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1
2006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第I 卷(100分)I .听力测试。
(共30分) 第一节:情景反应。
(每小题1分,共6分)听一遍。
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 A. It ' s near the bookshop. B. I ' m here. C. It fight.3. A. I ' m fine. B. I love it.C. I hope so.4. A. It doesn ' t matter. B. That ' s all right. C. Thank you.第二节:对话理解。
(每小题1分,共6分)第三节:短文理解。
(每小题2分,共18分)听两遍。
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 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13. The tiger saw a _____ whe n he was walk ing in the mountains. A. birdB. sheepC. cat14. The sheep was _____ whe n the tiger first saw him. A. sleep ingB. runningC. walk ing15. The tiger wan ted to _____ .A. wake up the sheepB. eat the sheep and the dogC. be the sheep ' s friend 16. The tiger got _____ in the end.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1. A. It ' s a dog. B. It s cloudy. C. It ' s his ball. 5. A. Meat.6. A. That ' s great.B. Tea.B. Help yourself.C. Rice.C. Sorry to hear that.听一遍。
2006-2016年重庆中考短文填空真题(重庆市2006年中考)Ⅶ.短文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根据下列短文内容,在短文后的空格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使短文完整、通顺。
Maybe you are more interested in sports than in history.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In 77 , anyone can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f he or she wants to. If you can use your time well, you may improve your study 78 much work. Here’s how: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When you plan your week time, you should make a 79 of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First write down the time for eating, sleeping, dressing, etc. Then decide on a good time for studying. Of course, studying shouldn’t take all of your time. Don’t forget to leave yourself enough80 for hobbies.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Look around the house 81 a good study place. Keep this space, which may be a desk 82 just a corner of your room. No games, radio, or television! When you sit down to work, think only about the subject!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Listen 83 to what the teacher says. Careful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less work later. You also need to take notes in class, because it can 84 it easier for you to learn well.There are only a few ways mentioned here to 85 you with your studying. I believe you find 86 other ways besides these.77. _________ 78. _________ 79. _________ 80. _________ 81. _________82. ________ 83. _________ 84. __________ 85. _________ 86. _________(2007年中考试题)VII.短文填空(每空2分。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我喜欢凝.望万里无云的晴空,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遥远深邃的天空,肃.穆得让人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暄嚣和浮燥。
面对瞬.息万变的天象,有的人倾.情于万籁.俱寂里坐看世间风云,有的人倾情于雷霆.万钧中细数纷纷落荚;有的人倾情于艳阳高照下品赏茁壮的万物,有的人倾情于久雨初晴后接受阳光的亲吻.。
人的经历由此化为思绪和景象连缀.绵延……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我愿意将视线永远停留在斑澜的天顶,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倾.情(qūn) 茁.壮(zhuō) 瞬.息万变(shùn)B.双眸.(mú) 凝.望(níng) 万籁.俱寂(lài)C. 慰藉.(jiè) 亲吻.(wěn) 连缀.绵延(zhuì)D.肃.穆(sù) 震颤.(zhàn) 雷霆.万钧(tíng)2、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3分)深邃暄嚣浮燥落英斑澜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
(攫住:抓住)B、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憧憬:向往)C、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
(苍穹:天空)D、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体味:亲自体会)4、根据你对家乡重庆的了解,请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2分)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
1.(200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3分)深邃暄嚣浮燥落英斑澜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2.(2008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姣洁冲耳不闻锲而不舍B.轻捷喧闹因地治宜吹毛求疵C.震憾茏统蓦然回首郑重其事D.摧毁恭敬与日俱增无动于衷3.(200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真谛仓茫风起云踊B.闲适禁固轩昂顾名思意C.解剖仰幕眷恋遮天敝日D.轻盈慰藉仿徨袖手旁观4.(2010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09年7月1日,学贯中西、德高望众的季羡林、任继愈走了,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同悲、举国痛惜。
B.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成为赢家。
D.5月9日,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表队荣鹰一等奖。
5.(2011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仰慕凛冽鞠躬尽瘁一代天娇独家资源,部分内容请下载后查看B.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D.霹雳抱歉惊涛澎湃诲人不倦10.(2018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A. 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B. 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 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D. 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1.暄一喧燥一躁澜斓2.(共3分)D(A.皎洁充耳不闻B.喧闹因地制宜C.震撼笼统)10.(1分)D(A惰堕;B.瞻赡;C.蔫焉;苍一疮)。
重庆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今年重庆的中考语文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已进行三年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按市教科院的《重庆市2006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范围、形式和结构命题。
