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符号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64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在图件上对零件表问质量的要求,用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表示。
国家标准(GB131-93)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同时指出,图样上所标注的粗糙度符号、代号是指该表面加工后的要求。
(l)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图样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如表3所示。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注写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值的标注见表4 r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轮廓最大高度r值(单位均为um)的标注见表5
如果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表面粗糙度其它各项规定
根据零件表面的功能需要和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值的测量要求等,还可以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作出其它一些规定,包括取样长度、指定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轮廓支承长度率、加工纹理方向的控制和加工余量等,标注代号及其意义示例,见表6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的注写位置的比例,如图2所示。
.表面粗糙度代号GB/T131-93规定,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组成,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和意义如下表所示表13-3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和画法序号 符号 意义 1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2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钻、磨等。
3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冷轧等。
4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或说明。
5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6 当参数值的数字或大写字母的高度为2.5mm 时,粗糙度符号的高度取8mm,三角形高度取3.5mm,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当参数值不是2.5时,粗糙度符号和三角形符号的高度也将发生变化。
4.常用表面粗糙度Ra 的数值与加工方法表面特征表面粗糙度(Ra)数值 加工方法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粗车、粗刨、粗铣、钻孔 微见刀痕精车、精刨、精铣、粗铰、粗磨 看不见加工痕迹,微辩加工方向精车、精磨、精铰、研磨 暗光泽面研磨、珩磨、超精磨 5.表面粗糙度的选择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既要考虑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现有的加工设备。
一般应遵从以下原则:(1)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参数值要小;(2) 摩擦表面要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小。
有相对运动的工作表面,运动速度越高,其参数值越小;(3) 配合精度越高,参数值越小。
间隙配合比过盈配合的参数值小;(4) 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越小,参数值越小;(5) 要求密封、耐腐蚀或具有装饰性的表面,参数值要小。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1.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2. 表面粗糙度的画法。
3. 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要求给定。
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4. 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各项规定注写的位置。
a1、a2 —— 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μm );b —— 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c —— 取样长度(mm );d ——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 —— 加工余量(mm );f —— 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 )或轮廓支撑长度率b5.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6.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7.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8.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a值的标注见下表,R a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μm),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9.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 z、轮廓最大高度R y值(单位为微米μm)的标注见下表,前需标注出相应的参数代号。
,,10.取样长度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见图1。
图1若按GB 10610—1989第6.1条中表1、表2的有关规定选用对应的取样长度时,在图样上可省略标注。
11.若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值、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 m值或轮廓支承长度率tp时,应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数值写在相应代号的后面。
图2a是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 m上限值的标注示例。
图2b是轮廓支承长度率t p的标注示例,表示水平截距C在轮廓最大高度R y的50%位置上,支承长度率为70%,给出的t p为下限值。
图2c为S m最大值的标注示例。
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注意:极限值表示参数的实测值中允许少于总数的16%的实测值超过规定值,高度参数常用Ra,在图中标注时常省略。
无max min则表示是上极限或下极限,如果有则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为微米基本符号,表示可使用任何方法获得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铸锻冲压等)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1.d' =h/10;H=1.4h;h为字体高度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mm);b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c取样长度(m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廊支承长度率。
2.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用文字标注在符号上边的横线,加工方法也可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说明3.加工纹理方向:= 纹理平行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纹理垂直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x 纹理呈两相交的方向M 纹理呈多方向c 纹理呈近似同心圆R 纹理呈近似的放射状p 纹理无方向或凸起的细粒状4.加工余量:注在符号的左侧,标注时数值要加上括号,单位为毫米5.参数S Sm Tp l的标注,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并且必须在参数值前注写参数的符号三。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标准规定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其代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序号标注规定及说明图例1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由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且应是图样上其它代(符)号高度的1.4倍2代号中数字注写方向应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倾斜表面的代号及数字标控方向应符合图右规定3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应按右图方式标注4当地位狭小不使标注时.可引出标注;细线相连的不连续同一表面.只要标注5零件所在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右上角统一标注代号6简化注法;为了简化标注方法,或标注位置受到限制时.可以标注简化代号,但必须在标题栏附近说明这些简化代号的意义7省略注法当仅有同一种表而粗糙度的去除材料加工的在面.以及不会除材料的表面时,可采用省略注法,但必须在标题附近说明这些省略代号的意义8零件上重复素(孔,槽,齿等)的表面只标注其中一个。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的最大值为12.5μm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
概况粗糙度符号及意义宇文皓月概况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 代号意义代号意义基本符号,暗示概况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概况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不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200μm基本符号加一短划,暗示概况是用去除资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基本符号加一小圆,暗示概况是用不去除资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
