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边塞诗四首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27
1. 边塞诗一首:塞外天山雪,边塞万里寒。
烽火连三月,回首已成残。
山河千里色,边塞几多愁。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无休。
2. 边塞诗二首:边塞风吹落,悠悠万里空。
胡马嘶长啸,边塞苦无踪。
黄沙连天际,边塞少人忙。
胡笳悲落日,边塞多感伤。
3. 边塞诗三首:边塞风吹古,万里云霞红。
黄河水荡漾,边塞烽火动。
胡马跃长河,边塞人心慌。
战鼓声震天,边塞无尽忙。
4. 边塞诗四首:边塞风吹雪,万里冰封寒。
孤城烽火起,边塞战争残。
骏马踏黄沙,边塞英雄胆。
胡笳声断续,边塞哀思难。
5. 边塞诗五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鼓鸣。
沙场红旗动,边塞血染成。
胡马疾如风,边塞心犹轻。
战火燃千里,边塞悲歌声。
6. 边塞诗六首:边塞风吹远,万里天山高。
烽火连天起,边塞战争劳。
黄河水滚滚,边塞心悲凉。
胡笳声断续,边塞泪满襟。
7. 边塞诗七首:边塞风吹急,万里雪纷纷。
胡马嘶长啸,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催。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不悔。
8. 边塞诗八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争起。
烽火连天燃,边塞泪满襟。
胡马蹄声断,边塞心悲凉。
河山气势磅,边塞壮志永。
9. 边塞诗九首:边塞风吹紧,万里雪花飘。
胡马嘶长啸,边塞泪悠悠。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鸣。
烽火连天起,边塞梦断流。
10. 边塞诗十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火烧。
胡马踏黄沙,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泪满襟。
烽火照乾坤,边塞英雄凶。
16首短诗边塞诗1.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朝·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出塞》唐朝·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陇西行》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6.《征人怨》唐朝·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凉州词》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碛中作》唐朝·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唐朝·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10.《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唐朝·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1.《出塞》清朝·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2.《春夜闻笛》唐朝·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3.《春梦》唐朝·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塞上》宋朝·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5.《出塞词》唐朝·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16.《河湟旧卒》唐朝·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边塞诗1.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原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关山月》作者:李白(唐)原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 《塞下曲》作者:李白(唐)原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原诗节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唐)原诗节选:“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6. 《凉州词》作者:王之涣(唐)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唐)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 《陇西行》作者:王维(唐)原诗:“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9. 《征人怨》作者:柳中庸(唐)原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边塞诗大全100首边塞诗有哪些边塞诗有哪些 20xx年01月12日诗歌大全1、《从军行》隋▪卢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2、《从军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3、《凉州词》唐▪孟浩然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4、《塞下曲》唐代▪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5、《采桑子▪九日》清代▪纳兰性德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6、《征人怨/征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出塞》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8、《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9、《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0、《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1、《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2、《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3、《塞下曲六首》唐▪李白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边塞诗(共103首)• 1.《使至塞上》唐朝·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凉州词》唐朝·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4.《关山月》唐朝·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5.《从军行》唐朝·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 6.《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燕歌行》唐朝·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8.《渔家傲·秋思》宋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曲》唐朝·卢纶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边塞诗句边塞诗句大全边塞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精彩夺目的一个重要的流派。
那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放,有视死如归的坚强,有壮士怀乡的悲壮,有怨妇思夫的凄凉。
有烈士报国的情怀,有建功立业的豪壮,有直上凌烟阁的理想。
有边塞生活的凄苦,有黄沙大漠的风光。
边塞诗句篇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马戴《出塞》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六》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10、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七》11、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1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13、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1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1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2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边塞诗十首经典1.《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二首·其一》——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10.《己亥岁二首.其一》——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0首边塞诗1. 《从军行》作品介绍:此诗为李白所写,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志愿从军边塞、参加边塞的壮丽景象。
解析:李白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从军的决心和报国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风光和军人的英勇形象。
2. 《凉州词》作品介绍:此诗为王翰所写,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解析:王翰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军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边塞军旅生活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3. 《燕歌行》作品介绍:此诗为高适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从军边塞、参加边塞的全过程。
解析:高适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军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军人荣誉的赞美。
4. 《使至塞上》作品介绍:此诗为王维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出使边塞、参加边塞的全过程。
解析:王维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自己的出使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边疆人民的关怀。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品介绍:此诗为岑参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边塞的严寒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
解析:岑参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严寒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6.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品介绍:此诗为岑参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从军边塞、参加边塞的全过程。
解析:岑参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军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军人荣誉的赞美。
7.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品介绍:此诗为岑参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从军边塞、参加边塞的全过程。
解析:岑参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军人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军人荣誉的赞美。
8.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作品介绍:此诗为岑参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与诸判官夜集的场景。
解析:岑参在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与诸判官夜集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喜悦和对边疆生活的向往。
9. 《使至塞上》作品介绍:此诗为王维所写,以边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读书人出使边塞、参加边塞的全过程。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1.《出塞二首・其一》1.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解释: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但是离家万里出征的战士们仍未归来。
倘若有像龙城飞将卫青那样的将领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战马越过阴山。
此诗以“明月”“关” 为意象,将秦汉的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既描绘了边塞的悠久历史和战争的漫长,又表达了对良将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展现出一种雄浑豁达又略带苍凉的意境。
2.《从军行七首・其四》1.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解释: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
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前两句通过对西北边塞广阔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且艰苦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将士们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 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 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和国家奋勇向前。
3.《从军行七首・其二》1.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解释:随着琵琶的弹奏起舞,不断变换着新的曲调,但始终摆脱不了那离别之情。
这杂乱的愁绪怎么也听不完,只见那高悬的秋月照着长城。
首句写军中娱乐场景,新的乐曲却无法排解战士们的“旧别情”,反而更添愁绪。
最后以景作结,秋月高悬、长城屹立的景象,既烘托出了边地的寂寥,又蕴含着战士们深深的思乡之情,将情与景完美融合,韵味无穷。
4.《从军行七首・其一》1.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解释:在烽火台的西边有一座百尺高的戍楼,黄昏时分,我独自坐在戍楼上,感受着秋天的海风。
这时又传来了羌笛吹奏的《关山月》,这笛声让我无奈地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妻子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