试题既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又考虑了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地域特点,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既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优秀学生,又给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体现了我市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
一、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1、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定性。
试题既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三维目标。
试题对学生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应进行全面的考查。
其中字词的积累运用,古诗文积累,语法、修辞等相关语文知识的运用,阅读方法及能力,写作方法及能力应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的题目设置及答题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应有内在联系和具体的要求。
2、以人为本,亲近学生。
(1)贴近学生生活。
如概括重庆的水,重庆的人的特点,重庆晚报火辣歌词祝贺母亲节日的新闻,世界杯,CCTV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等都成为题目的题材。
作文“科技改变了我的生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有强烈的时代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2)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
如阅读的选文《岩石下的小花》及设置的题目。
作文“好的东西要慢慢长”涉及的都是当代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和人生体验。
3、试卷注重语文味。
(1)选文文质兼美。
如:开头的字词题,阅读的两段选文。
(2)题干的叙述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3)改病句的小故事活泼有趣。
作文阅读的材料寓意深刻。
二、试卷的结构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共四个大题,28个小题,阅读量为5900字左右,书写量为1000字左右。
哈尔滨市2006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恬.(tian2)追溯.(shuo4)意兴阑.珊(lan2)B 魁梧.(wu3)热忱.(chen2)锲.而不舍(qie4)C 绮.丽(qi3)娴.熟(xian2)白驹过隙.(xi4)D犀.利(xi1)聆.听(ling2)通幽曲.径(qu3)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安详颀长叹为观止B 故执和煦家喻户晓C 墨守和偕得天独厚D 涉足晦涩中流抵柱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
在这静谧额达夜色中,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
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了,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
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夜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下流出。
A海的疲惫,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
B望着夕阳,我的心夜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
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像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
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荡。
5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壑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宁波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课改区)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5个大题,26个小题。
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黑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4分)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虽然只是一条▲ (pì)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
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的烦▲ (nǎo),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chí)骋,▲ (róng)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有人说:智者无言。
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静静地 ,孜孜地,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思考追求 B.思考生活追求C.生活追求思考 D.追求思考生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B.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
4.古诗文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题任选一题)(6分)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②▲,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做人应该有忧患意识,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生于忧患而▲也。
④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花草树木的句子。
2006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板块题号考点分值主、客观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语言积累与运用(40) 1 字音3 客√ 2 字形3 客√3 词语理解3 客√4 写话2 主√5 病句修改4 主√6 概括3 主√7 口语交际3 主√8 语言现象理解3 主√9 综合性学习7 主√10 古诗文积累10 客√√文言文阅读(15) 11 词语积累3 主√12 翻译4 主√13 文意理解2 主√14 领悟思想感情3 主√15 拓展(古为今用) 3 主√现代文阅读(38)记叙文语段16 内容概括3 主√17 词语理解4 主√18 分析句子作用3 主√19 关键语句的理解3 主√20 分析标题的作用3 主√21 联系生活的拓展4 主√散文语段22 文意理解3 主√23 词语品味4 主√25 句子含义理解3 主√26 文章结构的把握3 主√27 情感价值观4 主√作文(55分) 28 写作能力55 主√总分:150分主观题:128分,占85.3% 客观题:22分,14.7%题量:28个小题,客观题共3个小题,占总题量的10.7%三、试题主要特点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
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试题内容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思维过程、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判断等内容。
试题材料注重人文熏陶、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无论是试题开头一段美文的阅读,还是“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破茧成蝶”的选文,以及作文题所给出的材料等都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洗礼;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意识,陶冶道德情操。
2.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全卷没有繁题、偏题,所考查的都是学生在初中毕业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黔东南州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只能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6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23分)(本题共6小题,1-5小题每小题3分, 第6小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hé) 炫.耀(xuán) 热泪盈眶.(kuàng)B、棘.手(jí) 污渍.(zhì) 并行不悖.(bèi)C、烙.印(luò) 鲜.美(xiān) 棋高一着.(zhāo)D、搀.扶(chān) 雄浑.(hún) 恬.不知耻(ti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贴在路边的一则寻人启示引来选贤任能驻足观看。
B、自出新裁的服装款式让所有人大饱眼福.C、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篮球场上气氛激烈,观众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B、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大脑退化。