或者是用于坚持原供应状况的概况(包含坚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a的下限值为1.6μm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3.2μm,R y的上限值为12.5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3.2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用不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0μm用不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3.2μm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3.2μm,最小值为1.6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暗示所有概况具有相同的概况粗糙度要求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a的最小值为1.6μm用去除资料方法获得的概况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3.2μm,R y 的最大值为12.5μm概况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概况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概况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出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概况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概况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出规定值时。
1、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符号意义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各项规定注写的位置基本符号,单独使用这符号是没有意义的1、2——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m );b ——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c ——取样长度(mm );d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 ——加工余量(mm );f ——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 )或轮廊支承长度率基本符号上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等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以上三个符号的长边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参数;在长边与横线间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R a 值R z ,R y 值代号意义代号意义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 a 的最大允许值为3.2m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 Y 的最大允许值为3.2m用去除材料获得的表面,R a 的最大允许值为3.2m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 z 的最大允许值为200m用不去除材料获得的表面,R a 的最大允许值为3.2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 z 的最大允许值(R zmax )为3.2m ,最小允许值(R zmin )为1.6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 a 的最大允许值(R amax )为3.2m ,最小的允许值(R amin )为1.6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 a 的最大允许值为3.2m ,R Y 的最大允许值为12.5m3、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d′=h/10;H=1.4h;h——为字体高度。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及示例
一、符号和代号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符号为“Ra”或“Rz”,其中“Ra”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z”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它们都是以μm(微米)为单位的。
二、标注示例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应包括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表面粗糙度的数值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位置和方向等必要信息。
例如:表面粗糙度Ra=3.2μm,加工方法为车削,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标注在轮廓线上,位置为零件的顶部。
三、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有三种:直接标注法、最大实体符号法和最小实体符号法。
直接标注法是指在图样上直接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最大实体符号法是指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同时,还标注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符号法是指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同时,还标注最小实体尺寸。
四、Ra与Rz的选用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加工方法以及使用要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代号。
一般来说,Ra 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表面,Rz适用于具有重要功能要求的加工表面。
具体选用原则如下:
1. Ra=3.2μm: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表面,如车削、铣削、钻孔等。
2. Ra=10μm:适用于具有一般精度要求的加工表面,如磨削、研磨等。
3. Ra=0.8μm:适用于具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加工表面,如精密磨削、超精加工等。
4. Ra=2μm:适用于具有很高精度要求的加工表面,如超精密磨削、镜面磨削等。
5. Ra=0.2μm:适用于具有极高精度要求的加工表面,如纳米级加工、精密镀膜等。
概略粗糙度符号及意义之五兆芳芳创作概略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标注符号意义及说明R a R z、R y 代号意义代号意义根本符号,暗示概略可用任何办法取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如:概略处理、局部热处理状况等)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用任何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μm用任何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y的上限值为μm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μm用不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200μm根本符号加一短划,暗示概略是用去除资料的办法取得.例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化、电火花加工、气剖等用不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a 的上限值为μm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z的上限值为μm,下限值为μm根本符号加一小圆,暗示概略是用不去除资料的办法取得.例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末冶金等.或是用于保持原供给状况的概略(包含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糖度,R a的上限值为μm,R a的下限值为μm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的上限值为μm,R y的上限值为μm用任何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μm用任何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μm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μm用不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y的最大值为20 0μm用不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a 的最大值为μm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糖度,R z的最大值为μm,最小值为μm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暗示所有概略具有相同的概略粗糙度要求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的最大值为μm,R a的最小值为μm用去除资料办法取得的概略粗糙度,R a 的最大值为μm ,R y的最大值为μm概略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则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μm)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概略处理或其他说明等c──取样长度(mm)或波纹度(μm)d──加工纹理标的目的符号e──加工余量(mm)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承长度率注:当允许在概略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出规则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概略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在概略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出规则值时。
表面粗糙度的三种符号
表面粗糙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物理量,它是指在一定区
域内,表面高低起伏的程度。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表面粗糙度
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
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的摩擦、密封、润滑、磨损等性能。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控制表面粗糙度,人们发明了三种符
号来表示不同类型的表面粗糙度。
一、Ra值
Ra值是最常见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之一。
它代表着平均粗糙度高低起伏的大小。
Ra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光滑;反之则表示表面越粗糙。
Ra
值通常用微米(μm)作单位来表示。
二、Rz值
Rz值也是一种用来描述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它代表着最大峰与最大谷之间的距离大小。
Rz值越小,表示峰谷差距越小,即表面越平滑;反之则表示峰谷差距越大,即表面越粗糙。
Rz值通常也用微米(μm)
作单位来表示。
三、Rmax值
Rmax值是用来描述表面最高峰与最低谷之间的距离大小。
它代表着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
Rmax值越小,表示表面越平滑;反之则表示表面越粗糙。
Rmax值通常也用微米(μm)作单位来表示。
总结:
以上三种符号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表面粗糙度的高低起伏程度,它们各自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符号来描述和控制表面粗糙度。
同时,在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时,还需要注意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