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与谜语共115页PPT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30.00 KB
- 文档页数:115
第十一章民间谚语和谜语第一节民间谚语一、民间谚语的界定古往今来,关于民间谚语的定义和范围,论述很多。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间谚语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变化。
因此对其内容和性质的界定自然就会有差别。
我们先看古人的解释:《尚书·无逸》:“俚语曰谚。
”《礼记·大学》释文:“谚,俗语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释文:“谚,俗言也。
”《国语·越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
”《说文解字》:“谚,传言也,从言,彦声。
”《汉书·五行志》:“谚,俗所传言也。
”《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
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
”《说文长笺》:“传言者,一时民风土著议论也,故从彦言;若鄙俚淫僻之词,何谚之有!观谚言而可知寓教于文矣。
”《说文解字》段注:“谚,传叠韵。
传言者,古语也。
古字从十、口,识前言;凡经所传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
”还有一些典籍,对谚语以里谚、俚谚、俗谚、鄙谚、野谚、口谚、里语、鄙语、俗话、古话、常言等相称。
【《中国谚语集成·总序》】以上诸种说法的大都侧重语言方面的解释,认为谚语是广为流传的俚语、俗语,看到了谚语通俗性的特点。
最后两种解释还看到了谚语具有的哲理和教育意义。
现当代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郭绍虞《谚语的研究》:“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辞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
它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
”陶阳《谚语界说》:“谚语是群众口头传播生活、生产经验的定型化的现成语,是具有知识性、劝诫性、哲理性的微型口头语言作品。
”《中国谚语集成·总序》:“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第九章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不重要)一、民间谚语的界定(概念)。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
二、民间谚语的分类(系统)。
?时政谚语:反映阶级对立和社会斗争的现实状况,表现人民大众的觉醒意识和褒贬时政的谚语,都属于时政谚语。
?生活谚语:生活谚语是总结民众日常生活知识与经验的谚语。
?农业谚语:农业谚语简称农谚,是关于自然物候知识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经验与总结。
?风土谚语:反映各地的名山胜景、人文掌故、珍贵特产和民俗风情的谚语。
三、民间谚语的特色(特征)。
?从语言形式上看,民间谚语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简洁;二是口语性;三是定型化。
?从思想内容上看,谚语还具有经验性和哲理性。
?从文学角度上看,精美的谚语如同一首小诗,实为诗意与哲理的巧妙融合。
?从社会功能上看,民间谚语的特点主要是传播经验和知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一、民间谜语的界定(概念)。
民间谜语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
二、民间谜语的分类(系统)。
?物谜:以具体事物作谜底的,称为物谜。
?事谜:以一定的动作、行为或事件的进展以及某些动态中的生活内容或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称为事谜。
?字谜:字谜是指谜底是“字”的谜语。
三、民间谜语的特色(特征)。
?民间谜语是事物特征的概括的描写或形象的表现,出谜者通过观察、比较、选择,寻找出能够跟其它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告诉猜谜者;猜谜者以它为线索,通过思考、分析、辨别,找出本来的事物。
出谜、猜谜双方通过猜谜活动测验智慧,锻炼智力。
?从结构形式上看,谜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
?从文学上看,它是一种比喻体,是隐语。
?从语言特色上看,谜语的词句质朴清浅,比喻贴切形象,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对谜底作比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