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温带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荒漠
地处山岭背风地. 带,受下沉气流控制3
荒漠化(次生性荒漠)
.
4
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气候持续干旱 土质疏松 大风天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 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5 因
沙丘淹没) •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 4、植被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10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 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上、中、 下游水资源
.
11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 系
.
12
a生物措施——绿洲地区——多层防护林体系
绿洲外围的 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防护林网)
.
13
• 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梭梭、柠条、沙拐枣、
胡杨、红柳
.
14
b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
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 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生存。
宁夏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
荒漠化的危害
• 全球:
• 40%的陆地表面已经 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 每年:
• 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 万公顷
•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 >5万公顷
•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 美元
• 我国:
• 荒漠化土地面积267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 28%
•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 区的471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