梯的维护与检修1. 电梯的定期维护电梯的定期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定期维护才能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的定期维护包括:轿厢部分的清洁和润滑、驱动系统的检查和调整、电气系统的检查和维修等。
2. 电梯的检修电梯的检修包括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两种。
日常检修包括电梯操作人员的日常巡查和维护,主要是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保养。
定期检修则是由专业的电梯维修人员进行的,包括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维修。
四、电梯的使用与管理1. 电梯的使用规定电梯的使用规定主要包括:禁止私自改装电梯、禁止用力拉门、禁止在电梯内吸烟等。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电梯的结构、工作原理、类型、安全知识、维护保养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1. 电梯的结构电梯的结构主要包括机房、主机、轿厢、导轨、门系统、安全系统等部分。
其中,机房是电梯的动力来源,主机是电梯的驱动装置,轿厢是载客载货的部分,导轨用于引导轿厢上下运动,门系统是用来进出轿厢的通道,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器、限速器、缓冲器等。
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牵引机(或液压系统)提升或下降轿厢,同时通过配重系统来平衡轿厢的重量,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此外,电梯还通过监控系统来控制轿厢的停靠位置、门的开合、载客载货等功能。
3. 电梯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驱动方式,电梯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用电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而根据驱动方式,电梯又可以分为牵引式电梯、液压电梯等。
4. 电梯的安全知识电梯在使用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持电梯内外的清洁卫生,避免超载、乱动、适用电梯等不当行为。
同时,电梯还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安全系统的稳健工作,以防止意外发生。
5. 电梯的维护保养电梯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维护保养工作主要包括定期巡检、清洁、润滑、紧固、更换易损件、调试性能等。
6. 电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梯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和便利。
未来电梯可能会加入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语音控制、自动管理等,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电梯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垂直交通工具,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掌握电梯的相关知识,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做好电梯的安全维护保养,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信在未来,电梯将会成为更加智能和便利,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梯培训内容主要有哪些范本一:电梯培训内容主要有哪些一、电梯的基本知识1.1 电梯的定义和分类1.2 电梯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3 电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1.4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保养维护要点二、电梯的安全操作2.1 电梯的开关机操作2.2 电梯的上下行操作2.3 电梯的紧急救援措施2.4 电梯乘客的安全提示2.5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2.6 电梯事故的应对与处理三、电梯的维护保养3.1 电梯的日常巡检和保养3.2 电梯故障的排除和修复3.3 电梯的维修和更换部件3.4 电梯的定期检验和维护记录四、电梯相关法律法规4.1 电梯安全法律法规的概述4.2 电梯的检验和验收标准4.3 电梯维保人员的资质要求4.4 电梯事故的法律责任和索赔标准五、电梯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5.1 电梯故障的分类和判断5.2 电梯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5.3 电梯故障的临时维修措施六、电梯的安全管理与预防6.1 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划分 6.2 电梯的定期维保计划和记录6.3 电梯的定期检验和维护要求6.4 电梯的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附件:1. 电梯维护保养记录表2. 电梯安全检查表3. 电梯日常巡检表4.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梯安全法:指保障电梯安全运行、防止电梯事故发生的相关法律法规。
2. 电梯维保人员:指负责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故障排除的专业人员。
3. 电梯定期检验: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电梯全面检测,以确保其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范本二:电梯培训内容主要有哪些一、电梯的基本知识1.1 电梯的定义和分类1.2 电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3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监控系统1.4 电梯的常见故障和排查方法二、电梯的操作技巧2.1 电梯开关机和应急报警操作2.2 电梯上下行和停靠操作2.3 电梯乘客的安全乘车提示2.4 电梯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三、电梯的维护保养3.1 电梯的日常巡检和保养流程3.2 电梯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3.3 电梯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3.4 电梯维护记录的填写和归档四、电梯的安全管理4.1 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分工 4.2 电梯安全制度和标准的建立与执行4.3 电梯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4.4 电梯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遵守五、电梯的更新改造5.1 电梯更新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5.2 电梯更新改造的程序和要求5.3 电梯更新改造的注意事项和技巧附件:1. 电梯巡检表格模板2. 电梯应急预案示例3.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4. 电梯更新改造规范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梯安全装置:指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各种装置和系统。
民用电梯知识点总结一、电梯的基本知识1. 电梯的定义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用于在建筑物内垂直运输乘客和货物,通常由电动机和钢丝绳、液压装置等组成。
2. 电梯的分类按用途划分,主要有客运电梯、货运电梯、液压电梯等;按驱动方式划分,主要有牵引电梯、液压电梯等。
3. 电梯的结构主要由电动机、悬吊系统、控制系统、轿厢、轿厢门等部分组成。
二、电梯的安全保障1. 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紧急制动器、限速器、缓冲器、轿厢限位开关、门锁等安全装置,用于保障电梯在运行中的安全性。
2. 电梯的检验和维护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检验和维护主要包括每年的定期全面检查、每月的定期保养、每周的例行检查等。
3. 电梯的使用安全在使用电梯时,乘客需要按照规定使用,不得超载、不得乱动按钮等,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三、电梯的运行原理1. 牵引电梯的运行原理牵引电梯通过电动机和钢丝绳的组合,实现轿厢的垂直上下运动。
2. 液压电梯的运行原理液压电梯通过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组合,实现轿厢的垂直上下运动。
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控制、楼层选择控制、轿厢门控制等,用于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输。
