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舞音乐正式版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40
部落回声——《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课型:鉴赏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及文化,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认识非洲音乐的概况,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体会鼓在非洲歌舞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3、过程与方法:1、欣赏《非洲赞歌》、《门库尔雅》、初步认知非洲歌唱的风格及民间乐器“马林巴”的音色特征。
2、聆听“布隆迪圣鼓”——《鼓舞》,了解演奏形式及节奏特征;模仿其中的节奏片段,进而了解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虽然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但对探索多元的音乐文化有较浓厚的兴趣。
喜欢聆听并参与音乐课堂互动。
教学重点: 1、欣赏《非洲赞歌》;2、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3、模仿练习非洲音乐的节奏型;教学难点:节奏练习组合教具:电脑、课件、鼓、沙锤等教学过程:一、以“非洲的世界之最”及非洲歌曲作为导入。
出示课题——《部落回声——非洲歌舞音乐》【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使学生对非洲音乐有粗略的印象,为新课做好伏笔。
二、新课1、“非洲音乐”的概念(按音乐文化范畴的划分)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种族部落的音乐。
2、聆听加纳民歌《非洲赞歌》并出示思考问题。
A、加纳简介:非洲西海岸国家,曾名“黄金海岸”,盛产黄金、可可等。
B、请大家谈谈对非洲歌曲的印象与感受?(旋律、歌词、伴奏、形式)C、请学生试着从歌曲特征、演唱形式、伴奏乐器三个方面说说印象。
3、讨论作品的风格特点。
①这首歌旋律、歌词简单;重复;五声音阶;节奏感强;有说话、笑声和欢呼声;赞美、歌颂广袤无垠的非洲大地。
②众人参与;曲调与伴奏、说唱、独奏交替进行;与动作、舞蹈相结合。
齐唱《非洲赞歌》,教师拇指琴伴奏,学生试着加入“”、“”作为伴奏,感受非洲音乐的表演特征。
③马林巴以及多种敲奏乐器《非洲赞歌》在一种非洲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进行演唱,通过音色的特征大家能猜猜这是一种什么样是乐器?(是敲奏还是弦乐器?)4、欣赏《门库尔雅》片段,再次注意非洲音乐的重复性特点,认识乐器“马林巴”、感受“马林巴”的音色特点。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分析本课系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非洲歌舞音乐》,。
1、《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间音乐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独唱歌曲。
卡拉巴罗比是加纳的罗比部落的著名音乐家。
被称为非洲西部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演唱伴以非洲古老的马林巴,故演唱形式是“歌唱和马林巴演奏”。
2/4拍,全曲可分六个乐句,为单乐段歌曲。
音乐狭窄,歌曲采用曲调与伴奏、说唱、独奏等交替进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2、《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
其中一架高音琴、一架低音琴。
两架马林巴紧密配合,快速、连续的琴声像珍珠一般晶莹、清脆,既像清澈潺潺的流水,又像不断散落的雨滴。
3、《鼓舞》。
这是布隆迪“圣鼓”表演的一个片段。
“圣鼓”表演时,首席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带领众敲手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
学情分析学生这个年龄处于好奇好动好学的时期,应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节奏的积极性,活跃整个课堂。
学生对非洲的风土人情可能不太了解,先让同学们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把非洲音乐与非洲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包容万象的理解音乐。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置适合他们能力的问题,要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几首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认识非洲鼓乐、非洲音乐的节奏和马林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非洲音乐的功能,感受、体验并掌握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2010南非足球世界杯主题曲《OH Africa Aicon》视频大家刚才进课室时听到的音乐是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
问:音乐带来的感觉、情绪是怎样的?(热烈、奔放的)问:根据演唱者肤色、演奏乐器(鼓)、画面背景判断哪个国家?(非洲)问:大家对非洲印象是?(撒哈拉沙漠、斑马、热带雨林等等)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非洲,感受非洲歌舞音乐的魅力。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High school music "African song and dance m usic" excellent lesson presentation template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优秀说课稿模板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说大纲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
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
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