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2014·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
- 格式:ppt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1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XXXX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讲析《答严学者论作教师书》(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析2,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完成6 ~ 9题答严的《学者论做教师》一书柳宗元颜升的《第一步:拿一本书,做教师说话》(与??根据做老师、翻译和崇拜老师的理论,奇怪的是仆人的“师友之亲”和“回复魏忠利”的意图是把仆人从做老师的意志(心的意志)变成做门徒。
每个写两篇文章的仆人都有相同的(最终)结果(主题)仆人回避的人的名字(姓名、头衔)和担心的人的内心事实不能在一天之内忘记。
仆人边聊边唱,相信他会劝诫(说服)、做(做)并寻求利益(充实)自己。
李莉(小心地)不敢吝惜(闲着),也不敢说(认为)他可以向别人学习。
如果是名人,方(郑)就批判瘦世界(浮世),仆人就脆弱(懦弱)和胆小(胆小),这对于(事业)来说尤其不足内虚是内虚,外虚是外虚。
尽管所有的人(即使)都真诚地看到(在动词之前,对我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我”)被强迫,如果我的儿子(你)(如果??什么,怎么办?)?事实上,这两篇文章都是真实的。
我的儿子仔细阅读了它们(表明了期待和希望的语气),但我的仆人不能提出这个意见。
亲爱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我想成为一名教师。
我还批评了我的两篇文章“师友亲”和“答魏忠礼书”,以改变我不做老师的心,准备做我的弟子。
对于我写的所有两篇文章,最终的主题没有什么不同。
我回避的是老师的名字,让我担心的是老师的内在本质,这一点我一天都不会忘记。
我聊天写歌来说服自己,跟着自己的心去充实自己,注意不要游手好闲,不要认为自己有资格在别人面前当老师。
至于老师的名字,它正在被漂浮的世界嘲笑和辱骂。
我既懦弱又懦弱,我负担不起。
内在的力量不足以成为一名教师,外在的批评和批评是无法忍受的。
即使所有人都真诚地强迫我当老师,我该对你做什么?说到内在的重要性,我希望你能在我的两篇文章中详细阅读。
我的理解和意见都包含在其中。
我儿子云仲尼说,容易吗?(或者??是吗?是吗??是吗?)仲尼可以学习,但做不到学来(最高水平),思来(这)是仲尼易;如果你没有到达并想对仲尼做些什么,如果宋襄公擅长统治和失去这个国家,那么你最终会死于非命。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高考试题原文及译文解析原文及翻译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
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翻译(总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
如果是个名人,将要被刻薄的世人讥笑辱骂,我脆弱胆怯,更加不能承受。
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对你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
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就是又一个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因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
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呢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
当今世间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
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
人的认识是有相同有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
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
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
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
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脱离边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急于与懂得道理的人商量且拷问诸多古事,老师是不缺少的。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高考试题原文及译文解析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
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2014年高考江苏文言文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注释答案解析译文【学生自学、教师讲评版】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足下(称对方的敬辞,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您”。
《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古时男子谦称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我”。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请略陈固陋。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所作《师友箴(zhēn)》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终究,终于,最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
”)果(确实,真的)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指老师的虚名)也,所忧者其实(与上句中的“名”相对,指老师内在的东西)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姑且,勉强。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歌以为箴(zhēn,规劝,告诫。
《红楼梦》:“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行且求中(内心。
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以益.(充实,补充,补助。
《战国策·秦策》:“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
”)己,栗栗(lìlì,畏惧的样子。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栗栗而虑危乎?”)不敢暇(悠闲。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
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
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译文: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
如果是个名人,将要被刻薄的世人讥笑辱骂,我脆弱胆怯,更加不能承受。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责怪、批评)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写于元和八年(813),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
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
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
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
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
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欲变仆不为师之志(心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凡是、概括)仆所为二文,其卒(最终)果(主旨)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名称,名头)也,所忧(担忧)者其(老师)实(内在)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姑且)歌(作歌)以为箴(告诫、规劝),行(做事)且求中以益(增加,引申为“充实”)己,栗栗(①戒惧貌,小心翼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即使)恳恳(①诚挚殷切貌②急切貌)见(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样,相当于“我”)迫(逼迫),其若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你)何(若……何,怎么办呢?)?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表示期望语气,希望)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了些应为人师的道理,责怪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而要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
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
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称,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老师的内在一天也不能忘记。
我聊且作歌来告诫自己,做事遵循自己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做他人老师的资格。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浅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该对你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你还是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2014年高考江苏文言文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注释答案解析译文【学生自学、教师讲评版】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足下(称对方的敬辞,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您”。
《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古时男子谦称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我”。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请略陈固陋。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所作《师友箴(zhēn)》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凡仆所为二文,其卒(终究,终于,最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
”)果(确实,真的)不异。
仆之所避者名(指老师的虚名)也,所忧者其实(与上句中的“名”相对,指老师内在的东西)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姑且,勉强。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歌以为箴(zhēn,规劝,告诫。
《红楼梦》:“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行且求中(内心。
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以益.(充实,补充,补助。
《战国策·秦策》:“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
”)己,栗栗(lìlì,畏惧的样子。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栗栗而虑危乎?”)不敢暇(悠闲。
高考江苏卷文言文翻译汇总2014年《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答案: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答案: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第⑴句中的“乃”“薄世”“脆”“当”“也”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时要当心:乃,这样;薄世,浅薄的世人;脆,脆弱;当,担当,承担。
第⑵句中的“亟”“谋”“于”“知道”“考诸古”是难点,而且句子中有两处特殊句式:亟,急迫,迫切;谋,商量;于,跟,向;谋于,于……谋;知道,懂得学问道理;考诸古,考之于古,于古考之,在古代(典籍)中考证它。
】2013年《三国志·李丰》(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答案: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要点:“左右”“所在”“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答案: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要点:“以选”“尚”“外……内……”“辞”)(平按:此处“辞”似乎已译为“辞让”更合适)(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答案: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是谁?”(要点:“缺”“谘”“谁可补者”)2012年苏辙·伯父墓表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