四、电梯的设计标准1. 电梯的载客量和速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电梯的载客量和速度,确保满足建筑物的运输需求。
2. 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门洞尺寸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空间,确定电梯的轿厢尺寸和门洞尺寸,确保电梯的安装和运行顺利。
3. 电梯的安全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定电梯的安全标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五、电梯的维护和保养1. 电梯的日常维护包括轿厢内部清洁、电梯门的润滑、电梯空调系统的清洁等,以确保电梯整洁和舒适。
2. 电梯的定期保养需要定期更换轿厢内的各种零部件、润滑轴承、检查电梯的主要传动部件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3. 电梯的故障处理在电梯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处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关于电梯的知识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物,提供方便、快捷的垂直交通。
以下是关于电梯的一些知识:1.电梯的组成:电梯主要由电动机、悬挂系统、控制系统和轿厢等部分组成。
电梯轿厢内有门,通常也配备有按钮和显示屏。
2.电梯的分类:根据用途和设计,电梯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物电梯、家用电梯等。
按照运行方式,可以分为牵引式电梯、液压电梯等。
3.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通过电动机驱动悬挂系统,使轿厢上升或下降。
电梯的控制系统能够监测楼层和用户需求,确保准确停靠在指定楼层。
4.安全系统:电梯设有多种安全系统,包括紧急制动系统、限速器、缓冲器等,以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安全停车。
5.电梯的保养和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是必要的。
这包括定期检查、清理、润滑和更换磨损零部件。
6.电梯的速度和高度:电梯的速度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楼层高度因不同类型的电梯而异。
高速电梯通常用于高楼,而低速电梯则适用于较低的建筑。
7.节能和环保: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一些先进的电梯系统采用变频调速、再生制动等技术,以提高能效。
8.电梯的历史:电梯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最早的电梯出现在古罗马时期。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电梯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电梯的安全标准:各国都有相应的电梯安全标准,规定了电梯的设计、安装、检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电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在高楼建筑中能够更加便捷地上下移动,同时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受到了极大关注。
电梯的知识点总结初中1. 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和钢丝绳来进行垂直运输的设备。
它利用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升降机(或者螺旋桨)来实现上下运动。
电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和电动机的力量来提供运行的动力和控制。
2. 电梯的结构分析电梯主要由电动机、电梯井道、轿厢、门、门限、对重、导轨等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轿厢和对重通过钢丝绳来连接,门限用来控制门的开合,导轨用来保证轿厢和对重的运动轨迹。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1. 电梯的上升原理当电梯上升时,电动机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上运动,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2. 电梯的下降原理电梯下降时,电动机也提供动力,使得轿厢和对重同时向下运动,同样通过配合好的钢丝绳和滚轮系统来保证运动的顺畅和安全。
3. 电梯的控制原理电梯的运行主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系统包括了电动机的启停控制、轿厢和对重的限位控制、门的开合控制、超速保护、载荷平衡等方面。
三、电梯的安全保障1. 超速保护当电梯超速时,超速保护系统会立即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同时通过制动器来停止电梯的运动,以保障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2. 限位保护电梯的轿厢和对重都设有限位开关,当轿厢和对重达到规定的限位位置时,限位开关会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防止电梯超出规定范围。
3. 门的开合保护电梯的门限系统会确保在轿厢没有完全停稳之前不允许门的开启,以及在门关闭时确保门的完全关闭,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4. 电梯的故障保护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如电动机损坏或者钢丝绳断裂等情况,电梯的故障保护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并通过紧急制动器来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四、电梯的日常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设备,包括电动机、钢丝绳、滚轮系统、门限系统、控制系统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及对轿厢内的装饰和设备进行整体的维护和保养。
3. 对电梯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电梯技术规范、标准及性能指标要求一、电梯应符合的技术标准: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3、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4、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5、GB/T-7025《电梯主要参数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尺寸》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82-93;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当收规范GB50310-2202;8、其它国家、部、省市现行规范及规定。
二、技术性能指标要求:1、设备、安装调试及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2、电源要求:交流三相380伏交流单相220伏3、频率:50赫兹4、平层精确度:<±3mm5、噪音:运行时轿厢内噪音055dB(A);开、关门噪音065dB(A);机房噪音080dB(A)6、开门方式:中分自动门7、开门尺寸:1100mm8、控制系统:双32位数字化、模块化控制系统9、拖动系统:全数字矢量变频变压(VVVF)拖动方式,有能源再生变频功能。
10、门机系统:永磁同步无齿轮变频门机11、曳引机:绿色高科技稀土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主机12、电梯机房及曳引机位置:有机房,曳引机安装在井道上方机房内。
13、轿厢装潢及设施:发纹不锈钢轿厢、PVC塑胶地板、不锈钢装饰吊顶、嵌入式照明、通风装置、应急照明装置。
14、轿厢操纵盘:塑脂微动按钮、LCD彩色液晶显示、对讲系统等必备设施。
15、控制按钮及信号装置要求:(1)控制按钮为微动式;(2)轿厢信号装置:设有LCD彩色液晶指示器。
(3)层门信号装置:设有金属无底盒召唤,配备LCD彩色液晶显示指示器。
其面板为发纹不锈钢。
16、门套、层门:发纹不锈钢小门套,发纹不锈钢厅、轿门。
17、进口光幕门保护18、主要元器件:投标人应列出主要元器件的配置、规格及生产厂家。
电梯的相关标准知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
1.依据《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GB24803.1-200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限制运载装置地坎与层站地坎之间的水平间隙
B.当使用人员进入和离开运载装置时,运载装置的地面和层站的地面应基本上是平齐的
C.只有当运载装置位于层站时,使用人员才有可能自行疏散
D.层门和运载装置门之间的间隙不应有容纳使用人员的可能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2.《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发生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的严重程度应评估为()。
A.