C、李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水落石出。
D、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成果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C、学校的教学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5、下列作品、作者、国籍(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B、《黎明的通知》——郭沫若——现代C、《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法国D、《赤壁》——杜甫——唐代6、根据提示默写。
(以下四个小题任选两个小题作答)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机密★2006年6月19日江西省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大纲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2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2) ,往来无白丁。
(3)烽火连三月,。
(4) ,佳木秀而繁阴。
(5)黑云压城城欲摧,。
(6) ,西北望,射天狼。
(7)“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
(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8)江西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数千年来,人才辈出,留下无数传世佳作。
在他们的诗词里,我们既可以品味王安石“,”的精深哲理,也能感受晏殊“,”的惆怅情怀。
2、改正“图片1”横幅上的一个错别字;根据新闻内容,修改“图片2“里的新闻标题。
(3分)图片1 图片2(1)改正后的字是:。
(2)修改后的标题为:。
3、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兔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4分)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
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
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
他身患绝症里,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他;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记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
4、生活是一部教科书。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
(3分)(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5—7题。
(6分)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
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我喜欢凝.望万里无云的晴空,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遥远深邃的天空,肃.穆得让人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暄嚣和浮燥。
面对瞬.息万变的天象,有的人倾.情于万籁.俱寂里坐看世间风云,有的人倾情于雷霆.万钧中细数纷纷落荚;有的人倾情于艳阳高照下品赏茁壮的万物,有的人倾情于久雨初晴后接受阳光的亲吻.。
人的经历由此化为思绪和景象连缀.绵延……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我愿意将视线永远停留在斑澜的天顶,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倾.情(qūn) 茁.壮(zhuō) 瞬.息万变(shùn)B.双眸.(mú) 凝.望(níng) 万籁.俱寂(lài)C. 慰藉.(jiè) 亲吻.(wěn) 连缀.绵延(zhuì)D.肃.穆(sù) 震颤.(zhàn) 雷霆.万钧(tíng)2、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3分)深邃暄嚣浮燥落英斑澜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住..一般。
(攫住:抓住)B、憧憬..是人生的慰藉。
(憧憬:向往)C、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
(苍穹:天空)D、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体味:亲自体会)4、根据你对家乡重庆的了解,请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2分)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
她偎依在两江怀抱之中,屹立在群山翠岭之上。
她的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她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笑迎八面未风,博采百家精粹,广汲四方灵气,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5.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4分)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1)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2)‘‘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3)我们的花园里仅有几盏灯,可他们才有漫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儿子接着说:(4)“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个标题。
(20字以内)(3分)本报讯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
在信中,火辣的歌词着实让陈女士泌近了一回。
昨日下午,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封独特的祝福信: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装满了整页白纸,其中最火辣的就是摘自流行歌曲的表白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信纸的一角,机灵的女儿也没忘了“顺便”检讨一下半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
女儿称,劳动节和母亲节连着到来,她便想出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感谢母亲。
她7、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3分)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不,我不是。
”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
(3分)(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下甲、乙两题,根据要求选作一题。
(7分)甲(课改实验区学生做)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3分)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
(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2分)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非课改实验区学生做)(1)文学常识填空。
(3分)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___________》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______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______》这—回忆童年的散文,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2)名著积累(4分)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莫泊桑读书卡片10.古诗文积累。
(共10分,1—6题各1分,7题、8题各2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 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4)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
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3)微斯人,吾谁与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1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马付才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
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
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
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
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
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