1
B.
2
C.
3
D.4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3.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B.轿厢、对重(平衡重)之下可以有人到达的空间
C.同一井道内存在相邻的电梯时,应在底坑中设有隔障
D.同一井道内装有多台电梯时,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
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小于0.5m,但应设置隔障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4.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2012),对轿顶护栏描述错误的是()。
A.护栏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B.站立在安全区域应能完全展开(或伸出)和折叠(或缩回)护栏
C.在正常运行时,护栏未完全伸展应防止轿厢移动
D.在检修运行时,护栏未完全伸展应防止轿厢移动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5.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2012),对于曳引驱动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应安装在()。
A.对重下面
B.轿厢下面
C.轿顶上面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6.《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某危险状况的风险等级为3B,其风险类别为()。
A.I
B.II
C.III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5.00
7.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关于触电保护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气设备的防护外壳防护等级最低为IP1X
B.如果主开关断开后一些连接端子仍然带电,当电压超过36V时,应在这些连接端子上设置标记
C.应检查群控在用电梯的控制柜,确保具有注意事项的说明,以警示维修人员,当单一控制柜的主开关断开后,仍可能有电压存在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是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A.伤害
B.风险
C.危险
D.后果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9.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当轿顶外侧边缘与井道壁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超过0.3m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轿顶向外延伸以使该距离不大于0.3m
B.在轿顶上安装护栏
C.只要该距离不足0.85m,不必安装护栏
D.沿整个井道的高度安装隔障以使自由距离不大于0.3m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0.依据《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24803.1-2009),如果任何井道门打开、未锁住或运载装置门没有关闭,应停止对人员有危险的运载装置的任何运行。
请问,对接操作是不是危险运行?()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11.《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风险评价包括①风险分析②危险状态的识别③风险评估④风险评定中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12.依据《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方法》(GB 24804-2009),以下属于防止轿厢意外运动的保护措施的正确描述是()。
A.在层站外检测层门未锁紧且轿门未关闭时的受控运行
B.作用于轿厢、对重、钢丝绳或曳引轮上
C.使轿厢在距层站不大于2.0m的距离内停止运行
D.轿厢停止的减速度可以大于1g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13.依据《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24803.1-2009),运载装置应能容纳和承受额定的载重量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超载。
以下选项()不属于合理的可预见的超载。
A.使用人员通常携带的行李
B.使用人员身高和体重比平均值大的可能性
C.比运载装置设计的使用人员人数多的可能性
D.使用人员携带的手推车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14.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2012),当采用有效措施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有孔的电梯井道壁
B.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至
20mm
C.对重可以设置在与轿厢分离的井道内
D.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顶部轿顶的投影内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15.《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8621-2012)不适用于()。
A.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的制造和安装
B.用新电梯更换已有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在用电梯
C.安装于现有建筑物新建井道和机器空间中的新电梯的制造和安装
D.在用电梯部件的更新或改装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
16.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2012),下图为()的警示标志。
A.减小的顶部间距
B.减小的底部间距
C.可伸展的轿厢护脚板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17.依据《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24803.1-2009),对“锁闭层门和关闭运载装置门”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于以下()电梯子系统。
A.L
B.M
C.Sf
D.Sp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 20900-2007)中规定: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的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评估为(=)。
A.不大可能
B.很少
C.偶尔
D.很可能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5.00
1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GB24803.1-2009)适用于()。
A.拆除作业
B.超载
C.消防时的使用
D.故意破坏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5.00
20.依据《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2012),预触发停止系统不包括()。
A.触发装置
B.机械止动钳
C.机械传动机构
D.安全钳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